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表

《萬氏家抄濟世良方》~ 卷五 (20)

回本書目錄

卷五 (20)

1. 諸病灸法

若灸後而有焮痛至一宿者,乃是火氣下徹,其腫內熱氣被火導之,隨火而出也。如灸隨多畢竟不痛、不起發、不作膿者,是謂為陽症,不治。又有疔患於足或足指間,重而潰者至於脫節,是名脫疽。亦有患於手及手指間,若色黑不痛不潰者,不治。色赤作痛自潰者,亦隔蒜灸之,內服托裡之劑,庶少收功。

巢元方云:脫疽其壯赤黑者死,不赤黑不死。又云:發於尻尾,名曰脫疽,若不急治便通洞一身,十日死。於此見疔疽之生於下部者,藥難導達,危急殊甚。孫真人云:在內則割,在指則截,寧傷遺體異可延生。若舍此而用攻毒之劑,先壞胃氣,毒惡乘虛黑黯延上,雖有聖手療,無及矣。

故必以隔蒜灸法為第一。

取穴法

凡取穴分寸當用同身寸法,以患者男左女右手屈其中指。用稻杆心一條,量指中間一節,兩頭橫紋尖處即是,同身一寸截斷為則寸,著多者照此加之,或橫或直寸法皆同。惟頭部,橫寸以眼內眥角至外眥角為一寸耳。

白話文:

諸病灸法

如果灸療後腫痛持續一整夜,這是因為灸火的熱氣向下傳導,體內熱氣被灸火引導出來。如果灸療後腫痛不嚴重、沒有明顯反應、也沒有化膿,這是陽證,不用治療。還有一種長在腳上或腳趾之間的疔瘡,嚴重時會潰爛到脫節,叫做脫疽。也有一些長在手上或手指上的疔瘡,如果顏色發黑、不痛不潰爛,不用治療;如果顏色發紅、疼痛並自行潰爛,可以用隔蒜灸法治療,並內服清熱解毒的藥物,或許能收到一些療效。

巢元方說:脫疽,如果腫脹部位顏色發紅發黑,就會死亡;如果不紅不黑,就不會死。他又說:長在臀部尾骨部位的脫疽,如果不緊急治療,就會蔓延全身,十天內就會死亡。由此可見,疔瘡長在下半身,藥物難以到達,危險性非常嚴重。孫真人說:長在身體內部的要切除,長在手指上的要截掉,寧願損失一部分身體,也要保住性命。如果不用這種方法,而用攻毒的藥物治療,反而會先損傷胃氣,毒邪乘虛而入,顏色變黑、向上蔓延,即使有最好的醫生治療,也無濟於事。

所以,隔蒜灸法是最重要的治療方法。

取穴方法

所有取穴的尺寸都應該使用同身寸法,以患者的左手(男性)或右手(女性)屈曲的中指為準。用稻草杆心一根,量取中指中間一節的長度,兩端橫紋尖端之間的距離就是同身一寸,以此為標準截斷,需要更多寸數的就依此類推,無論橫向還是縱向的寸法都一樣。只有頭部,橫向一寸以眼內眥(眼角內側)到外眥(眼角外側)的距離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