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氏家抄濟世良方》~ 卷一 (25)
卷一 (25)
1. 傷寒(附傷風)
回陽反本湯(陶節庵方)治陰極發躁,微渴面赤,欲坐臥於泥水井中,脈來無力或脈全無欲絕者。
熟附子,乾薑,甘草,人參,麥門冬,臘茶,陳皮,五味子
面戴陽者下虛也。加蔥七莖,黃連少許,用澄清泥漿水一鍾煎之,臨服入蜜五匙,冷服取汗。
升麻湯,治大人、小兒時氣瘟疫,頭疼發熱,及瘡疹已發未發疑似之間。
升麻,葛根,芍藥,甘草
水一鍾煎七分,熱服。
溫膽湯,治傷寒氣脈不和,食復、勞復病症如初。
半夏,枳實,橘紅,茯苓,甘草
每服四錢,水鍾半、姜七片、棗二枚、竹茹一團,煎七分,食前熱服。
柴胡百合湯,(陶節庵方)治瘥後昏沉發熱,渴而錯語失神,及百合勞復症。
柴胡,人參,黃芩,甘草,知母,百合,陳皮,生地
加減服法:渴加天花粉;胸中煩躁加山梔;有微頭疼加羌活、川芎;嘔吐人薑汁炒半夏;胸中飽悶加枳殼、桔梗;食復者加枳實、黃連,甚重大便實者加大黃;胸中虛煩加竹茹、竹葉;產後乾嘔、錯語失神、呻吟睡不安者加黃連、犀角;咳喘加杏仁、百合,再加麻黃。心中驚悸為血少,加當歸、茯神、遠志;虛汗加黃耆;脾倦加白朮;腹如雷鳴加煨姜;勞復時熱不除加葶藶、烏梅、薑汁。
水二鍾,棗一枚,姜三片。服法:醋煮鱉甲,煎之溫
逍遙湯(陶節庵方)治瘥後血氣未平,勞動助熱復還於經絡。因與婦人交接復發謂之勞復;因交接淫欲,無病人反得病者謂之陰陽易。予曾見青出數寸而死者,此症最難治。
人參,知母,竹青,甘草,滑石,生地,韭根,柴胡,犀角
如卵縮腹痛,倍加黃連。水二鍾、棗二枚、姜三片煎之。服法:臨服入燒□襠末一錢半調服。有黏汗出為效,無黏汗出再服。以小水利,陰頭痛即愈。
燒□散,治傷寒病新瘥,因交接成陰陽易,身重少氣,小腸裡急引陰中拘攣,熱上衝胸,頭重不能舉,眼中生花,婦人則裡急連胯內痛。
□襠燒灰(男用女□,女用男□,近陰處者)
水和服方寸匕。小便利,陰頭腫即愈。
救苦散,治傷寒、傷風頭目不清等症。
川芎,藿香,玄胡索,丹皮,硃砂各一錢,雄黃,白芷,皂角各四錢
上為細末,每用少許,以竹管吹入兩鼻孔,即飲生蔥熱茶取汗。
雙解散
防風通聖散合益元散是也。大黃、芒硝、麻黃三味對症旋入。自利去大黃、芒硝;自汗去麻黃。有因自汗利小便發汗後不通者,此為津液內竭,雖硬不可攻。用蜜導及豬膽以通之。
蜜導方
用蜜微火煎之,稍凝似飴狀,勿令焦,可捻作挺,令頭銳大如指,長二寸許,納穀道中良久則通。
豬膽方
用大豬膽一枚取汁,和醋少許灌穀道中,一食頃即大利。
如聖飲(陶節庵方)治剛柔二痙,頭搖口噤身反張,手足攣搐,頭面赤項強,急與瘛瘲同治法。
白話文:
傷寒(附傷風)
回陽反本湯(陶節庵方)用於治療陰氣極盛導致躁動不安,略感口渴,面部發紅,想躺在泥水井中,脈搏無力或完全消失,危及生命的情況。藥物包括熟附子、乾薑、甘草、人參、麥門冬、臘茶、陳皮、五味子。若病人面色發紅,下半身虛弱,可加入蔥七莖、少量黃連,用澄清的泥漿水煎煮,服藥前加入五匙蜂蜜,冷服以發汗。
