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表

《萬氏家抄濟世良方》~ 卷一 (19)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9)

1. 傷寒(附傷風)

加減服法:胸中飽悶加枳殼、桔梗,去生地。夏月加石膏、知母,名神術湯。如服此湯後不作汗加蘇葉。喘而惡寒、身熱加杏仁、生地。汗後不解宜再服,汗下兼行加大黃,此釜底抽薪之法。春、夏、秋感冒非時傷風亦有頭痛惡寒、身熱、脈浮緩、自汗,宜實表,去蒼朮加白朮。

汗不止加黃耆,即加減沖和湯。再不止,以小柴胡湯加桂枝、芍藥一錢如神。水二鍾,姜三片,棗二枚,煎至一鍾。服法:加蔥白搗汁五匙,入藥再煎一、二沸。發汗熱服,止汗溫服。

柴葛解肌湯,(《陶節庵方》即葛根湯)治足陽明胃經受證目疼、鼻乾、不眠、頭疼、眼眶痛、脈來微洪,宜解肌,屬陽明經病。其正陽明腑病別有治法。

柴胡,乾葛,甘草,黃芩,芍藥,羌活,白芷,桔梗

加減服法:本經無汗惡寒甚者去黃芩加麻黃,冬月宜加春宜少,夏秋去之加蘇葉,本經有汗而渴者治法在如神白虎湯下。水二鍾、姜三片、棗二枚。服法:加石膏末一錢,煎之熱服。

十神湯,治時氣不正,瘟疫妄行,感冒發熱不問陰陽,兩感風寒,並宜服之。

川芎,甘草,麻黃,紫蘇,升麻,白芷,陳皮,香附子

芍藥各四錢,乾葛每服五錢或一兩,姜三片,水煎熱服。欲汗以被蓋覆,再煎服。

香蘇飲,治四時傷寒、頭痛、發熱、惡寒。

紫蘇葉,香附各二兩,陳皮一兩,甘草一兩半

每服四錢,水一鍾,薑、蔥煎七分,空心熱服。頭疼加川芎、白芷。

參蘇飲,治時氣瘟疫,兩感風寒。

人參,紫蘇,前胡,半夏,葛根,茯苓,桔梗,枳殼,陳皮,甘草

水二鍾,姜三片,蔥頭一枚,煎八分熱服。氣盛去人參。感冒風寒、頭疼鼻塞、憎寒壯熱名重傷風,服之極效。若咳嗽加桑皮、杏仁。頭疼加川芎。

藿香正氣散,治感冒寒邪、頭疼拘急、惡寒作熱,或內夾飲食、胸膈不利。

藿香一錢,厚朴,陳皮,半夏,白芷各八分,茯苓,腹皮,白朮,桔梗各七分,紫蘇一錢,甘草五分

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熱服。

人參敗毒散,治傷寒頭疼、壯熱,或感冒非時暴寒,頭痛、肢節骨痛拘急、惡寒漸作外熱之症。

人參,桔梗,枳殼,茯苓,川芎各八分,獨活,前胡,柴胡各一錢,羌活一錢二分,甘草五分

水煎服。夾勞役者倍用人參,加當歸、芍藥。

小柴胡湯,治少陽症脈來弦數、發熱耳聾、脅痛口苦、微嘔,或往來寒熱、胸膈滿痛、小便不利、大便秘澀。但見一症便是,不必悉俱。

柴胡三錢,黃芩二錢,半夏一錢,甘草八分,人參一錢

水二鍾,姜三片,棗一枚,煎一鍾,通口服。胸滿及咽痛加枳殼、桔梗,名柴胡枳殼湯;脅痛加芍藥、石菖蒲,名柴胡芍藥湯;肚腹痛加枳實、大黃,名柴胡飲子;無汗加升麻、葛根,名柴胡葛根湯;咳嗽加杏仁、五味子,名柴胡五味湯;汗下後病不解加黃連、黃柏、黃芩、梔子,名黃連解毒湯;結胸加瓜蔞子;發黃加茵陳、黃柏;發黃有血症加桃仁、當歸;狂亂加大黃、朴硝;衄血下血加黃連。

白話文:

傷寒(附傷風)

