萬表

《萬氏家抄濟世良方》~ 卷三 (14)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4)

1. 腹痛

有寒、有積熱、有食積、有痰、有死血、有蟲痛、有絞腸痧者,有暑痛者。臍下急忽大痛,人中黑者多死。

理中丸,治冷痛綿綿,而病無增減,以熱手熨之,稍止者是。若手不可按者宜下之。(方見寒門)

治感寒腹痛,宜薑桂。嘔加丁香或五積散亦可。

治絞腸痧痛,用樟木煎湯吐之或鹽湯探吐亦可。又宜刺委中出血。

治不思飲食其體素弱而腹冷痛者,養胃湯加桂、茱萸各一錢半,木香三分。或理中湯、建中湯加茱萸亦可。

蟠蔥散,治脾胃虛冷,氣滯不行,攻刺心腹痛連胸脅。(方見氣門)

治傷冷食而痛,用紅丸子。(方見積聚門)

治稟受素弱飲食過傷腹痛者,當補脾胃以消導之。

人參,白朮,山楂,黃連,枳實,木香

水煎服。

治食枳腹痛,其脈弦,其痛在上以手重按愈痛甚,欲大便利後痛減者是也。

陳皮,山楂,神麯,枳實(麩炒),香附各一錢,半夏,厚朴各八分,甘草,川芎各五分,木香三分,蒼朮(米泔制炒)六分,乾薑七分。

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一通口服。

治老年婦人脾胃不謂、虛寒、心氣不順腹內作痛

香附一斤,青蒿子,橘紅,艾葉各四兩

上用童便、老酒、米醋、糯米泔各一鍾,先將香附一斤浸內一宿,次早即入橘紅、艾,文武火煮,如干再加童便、酒、醋、米泔,以香附爛為度,取起搗成餅,焙乾入青蒿子,為末,以饅頭去皮,鹽水打糊丸,黍米大。日服六十丸,白湯下。

備急丸,治飽食心腹脹滿刺痛欲死者。(方見傷食門)

調氣散,治氣滯於內,胸隔虛痞,腹中刺痛。

木香五分,檳榔七分,陳皮八分,甘草三分,青皮(麩炒)一錢,紫蘇五分,香附一錢,半夏八分,乳香,沒藥各三分。

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服。

治七情不順鬱火攻衝腹痛,時發時止,痛無定處者是。

陳皮,青皮(麩炒),香附,芍藥,山梔(炒),黃連(炒)

黃芩(炒)各一錢,半夏(薑製)八分,甘草五分

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熱服。

玉龍丸,治傷暑腹痛。

黃連二斤,好酒五升煮乾為末,麵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熱湯下。

治腹中水鳴作痛,此火動其水也。

陳皮,半夏,茯苓,甘草,黃芩,黃連,山梔

水煎服。

治腹中常有熱而痛,此為積熱,以調胃承氣湯下之。

芒硝半斤,甘草(炙)二兩,大黃四兩(去皮酒洗)

臨期酌量多少,先煮二味,熟去渣,下硝煮二三沸頓服之。

治痰積作痛,脈滑者是。凡痛必小便不利。

臺芎,香附,白芷,蒼朮

為末,以姜計入熱湯調服。

治肥人腹痛屬氣虛兼濕痰

人參,白朮,蒼朮,半夏

水煎服。

芎歸湯,治死血作痛,每痛不移動者是。

白話文:

腹痛的原因有很多種,像是受寒、體內有積熱、食物積滯、有痰、有瘀血、有蟲、絞腸痧,甚至是中暑都可能引起腹痛。如果肚臍下方突然劇烈疼痛,而且人中發黑,通常情況很危險。

理中丸適合治療冷痛,這種痛會持續且沒有明顯變化,用熱手按壓會稍微緩解。如果手不能按壓,則需要用瀉藥來治療。(藥方在寒門)

