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表

《萬氏家抄濟世良方》~ 卷六 (1)

回本書目錄

卷六 (1)

1. 卷六

2. 診視臟腑生克要說

大凡診視,坐定調息己之氣,呼吸平和,然後先以中指於彼人掌後高骨之旁揣定關位。次以食指按寸口之位,又以無名指按尺下之位,凡一指必三般。診先輕以取浮,次稍重以取中,又最重以取沉。寸主關以上至頭目,關主臍以上至腹脅。尺主臍下腰足。二便、小腸、膽、胃、大腸、膀胱三焦以上六脈皆輕手得之表也,腑也。

心、肝、脾、肺、腎、命門以上,六脈皆重手得之裡也。心屬手少陰,小腸屬手太陽,肝屬足厥陰,膽屬足少陽,腎屬足少陰,膀胱屬足太陽,肺屬手太陰,大腸屬手陽明,脾屬足太陰,胃屬足陽明,三焦屬手少陽,命門屬火性,水配三焦為表,裡氣與腎通三焦者。上焦在心下,下膈心肺賴之,以主榮衛;中焦在胃,中脘脾賴之以腐水穀;下焦在臍下一寸,肝腎賴之以流決津液。無形狀乃臟腑中,有餘不盡之臟腑也。

左手關前一分為人迎肝膽之位,脈緊盛傷於寒。右手關前一分為氣口脾胃之位,脈緊盛傷於食。心與小腸君火也;肝與膽風木也;腎與膀胱寒水也;肺與大腸燥金也)脾與胃濕土也;命門與三焦相火也,五臟者,藏精氣而不汙,滿而不能食;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食而不能滿。

以對待之位言之,則左寸火克右寸金;左關木克右關土;左尺水克右尺火;左則右柔為夫婦之別。以循環之序言之,右寸金生左尺水,水又生左關木,木又生左寸火。大復通右尺相火,相火生有關土。土又生右寸金,而金復生水。此五行更相生養有子母之親。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

治法云: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如水生木是水為母,木為子。木又生火,則子受竊氣矣。故水怒而剋火,此母為子力爭也。火又生土,是火為母土為子,土見火被水克,則母被鬼傷矣。故怒而剋水,此子為母力救也。假如肝木有餘,皆緣肺金不足不能制木,故木無所畏,反薄激而於肺,金乘脾土是謂薄,其所不勝而其所勝也。又肝木氣少不能以制脾土,土無畏妄行乃凌其腎水,是謂所勝妄行,而所生者,受病也。

肝木之氣有餘則肺金之氣自薄,是謂所不勝薄之也。相生、相剋、相勝輾轉無窮,舉一以例其餘也。

白話文:

[診視臟腑生剋理論]

大體而言,在進行診視時,首先需安坐調節自身氣息,保持呼吸平穩,然後用中指在對方手掌後方高骨旁定位脈搏位置。接著,使用食指按壓寸口位置,再用無名指按在尺部下方,對於每一部位,都需經過三次確認。診脈時先輕輕地觸摸以感知表面脈象,接著稍加重力度感受中層脈象,最後用最大的力度來感受深層脈象。寸部主要反映從關部以上到頭目的狀況,關部主要反映從肚臍以上到腹部及脅部的狀況,尺部主要反映從肚臍以下到腰部及腳部的狀況。小腸、膽、胃、大腸、膀胱以及三焦等六個腑的脈象,只需輕輕按壓即可感知,這屬於表層脈象。

心、肝、脾、肺、腎以及命門等六個臟的脈象,需用較大力度按壓才能感知,這屬於深層脈象。心臟歸屬於手少陰脈,小腸歸屬於手太陽脈,肝臟歸屬於足厥陰脈,膽歸屬於足少陽脈,腎臟歸屬於足少陰脈,膀胱歸屬於足太陽脈,肺臟歸屬於手太陰脈,大腸歸屬於手陽明脈,脾臟歸屬於足太陰脈,胃歸屬於足陽明脈,三焦歸屬於手少陽脈,命門具有火性,與三焦配合形成表裡關係,三焦與腎臟相通。

上焦位於心臟下方,負責心肺運作,以主管營衛;中焦位於胃部,負責腐化水谷;下焦位於肚臍下方一寸處,負責流決津液。這些無法具體形態描述的臟腑,正是臟腑中未被充分認識的部分。

左手關前一分的位置是肝膽的定位,脈象緊盛表示受到寒氣影響。右手關前一分的位置是脾胃的定位,脈象緊盛表示飲食過量。心臟與小腸代表君火;肝臟與膽代表風木;腎臟與膀胱代表寒水;肺臟與大腸代表燥金;脾臟與胃代表濕土;命門與三焦代表相火。五臟儲存精氣而不排泄,即使滿載也不會感到飽足;六腑則負責消化物質而不儲存,即使吃進食物也不會感到滿載。

