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表
《萬氏家抄濟世良方》~ 卷二 (10)
卷二 (10)
1. 痰
上揀出半夏切碎,曬乾為末,水糊丸。每服四、五十丸,薑湯下。
凡痰,脈浮當吐,久得脈澀難開,利藥不可過用,多則脾氣虛,而痰易生,中焦有痰,胃氣亦賴所養。卒不便攻,若攻之盡則虛矣。痰在膈上必用吐,膠固稠濁者必用吐。凡吐須量虛實,中年以上人,亦不可吐。痰在腸胃間可下。凡人身中有結核,不痛不紅,不作膿者皆痰核也。痰之為物,隨氣升降無處不到。
白話文:
將生半夏切碎曬乾研磨成粉,用水和成丸子。每次服用四十到五十粒,用薑湯送服。
各種痰症,脈象浮的應該催吐。但如果痰症久治,脈象變得澀滯難以疏通,就不能過度使用瀉下藥物,因為瀉藥用得太多會傷脾氣,反而容易生痰。中焦有痰,胃氣也需要調養。突然發病的痰症不宜猛攻,如果攻治過度就會導致虛弱。痰在膈肌以上,必須催吐;痰液膠稠粘濁的,也必須催吐。但是催吐要根據虛實情況決定,中年以上的人,一般不宜催吐。痰在腸胃之間,可以用瀉下法治療。人體內如有腫塊,不痛不紅,不化膿的,都是痰核。痰這種東西,隨著氣的升降運行,遍佈全身各處。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