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氏家抄濟世良方》~ 卷二 (4)
卷二 (4)
1. 火
二黃丸,治男、婦三焦積熱,咽喉煩躁,小便赤澀,大便秘結,並宜服之。
黃連(去蘆須),黃芩(去土),大黃(煨)各半兩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熱水吞下。
上清丸,治咽喉腫痛,痰涎壅塞。
薄荷一斤,川芎,防風各二兩,桔梗五兩,砂仁五錢,甘草四兩
各為細末,煉蜜丸,皂角子大。不時噙化。
玄明粉,治邪熱所幹膈上氣滯、臟腑秘澀等症。
朴硝不拘多少,潔淨無砂土者,入鍋化開炒極燥,貯陽城罐內,上以圓瓦蓋之,鹽泥連罐身封固,大火煅內外通紅為度,乘熱傾入水,研化。用竹籃上布、綿紙一、二層,將水瀝下清汁,露一宿,明早去水,其下凝白如冰。復照前用滾湯化開,又露,約數次,待其味淡即成粉矣。
曬乾收磁罐內,其每日瀝下水,以磁罐收之,再用紙濾過,又可如法泡露。又有粉大率二斤,朴硝可得一斤,研為細末,每二斤入甘草生熟二兩為末,一處攪勻,臨臥斟量用之,或一錢、二錢以桃花煎湯或蔥白湯下。
益元散,降火甚效。(方見暑門)
碧雪,治一切積熱,口舌生瘡,心煩喉閉。
芒硝,青黛,石膏(各研末水漂),寒水石,朴硝,滑石甘草(煎湯二升),馬牙硝各等分
上將甘草湯入諸藥末再煎,用柳木篦不住手攪令消溶,入青黛和勻傾沙盆內,候冷結成霜,研為末。每用少許,含化津咽。如喉閉不能咽,用竹筒吹入喉中。
涼膈散
大黃,朴硝,甘草各二兩,連翹四兩,梔子仁,黃芩,薄荷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加竹葉與蜜些少煎服。
清咽太平丸
薄荷葉十兩,川芎二兩,枯梗三兩,甘草二兩,防風二兩,柿霜二兩,犀角二兩(用人兩腋下夾住,被汗蒸透取出為末)
上研細末,煉蜜丸如櫻桃大,不拘時噙化。
黃金丸,治積熱、積痰並三焦五臟有餘之熱,夾熱下利,食痞膈悶、咽痛、眼目赤腫、中暑中熱、煩躁等症,及初發腫毒。
錦紋大黃(火煨),鬱金(比薑黃極小者),牙皂(去筋膜,俱切碎)
上三味各等分為細末,用沙罐將牛膽汁煉成膏,和藥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量病輕重加減,白湯下,大便少去一二次即止,不傷元氣,甚可服之。
玉腋丸,專瀉胃火。並治食積痰火。
軟石膏不拘多少,火煅出火毒為末,醋糊丸,綠豆大。服之。
地骨皮散,治渾身壯熱,脈長而滑,陽毒火熾發渴。
地骨皮,茯苓各半兩,柴胡,黃芩,生地各一兩,羌活,麻黃各七錢半(有汗並去之),石膏二兩,知母一兩
每服一兩,姜水煎服。
白話文:
火
二黃丸:治療男女三焦積熱,咽喉煩躁,小便灼熱澀痛,大便秘結等症。
藥材:黃連(去鬚)、黃芩(去土)、大黃(煨),各半兩。
製法:研磨成粉,用蜂蜜做成丸藥,大小如桐子。
用法:每次服用四十丸,用溫水送服。
上清丸:治療咽喉腫痛,痰涎阻塞。
藥材:薄荷一斤,川芎、防風各二兩,桔梗五兩,砂仁五錢,甘草四兩。
製法: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做成丸藥,大小如皂角子。
用法:隨時含服,使其慢慢溶化。
玄明粉:治療邪熱導致的膈上氣滯、臟腑阻塞等症。
藥材:朴硝(去除雜質)。
製法:將朴硝溶化後,用大火炒至極度乾燥。放入瓷罐中,用圓瓦片蓋好,再用鹽泥將罐身密封,用大火煅燒至內外通紅。趁熱將其倒入水中,研磨溶解。用竹籃墊上布或棉紙過濾,取其澄清的汁液,靜置一夜。第二天早上倒掉水分,留下凝固的白色物質,如同冰塊一般。重複用滾水溶解、靜置的步驟數次,直到味道變淡,即可製成粉末。曬乾後儲存在瓷罐中。每日過濾下來的水,收集起來再次過濾,可以重複利用。一般來說,二斤朴硝可以製成約一斤的粉末,再加入生、熟甘草各二兩,混合均勻。
用法:睡前服用適量,約一到二錢,可用桃花水或蔥白水送服。
益元散:清熱降火之效。(詳見暑症篇)
碧雪:治療各種積熱,口舌生瘡,心煩,咽喉阻塞等症。
藥材:芒硝、青黛、石膏(研磨後用水漂洗)、寒水石、朴硝、滑石、甘草(煎湯二升)、馬牙硝,各等分。
製法:將甘草湯加入其他藥材粉末中再煎煮,用柳木攪拌至溶解,加入青黛拌勻,倒入沙盆中,待其冷卻凝結成霜,研磨成粉。
用法:每次取少量含服,使其溶化於口中。如果咽喉阻塞無法吞咽,可用竹筒吹入喉中。
涼膈散:
藥材:大黃、朴硝、甘草各二兩,連翹四兩,梔子仁、黃芩、薄荷各一兩。
製法:將藥材研磨成粉。
用法:每次服用二錢,加入少許竹葉和蜂蜜煎服。
清咽太平丸:
藥材:薄荷葉十兩,川芎二兩,桔梗三兩,甘草二兩,防風二兩,柿霜二兩,犀角二兩(夾在腋下用汗蒸透後研磨)。
製法: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做成丸藥,大小如櫻桃。
用法:隨時含服,使其慢慢溶化。
黃金丸:治療積熱、積痰,以及三焦五臟的餘熱,夾雜熱邪導致的腹瀉,食積、膈悶、咽痛、眼目紅腫、中暑、煩躁等症,以及初期腫毒。
藥材:錦紋大黃(火煨)、鬱金(選擇比薑黃小的)、牙皂(去筋膜,切碎),各等分。
製法: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沙罐將牛膽汁熬製成膏,與藥粉混合做成丸藥,大小如桐子。
用法:每次服用三、五十丸,根據病情輕重調整用量,用白開水送服,大便減少一、二次即可停止,不傷元氣。
玉腋丸:專門治療胃火,以及食積痰火。
藥材:軟石膏適量(火煅去除火毒)。
製法:將藥材研磨成粉,用醋做成丸藥,大小如綠豆。
用法:服用。
地骨皮散:治療全身發熱,脈搏有力而滑,陽熱毒盛,口渴。
藥材:地骨皮、茯苓各半兩,柴胡、黃芩、生地各一兩,羌活、麻黃各七錢半(若已出汗則去除),石膏二兩,知母一兩。
用法:每次服用一兩,用薑汁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