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氏家抄濟世良方》~ 卷一 (21)
卷一 (21)
1. 傷寒(附傷風)
三黃石膏湯,(陶節庵方)治陽毒發斑,身黃如塗朱,眼珠如火,狂叫欲走,六脈洪大,燥渴欲死,鼻乾面赤,齒黃。過經不解已成壞症,表裡皆熱欲發其汗,病熱不退又復下之。大便遂頻,小便不利。亦有錯治溫症而成此症者,又八、九日已經汗下後,脈洪數、身壯熱拘急沉重。欲治其內由表未解,欲發其表則里症又急,趑趄不能措手,待斃而已。殊不知熱在三焦,閉塞經絡,津液榮衛不通遂成此症。又治汗下後三焦生熱,脈洪、譫語不休、晝夜喘息、鼻時加衄、身目俱黃、狂叫欲走者,通用此湯治之。
石膏一兩半,黃芩,黃連,黃柏各七錢,山梔三十枚,麻黃,香豉二合
水一鍾,姜三片、棗一枚。服法:取細茶一撮,煎之熱服。
小承氣湯,治陽明證潮熱、胸腹滿、按之則痛、大便實。
大黃三錢,厚朴,枳實各二錢
水二鍾,先將樸、實煎至一鍾半,入大黃煎八分溫服。
大承氣湯,治胃實譫語,五、六日不大便,及少陰症口燥咽乾,舌苔黃黑及生芒刺,急宜下之。
大黃五錢,厚朴一錢,枳實二錢,芒硝三錢
水二鍾,先煎樸、實至鍾半,入大黃又煎至一鍾,方入芒硝溫服。
調胃承氣湯,治太陽陽明不惡寒反惡熱、大便秘、譫語。嘔噦。
甘草五錢,芒硝七分,大黃一兩(酒浸)
水二鍾,先煎甘草至七分,去渣入芒硝煎一沸,溫服取利。另用五錢作一服。
小陷胸湯,治小結胸。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是。
半夏六錢,黃連三錢,瓜蔞一個(連皮肉取四分之一)生薑一錢
水二鍾,先煮瓜萎至鍾半,下余藥煎至一鍾溫服。如未效再進微解,得口出黃涎即愈。
大陷胸湯,治大結胸。脈沉緊,心下痛按之實硬者是。
大黃一兩五錢,芒硝一兩八錢五分,甘遂二分半(為末)
作二服。每服水二鍾煎大黃至一鍾,去渣入芒硝煎一沸,次入甘遂末溫服,得快利即止不服。
一方,治傷寒結胸,用初出黃毛小雞一隻,同橘葉、生薑、蔥白搗爛,絹帕包患處即通利。
六一承氣湯,《陶節庵方》云:此代大承氣、小承氣、調胃承氣、大柴胡、三乙承氣、大陷胸等湯之聖藥也。治傷寒熱邪傳裡大便結實、口燥咽乾、怕熱譫語、揭衣狂妄、揚手擲足、斑黃陽厥、潮熱自汗、胸腹滿硬、遠臍疼痛等症。
大黃,枳實,黃芩,厚朴,甘草,柴胡,芒硝,芍藥
潮熱自汗、譫語發渴、揚手擲足、揭去衣被、狂妄斑黃、大便實者俱屬正陽明胃腑病依本方;口燥咽乾、大便熱屬少陰依本方;怕熱發渴、譫妄、手足乍冷乍溫、大便實者陽厥症屬厥陰依本方。舌卷囊縮者難治,急下之。譫語發渴、大便實、遠臍硬痛者有燥熱依本方;熱病,目不明謂腎水已竭不能照物,病已篤矣,惟宜急下依本方;轉屎氣者謂下泄也,有燥屎當下之依本方。如更衣者止後服,不必盡劑;不更衣者宜再少與,大便通者愈。
白話文:
傷寒(附傷風)
