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氏家抄濟世良方》~ 卷二 (14)
卷二 (14)
1. 水腫
通身皮膚光腫如泡,手按成窟峰即滿者,是因脾虛不能制水,水漬妄行故也。法當補脾,使脾氣得實則自健運,切不可下。忌生冷、羊肉。腰已上腫宜發汗,腰已下腫宜利小便,此仲景之妙法,陽水脈沉數,陰水脈沉遲。
治方
陳皮,半夏,茯苓,白朮(麩皮炒),蒼朮(米泔浸炒),人參各一錢,甘草(炙)三分,麥門冬(去心),山梔(炒),澤瀉,豬苓各五分
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通口服、腹脹少佐以厚朴;氣不運加木香、木通;夏日加香薷;氣若陷下加升麻、柴胡提之;有熱加黃芩。隨病加減。產後必須大補氣血為主,少佐蒼朮、茯苓。女人胎腫不須治。
五皮散,治腫煩渴、小便赤澀、大便閉,此屬陰水。
陳皮,桑白皮,生薑皮,大腹皮,茯苓皮
每服五錢,水煎服。
寶脾散,治腫不煩渴、大便溏、小便少不澀,此屬陽水。
厚朴,白朮,木瓜,大腹子,附子,木香,草果仁,白茯苓,乾薑(泡)各一兩,甘草(炙)半兩
姜五片、棗一枚水煎服。
加味枳朮湯,治氣為痰飲所隔,心下堅脹,此屬氣分。
枳殼,白朮,紫蘇(莖葉),陳皮,檳榔,桔梗,木香,五靈脂(炒)各二分,半夏,茯苓,甘草各一分半
姜三片,水煎服。
不治症,先四肢而後歸於腹,大便滑泄,唇黑,缺盆平、臍突,肉硬,男從腳下腫上,女從身上腫下。
白話文:
[水腫]
全身皮膚浮腫,就像表面布滿了泡泡,用手按下會形成凹陷,但很快就恢復原狀,這是由於脾臟功能虛弱,無法有效控制水分代謝,導致水分異常擴散所造成的。治療應以補強脾臟功能為主,讓脾氣得以充實,自然能正常運作,絕對不能用瀉下的方式處理。需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和羊肉。腰部以上腫脹時,適合用出汗的方式來治療;腰部以下腫脹時,則宜使用利尿的方式,這是張仲景的精妙療法。陽性水腫的脈象會呈現沈數,陰性水腫的脈象則會呈現沈遲。
治療處方
包含陳皮、半夏、茯苓、白朮(用麩皮炒過)、蒼朮(用水米泔浸泡後炒過)、人參各一錢,甘草(烤過)三分,麥門冬(去心)、山梔(炒過)、澤瀉、豬苓各五分。用兩杯水與三片薑一同煮至剩八分,整體服用。若腹部脹大可添加少量厚朴;若氣滯不順可加入木香、木通;夏天可添加香薷;若氣陷下垂可加入升麻、柴胡以提升;若有熱象可添加黃芩。根據病情調整藥物比例。產後女性應以大補氣血為主,並輔以少量蒼朮、茯苓。女性懷孕時的水腫不必特別治療。
五皮散,適用於治療水腫伴隨煩渴、小便色赤且不通暢、大便閉塞,這些都屬於陰性水腫。
包含陳皮、桑白皮、生薑皮、大腹皮、茯苓皮。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寶脾散,適用於治療水腫但無煩渴、大便稀軟、小便量少且不痛,這些都屬於陽性水腫。
包含厚朴、白朮、木瓜、大腹子、附子、木香、草果仁、白茯苓、乾薑(泡過)、甘草(烤過)。每次服用一兩,薑五片、棗一枚,用水煎煮後服用。
加味枳朮湯,適用於治療由氣滯導致的痰飲困擾,心下堅硬脹痛,這屬於氣分問題。
包含枳殼、白朮、紫蘇(莖葉)、陳皮、檳榔、桔梗、木香、五靈脂(炒過)、半夏、茯苓、甘草。每次服用時,薑三片,用水煎煮後服用。
無法治療的症狀,首先出現在四肢,然後蔓延到腹部,大便滑泄,嘴脣黑色,鎖骨區平坦、肚臍突出,肌肉僵硬,男性從腳下開始腫脹向上蔓延,女性則從身體上部開始腫脹向下蔓延。
2. 鼓脹
鼓脹者,以其外堅中空,似鼓也。理宜補脾,又需養肺金以制肝木,使脾無賊邪之慮;滋腎水以制相火,使肺得清化之令。卻鹽味以防助邪,斷妄想以保母氣。切不可下,宜遠音樂,斷厚味,戒暴怒,無有不安。脈浮大滑實者生,濡小虛微者死。
治方
人參(去蘆)八分,白朮(麩炒),陳皮(略去白),蒼朮(米泔浸一宿),白茯苓各一錢,厚朴(薑製),澤瀉,麥門冬(去心)各五分
上水煎服。朝急暮寬者倍人參、白朮;肥白人氣虛者亦同。朝寬暮急者加黃連(姜炒)、當歸身(酒浸)、白芍藥、香附、川芎、生地,去人參;黑瘦人氣熱者亦同。氣下墜者加升麻;日夜急者氣血皆虛,宜氣血俱補之。豬苓、澤瀉惟肥白人宜加用之。如脈實堅大壯盛者或按之不堅不痛則可下可消,次補之。