治療受寒引起的腹痛,適合用生薑、桂枝。如果伴隨嘔吐,可以加丁香或使用五積散。

治療絞腸痧,可以用樟木煎湯催吐,或用鹽水催吐。也可以針刺委中穴放血。

治療因體質虛弱、腹部冷痛,且食慾不振者,可以用養胃湯,並加入桂枝、吳茱萸各一錢半,木香三分。或是使用理中湯、建中湯,並加入吳茱萸。

蟠蔥散可以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氣滯不通,導致心腹疼痛連及胸脅。(藥方在氣門)

治療因受寒或吃壞東西引起的腹痛,可以用紅丸子。(藥方在積聚門)

治療因體質虛弱、飲食過量導致的腹痛,應該要補益脾胃,並幫助消化。 藥方:人參、白朮、山楂、黃連、枳實、木香,用水煎服。

治療因飲食積滯引起的腹痛,這種腹痛的脈象會呈現弦狀,疼痛部位在上腹部,用手按壓會更痛,而且排便後疼痛會減輕。 藥方:陳皮、山楂、神麴、枳實(麩炒)、香附各一錢,半夏、厚朴各八分,甘草、川芎各五分,木香三分,蒼朮(米泔製炒)六分,乾薑七分。用水兩碗、加生薑三片煎至八分,一次服下。

治療老年婦女因脾胃虛弱、體質虛寒、心氣不順引起的腹痛 藥方:香附一斤,青蒿子、橘紅、艾葉各四兩。先用童子尿、老酒、米醋、糯米泔各一鍾,將香附浸泡一晚,隔天早上加入橘紅、艾葉,用文火和武火煮,如果湯汁煮乾了就再加入童子尿、酒、醋、米泔,煮到香附軟爛為止。撈起搗成餅,烘乾後加入青蒿子磨成粉,用饅頭去皮,用鹽水打成糊做成藥丸,約黍米大小。每天服用六十丸,用白開水送服。

備急丸可以用於治療因吃太飽導致心腹脹滿刺痛,快要死掉的狀況。(藥方在傷食門)

調氣散可以用於治療體內氣滯、胸悶、腹中刺痛。 藥方:木香五分,檳榔七分,陳皮八分,甘草三分,青皮(麩炒)一錢,紫蘇五分,香附一錢,半夏八分,乳香、沒藥各三分。用水兩碗,加生薑三片煎至八分,服用。

治療因情緒不順、肝火上炎引起的腹痛,這種痛會時好時壞,而且痛的位置不固定。 藥方:陳皮、青皮(麩炒)、香附、芍藥、山梔(炒)、黃連(炒)、黃芩(炒)各一錢,半夏(薑製)八分,甘草五分。用水兩碗,加生薑三片煎至八分,趁熱服用。

玉龍丸可以用於治療因中暑引起的腹痛。 藥方:黃連二斤,用好酒五升煮乾磨成粉,用麵糊做成藥丸,約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熱水送服。

治療腹中咕嚕作響且疼痛,這是因為體內火氣擾動水液所導致的。 藥方:陳皮、半夏、茯苓、甘草、黃芩、黃連、山梔,用水煎服。

治療腹部經常發熱且疼痛,這是體內有積熱的現象,可以使用調胃承氣湯來瀉熱。 藥方:芒硝半斤,甘草(炙)二兩,大黃四兩(去皮酒洗)。可以依照情況調整劑量,先煮甘草和大黃,煮好後去渣,加入芒硝再煮二三沸,一次服下。

治療痰積引起的疼痛,這種疼痛的脈象會呈現滑脈,而且通常會伴隨小便不順暢。 藥方:臺芎、香附、白芷、蒼朮,磨成粉,用生薑水調服。

治療肥胖的人因氣虛兼濕痰引起的腹痛 藥方:人參、白朮、蒼朮、半夏,用水煎服。

芎歸湯可以用於治療瘀血引起的疼痛,這種痛通常不會移動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