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氏家抄濟世良方》~ 卷二 (3)
卷二 (3)
1. 火
氣有餘,便是火。氣從左邊起者肝火也;氣從臍下起者陰火也。熱從腳下起入腹者虛之極也。陰虛火動難治。輕者可降,重則從其性而析之。實火可瀉,虛火可補。
升陽散火湯,治男、婦四肢發熱,筋骨間熱,表熱如火,燎於肌膚,捫之烙手。此病多因血虛而得,或胃虛過食冷物,郁遏陽氣於脾土之中並宜服。此火鬱發之之義也。
升麻,葛根,獨活,白芍藥,羌活,人參,柴胡,防風,甘草(半生半炙)
上水煎服。忌食寒冷之物。
黃連解毒湯,治實火燥亂、煩渴、蓄熱內甚等症。
黃連,黃芩,黃柏,梔子各等分
水煎服。去梔子加大黃,名大黃金花丸。加大黃加梔子,名梔子金花丹。溪云:人壯氣實、火甚癲狂可用正治,或硝水、冰水與之;虛火盛狂者以生薑湯與之,若投冰水正治立死。
加減四物湯,治陰虛火動皆火起於九泉穴,此補陰降火之妙劑。
當歸,川芎,芍藥,生地黃,黃柏,黃芩,熟地黃各等分
上水煎服。甚者加龜板;兼氣虛加參朮、黃耆。一法用附子末,津調塗湧泉穴。
五制黃柏丸,能降五臟六腑之火,滋陰補陽甚效,甚大。
黃柏一斤(去皮咀片,分作五分,一分好酒浸;一分醋浸;一分童便浸;一分米泔浸;一分蜜水浸)
上各浸一宿,撈起曬乾炒褐色,放地上去火毒,為末。煮老米二碗,將蓮葉蓋飯面上煮熟,又將蓮葉蓋面蒸後,又將蓮葉包飯煨一刻,取出去蓮葉搗如泥,和藥丸桐子大,焙乾。每早鹽湯送下百丸。
左金丸,治肝火氣從左邊起者是。
黃連六兩,吳茱萸一兩(湯泡)
上為末,水九或蒸餅丸,綠豆大。白湯下五十丸。
柳青丸,治肝火。
黃連用薑汁炒為末,粥丸,溫湯下。兼治心熱。
人中白亦瀉肝火,須風露二三年者佳。
清金丸,治肺火。
苦參炒為末,水丸。溫湯下。又方用桑白皮各一兩,甘草五錢為末服之。
大補丸,治陰火氣從臍下起者是。
黃柏炒褐者為末,水丸。溫湯下。
又方,四物湯加白馬脛骨,降陰中火,代芩連用。
人中黃亦降陰火。
滋腎丸,治腎熱。
黃柏三兩(酒拌陰乾),知母二兩(酒浸陰乾),肉桂一錢半
上柏、母氣味俱陰,以同腎氣,故能補腎,而瀉下焦火也。桂與火邪同體,故曰熱因熱用。凡諸病在下焦,皆不渴也。煉蜜為丸,百沸湯下。
導赤散,治小腸實熱。
生地黃,木通,甘草各等分
入竹葉煎服。
瀉心湯,治心熱。
黃連為末,水調服。
治脾熱
藿香七錢,山梔一兩,石膏五錢,甘草三兩,防風四兩
上為末,用蜜、酒拌勻,略炒服。生甘草緩火邪;木通下行瀉小腸穴;山梔子仁大能降火,從小便泄去,其性能屈曲下降,人所不知,小便降火極速。胃虛者勿用。
白話文:
火,是體內氣過多的表現。氣如果從身體左邊升起,那就是肝火;如果從肚臍下方升起,那就是陰火。熱感如果從腳底往腹部升起,表示身體非常虛弱。陰虛引起的火氣上炎很難治療,輕微的可以降火,嚴重的只能順著它的性質來處理。實火可以瀉火,虛火則要補。
升陽散火湯,可以治療男性或女性四肢發熱、筋骨間發熱、表面發熱如火、觸摸時像烙鐵般燙手的症狀。這種病多因血虛引起,或是因為脾胃虛弱吃太多寒涼食物,使得陽氣鬱積在脾胃中,也適合服用此方。這就是所謂「火鬱發之」的道理。
