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表

《萬氏家抄濟世良方》~ 卷五 (11)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1)

1.

歌曰:小兒瘧疾多因食,邪正交攻寒熱逼;截之太早反不良,初用青皮飲消息;次退截瘧不二湯,神功一服如金石。

青皮飲,治小兒瘧疾。(方見瘧門)

瘧疾經驗方

柴胡(有汗一錢,無汗二餞),白朮(二錢,無汗一錢),茯苓,陳皮,半夏(各七分),甘草(三分,炙,腹脹不可用),黃芩(熱多五分,寒多一分,寒熱均七分),人參(五分,虛七分,虛甚一錢),草果(五分,無食不用),生薑(寒多五片,熱多一片,寒熱均三片),薄桂(二分)

白話文:

歌裡說,小孩瘧疾大多是因飲食不當引起,邪氣與正氣交戰,導致寒熱交替。如果過早截斷病程反而不好,一開始要用青皮飲來緩解病情;等到熱退之後,再用截瘧不二湯,藥效如同神藥一般,一服便能見效。

水二鍾煎八分,發前空心服。

截瘧不二飲,發四五次,然後可截。

檳榔,草果,知母,貝母,陳度,枳殼,半夏,常山,烏梅,蒼朮,柴胡

酒一鍾、水一鍾、姜三片煎半鍾,露一宿,五更溫服,渣隔宿再煎服之。

治乳兒瘧疾痞塊

川芎(二錢),生地,白芍(炒,各錢半),陳皮,半夏,黃芩(炒,各一錢),甘草(三分),鱉甲(醋炙為末,五分)

白話文:

用兩碗水煎藥,煎到剩下八分,在發瘧之前空腹服用。服用四五次之後,就能截斷瘧疾。

藥方:檳榔、草果、知母、貝母、陳皮、枳殼、半夏、常山、烏梅、蒼朮、柴胡。

用一碗酒、一碗水、三片薑,煎煮到剩下半碗,放置一晚,五更時溫熱服用,藥渣隔夜再煎服一次。

治療嬰兒瘧疾引起的痞塊。

川芎(兩錢)、生地、白芍(炒,各一錢半)、陳皮、半夏、黃芩(炒,各一錢)、甘草(三分)、鱉甲(醋炙為末,五分)。

姜三片水煎,臨眼入醋炙鱉甲末。

瘧疾經久不治歌

荏苒經旬瘧不除,更加瀉痢悶如癡;蒸蒸作熱渾身瘦,遍體青筋鼻似煤;飲食未嘗沾口腹,頂門下陷項常垂;生痰喘急時加嗽,縱有良方不可醫。

傷寒(夾驚夾食)

歌曰:傷寒六脈皆浮緊,虎口三關紅紫影;發熱惡寒腰脊強,頭疼吐逆煩悶盛;夾驚睡臥時驚搐,夾食餿酸噎氣逆;無汗必須用解表,太陽過經終不吉。

十神湯,此發散風寒之劑,冬月用之。春用參蘇飲。

川芎,白芷,麻黃,陳皮,紫蘇,香附,升麻,乾葛,芍藥,甘草

白話文:

取三片薑,用水煎煮,快喝的時候加入醋,用醋炙烤鱉甲粉末。

瘧疾久治不癒,身體越來越虛弱,脾胃不適,腹瀉不止,頭昏腦脹,渾身發熱,體重下降,青筋暴露,鼻樑發黑,食慾不振,頭頂下陷,脖子無力,痰多咳嗽,喘氣困難,即使有良方也無法治療。

傷寒症狀:脈搏浮緊,虎口、三關部位紅腫,發熱怕冷,腰背痠痛,頭疼嘔吐,心煩意亂,睡覺時驚厥抽搐,飲食不消化,噁心反胃,沒有汗水。需要用解表藥物治療,如果病程超過太陽經的範圍,預後不佳。

十神湯用於散寒解表,適合冬天使用。春天則使用參蘇飲。

方藥:川芎、白芷、麻黃、陳皮、紫蘇、香附、升麻、葛根、芍藥、甘草。

薑棗煎服。有汗去麻黃;熱甚加黃芩;咳嗽加半夏、杏仁,喉痛加桔梗、前胡;譫語加柴胡、黃芩;泄瀉加訶子、木香;吐逆加薑汁、半夏;頂巔痛加羌活、藁本;便血加桃仁;便結加枳殼;裡熱盛加大黃。

白話文:

將薑和棗煎煮服用。若有汗症,加麻黃;若發熱嚴重,加黃芩;若咳嗽,加半夏、杏仁;若喉嚨痛,加桔梗、前胡;若譫語,加柴胡、黃芩;若腹瀉,加訶子、木香;若嘔吐,加薑汁、半夏;若頭頂疼痛,加羌活、藁本;若便血,加桃仁;若便秘,加枳殼;若內熱盛,加大黃。

2. 傷風咳嗽

傷風歌曰:傷風貪睡面青黃,呵欠頻頻熱似湯;口吐氣來渾似火,鼻流清涕嗽生痰;法當解表消痰嗽,加減參蘇飲正當;更有抱龍丸可用,霎時風散日回光。

咳嗽歌曰:咳嗽皆因風入肺,重則喘急熱不退;肺傷於寒嗽多痰,肺傷於熱生壅滯;寒則發散熱必消,實當瀉腎虛補肺;嗽而不已便成癇,痰盛不已驚風至;眼眶黑紫如損傷,嗽而有血難醫治;疏風豁痰補瀉明,款花膏內生神秘。

川芎茶,治大人小兒感冒風寒、頭疼、鼻塞、遍身拘急,惡寒發熱等症。

白話文:

傷風時,患者會貪睡、面色青黃、頻頻打呵欠、感覺身體發熱像泡在熱水中,呼出的氣息如同火焰,鼻涕清澈,咳嗽伴隨痰液。治療方法應以解表、消痰止咳為主,可以用加減參蘇飲。另外,也可以用抱龍丸,可以迅速消除風寒,恢復健康。