就相對位置而言,左寸的火能剋制右寸的金;左關的木能剋制右關的土;左尺的水能剋制右尺的火。這種相剋關係可分為左強右弱或右強左弱,如同夫妻間的差異。從循環順序來看,右寸的金能生出左尺的水,水又能生出左關的木,木又能生出左寸的火。右尺的相火再生出右關的土,土又生出右寸的金,而金又再生出水。這是五行之間相互滋養,有著親子般的關係。子能讓母親變得豐盈,母親能讓子變得虛弱。

治療原則上,虛弱時應補充母親的資源,過剩時則應消耗兒子的資源。例如,水生木,那麼水就是母親,木就是兒子。木又生出火,兒子就會吸收母親的氣力。因此,水會憤怒並剋制火,這是母親為了兒子而奮力抗爭。火又生出土,所以火是母親,土是兒子。當土見到火被水剋制,母親就會被敵對力量傷害。因此,火會憤怒並剋制水,這是兒子為了母親而奮力拯救。例如,如果肝木過剩,通常因為肺金不足,無法剋制木,因此木無所畏懼,反而會侵擾肺金。肺金乘勢剋制脾土,這叫做侵犯了自己不能剋制的力量,卻去剋制自己可以剋制的力量。另外,如果肝木氣力不足,不能剋制脾土,那麼脾土就會肆意妄為,進而侵犯腎水,這叫做剋制的力量胡作非為,而被剋制的一方就會受苦。

肝木的氣力過剩,肺金的氣力自然就會衰弱,這叫做剋制的力量侵犯了自己不能剋制的力量。相生、相剋、相勝的循環關係無窮無盡,這裡只舉了一個例子,其餘的可以依此類推。

3. 七表脈

七表者何?浮、芤、滑、實、弦、緊、洪也。歌曰:浮脈不足舉有餘,芤脈中虛兩畔居;滑體如珠中有力,實形逼逼與長俱;弦如始按弓弦狀,緊若牽繩轉索初;洪舉按之皆極大,此名七表不同途。其見於病曰:浮為中風芤失血,滑吐實郁分明別;弦為拘急緊為疼,洪大從來偏主熱。

白話文:

什麼是七種表脈呢?分別是浮脈、芤脈、滑脈、實脈、弦脈、緊脈、洪脈。

歌訣是這樣說的:浮脈在表面容易觸及,但力量較弱;芤脈中間空虛,但兩側可感應到脈搏;滑脈如同珠子般流動,且力度適中;實脈則是強而有力,且脈搏長而持續;弦脈就像拉弓時的弦,硬直而不易彎曲;緊脈像剛開始拉繩或繩索一樣,緊繃且有彈性;洪脈無論輕重按壓都極大,這就是七種表脈的不同表現。

這些脈象在疾病中的意義如下:浮脈多見於中風;芤脈常見於失血;滑脈提示可能有嘔吐;實脈表示有鬱結;弦脈多見於肌肉緊張或抽搐;緊脈通常伴隨疼痛;洪脈則常與熱性疾病相關。

4. 八里脈

八里者何?微、沉、緩、澀、遲、伏、濡、弱也。歌曰:微來如有又如無,沉舉都無按有途;遲緩息間三度至;濡來散止細仍虛;伏須切骨沉相類,弱脈沉微指下圖;澀脈如刀輕刮竹,分明八里見如途。其見於病曰:遲寒緩衰微為虛,澀因血少沉氣滯;伏為積聚濡不足,弱則筋痿少精氣。

白話文:

「八里脈」是什麼呢?它指的是微脈、沉脈、緩脈、澀脈、遲脈、伏脈、濡脈、弱脈這八種脈象。

微脈就像若有若無,似有卻又似無; 沉脈在輕按時感覺不到,需深按才能感知; 遲脈在呼吸三次後才跳動一次; 濡脈細小而散亂,微弱且不實; 伏脈需深按到骨頭上,和沉脈類似; 弱脈在手指下感覺到的像是沉而微; 澀脈就像刀輕輕刮過竹子一樣; 這八種脈象清晰可辨,像道路一樣明確。

當這些脈象出現在疾病上,代表的意思是: 遲脈表示身體寒冷,緩脈顯示氣力衰弱,微脈是虛弱的徵兆; 澀脈可能是血液不足,沉脈顯示氣滯; 伏脈可能有積聚物,濡脈顯示體力不足; 弱脈則表示筋骨無力,精神氣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