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氏家抄濟世良方》~ 卷二 (9)
卷二 (9)
1. 痰
上除棗、杏、金箔、二角末及牛黃、麝香、雄黃、龍腦四昧,別為細末,入余藥和勻,煉蜜棗膏丸,每兩作十丸,金箔為衣,蠟包,每服一丸,食後溫水化下。小兒驚癇即酌度多少,以竹葉湯或溫酒化下。
急救牛黃丸(廣東蠟丸者,多用此方)
牛黃,琥珀,犀角,枳殼,千天羅(燒灰存性),天竺黃,白茯神(去皮本),白朮,辰砂各一兩,沉香,麝香,木香各三錢,羚羊角四錢,明天麻二兩,蟾酥一錢,人參六錢,片腦,甘草各二錢
上為極細末,煉蜜為丸重一錢,金箔為衣,蠟包,薄荷湯調服,小兒未及周歲者半丸。
導痰湯
南星(泡),橘紅(去白),赤茯苓(去皮),枳殼(去穰、麩炒)各一兩,甘草(炙)半兩,半夏四兩
水煎生薑五片,食前服。
冰梅片,止渴消痰解毒闢山嵐除瘴熱。
芽茶四兩,孩兒茶,百藥煎,柿霜各二兩,薄荷葉,葛花,烏梅肉各一兩,五味子,檀香各三錢,硼砂五錢,人參五錢,冰片一分
上為末,煉蜜丸,每丸重五分。噙化。
神木丸,治痰飲或成窠囊者,行痰極效。
蒼朮一斤(米泔浸一宿切片為末),生油麻五錢(水二鍾研細取漿),大棗十五枚(煮取肉研,旋入麻漿水拌)
上和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溫酒空心下。
治痰火盛逆上者,以治火為先。白朮、黃芩、軟石膏為丸服。
治痰結核在咽喉中咯不能出入,用化痰藥加咸藥軟堅之味,瓜蔞仁、杏仁、海石、桔梗、連翹,少佐朴硝,以薑汁蜜和丸。噙化。
對金丸,治痰火。
牙硝、礞石各一兩共入罐內,煅一日取起如金色者佳。
大黃,枯芩各八兩,鮮南星一斤
上三味各另酒浸一宿,次日取出,一層南星,一層大黃,一層黃芩,用柳木甑蒸之。九蒸九曬為末入沉香、薑汁、竹瀝打糊為丸。每服一丸三分重,薑湯化下。
法制半夏
明礬六兩,硝四兩煮水六碗,半夏一斤。先將溫水洗淨,入藥水內浸一宿,次日取出入清水內浸七日,取起用刀切片,加薄荷四兩,甘草二兩任用。
法制化痰丸,治男、婦虛火咳嗽、哮喘吐痰,胸膈飽脹,噯氣,一切痰症。
南星、半夏各一兩,用豬牙皂角、白礬、生薑各五錢,水三碗同浸一宿,秋冬二宿,煮熟去皂角、生薑,只用星、半二味曬乾聽用。
瓜蔞仁(去殼),白朮,黃連(薑汁炒),香附(童便浸炒)陳皮(去白),山楂,蘿蔔子,白茯苓(去皮),紫蘇子,片芩(酒炒),枳實(炒)各五錢
上為末,竹瀝一鍾,薑汁一盞入神麯末一兩五錢,丸如綠豆大。每服六七十丸,淡薑湯或白滾湯送下,食遠服。
半夏一斤,分作四分,勿切碎。一分生薑、黃連各一兩,水二碗同煮乾去姜連。一分用知母、貝母各一兩。水二碗同煮乾去二母。一分用人參、杏仁各一兩去皮尖,水二碗同煮乾去參杏。一分用桔梗、桑皮各一兩,水二碗同煮乾去桑桔。
白話文:
[痰]
急救牛黃丸(廣東蠟丸常用此方)
此方包含牛黃、琥珀、犀角、枳殼、燒灰存性的千天羅、天竺黃、去皮的白茯神、白朮、辰砂等藥材,以煉蜜製成丸藥,金箔包衣,蠟封。小兒服用劑量減半,用薄荷湯送服。
導痰湯
此方以南星、橘紅、赤茯苓、枳殼、甘草等藥材水煎,加入生薑,飯前服用。
冰梅片
此方具有止渴、消痰、解毒、除瘴熱的功效,由芽茶、孩兒茶、百藥煎、柿霜、薄荷葉、葛花、烏梅肉、五味子、檀香、硼砂、人參、冰片等藥材煉蜜製成丸藥,噙化服用。
神木丸
此方主治痰飲積聚,以蒼朮、生油麻、大棗等藥材製成丸藥,溫酒空腹服用。
治痰火盛逆上者
此方以白朮、黃芩、軟石膏等藥材製成丸藥服用,以清熱瀉火為主。
治痰結核在咽喉中咯不能出入者
此方在化痰藥的基礎上,加入瓜蔞仁、杏仁、海石、桔梗、連翹等軟堅散結藥材,少加朴硝,以薑汁蜜和丸,噙化服用。
對金丸
此方主治痰火,以牙硝、礞石煅燒至金黃色,再與大黃、枯芩、鮮南星等藥材,九蒸九曬後製成丸藥,薑湯送服。
法制半夏
此方記載了半夏的炮製方法,以明礬、硝石水浸泡,再清水浸泡,切片,並加入薄荷、甘草等藥材炮製。
法制化痰丸
此方主治男女虛火咳嗽、哮喘、痰多等症,以南星、半夏等藥材,加豬牙皂角、白礬、生薑同浸,煮熟曬乾後,再與瓜蔞仁、白朮、黃連、香附、陳皮、山楂、蘿蔔子、白茯苓、紫蘇子、片芩、枳實等藥材,以竹瀝、薑汁、神麴末製成丸藥,淡薑湯或白滾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