咳嗽的原因通常是風寒入侵肺部,嚴重時會喘不過氣、發熱不退。如果肺部受寒,咳嗽會伴隨大量痰液;如果肺部受熱,就會出現痰液阻塞。治療方法應根據寒熱情況而定,寒症則應發散,熱症則應消退。實症應瀉腎,虛症則應補肺。咳嗽不止容易導致癲癇,痰液過多可能導致驚風。如果眼眶發黑,像是受傷一樣,並且咳嗽帶血,就難以治療。治療咳嗽應以疏風、豁痰、補虛、瀉實為主,可以用款花膏,其中蕴藏着神秘的疗效。

川芎茶可以治療大人小孩的感冒風寒,症状包括头痛、鼻塞、全身酸痛、畏寒发热等。

鮮川芎(梗葉切碎,如無用乾者),生薑(切絲),菖蒲(切絲),陳皮(切絲),鮮紫蘇(梗葉切碎各等分),細茶(與藥相對)

五月五日午時,拌勻用盒蓋過宿,使氣透,次日取出焙於,磁瓶收貯。用時以沸湯泡一鍾,乘熱薰鼻,吸其氣,復乘熱飲之,汗出即愈。

加減參蘇飲

人參,紫蘇,柴胡,陳皮,甘草,枳殼,前胡,白芷,半夏,乾葛,茯苓,防風,桔梗

白話文:

參蘇飲配方及用法:

藥材:

  • 川芎(梗葉切碎,如無鮮品可用乾川芎),生薑(切絲),菖蒲(切絲),陳皮(切絲),鮮紫蘇(梗葉切碎,各藥材等分),細茶(與藥材的比例要適當)。

製作方法:

  • 五月五日午時,將所有藥材拌勻,放入盒子中蓋好,放置一晚,讓藥材的氣味透出來。
  • 次日取出藥材,用微火焙乾,裝入磁瓶中保存。

使用方法:

  • 使用時,用沸水泡一碗藥,趁熱用藥氣薰鼻,吸入藥氣。
  • 然後趁熱將藥水喝下,直到出汗即可。

加減參蘇飲:

  • 人參,紫蘇,柴胡,陳皮,甘草,枳殼,前胡,白芷,半夏,乾葛,茯苓,防風,桔梗。

備註:

  • 參蘇飲方劑具有解表散寒,化濕止咳的功效,適用於風寒感冒,咳嗽痰多等症。
  • 該方劑為中醫傳統方劑,請勿自行配藥服用,以免造成不良反應。

薑棗水煎服。病虛及胃寒用人參,壯實者不必用。似欲發痘者或加升麻;肺熱咽不下,加黃芩,去人參;痰盛加南星、竹瀝;壯熱加黃芩;風盛欲發搐加防風、天麻;項背拘急加獨活;頭痛加川芎、細辛;鼻塞加細辛、白芷,初嗽加麻黃、杏仁;痰壅加葶藶、桑皮;久嗽加杏仁、五味子、貝母;吐痰加薑汁;初感冒欲發散,加麻黃、蒼朮;肺虛唇白,嗽不能接氣加人參、糯米、阿膠;春冬感冒盛者加羌活;風寒已表惟熱不退者除去本方,用小柴胡湯。

白話文:

薑棗水煎服。如果病人虛弱或胃寒,就加人參,身體強壯的人不用加。如果看起來快要發痘疹,可以加升麻;如果肺熱咽喉難以下嚥,就加黃芩,並且去掉人參;如果痰多,就加南星和竹瀝;如果發熱,就加黃芩;如果風盛要抽搐,就加防風和天麻;如果頸項和背部僵硬,就加獨活;如果頭疼,就加川芎和細辛;如果鼻塞,就加細辛和白芷;如果剛開始咳嗽,就加麻黃和杏仁;如果痰多堵塞,就加葶藶和桑皮;如果久咳,就加杏仁、五味子和貝母;如果吐痰,就加薑汁;如果剛開始感冒要發散風寒,就加麻黃和蒼朮;如果肺虛唇色蒼白,咳嗽時喘不過氣,就加人參、糯米和阿膠;如果春冬季節感冒很嚴重,就加羌活;如果風寒已表,但發熱不退,就不要用這個方子,改用小柴胡湯。

辰砂抱龍丸,治小兒傷風咳嗽、痰喘煩渴、鼻流清涕、驚悸風熱等症。

天竺黃,天花粉,茯神(去皮木),明天麻(各一兩),膽星(二兩),雄黃,防風(各五錢),麝香(一錢半),辰砂(五錢,水飛)

為細末,甘草濃煎汁,丸芡實大,辰砂為衣。燈心薄荷湯下。傷風痰盛,紫蘇薑湯下。

白話文:

辰砂抱龍丸,專治小兒傷風咳嗽、痰喘煩渴、鼻流清涕、驚悸風熱等症狀。配方包含天竺黃、天花粉、茯神、明天麻、膽星、雄黃、防風、麝香和辰砂,以甘草濃煎汁製成丸藥,以辰砂為外衣。服用時,傷風痰盛者可用紫蘇薑湯送服,一般則用燈心薄荷湯送服。

豁痰湯,治感冒或驚風痰盛,用以驅之。

半夏,南星,橘紅,紫蘇,黃芩,枳殼,前胡,杏仁,桔梗

水煎,入竹瀝、薑汁服。風痰吐涎加防風;結痰加瓜蔞仁;濕痰加白朮;寒痰嗽喘加麻黃、乾薑;食積面黃少食,或多食即飢皆胃熱,化為痰吐出黃色有稠黏著,加神麯、山楂、麥芽;熱痰是肺熱不已,吐出成塊加山楂、天花粉。

白話文:

豁痰湯用於治療感冒或驚風引起的痰盛,主要作用是驅除痰濁。其組成包括半夏、南星、橘紅、紫蘇、黃芩、枳殼、前胡、杏仁、桔梗,水煎服,並加入竹瀝、薑汁。若為風痰伴隨吐涎,則加防風;若為結痰則加瓜蔞仁;若為濕痰則加白朮;若為寒痰伴隨咳嗽喘息則加麻黃、乾薑;若為食積導致面黃少食或多食即飢,並伴隨吐出黃色粘稠痰液,則加神麴、山楂、麥芽;若為熱痰,即肺熱導致痰液成塊,則加山楂、天花粉。

款冬膏,治嗽如神。

款花,紫蘇,杏仁(去皮尖炒),桑皮(各一兩,俱為細末)烏梅肉(一兩,蒸過,搗爛入前藥和勻曬乾)

