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表

《萬氏家抄濟世良方》~ 卷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三 (3)

1. 虛損

上六味修制明白和合一處,平鋪三、四分厚,夜露日曬三日夜以收天地之精、日月之華。研細末,用真冬蜜一斤八兩加水半碗,共煉至滴水成珠,再加水一碗煎一滾,和前藥丸桐於大。每服八、九十丸,空心鹽湯下。冬用溫酒下。

人參膏,治傷寒汗吐下後及行倒倉法吐下後用此補之。

韓飛霞曰:人參煉膏回元氣於無何有之鄉?王道也。又肺虛嗽亦宜人參膏補之。如氣虛兼有火邪者人參膏與天門冬膏對服。

人參去蘆,或一斤、二斤隨意切片入砂鍋水浮於藥一手指,文武火煎乾一半,傾在一瓶盛之。又將渣煎,又如前傾於瓶。凡煎三次驗參咀嚼無味乃止,卻將三次所煎之汁去渣,仍入砂鍋內文武火慢慢熬成膏。如一斤參只好熬一碗及成膏入碗內,隔宿必有清水浮上亦宜去之,只留調膏。

秋石四精丸,治腎虛盜汗腰疼。

秋石,蓮肉,茯苓,芡實俱一兩

上四味為末,棗肉十二兩為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溫酒下。

大補丸,去腎經火、燥下焦濕,治筋骨軟。氣虛以補氣藥下;血虛以補血藥下,並不單用。

川黃柏炒褐色,水丸服。

補腎丸

黃柏(酒炒),龜板(炙)各三兩,杜仲(炒),牛膝(酒浸)各二兩,乾薑五錢(冬月用之),五味子一兩(夏月用之)

上為末,薑汁糊丸,或酒糊丸。每服七十丸,鹽湯下。

八味定志丸,補益心神,安定魂魄。治痰,去胸中邪熱,理肺腎虛勞。

人參一兩半,菖蒲,遠志(去心),茯神,茯苓各一兩,白朮,麥門冬,硃砂(水飛)各五錢,牛黃二錢(另研)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米飲下三十丸。髓竭不足加生地、當歸;肺氣不足加天門冬、麥門冬、五味子;心氣不足加人參、茯神、菖蒲;脾氣不足加白朮、白芍藥、益智、牡丹皮;膽氣不足加細辛、酸棗仁、地榆;神昏不足加硃砂、預知子、茯神。

太乙神應丸,治一切虛損勞症。

人乳一碗(用磁鍋煮乾去水不用,將干乳用磁碗焙乾聽用),牛乳一碗(同前制),白果汁一碗(同前制),杜仲三兩(薑製炒黃色),破故紙二兩半(用大麥炒黃色),白鮮皮二兩(童便浸三日),白茯苓二兩,川牛膝二兩(燒酒浸三日),當歸二兩(童便浸三日),黍米金丹一個(曬乾。即初生嬰兒口中血珠)

共為細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一丸,夜間噙化。驚加珍珠、琥珀。

白話文:

虛損

將六味藥材依照比例精密調配混合均勻,鋪平至三、四分厚,然後在夜間露置,白天曝曬,持續三日三夜,以吸收天地精華與日月之光。磨成細粉,加入一斤八兩的純正冬蜜和半碗水,一起熬煉至滴水成珠,再加一碗水煮沸一次,然後將藥粉和成桐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八、九十丸,空腹以鹽湯送服,冬天則用溫酒送服。

人參膏,用於治療傷寒因汗、吐、瀉之後,以及使用催吐瀉下療法後的虛弱症狀,用此藥膏來補益身體。

韓飛霞說:人參煉成的膏藥能將元氣回覆到虛無縹緲的狀態,這是王道啊!肺虛咳嗽也適合用人參膏來補益。如果氣虛同時伴有火邪,則可以將人參膏與天門冬膏一起服用。

人參去除鬚根,一斤或二斤皆可,切片後放入砂鍋,加水至藥材浮起一指寬的高度,用文火武火交替煎熬至藥汁剩下一半,倒入瓶中保存。再將藥渣煎熬一次,同樣倒入瓶中。如此煎熬三次,直到咀嚼人參沒有味道為止。然後將三次煎熬的藥汁過濾去渣,再放入砂鍋,用文火武火交替慢慢熬成膏狀。一斤人參大約能熬成一碗膏藥,放入碗中,隔夜會有清水浮在上面,需去除清水,只留下膏藥。

秋石四精丸,用於治療腎虛導致的盜汗、腰痛等症狀。

將秋石、蓮肉、茯苓、芡實各一兩,磨成細粉,再以十二兩棗肉製成桐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六十丸,溫酒送服。

大補丸,用於清除腎經的火熱,乾燥下焦的濕氣,治療筋骨軟弱等症狀。氣虛者搭配補氣藥物服用;血虛者搭配補血藥物服用,不可單獨使用。

川黃柏炒至褐色,製成水丸服用。

補腎丸

黃柏(酒炒)、龜板(炙)各三兩,杜仲(炒)、牛膝(酒浸)各二兩,乾薑五錢(冬月使用),五味子一兩(夏月使用)。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薑汁或酒製成糊狀,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七十丸,鹽湯送服。

八味定志丸,用於補益心神,安定魂魄。治療痰濕、胸中邪熱,以及肺腎虛勞等症狀。

人參一兩半,菖蒲、遠志(去心)、茯神、茯苓各一兩,白朮、麥門冬、硃砂(水飛)各五錢,牛黃二錢(另研)。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煉蜜製成桐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米湯送服。如果髓液不足,可以加入生地、當歸;肺氣不足,可以加入天門冬、麥門冬、五味子;心氣不足,可以加入人參、茯神、菖蒲;脾氣不足,可以加入白朮、白芍藥、益智、牡丹皮;膽氣不足,可以加入細辛、酸棗仁、地榆;神志昏迷,可以加入硃砂、預知子、茯神。

太乙神應丸,用於治療各種虛損勞症。

取人乳一碗(用磁鍋煮乾去水不用,將乾燥的人乳用磁碗烘乾備用)、牛乳一碗(同前法)、白果汁一碗(同前法)、杜仲三兩(薑汁炒至黃色)、破故紙二兩半(用大麥炒至黃色)、白鮮皮二兩(童尿浸泡三日)、白茯苓二兩、川牛膝二兩(燒酒浸泡三日)、當歸二兩(童尿浸泡三日)、黍米金丹一個(曬乾,即新生嬰兒口中的血珠)。

將所有藥材磨成細粉,用煉蜜製成桐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夜間含服至溶解。驚悸加珍珠、琥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