加減服法:胸部悶脹加枳殼、桔梗,去除生地黃。夏季加石膏、知母,稱為神術湯。如果服用此湯後沒有出汗,就加蘇葉。呼吸喘促且惡寒、發熱,就加杏仁、生地黃。出汗後症狀未解,應再次服用;出汗且腹瀉,就加大黃,這是釜底抽薪的方法。春夏秋感冒或非季節性的傷風,出現頭痛、惡寒、發熱、脈象浮緩、自汗等症狀,宜固表,去除蒼朮,加白朮。

汗不止加黃耆,就是加減沖和湯。如果汗還是止不住,用小柴胡湯加桂枝、芍藥一錢,效果如同神效。水二杯,生薑三片,大棗二枚,煎成一杯。服用方法:加蔥白搗碎取汁五匙,放入藥中再煎一、二沸。發汗時熱服,止汗時溫服。

柴葛解肌湯(《陶節庵方》即葛根湯)治療足陽明胃經受證,症狀包括眼睛疼痛、鼻乾、失眠、頭痛、眼眶痛、脈象微洪,宜解肌,屬於陽明經病證。但正陽明腑病有其他治療方法。

藥物組成:柴胡、葛根、甘草、黃芩、芍藥、羌活、白芷、桔梗

加減服法:本方無汗且惡寒嚴重者,去除黃芩,加麻黃;冬天宜加,春天宜少加,夏秋去除,加蘇葉;本方有汗且口渴者,治療方法參考神效白虎湯。水二杯,生薑三片,大棗二枚。服用方法:加石膏末一錢,煎好後熱服。

十神湯,治療時令不正,瘟疫流行,感冒發熱,不論陰陽虛實,風寒兼夾,皆可服用。

藥物組成:川芎、甘草、麻黃、紫蘇、升麻、白芷、陳皮、香附子、芍藥(各四錢),葛根(每服五錢或一兩),生薑三片,水煎熱服。想要出汗就蓋上被子,再煎服。

香蘇飲,治療四季傷寒、頭痛、發熱、惡寒。

藥物組成:紫蘇葉、香附(各二兩),陳皮(一兩),甘草(一兩半)

每服四錢,水一杯,生薑、蔥煎至七分,空腹熱服。頭痛加川芎、白芷。

參蘇飲,治療時令瘟疫,風寒兼夾。

藥物組成:人參、紫蘇、前胡、半夏、葛根、茯苓、桔梗、枳殼、陳皮、甘草

水二杯,生薑三片,蔥頭一枚,煎至八分熱服。氣盛者去除人參。感冒風寒、頭痛鼻塞、惡寒高熱,即重傷風,服用此方效果極佳。若咳嗽加桑白皮、杏仁;頭痛加川芎。

藿香正氣散,治療感冒寒邪、頭痛脹痛、惡寒發熱,或內夾飲食、胸膈不適。

藥物組成:藿香一錢,厚朴、陳皮、半夏、白芷(各八分),茯苓、厚朴、白朮、桔梗(各七分),紫蘇一錢,甘草五分

水二杯,生薑三片煎至八分,熱服。

人參敗毒散,治療傷寒頭痛、壯熱,或非季節性暴寒感冒,頭痛、四肢關節疼痛拘緊、惡寒漸漸加重,外感熱症。

藥物組成:人參、桔梗、枳殼、茯苓、川芎(各八分),獨活、前胡、柴胡(各一錢),羌活(一錢二分),甘草(五分)

水煎服。勞累者加倍用人參,加當歸、芍藥。

小柴胡湯,治療少陽症,脈象弦數、發熱耳聾、脅肋疼痛口苦、輕微嘔吐,或往來寒熱、胸膈滿悶疼痛、小便不利、大便秘結。只要出現一種症狀即可服用,不必所有症狀都出現。

藥物組成:柴胡三錢,黃芩二錢,半夏一錢,甘草八分,人參一錢

水二杯,生薑三片,大棗一枚,煎成一杯,溫服。胸滿及咽喉疼痛加枳殼、桔梗,名為柴胡枳殼湯;脅肋疼痛加芍藥、石菖蒲,名為柴胡芍藥湯;腹部疼痛加枳實、大黃,名為柴胡飲子;無汗加升麻、葛根,名為柴胡葛根湯;咳嗽加杏仁、五味子,名為柴胡五味湯;出汗後病症未解加黃連、黃柏、黃芩、梔子,名為黃連解毒湯;結胸加瓜蔞子;黃疸加茵陳、黃柏;黃疸伴出血加桃仁、當歸;神志狂亂加大黃、朴硝;鼻出血加黃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