共研為細末,煉蜜調成膏噙化。

咳嗽不治歌

全嬰論嗽皆屬肺,不治面青飲水忌;躁狂囟陷上氣喘,此嗽逢之俱不治。

辛夷膏,治小兒鼻流清涕不止。

辛夷葉(一兩,洗淨焙乾),細辛,木通,白芷,木香(各五錢),杏仁(一兩,去皮尖,研如泥)

白話文:

款冬膏

功效: 治療咳嗽,效果如同神藥。

配方:

  • 款冬花、紫蘇葉、杏仁(去皮尖,炒熟)、桑皮(各一兩,研磨成細末)
  • 烏梅肉(一兩,蒸熟,搗爛後與其他藥物混合均勻,曬乾)

製法: 將以上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蜂蜜調製成膏狀,含服慢慢融化。

咳嗽不治歌

歌訣:

嬰兒咳嗽,皆屬肺部疾病。若面色青白,喝水都難,躁狂不安,囟門凹陷,呼吸急促,這些情況下的咳嗽,皆屬不治之症。

辛夷膏

功效: 治療小兒鼻流清涕不止。

配方:

  • 辛夷葉(一兩,洗淨烘乾)
  • 細辛、木通、白芷、木香(各五錢)
  • 杏仁(一兩,去皮尖,研磨成泥狀)

製法: 請自行查閱配方製作方法。

為細末,用杏仁泥、羊骨髓、豬脂各一兩,同諸藥和勻,瓦器中熬成膏,赤黃色為度,候冷入腦、麝各五分拌勻,塗囟門上。更用少許塗鼻中。

惺惺散,治小兒變蒸發熱或咳嗽痰涎、鼻塞身重,相似傷寒。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炙),白芍(炒),天花粉,桔梗(各五錢),細辛根(一錢半)

為末。每服二錢,姜一片,薄荷葉少許,煎湯調服。

小兒中暑,伏熱煩渴,身熱頭痛,霍亂吐瀉,小便赤少,心神恍惚,宜服五靈散。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加入杏仁泥、羊骨髓、豬脂各一兩,混合均勻後,用瓦器熬成膏狀,呈赤黃色即可。待其冷卻後,加入腦麝各五分拌勻,塗抹在囟門上,並用少許塗抹在鼻中。

惺惺散用於治療小兒發燒、咳嗽有痰、鼻塞、身體沉重,類似傷寒的症狀。

處方: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炙)、白芍(炒)、天花粉、桔梗(各五錢)、細辛根(一錢半)。

製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

用法:每次服用二錢,加薑片一片、薄荷葉少許,煎湯服用。

小兒中暑,出現發熱、口渴、頭痛、嘔吐腹瀉、尿少、神志不清等症狀,可服用五靈散。

芎黃散,治小兒齒不生。

大芎藭,地黃(各五錢),山藥,當歸,芍藥,甘草(炙,各一錢)

為末。湯調服並擦齒腳。

治小兒龜胸

大黃(煨,三錢),天門冬(去心),百合,木通,杏仁(去皮尖,麩炒),枳殼(炒),桑皮(蜜炙),葶藶(隔紙炒),朴硝(各五錢)

為末,煉蜜丸,芡實大。食後溫湯調下。仍灸兩乳前各一寸半,上兩行三骨間六處各三壯,春夏從下灸起,秋冬從上灸起。

白話文:

芎黃散

功效: 治小兒齒不生

藥方:

  • 大芎藭:五錢
  • 地黃:五錢
  • 山藥:一錢
  • 當歸:一錢
  • 芍藥:一錢
  • 甘草(炙):一錢

用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湯調服,並用藥粉擦拭牙齒和腳部。

治小兒龜胸

功效: 治小兒龜胸

藥方:

  • 大黃(煨):三錢
  • 天門冬(去心):五錢
  • 百合:五錢
  • 木通:五錢
  • 杏仁(去皮尖,麩炒):五錢
  • 枳殼(炒):五錢
  • 桑皮(蜜炙):五錢
  • 葶藶(隔紙炒):五錢
  • 朴硝:五錢

用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蜜做成丸藥,大小如芡實。飯後用溫水送服。並在兩乳頭前方各一寸半處,上兩行三骨間六處,各灸三壯。春夏季節從下往上灸,秋冬季節從上往下灸。

小兒兩目忽然視物不見,俗名雀盲

以揭羊肝一具,不用水洗,不犯鐵器,以竹刀剖開,入穀精草一撮,瓦罐內水煮熟,不時食之。

,(胎熱、胎黃、目赤、便澀,便閉,便血、丹毒、胎毒、瘡瘍、咽痛、發頤、重舌、弄舌、脾熱、鵝口,以上皆熱症)

歌曰:小兒生下受胎熱,目閉泡浮大便結;濕熱薰蒸遍體黃,小便淋澀或見血;滿口成疳及赤遊,發頤咽痛重木舌;胎毒瘡瘍痛莫言,多啼不乳呻吟竭;諸症皆由壅熱為,大連翹飲不虛設;三黃化毒丹可兼,頓令慈母生歡悅。

白話文:

小孩突然看不見東西,俗稱雀盲,可以用羊肝一具,不用水洗,不要碰觸鐵器,用竹刀剖開,放入穀精草一小撮,在瓦罐裡用水煮熟,隨時食用。如果是因為發熱引起的,例如胎熱、胎黃、目赤、大便乾燥、大便不通、大便出血、丹毒、胎毒、瘡瘍、咽喉疼痛、發頤、舌頭厚重、舌頭亂動、脾熱、鵝口,都可以用大連翹飲治療,如果同時伴有其他症状,也可以服用三黃化毒丹,讓孩子早日康復,讓母親開心。

大連翹飲,治三焦積熱、大小便不利,赤目丹毒、口瘡重舌、木舌咽痛、瘡瘍等症。

連翹,瞿麥穗,滑石,牛蒡子,車前子,木通,赤芍,山梔,當歸,防風,黃芩,柴胡,甘草,荊芥穗,蟬蛻

水煎服。胎熱加生地;胎黃加茵陳;目赤加黃連、羌活;小便澀加豬苓;大便澀加大黃、枳殼;大便血加地榆、槐角、枳實;小便血加麥門冬、生地、石蓮;胎毒、瘡瘍加升麻、生地、歸尾;丹毒遍身加犀角、黃連;發頤加羌活、白芷;咽痛加桔梗、薄荷,重舌、木舌加黃連、朴硝、犀角;弄舌加石膏。