三黃石膏湯(陶節庵方):治療陽毒引起的發斑,身體發黃像塗了朱砂一樣,眼珠像火一樣紅,神志不清狂叫亂跑,脈搏洪大有力,口乾舌燥渴得要死,鼻子乾燥臉色發紅,牙齒發黃。疾病延誤未治好,病情已嚴重惡化,表裡都發熱,想發汗,但病熱不退又想瀉下。因此大便頻繁,小便不利。也有一些人因錯誤治療溫病而導致這種症狀,或者在汗下之後八九天,脈搏洪數,身體壯熱,肌肉拘緊沉重。想治療內在的病症,但表證未解,想發汗又擔心加重裡證,猶豫不決,無計可施,只能等死。殊不知熱邪停留在三焦,阻塞經絡,津液和營衛之氣不通暢,才導致這種症狀。也治療汗下之後三焦生熱,脈搏洪大,胡言亂語不停,晝夜喘息,偶爾鼻出血,身體和眼睛都發黃,狂叫亂跑的病人,都可以用這個方劑治療。
藥物組成:石膏一兩半,黃芩、黃連、黃柏各七錢,山梔子三十枚,麻黃、香豉二合。
用法:水一盅,加薑三片、棗一枚煎煮,服用時另取少量細茶葉一同煎煮,趁熱服用。
小承氣湯:治療陽明病證出現潮熱、胸腹脹滿,按壓則疼痛,大便秘結。
藥物組成:大黃三錢,厚朴、枳實各二錢。
用法:水二盅,先將厚朴、枳實煎至一盅半,再加入大黃煎至八分溫服。
大承氣湯:治療胃實引起的胡言亂語,五、六天不大便,以及少陰病證出現口乾舌燥,舌苔黃黑且有芒刺,急需瀉下。
藥物組成:大黃五錢,厚朴一錢,枳實二錢,芒硝三錢。
用法:水二盅,先煎厚朴、枳實至一盅半,再加入大黃煎至一盅,然後加入芒硝,溫服。
調胃承氣湯:治療太陽陽明合病,不惡寒反而惡熱,大便秘結,胡言亂語,嘔吐。
藥物組成:甘草五錢,芒硝七分,大黃一兩(酒浸)。
用法:水二盅,先煎甘草至七分,去渣後加入芒硝煎一沸,溫服瀉下。另可再用五錢藥量作一劑。
小陷胸湯:治療小結胸,心下按壓則疼痛,脈搏浮滑。
藥物組成:半夏六錢,黃連三錢,瓜蒂一個(連皮肉取四分之一),生薑一錢。
用法:水二盅,先煮瓜蒂至一盅半,再加入其他藥物煎至一盅溫服。如果沒有效果,再服用少許,等到吐出黃色唾液就痊癒了。
大陷胸湯:治療大結胸,脈搏沉緊,心下疼痛,按壓則堅硬。
藥物組成:大黃一兩五錢,芒硝一兩八錢五分,甘遂二分半(研末)。
用法:分作兩劑服用。每劑用二盅水煎大黃至一盅,去渣後加入芒硝煎一沸,然後加入甘遂末溫服,瀉下迅速則停止服用。
一方:治療傷寒引起的結胸,用剛孵出的黃毛小雞一隻,與橘葉、生薑、蔥白搗爛,用絹帕包裹敷在患處即可通利。
六一承氣湯:《陶節庵方》說:這是代替大承氣湯、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大柴胡湯、三乙承氣湯、大陷胸湯等諸多方劑的聖藥。治療傷寒熱邪傳入裡證,大便乾燥堅硬,口乾舌燥,怕熱胡言亂語,揭開衣服衣衫不整,神志狂妄,身體發斑發黃,陽氣虛衰,潮熱自汗,胸腹脹滿堅硬,遠離肚臍的地方疼痛等症狀。
藥物組成:大黃、枳實、黃芩、厚朴、甘草、柴胡、芒硝、芍藥。
用法:潮熱自汗、胡言亂語口渴、揚手擲足、揭開衣服、狂妄發斑發黃、大便秘結等,屬於正陽明胃腑疾病,用此方;口乾舌燥、大便乾燥屬少陰病證,用此方;怕熱口渴、胡言亂語、手足忽冷忽熱、大便秘結屬厥陰陽厥證,用此方。舌頭捲曲內縮者難治,需迅速瀉下。胡言亂語口渴、大便乾燥、遠離肚臍的地方堅硬疼痛者,有燥熱,用此方;熱病,眼睛看不清東西,說明腎水已竭,不能滋潤眼睛,病情已危急,只能迅速瀉下,用此方;大便排出氣味臭穢,說明需瀉下,有乾燥大便則當瀉下,用此方。如果病人能自己更衣,則後續服用藥量可減少;不能自己更衣者,則應再減少藥量服用;大便通暢則病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