金蟾散,治氣鼓。
大蝦蟆一個,以砂仁入口內使滿腹,用罐裝入泥封固,炭火煅令紅透,煙淨取出,候冷研末為一服。或酒或陳皮湯下,放屁多乃見效。
四炒枳殼丸,治氣血凝滯,腹內鼓脹。
枳殼四兩,米泔浸去穰分作四處炒,一分蒼朮一兩同煮乾炒黃色去蒼朮;一分蘿蔔子一兩同煮乾炒黃色去蘿蔔子;一分小茴香一兩同煮乾炒黃色去茴香;一分乾漆一兩同煮乾炒黃色去漆。
香附二兩(醋炒),檳榔一兩,玄胡索一兩(微炒),三稜
蓬朮各一兩(二味俱用童便浸一縮,次日用巴豆仁三十粒,同煮乾炒黃色去巴豆)
上為末,用蒼朮、茴香、蘿蔔子、乾漆煮汁,好醋打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清米湯下。
治一切蠱脹並氣虛中滿單腹脹方
茯苓皮,草果皮,五加皮,大腹皮,甘草皮,牡丹皮,地骨皮,生薑皮,木通皮,木瓜皮,大腹子,車前子,葶藶子,菟絲子,紫蘇子
水二鍾煎八分服。如要斷根將十五味藥等分為細末,各一錢五分,用雄豬肝一個不下水者,先將溫水煮一滾,取出用竹尖鑽孔數個,入藥在內蒸熟切片,搗蒜蘸食之,不過一二個永不發。
調中健脾丸,治單腹脹及脾虛腫滿,膈中閉塞,胃口作疼並皆神效。此藥不傷元氣,服有大益,勿輕視之。
白朮六兩(黃土水拌炒),人參二兩,白芍藥二兩半(火煨),茯苓,半夏(湯泡七次),香附米(童便浸一宿),薏苡仁(炒),山楂肉(炒)各二兩,蒼朮(米泔浸炒),五加皮(炒)各二兩,澤瀉,黃連(吳茱萸水浸一宿炒燥去萸)各二兩半,紫蘇子(炒),蘿蔔子(炒),草豆蔻(酒拌炒)各一兩半,黃耆二兩(蜜炙),陳皮三兩(鹽水炒),沉香六錢(另研不見火),瓜蔞(煅)一兩
煅瓜蔞法:用瓜蔞二個鑽一孔,每個入川椒三錢,多年糞渣二錢,敲米粒大俱納入瓜蔞內,外以綿紙糊完,再用細紙斤泥封固,曬乾入火內煅通紅為度,取出去泥與黑皮一併入藥共為細末,煎荷葉、大腹皮湯,打黃米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日進三次,白湯下。
抵當丸,治有故畜血而腹脹者,宜以此下之。
水蛙七個(炒),虻蟲八個(炒),桃仁七個,大黃一兩
上為末,分作四丸,每一丸水一盞煎七分,溫服。血未下再一服。
廣茂潰堅湯,中滿腹脹,內有積塊堅硬如石,令人坐臥不安,大小便澀滯,上氣喘促,遍身虛腫。
厚朴,黃芩,益智,草豆蔻,當歸各五錢,廣茂,升麻紅花,吳茱萸各二錢,黃連六錢,柴胡,甘草(生),澤瀉,神麯(炒),青皮各三錢,半夏七錢
渴者加葛根四錢。每服七錢,姜三片水煎服。
一方,治肥人腹脹。平胃五苓散加人參服之。
一方,治食肉多腹脹。三補丸加香附、半夏,曲糕餅丸服。
一方,治因大怒腹脹。宜青皮、陳皮、香附、木香、梔子仁、蘆薈以前主方消息用之。
白話文:
[病症:鼓脹]
鼓脹這病名稱由來是因為患者外表看似堅固,但實際上身體內部虛弱,就像鼓一樣。治療上應當補充脾胃功能,同時滋養肺部以抑制肝氣過旺,確保脾胃不受異常影響;滋潤腎臟以控制內在的火氣,讓肺部能正常運作。應避免攝取鹽分,以防病情惡化,減少不必要的思慮,以保護身體正氣。切忌強制排泄,應遠離音樂,避免重口味食物,控制情緒不要過度憤怒,這樣才能保持健康。如果脈象呈現浮大滑實的情況,代表病情有改善的可能;若是濡小虛微的脈象,則表示病情嚴重。
治療方法如下:
人參(去蘆) 8分,白朮(麩炒),陳皮(略去白),蒼朮(米泔浸一夜),白茯苓各1錢,厚朴(薑製),澤瀉,麥門冬(去心)各5分。以上藥材用水煎煮服用。若早晨病情緊急而晚上較緩和,應加倍使用人參、白朮;對於肥胖、皮膚白皙且氣虛的人,也應加倍使用。若早晨病情較輕,晚上則緊急,則應加入黃連(姜炒)、當歸身(酒浸)、白芍藥、香附、川芎、生地,但不使用人參;對於皮膚黝黑、身形瘦削且氣熱的人,也應採用相同的方法。若感覺氣下墜,則應加入升麻;若日夜病情都緊急,表示氣血都虛弱,應同時補充氣血。豬苓、澤瀉只適合肥胖、皮膚白皙的人使用。如果脈象強勁、堅實,或是按壓時不覺疼痛,則可以使用下法,然後再進行補充。
接著介紹了金蟾散、四炒枳殼丸、治一切蠱脹並氣虛中滿單腹脹方、調中健脾丸、抵當丸、廣茂潰堅湯等藥方,以及針對不同情況的特殊治療方式,例如因過怒導致的腹脹,可以使用青皮、陳皮、香附、木香、梔子仁、蘆薈等藥材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