白話文:

連翹飲

功用: 治療三焦積熱、大小便不暢、眼睛紅腫發炎(丹毒)、口腔潰瘍、舌頭腫大(重舌、木舌)、咽喉疼痛、瘡瘍等症狀。

藥材:

  • 連翹
  • 瞿麥穗
  • 滑石
  • 牛蒡子
  • 車前子
  • 木通
  • 赤芍
  • 山梔
  • 當歸
  • 防風
  • 黃芩
  • 柴胡
  • 甘草
  • 荊芥穗
  • 蟬蛻

用法: 水煎服。

加減:

  • 胎熱:加生地黃
  • 胎黃:加茵陳蒿
  • 目赤:加黃連、羌活
  • 小便澀:加豬苓
  • 大便澀:加大黃、枳殼
  • 大便出血:加地榆、槐角、枳實
  • 小便出血:加麥門冬、生地黃、石蓮
  • 胎毒、瘡瘍:加升麻、生地黃、歸尾
  • 丹毒遍身:加犀角、黃連
  • 發頤(下巴腫):加羌活、白芷
  • 咽喉疼痛:加桔梗、薄荷
  • 重舌、木舌:加黃連、朴硝、犀角
  • 弄舌(舌頭伸出口外):加石膏

生犀散,治骨蒸肌熱、瘦悴額赤、口乾潮熱、夜有盜汗、五心煩熱等症。

生犀角(二錢),地骨皮,赤芍,柴胡,乾葛(各一兩),甘草(炙,二兩)

每服三錢。水煎,食遠服。

五福化毒丹,治小兒蘊積熱毒、驚惕狂躁、頰赤咽乾、口舌生瘡、夜臥不寧、譫渴、頭面身體多生瘡癤。

玄參,桔梗(各二錢),白茯苓(二錢半),人參,牙硝(枯)青黛(各一錢),甘草(炙,七分),麝香(二釐半)

白話文:

【生犀散】,用於治療骨蒸熱病、體質消瘦、額頭泛紅、口乾且常感到熱、夜晚出汗、四肢和心中煩熱等症狀。

生犀角(兩錢),地骨皮(一兩),赤芍,柴胡,乾葛(各自一兩),甘草(炙,兩兩錢)

每次服用三錢。用水煎煮後,在餐前服用。

【五福化毒丹】,用於治療兒童積熱毒、驚嚇過度、精神狂躁、臉頰泛紅、咽喉乾燥、口腔長瘡、晚上無法安睡、口渴、頭部和身體多處生長瘡疹等症狀。

玄參(兩錢),桔梗(兩錢),白茯苓(兩錢半),人參,牙硝(枯)青黛(各一錢),甘草(炙,七分),麝香(二釐半)

為末,煉蜜丸,芡實大,金銀箔為衣。薄荷湯下。

鶴頂丹,治小兒積熱及暑月火盛心煩,並麻瘄熱症,一切結熱。

寒水石(煅),石膏(各二兩),甘草(二錢)

為末,甘草濃煎汁,丸芡實大,辰砂為衣。薄荷湯下。

瀉青丸,治小兒肝經風熱,目赤腫痛,兼治肝臟實熱,尋衣捻物,目直不搐,得心熱則搐,身反折強,直目連札或目遍青,或臟腑饗泄,諸藥不止,脾虛肝盛。

當歸,龍膽草,川芎,山梔,大黃(煨),羌活,防風(各二錢半)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煉製成蜜丸,大小如芡實,用金箔包裹。用薄荷湯送服。此方名為鶴頂丹,用於治療小兒積熱、夏季暑熱心煩,以及麻疹熱症、各種熱結。

將寒水石(煅燒)、石膏(各二兩)和甘草(二錢)研磨成粉末,用甘草濃煎汁製成丸藥,大小如芡實,用辰砂包裹。用薄荷湯送服。此方名為瀉青丸,用於治療小兒肝經風熱,眼紅腫痛,兼治肝臟實熱、尋衣捻物、眼直不眨、心熱則抽搐、身體反折強直、眼直連接或眼周青色、臟腑泄瀉,各種藥物都無法止住,脾虛肝盛。

將當歸、龍膽草、川芎、山梔、大黃(煨)、羌活、防風(各二錢半)等藥材混合使用。

為末,煉蜜丸,芡實大。竹葉、砂糖湯下。

八正散,治小兒心經蘊熱、臟腑秘結,小便淋澀。

車前子,木通,扁蓄,甘草,大黃(煨),瞿麥,滑石,梔子

加燈心水效服。

四順清涼膏,治小兒熱結、大便不通。

芍藥,當歸(酒洗),黃連(姜炒,各五錢),生地(酒洗),甘草,大黃(酒蒸九次),黃芩(炒,各三錢)

為末,蜜丸,芡實大。每服一丸,白湯下。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粉末,煉成蜜丸,大小如芡實。用竹葉煎煮砂糖水送服。八正散可以治療小兒心經積熱、臟腑不通,小便淋澀。車前子、木通、扁蓄、甘草、大黃(煨)、瞿麥、滑石、梔子加燈心水送服。四順清涼膏可以治療小兒熱結、大便不通。芍藥、當歸(酒洗)、黃連(姜炒,各五錢)、生地(酒洗)、甘草、大黃(酒蒸九次)、黃芩(炒,各三錢)磨成粉末,煉成蜜丸,大小如芡實。每次服用一丸,用白開水送服。

又方,小兒結熱,大便不通。

豬膽汁滴入穀道即通,不必服藥。

治小兒木舌、舌腫硬及重舌

百草霜,芒硝,滑石(各等分)

為末,酒調服。

一方,小兒重舌。

用針刺出惡血即愈。

治小兒解顱,乃母氣虛弱,故頭骨開而不合。八物湯,有熱加酒炒黃連、生甘草,子母皆服。外用帛束緊,以白蘞末敷之。

釀乳方,解胎中受熱,生下面天麻閉、大小便不通、不進乳食。

白話文:

小孩發燒便秘,可以用豬膽汁滴入肛門,不用吃藥就能通便。

小孩舌頭僵硬腫脹,可以用百草霜、芒硝和滑石粉等量研磨,用酒調服。

小孩舌頭沉重,可以用針刺出血就能治好。

小孩顱骨開裂,是因為母親體虛,頭骨無法癒合,可以用八物湯治療,如果有發熱,可以用酒炒黃連和生甘草,母親和小孩都要服用。另外可以用布緊緊地束縛住頭部,並用白蘞粉敷在上面。

小孩出生後,因為在胎中受熱,導致天麻閉塞,大小便不通,不喝奶,可以用釀乳方治療。

澤瀉(二兩半),豬苓,赤茯苓,天花粉,茵陳,甘草,生地(各一兩)

每服二錢,水一鍾煎半鍾,食後乳母捏去宿乳服。

治小兒生下遍體皆黃狀如金色、身上壯熱、大小便不通、不進乳食、啼叫不止

生地,當歸,赤芍,川芎,天花粉

每服五錢。水一鍾煎服。

小兒初生不飲乳,不小便

以蔥白一寸四,破之加乳汁入磁器內煎,灌之立效。

蒲黃散,治初生兒大小便下血。

生蒲黃,油頭髮(燒灰存性,各一錢)

白話文:

澤瀉二兩半,豬苓、赤茯苓、天花粉、茵陳、甘草、生地各一兩,每服二錢,水一鍾煎半鍾,食後乳母捏去宿乳服,可治療小兒出生後全身發黃如金色、發燒、大小便不通、不進食乳、哭鬧不止的症状。

生地、當歸、赤芍、川芎、天花粉,每服五錢,水一鍾煎服,可治療小兒初生不喝乳汁,不排尿的症状。

蔥白一寸四,切開加入乳汁,用磁器煎煮,灌服即可見效,可用於治療小兒初生不喝乳汁,不排尿的症状。

蒲黃散,可用於治療初生兒大小便出血。

生蒲黃、油頭髮(燒灰存性,各一錢),可治療初生兒大小便出血。

為末,用生地黃汁或米飲或乳調服。

治小兒溺血

蒲黃,生地,生甘草,赤茯苓(去皮,各等分)

水煎發灰,調勻食前服。

一方,小兒尿血。

以升麻、甘草煎湯,調益元散服。

三黃丸,治小兒諸熱,兼治身黃、黃疸、衄血、便血。

黃芩,黃連(去須),大黃(炒,各一錢半)

為末,滴水丸。茶清下三五十丸。

地黃湯,治小兒鼻衄。

白話文:

最後,可以用新鮮地黃汁、米湯或牛奶調和服用。

治療小兒尿血:蒲黃、生地、生甘草、赤茯苓(去皮,各等量)水煎至顏色發灰,調勻後在飯前服用。

另一個方法,小兒尿血:用升麻、甘草煎湯,調和益元散服用。

三黃丸,治療小兒各種熱症,也兼治身黃、黃疸、鼻出血、便血。黃芩、黃連(去須)、大黃(炒,各一錢半)研磨成粉,製成滴水丸,茶水送服,每次三五十丸。

地黃湯,治療小兒鼻出血。

川芎,生地,赤芍,當歸(各等分)

蒲黃少許煎服。

治小兒胃氣熱吃泥

軟石膏,黃芩,陳皮,茯苓,白朮(各等分)

煎服。

退黃丸,治小兒黃病、吃泥、吃磚瓦、生米、炭、茶等物。

皂礬(八兩,用面一斤和作餅,入礬在內,火煨焦為度),蒼朮(八兩),厚朴(八兩,薑汁炒),陳皮,甘草(各八兩),川椒(十兩,焙去汗)

為末,紅棗三斤,煮熟去皮、核,胡桃三斤去殼,搗成膏和熟丸,桐子大。量兒大小用藥多寡,酒服。

白話文:

川芎、生地、赤芍、當歸各等分,加上少許蒲黃煎服,可以治療小兒胃氣熱吃泥。軟石膏、黃芩、陳皮、茯苓、白朮各等分煎服,以及退黃丸,可以治療小兒黃疸、吃泥、吃磚瓦、生米、炭、茶等物。皂礬用面粉和成餅,火烤至焦,再與蒼朮、厚朴(薑汁炒)、陳皮、甘草、川椒研磨成粉,與煮熟去皮核的紅棗和去殼的胡桃搗成膏,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酒服,藥量依孩童大小而定。

治小兒痰熱骨蒸

二陳湯(五錢),升麻(二錢),葛根,白芍(各一錢半),人參(一錢),五味子(三十粒)

作三帖,薑棗煎服。

消毒犀角飲,治小兒內蘊邪熱、咽膈不利、痰嗽、眼赤臉腫、腮項結核、遍身風疹,丹癗及瘡疹已出,未出不能快透。

鼠黏子(微炒,四錢),荊芥,甘草(各一錢),防風(去蘆,五分)

一方加黃芩一錢,犀角鎊五分,如無犀角以升麻代之。水一鍾煎半鍾,溫服。

十種丹

飛灶丹(從頭頂腫起,蔥汁塗)

白話文:

治療小兒痰熱骨蒸,可用二陳湯(五錢)、升麻(二錢)、葛根、白芍(各一錢半)、人參(一錢)、五味子(三十粒),共三帖,以薑棗煎服。

若小兒內蘊邪熱,咽喉不利,痰嗽、眼赤臉腫、腮項結核、遍身風疹,丹癗及瘡疹已出,未出不能快透,可用消毒犀角飲。配方為鼠黏子(微炒,四錢)、荊芥、甘草(各一錢)、防風(去蘆,五分)。可加黃芩一錢,犀角鎊五分,如無犀角則以升麻代之。水一鍾煎半鍾,溫服。

治療頭頂腫起,可用飛灶丹,並以蔥汁塗抹。

石灶丹(從頭上紅腫起,用赤小豆末,雞子清塗)

鬼火丹(從面泡腫起,灶心土、雞子清塗)

天火丹(赤點從背起,桑皮末、羊膏塗)

天灶丹(從兩臂腫,黃色木灰水塗)

水丹(從兩脅臂虛腫,生鐵磨水、豬屎塗)

胡火丹(從兩足赤腫,乳香末、羊脂塗)

菸灰丹(自兩足起有赤白點,豬槽上土塗)