藥材:升麻、葛根、獨活、白芍藥、羌活、人參、柴胡、防風、甘草(一半生用、一半炙用)。
用水煎服。忌吃寒涼食物。
黃連解毒湯,可以治療實火旺盛、煩躁口渴、體內蓄積過多熱氣等症狀。
藥材:黃連、黃芩、黃柏、梔子,各等分。
用水煎服。如果去掉梔子,加入大黃,就叫做大黃金花丸。如果加大黃和梔子,就叫做梔子金花丹。有說法認為:體質強壯、氣足實、火氣極盛導致癲狂的人,可以用正治法,或給予硝水、冰水;如果是虛火旺盛導致癲狂的人,要用生薑湯,如果給予冰水等正治法反而會立即死亡。
加減四物湯,可以治療陰虛火旺,這種火是從湧泉穴升起的。這是補陰降火的良方。
藥材:當歸、川芎、芍藥、生地黃、黃柏、黃芩、熟地黃,各等分。
用水煎服。嚴重者可以加入龜板;如果兼有氣虛,可以加入人參、白朮、黃耆。另一種方法是用附子粉末,用唾液調和後塗抹在湧泉穴。
五制黃柏丸,可以降五臟六腑的火氣,滋陰補陽效果非常好。
藥材:黃柏一斤(去皮切片,分成五份,一份用好酒浸泡、一份用醋浸泡、一份用童子尿浸泡、一份用米泔水浸泡、一份用蜂蜜水浸泡)。
分別浸泡一個晚上,撈起曬乾炒至褐色,放置在地上去除火毒,磨成粉末。煮兩碗老米飯,用蓮葉蓋在飯面上煮熟,再用蓮葉蓋住蒸過,之後用蓮葉包裹飯煨一刻鐘,取出去掉蓮葉搗成泥狀,和藥粉一起做成桐子大小的藥丸,焙乾。每天早上用鹽湯送服一百顆。
左金丸,可以治療肝火,這種火氣是從身體左邊升起的。
藥材:黃連六兩,吳茱萸一兩(用熱水泡過)。
將藥磨成粉末,用水或蒸餅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用白開水送服五十顆。
柳青丸,可以治療肝火。
藥材:黃連用薑汁炒過後磨成粉末,用粥做成藥丸,用溫水送服。同時也能治療心熱。
人中白也能瀉肝火,但必須是經過風吹日曬二三年以上的才好。
清金丸,可以治療肺火。
藥材:苦參炒過後磨成粉末,用水做成藥丸。用溫水送服。另一個方子是用桑白皮各一兩、甘草五錢磨成粉末服用。
大補丸,可以治療陰火,這種火氣是從肚臍下方升起的。
藥材:黃柏炒至褐色後磨成粉末,用水做成藥丸。用溫水送服。
另一個方子,用四物湯加上白馬脛骨,可以降低陰中的火,可以代替黃芩和黃連使用。
人中黃也能降低陰火。
滋腎丸,可以治療腎熱。
藥材:黃柏三兩(用酒拌過後陰乾),知母二兩(用酒浸泡後陰乾),肉桂一錢半。
黃柏、知母的藥性都是陰性,和腎氣相合,所以能補腎,並且瀉下焦的火。肉桂和火邪同性,所以說用熱藥來治療熱病。凡是下焦的疾病,通常不會感到口渴。用蜂蜜煉製成藥丸,用滾燙的開水送服。
導赤散,可以治療小腸實熱。
藥材:生地黃、木通、甘草,各等分。
加入竹葉一起煎服。
瀉心湯,可以治療心熱。
藥材:黃連磨成粉末,用水調和後服用。
治療脾熱的方子
藥材:藿香七錢,山梔一兩,石膏五錢,甘草三兩,防風四兩。
將藥磨成粉末,用蜂蜜和酒拌勻,稍微炒過後服用。生甘草可以緩解火邪;木通能向下引導,瀉小腸的熱;山梔子的藥性可以彎曲下降,能從小便排出,小便降火效果極快,這是很多人不知道的。脾胃虛弱的人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