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表

《萬氏家抄濟世良方》~ 卷二 (24)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4)

1. 噁心

有熱、有痰、有虛,無聲無物,欲吐不吐,欲嘔不嘔,雖曰噁心,皆在胃口,宜用生薑開胃豁痰。

加味二陳湯,治胃口有熱時作惡心。

半夏(薑製),陳皮,茯苓,黃連(薑汁炒),黃芩(薑汁炒)各半錢,甘草(炙)

水二鍾,姜五片煎八分,通口服。

加味生薑理中湯,治胃氣虛寒,時作惡心。亦治暈船。

人參,白朮,乾薑,半夏(薑製),陳皮各等分

水煎服。

大半夏湯,治噁心,亦治暈船。

陳皮,半夏(薑製),茯苓

水煎服。

小半夏茯苓湯

半夏五兩,茯苓三兩

每服八錢,水一盞半煎一盞,入薑汁更熬一兩沸,熱服。或用生薑半斤同煎。

白話文:

[對於噁心的處理]

如果你感到噁心,可能是因為體內有熱、有痰或是身體虛弱所致。這種噁心的感覺就像是想吐又吐不出來,想嘔吐卻又嘔吐不出東西,儘管被稱為噁心,但問題主要出在你的胃部。建議使用生薑來幫助開胃和清除痰液。

加味二陳湯,適用於胃部有熱導致偶爾感到噁心的情況。

藥方包含:半夏(薑製)、陳皮、茯苓、黃連(薑汁炒)、黃芩(薑汁炒)各半錢,以及炙甘草。

取兩杯的水,加入五片薑一起煎煮至剩八分,然後整份喝下。

加味生薑理中湯,適用於胃氣虛寒導致的噁心,也適用於暈船。

藥方包含:人參、白朮、乾薑、半夏(薑製)、陳皮,以上藥材等量。

用水煎煮後服用。

大半夏湯,用於治療噁心,同樣也適用於暈船。

藥方包含:陳皮、半夏(薑製)、茯苓。

用水煎煮後服用。

小半夏茯苓湯

藥方包含:半夏五兩,茯苓三兩。

每次服用八錢,取一杯半的水煎煮至一杯,加入薑汁再煮沸一兩次,趁熱服用。或者也可以加入半斤的生薑一同煎煮。

2. 嘔吐

有痰膈中焦入食不得下者、有氣逆者、有寒氣鬱於胃口者、有暑氣所侵者、有飲食所傷者、有瘀血停滯者,但因火與痰者為多,有物有聲謂之嶇吐,有聲無物謂之噦。劉河間謂火氣炎上,切不可下逆之故也。

藿香養胃湯,治胃氣不和作吐。

藿香,陳皮,厚朴(薑汁製),蒼朮(米泔水浸炒)各一錢,甘草(炙)五分,半夏一錢五分(薑汁製),白朮一錢二分

水二鍾、姜五片煎八分,通口服。冬月胃受寒冷嘔吐不止,元氣虛者加人參一錢,乾薑泡一錢

香薷飲,治夏月伏暑嘔吐。

香薷一兩,厚朴,扁豆,甘草(炙)各三錢

上水四五甌,煎至十分之六,頓冷徐服。

芩連二陳湯,治胃口有熱,膈上有痰,時作嘔噦。

陳皮,半夏(薑製),茯苓,黃連(姜炒),山梔(姜炒),甘草

水二鍾,姜五片,煎八分通口服。

六君子湯,治久吐胃氣虛弱,不納飲食。

白朮一錢五分,茯苓,人參,陳皮,半夏(薑製),香附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通口服。一方有黃耆無二陳湯。

抑青丸,治肝火出胃逆上嘔吐。(方見火門)

治坐船大吐發渴,若飲水即死,以童便飲之最妙。

五苓散加薑汁,治夏月嘔吐不止。(方見暑門)

