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表

《萬氏家抄濟世良方》~ 卷二 (15)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5)

1. 眩運

此痰在上,火在下,火炎上而動其痰,言其黑運,言其轉,無疾不能作眩。經云:諸風眩運皆屬肝木,風則有汗,寒則掣痛,暑則熱悶,濕則重滯,此四氣乘虛眩運也。又或七情鬱而生痰,痰因火動隨氣上厥,此七情致虛眩運也。淫欲過度,腎家不能納氣歸元,使諸氣逆奔而上,此氣虛眩運也。

吐衄崩漏,肝家不能收攝榮氣,故使諸血失道妄行,此血虛眩運也。左手脈數熱多,脈澀而有力為死血。右手脈實有痰積,脈大是久病為氣血俱虛,痰濁不降也。

治方

陳皮,半夏,茯苓,甘草,桔梗,枳殼,黃芩,蒼朮,羌活

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通口服。氣虛加白朮。

芎歸湯,治血虛、頭痛、眩暈,去血過多者多患之。

川芎,當歸各等分每服五錢,水煎服。

治眩暈不可當者

以大黃酒炒為末,茶湯調下。

三益腎氣丸,專治腎虛眩暈。

淮熟地(酒蒸),淮生地(酒洗),山藥,山茱萸(去核)各四兩,白茯苓(去皮),赤茯苓(去皮),澤瀉(去毛),枸杞子,牛膝(去蘆酒洗),丹皮(酒洗),天門冬(去心酒洗),麥門冬(去心)各三兩,人參二兩,五味子,桑寄生,甘菊花,虎脛骨(酥炙)各一兩,黃柏(鹽水炒),知母(去毛鹽水炒)各二兩,肉桂(去皮)五錢。

上為末,用竹筒內煮蜜為丸,桐子大。每服百丸,鹽湯送下。

頭運方,利痰、清氣、降火,右手脈實者有痰積。

南星(制)五錢,半夏,枳殼,陳皮,茯苓,黃芩各一錢,桔梗八分,甘草三分

姜七片,水煎食後服。

川芎丸,治風壅痰涎、咽膈不清、頭目眩暈而痛。

川芎,薄荷各七兩半,細辛,防風各二兩半

上為末,煉蜜丸,每兩半作五、七丸。每服一丸,細咀茶清食後臥時服。

白朮半夏天麻湯,治痰火眩暈夾氣虛者。兼治痰厥頭痛。

黃柏二分(酒洗),乾薑三分,澤瀉,白茯苓,天麻,黃耆,人參,蒼朮各五分,神麯(炒),白朮(炒)各一錢,麥孽面,半夏,陳皮各一錢半。

每服五錢,水煎熱服,食前一服而愈,此頭痛苦甚為之。足太陰痰厥頭痛非半夏不能療,眼黑頭旋風虛內作非天麻不能除。黃耆甘溫瀉火補元氣,實表虛止自汗;人參甘溫瀉火補中益氣;二術俱苦甘溫除濕補中益氣;澤瀉、茯苓利小便導濕;陳皮苦溫益氣調中升陽;神麯消食蕩胃中滯氣;麥櫱寬中助胃氣;乾薑辛熱以滌中寒,黃柏大苦寒酒洗,以療冬天少火在泉發燥也。

安神湯,治頭痛頭旋眼黑。

甘草四錢(半生半炙),防風二錢半,柴胡,升麻,知母(酒製),生地黃(酒製),黃柏(酒製),羌活各二兩,黃耆二兩。

每服五錢,水二大鐘半,煎一鍾半,加蔓荊子五分,川芎三分,再煎至一鍾,去渣臨臥熱服。

白話文:

眩暈的病症,源於痰液積聚於上,火氣積聚於下,火氣上炎,引發痰動,導致頭部旋轉,無法穩定。古語說:所有風引起的眩暈都與肝臟有關,受風則出汗,受寒則抽痛,受熱則悶熱,溼氣則沉重滯塞,這四種狀況都會導致眩暈。也可能因情緒壓抑產生痰液,痰液因火氣而動,隨氣上升,這是情緒導致虛弱眩暈的原因。過度的性生活,腎臟無法將氣歸回根本,使各種氣逆流向上,這是氣虛導致的眩暈。嘔吐、鼻出血、子宮出血,肝臟無法控制血液,使得血液亂流,這是血虛導致的眩暈。

左手脈象熱且數,脈澀有力,表示有淤血。右手脈象實,有痰積,脈大表示長期疾病,氣血兩虛,痰濁不下。

治療方案:

陳皮、半夏、茯苓、甘草、桔梗、枳殼、黃芩、蒼朮、羌活,用水兩杯,姜三片煎至八分,全口服用。氣虛可加白朮。

芎歸湯,治療血虛、頭痛、眩暈,尤其是失血過多的人常患此病。

川芎、當歸各等量,每次服用五錢,水煎服。

對於嚴重眩暈無法忍受者,

可用大黃酒炒爲末,用茶湯調服。

三益腎氣丸,專治腎虛眩暈。

淮熟地、淮生地、山藥、山茱萸、白茯苓、赤茯苓、澤瀉、枸杞子、牛膝、丹皮、天門冬、麥門冬、人參、五味子、桑寄生、甘菊花、虎脛骨、黃柏、知母、肉桂,將這些藥材研磨成末,用蜂蜜做成丸,如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一百丸,鹽湯送服。

頭運方,有利痰、清氣、降火的作用,右手脈象實者有痰積。

南星、半夏、枳殼、陳皮、茯苓、黃芩、桔梗、甘草,姜七片,水煎後飯後服用。

川芎丸,治療風阻痰涎、咽喉不清、頭暈頭痛。

川芎、薄荷、細辛、防風,將這些藥材研磨成末,煉蜜製成丸,每兩半做五到七丸。每次服用一丸,細嚼後用茶水送服。

白朮半夏天麻湯,治療痰火眩暈夾氣虛者。同時治療痰厥頭痛。

黃柏、乾薑、澤瀉、白茯苓、天麻、黃芪、人參、蒼朮、神曲、白朮、麥芽、半夏、陳皮,每次服用五錢,水煎熱服,飯前服用一次即可痊癒。足太陰痰厥頭痛非半夏不能治療,眼黑頭旋風虛內作非天麻不能除去。黃芪甘溫瀉火補元氣,實表虛止自汗;人參甘溫瀉火補中益氣;兩術均苦甘溫除溼補中益氣;澤瀉、茯苓利小便導溼;陳皮苦溫益氣調中昇陽;神曲消食蕩胃中滯氣;麥櫱寬中助胃氣;乾薑辛熱以滌中寒,黃柏大苦寒酒洗,以療冬天少火在泉發燥。

安神湯,治療頭痛、頭暈、眼黑。

甘草、防風、柴胡、升麻、知母、生地黃、黃柏、羌活、黃芪,每次服用五錢,水兩大杯半,煎至一杯半,加入蔓荊子五分,川芎三分,再煎至一杯,去渣臨睡熱服。

紫金錠,治療男女多年頭風眩暈,用酒磨服一二錠,吐出一碗痰液後不再復發。

凡婦人頭風眩暈,乘車、乘船眩暈,眼溼手麻、脫髮、健忘、喜怒,都是胸中宿痰所致,可用瓜蒂散吐之。

都梁丸,治療風吹項背,頭眩痛。

用香白芷爲末,煉蜜製成丸,彈子大小。細嚼後用荊芥湯點茶下。

眩暈嘈雜,火動其痰,

可在二陳的基礎上加梔子、黃芩、黃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