白火丹(從髮際下虛腫,以指捺之,隨手起者是也,以陳年香欒炒黃,下無灰酒蓋定,滾數沸,取起服)

白話文:

石灶丹:如果頭上出現紅腫,就用赤小豆末和雞蛋清塗抹。

鬼火丹:如果臉部出現泡腫,就用灶心土和雞蛋清塗抹。

天火丹:如果背上出現紅色斑點,就用桑皮末和羊膏塗抹。

天灶丹:如果雙臂腫脹,就用黃色木灰水塗抹。

水丹:如果兩脅和手臂出現虛腫,就用生鐵磨成的水和豬屎塗抹。

胡火丹:如果雙足出現紅色腫脹,就用乳香末和羊脂塗抹。

菸灰丹:如果雙足出現紅白斑點,就用豬槽上的土塗抹。

白火丹:如果頭髮邊緣下方出現虛腫,用手指按壓,腫塊會隨著手指移動,這就是白火丹。用陳年的香欒炒至黃色,然後加入沒有灰塵的酒蓋住,煮沸數次,取出服用。

治丹毒發作,恐其入腹,一時無藥

急以針於紅點處刺出惡血,即散。一方胎衣瓶中土調敷。

治走馬火丹

用慎火草搗汁塗之。

治天火丹,臍腹起者。

蚯蚓泥炒,研細,水調敷。

治小兒赤瘤熱毒鬱結肉間,發於皮膚,赤如瘤色

宜服生地、木通、荊芥,苦寒帶表之藥,外以芒硝,濃煎洗,芭蕉油塗。

金泥膏,治小兒一切無名腫硬焮赤,諸般丹瘤、熱瘭濕爛。大人亦治。

用陰地上蚯蚓糞,朴硝比蚯蚓糞三分之二、一處研細,新汲水濃調,厚敷患處,干再上。

白話文:

如果丹毒發作,擔心毒素會進入腹內,一時找不到藥,可以立刻用針在紅點處刺出惡血,就能散去。另一個方法是用胎衣瓶中的泥土調敷。

治療走馬火丹,可以用慎火草搗碎取汁塗抹。

治療天火丹,如果發生在肚臍和腹部,可以用蚯蚓泥炒熟研成粉末,用水調和敷在患處。

治療小兒赤瘤,熱毒積聚在肉中,皮膚上出現紅色的瘤狀物,可以服用生地、木通、荊芥等苦寒解表藥物,外用芒硝濃煎洗,再塗上芭蕉油。

金泥膏可以治療小兒各種不明腫塊、硬塊、紅腫、丹瘤、熱瘡濕爛等,成人也可以使用。製作方法是用陰地裡的蚯蚓糞,加上朴硝,比例為蚯蚓糞的三分之二,研磨成細粉,用新汲取的清水調和成濃稠狀,厚敷在患處,乾了再重新敷上。

治小兒口糜,滿口生瘡者是,亦治大人。

黃柏,細辛,青鹽

為末,噙之,吐涎即愈。

小兒白屑滿口,狀如鵝口

用發纏指頭,蘸井花水拭舌。如不脫,濃煎粟米汁,以綿纏筋頭拭之,用煅過黃丹摻。

小兒牙疳

白礬裝入五倍子內燒過,為末敷之。

真黃散,治小兒走馬疳。

雞肫黃皮油燈上燒存性,研細末,入黃柏、枯礬、麝香一字,用米泔攪,口內敷之。

白話文:

治療小兒口腔潰瘍,滿口生瘡的,也適用於成人。用黃柏、細辛、青鹽研成粉末,含在口中,吐出唾液即可痊癒。

小兒口中長滿白屑,狀似鵝口,可用頭髮纏住手指,沾井水擦拭舌頭。如果擦不掉,就濃煎粟米汁,用棉花纏住筋頭擦拭,再用煅過的黃丹摻入。

小兒牙疳,可用白礬裝入五倍子內燒過,研成粉末敷在患處。

真黃散可以治療小兒走馬疳。用雞肫黃皮油燈上燒至存性,研成細末,加入黃柏、枯礬、麝香各少許,用米泔水攪拌,敷在口內。

小兒走馬牙疳

用婦人溺桶中白垢,火煅一錢入銅絲三分、麝香一分半敷之。

小兒口疳

人中白(煅,二錢),黃柏(炙,五錢),硼砂(一錢),銅絲(五分)

麝香(三分),冰片(二分),男子發(煅存性,一錢)

為末,青布拭口,以蘆管吹入,涎出再吹。

小兒口瘡不能飲食

用礬湯浸腳半日,以蜜炙黃柏、炒殭蠶,為末,敷之,立進乳而安。

治小兒頭瘡

臘豬油(半生、半熟),雄黃,水銀(各等分)

白話文:

小孩長了走馬牙疳,可以用婦女尿桶中的白色垢物,用火燒成一錢,加入銅絲三分、麝香一分半,混合在一起敷在患處。

小孩口疳,可用人中白煅成粉末二錢,黃柏炙烤成五錢,硼砂一錢,銅絲五分,麝香三分,冰片二分,男子頭髮煅燒成灰一錢,混合在一起,用青布擦拭孩子的嘴巴,再用蘆葦管吹入藥粉,等口水流出來後再吹。

小孩口瘡不能吃東西,可以用礬湯浸泡腳半日,用蜜炙黃柏、炒殭蠶,磨成粉末,敷在患處,馬上餵奶就能安靜。

治療小孩頭瘡,可以用臘豬油(半生半熟),雄黃和水銀等量混合在一起。

研勻,洗淨敷之。

小兒癩頭瘡

以五倍子煎湯洗淨,煅鵓鴿糞研細敷之。

一方,用燒酒擦洗最效。

一方

用通聖散酒拌,除大黃另酒炒,共為末,再酒拌令乾,每服一錢,水煎服。外用紅炭淬長流水熱洗,胡萎子、伏龍肝、懸龍尾、黃連、白礬為末,油調敷。

小兒白禿癩痢瘡

以石灰窯內燒過紅土塹四兩、百草霜一兩、膽礬六錢、雄黃一兩、輕粉二錢、榆皮三錢,共為末,豬膽汁調搽。

白話文:

將藥物研磨均勻,洗淨後敷在患處。

治療小兒癩頭瘡:

用五倍子煎煮藥湯洗淨患處,將鵓鴿糞煅燒後研磨成細粉,敷在患處。

另一個方法:用燒酒擦洗患處,效果最好。

另一個方法:

將通聖散用酒拌勻,除大黃之外,其餘藥物用酒炒,一同研磨成粉末,再用酒拌勻至乾燥,每次服用一錢,用水煎煮服用。外用紅炭淬長流水,洗淨後,將胡萎子、伏龍肝、懸龍尾、黃連、白礬研磨成粉末,用油調和後敷在患處。

治療小兒白禿癩痢瘡:

將石灰窯內燒過的紅土四兩、百草霜一兩、膽礬六錢、雄黃一兩、輕粉二錢、榆皮三錢,混合研磨成粉末,用豬膽汁調和後塗抹患處。

小兒頭上甜瘡

以松香、黃丹、飛礬各一兩,搗勻,綿花子油調塗。

小兒黃水瘡癬

以紅棗去核,銅綠為末,入棗內煅存性,研細。有膿者干敷,無膿者香油調,搔破敷之。

小兒身面爛瘡

桑油(鮮桑木捶碎,裝瓶內,用一瓶合口埋土中,糠火煨之,其油自滴下),輕粉,雄黃(各五錢),豬膽(一個),滑石(一兩),硫黃(五錢),穿山甲(十五片,炙),鳳凰退(燒存性,五錢)

白話文:

小兒頭上有甜瘡,可用松香、黃丹、飛礬各一兩,搗碎後用綿花子油調和,塗抹患處。

小兒患黃水瘡癬,可用紅棗去核,加入銅綠研末,放入棗內煅燒至存性,研磨成細粉。有膿者用藥粉干敷,無膿者用香油調和,塗抹患處。

小兒身上和臉上出現爛瘡,可用桑油、輕粉、雄黃(各五錢)、豬膽(一個)、滑石(一兩)、硫黃(五錢)、穿山甲(十五片,炙)、鳳凰退(燒存性,五錢)等藥物治療。

為末,桑油、豬膽汁調,絹包擦之。

小兒面上甜瘡

以清明插過柳枝燒存性一錢、銀硃七分,共研。再入飛飢一分,敷。

小兒面上紫塊如錢大或滿面俱有

穿山甲(十片,炙),川椒(去目,五錢,各為末),薑汁(四兩)

野大黃根(取汁,四兩)

和勻,絹包擦。

小兒天泡瘡

用麩皮炒研末一錢、青黛八分,研勻,井水調敷。

小兒耳後蝕瘡

以黃連、枯礬為末,敷之。

小兒黑斑、紅斑、瘡癢、隱疹

白話文:

最後,用桑樹油和豬膽汁混合,用絹布包好擦拭患處。

小兒臉上長出甜瘡,用清明節後柳枝燒成灰一錢,銀硃七分,研磨混合,再加入飛飢一分,敷在患處。

小兒臉上出現紫色的塊狀物,如銅錢般大小,或遍布整張臉,用穿山甲(十片,炙烤)、川椒(去眼睛,五錢,研磨成粉),薑汁(四兩)、野大黃根(取汁,四兩)混合,用絹布包好擦拭。

小兒長天泡瘡,用麩皮炒熟研磨成粉一錢、青黛八分,研磨混合,用井水調和敷在患處。

小兒耳後長蝕瘡,用黃連、枯礬研磨成粉,敷在患處。

小兒出現黑斑、紅斑、瘡癢、隱疹,可以使用上述方法進行治療。

並用防風通聖散為末,酒調下。

小兒遍身生瘡膿水不幹

以黃柏末加枯礬少許摻之。

綿繭散,治小兒遍身疳蝕,膿水不幹。

空蠶繭(出蛾者),每個納白礬一分,燒過研細,干敷。

治吐母癉

何首烏藤(上),金銀花(上),劉寄奴(中),羊蹄根(中),野菊花(中)

白話文:

如果孩子全身長瘡,膿水一直不乾,可以先用防風通聖散末,用酒調服。之後,取黃柏末,加入少量枯礬混合在一起,敷在瘡口。如果孩子全身出現疳蝕,膿水不乾,可以使用綿繭散。取空的蠶繭,每個放入白礬一分,燒過研磨成細粉,乾燥後敷在患處。治療吐母癉,可以使用何首烏藤、金銀花、劉寄奴、羊蹄根、野菊花等藥材。

煎湯與小兒浴,用絹布抹乾,以後藥搽之。

六黎根(五錢),寒水石(煅,二錢五分,瘡上水少加五分),枯礬(二錢五分,瘡上水多加五分),銀硃(四分)

共為末,以豬油熬化,稍冷調入藥末,絹包搽,不可見生水,隔二日再洗再搽。

鱔痞頭膏藥

乳香(去油),沒藥(去油),穿山甲(炙),全蠍(炙),殭蠶(炒),龍骨(各五錢,為末),松香(一斤),芝麻油(四兩)

煎好下銅絲一兩,入水中捏,以綠為度,紅布攤貼。

白話文:

鱔痞頭膏藥製作及使用方法:

煎湯及小兒沐浴:

將藥湯煎好,讓小孩用藥湯洗澡。洗完後,用乾淨的絲綢布將小孩擦乾,之後再將藥膏塗抹在患處。

藥方:

  • 六黎根:五錢
  • 寒水石:煅燒,二錢五分(若患處水份較多,則加五分)
  • 枯礬:二錢五分(若患處水份較多,則加五分)
  • 銀硃:四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以豬油熬化後,待稍涼,加入藥粉拌勻,用絲綢布包裹藥膏,塗抹患處。注意,塗抹藥膏後不可接觸生水。每隔兩天,洗一次患處,再重新塗抹藥膏。

鱔痞頭膏藥:

  • 乳香(去油):五錢
  • 沒藥(去油):五錢
  • 穿山甲(炙):五錢
  • 全蠍(炙):五錢
  • 殭蠶(炒):五錢
  • 龍骨:五錢
  • 松香:一斤
  • 芝麻油:四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與松香、芝麻油一同煎煮。煎煮過程中,放入銅絲一兩,當銅絲在水中呈現綠色時,表示藥已煎好。用紅布包裹藥膏,敷貼於患處。