升麻湯用於治療成人和兒童的時疫(瘟疫),症狀包括頭痛發熱,以及瘡疹(疹子)已發或未發,疑似之間的情況。藥物包括升麻、葛根、芍藥、甘草。用一杯水煎至七分,熱服。
溫膽湯用於治療傷寒導致氣血不和,以及飲食勞累後症狀如初發時一樣的情況。藥物包括半夏、枳實、橘紅、茯苓、甘草。每次服用四錢,用半杯水、七片薑、兩個棗、一團竹茹,煎至七分,飯前熱服。
柴胡百合湯(陶節庵方)用於治療傷寒痊癒後昏沉發熱,口渴且說話錯亂神志不清,以及百合病(勞復)的症狀。藥物包括柴胡、人參、黃芩、甘草、知母、百合、陳皮、生地。加減用藥:口渴加天花粉;胸中煩躁加山梔;輕微頭痛加羌活、川芎;嘔吐加薑汁炒半夏;胸中飽脹加枳殼、桔梗;飲食後症狀復發加枳實、黃連,大便祕結嚴重者加大黃;胸中虛煩加竹茹、竹葉;產後乾嘔、說話錯亂、神志不清、呻吟睡不安加黃連、犀角;咳嗽氣喘加杏仁、百合,再加麻黃。心悸不安為血虛,加當歸、茯神、遠志;自汗加黃耆;脾胃倦怠加白朮;腹部如雷鳴加煨薑;勞復時發熱不退加葶藶、烏梅、薑汁。用兩杯水,一個棗,三片薑煎煮。服藥方法:醋煮鱉甲後再煎煮溫服。
逍遙湯(陶節庵方)用於治療傷寒痊癒後氣血未復,勞動或助熱導致病情復發。因房事過度復發者稱為勞復;因房事過度,原本無病而致病者稱為陰陽易。曾見病情嚴重者身亡,此症最難治療。藥物包括人參、知母、竹葉、甘草、滑石、生地、韭根、柴胡、犀角。若出現卵縮腹痛,黃連的用量加倍。用兩杯水、兩個棗、三片薑煎煮。服藥前加入一錢半燒□襠末調服。如有黏黏的汗出為有效,無黏黏的汗出需再次服用。以利小便,陰部頭痛即可痊癒。
燒□散用於治療傷寒病初愈後,因房事導致陰陽失調,症狀包括身體沉重氣短,小腸絞痛牽引至陰部拘攣,熱氣上衝胸部,頭重抬不起,眼前發花,婦女則小腸絞痛連及胯部疼痛。藥物為□襠燒灰(男性用女性的□,女性用男性的□,近陰處者)。用水調和服用一指匕(約一湯匙)。小便通暢,陰部腫脹即可痊癒。
救苦散用於治療傷寒、傷風引起頭目不清等症狀。藥物包括川芎、藿香、玄胡索、丹皮、硃砂各一錢,雄黃、白芷、皂角各四錢。研磨成細末,每次取少許,用竹管吹入鼻孔,立即飲用熱蔥茶以發汗。
雙解散:防風通聖散合益元散。大黃、芒硝、麻黃三味藥根據症狀酌情加入。大便通暢則去大黃、芒硝;自汗則去麻黃。若因自汗、小便通暢後,汗液不通暢,則為津液內竭,不可攻伐。用蜜導或豬膽通便。
蜜導方:用蜂蜜小火慢煎,稍微凝固成飴狀,勿焦,可捻成指頭粗細、長約二寸的條狀,插入肛門中,久之則通便。
豬膽方:取一個大豬膽的膽汁,加少量醋灌入肛門,約一刻鐘即通便。
如聖飲(陶節庵方)用於治療剛柔二痙(一種抽搐症狀),症狀包括頭部搖晃,口部緊閉,身體反張,手足抽搐,頭面發紅,頸項僵硬,急症與瘛瘲(一種抽搐症狀)的治療方法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