濟生竹茹湯,治飲酒過度而嘔者。

葛根,半夏(湯泡七次),甘草(炙)各二兩

每服四錢,水一盞入竹茹一小團,姜五片煎服。

小柴胡加竹茹湯,治發熱而嘔。

柴胡二錢,半夏(湯泡),橘皮各一錢,黃芩,人參,甘草(炙)各七分半,竹茹一塊

水一盞,姜七片煎六分,溫服。

治吐蟲而嘔

用黑鉛炒成灰,檳榔末等分,米飲調下。

生薑橘皮湯,治乾嘔噦或致手足厥冷。

橘皮四兩,生薑半斤,水七盞煮三盞去渣,徐徐溫服。朱奉議方加半夏,一切嘔吐以此方主之。

理中加丁香湯,治中脘停寒,喜辛辣物,飲食入口即吐。

人參,白朮,甘草(炙),乾薑(泡)各一錢,丁香

姜十片水煎服。或加枳實半錢亦可。不效,或以二陳湯加丁香十粒,並須冷服,蓋冷遇冷則相入,庶不吐出。前方生薑橘皮湯亦治之。

白話文:

[嘔吐]

有的是因爲痰阻隔在中焦,食物無法下嚥;有的是氣逆造成的;有的是因爲寒氣鬱結在胃部;有的是受到暑氣的侵害;有的是因爲飲食不當導致傷害;有的是因爲瘀血停滯。然而,大多數情況下,是由火與痰引起的。如果嘔吐時既有物質排出又有聲音,我們稱之爲“嶇吐”;只有聲音沒有物質排出,則稱爲“噦”。劉河間認爲,火氣上升,絕對不能讓它向下逆流。

"藿香養胃湯",用於治療胃氣不和引發的嘔吐。

藥材包括藿香、陳皮、厚朴(薑汁制)、蒼朮(米泔水浸炒)各一錢,甘草(炙)五分,半夏一錢五分(薑汁制),白朮一錢二分。

用兩杯水,加入五片生薑煎至八分熟,整口服用。冬季胃部受寒,持續嘔吐不止,元氣虛弱的人可以再加人參一錢,乾薑泡一錢。

"香薷飲",用於治療夏季暑熱引發的嘔吐。

藥材包括香薷一兩,厚朴、扁豆、甘草(炙)各三錢。

將上述藥材用水四五甌煎至六分熟,待冷卻後慢慢服用。

"芩連二陳湯",用於治療胃部有熱,膈上有痰,時常嘔吐的情況。

藥材包括陳皮、半夏(姜制)、茯苓、黃連(姜炒)、山梔(姜炒)、甘草。

用兩杯水,加入五片生薑,煎至八分熟,整口服用。

"六君子湯",用於治療長期嘔吐導致的胃氣虛弱,無法攝入飲食。

藥材包括白朮一錢五分,茯苓、人參、陳皮、半夏(姜制)、香附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用兩杯水,加入三片生薑煎至八分熟,整口服用。另一個配方含有黃芪,但沒有二陳湯。

"抑青丸",用於治療肝火上升到胃部,引起反胃嘔吐。(方見火門)

治療坐船時嚴重嘔吐並感到口渴,如果喝水可能會致命,喝童子尿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五苓散加薑汁",用於治療夏季持續嘔吐的情況。(方見暑門)

"濟生竹茹湯",用於治療飲酒過度引發的嘔吐。

藥材包括葛根、半夏(湯泡七次)、甘草(炙)各二兩。

每次服用四錢,一杯水加入一小團竹茹,五片生薑煎服。

"小柴胡加竹茹湯",用於治療發熱並伴隨嘔吐。

藥材包括柴胡二錢,半夏(湯泡)、橘皮各一錢,黃芩、人參、甘草(炙)各七分半,一塊竹茹。

一杯水,加入七片生薑煎至六分熟,溫服。

對於嘔吐並伴隨蟲子的情況,

可以用黑鉛炒成灰,與檳榔末等分,用米飲調和服用。

"生薑橘皮湯",用於治療乾嘔或手足厥冷。

藥材包括橘皮四兩,生薑半斤,用水七盞煮至三盞,去除渣滓,緩緩溫服。朱奉議方在此基礎上添加了半夏,一切嘔吐都可以用此方治療。

"理中加丁香湯",用於治療中脘停留寒氣,喜歡辛辣食物,食物入口即吐。

藥材包括人參、白朮、甘草(炙)、乾薑(泡)各一錢,丁香。

加入十片生薑煎服。或者可以添加枳實半錢。如果無效,可以嘗試二陳湯加丁香十粒,並且必須冷服,因爲冷遇到冷則相入,這樣纔不會吐出來。前面提到的生薑橘皮湯也可以用於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