國老散,治瘢瘡、痘疹、疔腫、癰疽諸般惡毒及中砒毒、菌毒、傷寒發狂等症。

五月五日選大甘草為末,用大竹一段,兩頭留節,鑽一孔入甘草,以木塞之置糞缸內,仍縛石墜至底,浸四十九日取出,洗淨,以甘草曬乾,再研極細。如小兒出痘見苗及諸般惡毒,並用糖湯調服。

東華解毒膏,治大人、小兒無名腫毒,諸般惡毒、瘡癤、癰疽、發背、痘毒、風毒,用紅絹,津唾攤貼,不見火,極為神效。

桃枝,柳枝,槐枝,榆皮,桑枝(俱用嫩枝),地骨皮(挫碎,各五升,以長流水一擔熬至五分去渣,加當歸末四兩,慢火熬成膏,滴水成珠,名五枝膏。聽用),瀝青(淨,一斤松香(淨,半斤),乳香(一兩,研),沒藥(一兩,研),輕粉(二錢,研),黃蠟,銅青(各二兩,研),血竭(二錢,研),麝香(一錢(研),安息香(五錢),黃丹(一兩,水飛研細)

白話文:

【國老散】,治療疤痕、痘疹、疔腫、癰疽等各種惡性病變,以及中毒(如砒霜、菌類毒素)、傷寒引起的精神失常等病症。

在五月初五選取大甘草磨成粉末,用大竹一段,兩端保留節點,打一個孔插入甘草,再用木頭塞緊,放置於糞缸中,然後用石頭固定到底部,浸泡四十九天後取出,清洗乾淨,將甘草曬乾,再研磨到極其細微的程度。對於小孩子出現痘疹初期或各種惡性病變,可以使用糖水調和服用。

【東華解毒膏】,適用於大人和小孩的無名腫毒、各種惡性病變、瘡癤、癰疽、發背、痘疹毒素、風毒等病症。使用紅絹布,以唾液調製敷貼,不需火烤,效果極佳。

所需材料:桃枝、柳枝、槐枝、榆皮、桑枝(均選用嫩枝)、地骨皮(切碎,各五升,以長流水一擔熬煮至五分後去渣,加入當歸末四兩,慢火熬製成膏,滴水成珠,稱為五枝膏,隨便使用)、瀝青(清淨,一斤)、松香(清淨,半斤)、乳香(一兩,研磨)、沒藥(一兩,研磨)、輕粉(二錢,研磨)、黃蠟、銅青(各二兩,研磨)、血竭(二錢,研磨)、麝香(一錢,研磨)、安息香(五錢)、黃丹(一兩,水飛研磨成細粉)。

用川芎、大黃、白芷各二兩入芝麻油熬黑焦色去渣,春夏用油四兩,秋冬用油六兩,如法煎滴水不散,次下瀝青、松香、黃蠟化開,下五枝膏二兩,以槐枝攪百餘遍,下乳香、沒藥、血竭、輕粉、安息香、黃丹,再攪百餘遍,下麝香、銅青,再攪百餘遍,滴水內浮似青荷葉為度,拔扯二百餘遍浸一宿,取起收貯。如貼瘡毒,用槐枝、蔥白煎湯,洗過貼之,三五日一換。

拔生膏,治諸般惡毒、瘰癧、鼠瘡才起者,點破即愈。

血竭(二錢),蟾酥(三錢),麝香(一錢),雄黃(五錢),輕粉(三錢),乳香(二錢),沒藥(二錢)

白話文:

將川芎、大黃、白芷各兩兩加入芝麻油中熬煮至黑焦色,去除渣滓。春夏用油四兩,秋冬用油六兩。按照同樣方法煎煮,直到滴水不散。接著加入瀝青、松香、黃蠟使其融化,再加入五枝膏兩兩,用槐枝攪拌一百多次。然後加入乳香、沒藥、血竭、輕粉、安息香、黃丹,再攪拌一百多次。最後加入麝香、銅青,再攪拌一百多次,直到滴水入內浮起,看起來像青荷葉的程度。接著拉扯二百多次,浸泡一夜,取出收好。如果要貼治瘡毒,用槐枝、蔥白煎湯洗淨患處,再貼上藥膏,三五天換一次。

拔生膏可治各種惡毒、瘰癧、鼠瘡剛起之症,點破即愈。

配方:血竭(二錢),蟾酥(三錢),麝香(一錢),雄黃(五錢),輕粉(三錢),乳香(二錢),沒藥(二錢)。

上用蕎麥杆燒灰一斗二升,淋汁八九碗,文武火煎至三碗,取碗半收貯添用。以碗半置磁器內,候溫將藥研細末,入汁內,桑柳槐枝攪勻,入好石灰一升再攪,取起冷過宿,磁瓶盛之。凡諸惡瘡毒,點頭上,一日二次,次日又一次,瘡頭破,血水出即愈。仍貼東華解毒膏,如日久藥干,將留起灰汁加入。

治外腎腫大

木通,甘草,黃連(炒),當歸,黃芩

水煎服。用紫蘇莖葉為末,干敷。如爛以香油調,鵝翎刷,又用青荷葉包上。

治小兒臍中汁出並痛

用桔礬或黃柏末敷臍,不幹以伏龍肝塗。或枯礬、龍骨等分敷之。

白話文:

將蕎麥杆燒成灰,用八九碗水浸泡,以文武火煎煮至三碗,留下一碗半備用。將另一碗半灰汁倒入磁器中,待溫熱後將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灰汁,並用桑枝、柳枝、槐枝攪拌均勻,再加入一升石灰粉繼續攪拌,冷卻一夜後裝入磁瓶保存。凡患有各種惡瘡毒者,可將此藥塗抹於瘡頭,一天塗抹兩次,第二天再塗抹一次,待瘡頭破裂,血水流出即痊癒。之後可貼上東華解毒膏。若藥汁干涸,可加入留存的灰汁。

對於外腎腫大,可用木通、甘草、黃連(炒)、當歸、黃芩水煎服用。同時將紫蘇莖葉研磨成粉末,敷於患處。若患處潰爛,可用香油調和紫蘇末,以鵝翎刷塗抹,再用青荷葉包裹。

對於小兒臍中流出汁液並疼痛,可用桔礬或黃柏末敷於臍部,若未干可塗抹伏龍肝。或將枯礬、龍骨等量混合敷於臍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