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氏家抄濟世良方》~ 卷五 (10)
卷五 (10)
1. 痘疹
發熱咳嗽之時即明麻疹有出不快者
用麻黃湯、羌活湯、消毒飲發散解毒,外以芫荽酒糟蒸熱擦之,自頭上至足為齊,頭面多者佳。
凡看麻疹多於耳後、項上、腰眼,先見其頂大而不長,其形小而勻淨。既出之時,如紫紅、乾燥、暗晦乃火盛毒熾,宜用六一散解之,四物湯換生地加柴胡。見風沒早未清爽者,宜消毒飲加發散藥。有出三日不沒者,乃內有實熱,宜四物湯加清利之劑。
麻後瀉痢者乃積熱移於大腸
宜四苓散加木通、芩連、白芍或豆蔻丸、香連丸之類。
麻後痰嗽不止
四物合二陳加瓜蔞、桔梗、五味。渴加麥門冬、枳殼;喘加蘇子、桑皮。
麻後牙疳紅腫者
清胃湯合干桔湯加牛蒡子、荊芥、玄參。胃爛者不治。
孕婦出麻
以四物湯加白朮、條芩、艾葉、砂仁,安胎清熱為主。麻疹正出之時不迸飲食者,但得麻色淡紅潤澤亦無害,乃熱毒未解,內蘊實熱,故不食。耳麻退不食者,四物湯加神麯、砂仁。
出麻疹時,大忌葷腥、生冷。宜避風寒,水濕。
麻疹輕重不治訣
或熱或退五六日而後出者輕,淡紅滋潤,頭面勻淨而多者輕,發透三日漸設者輕。頭面不出者重,紅紫暗燥者重,咽喉腫痛不食者重,冒風沒早者重,移熱大腸變痢者重。黑暗乾枯一出即設者不治,鼻扇、口張,目無神者不治,利青糞者不治,氣喘心前吸者不治,麻後牙疳臭爛者不治。 小兒痘毒
臘月內取人、貓、豬、犬糞,乾者入砂罐火煅為雪白粉,加麝香少許,每服五分,蜜水調下。
小兒痘疹餘毒,出膿時用脫下痘靨,同舊棉花燒存性敷上最效。不用貼膏藥,亦不再發別處。
痘毒入眼
谷睛草為末,豬肝不時蘸服。
痘瘡抓破,膿水不幹,用多年牆頭上爛草為末摻之。
麻疹辨疑賦
麻雖胎毒,多帶時行氣候暄熱傳染而成。其發也,與痘相類;其變也,比痘匪輕。標屬於陽,本屬於陰。毒盛於脾,熱流於心。臟腑之傷肺則尤甚,始終之變腎則無症。初然發熱有類傷寒,眼胞困倦而難起,鼻流清涕而不幹,咳嗽少食煩渴難安,邪目視之隱隱,皮膚之下以手摸之磊磊,肌肉之間其形若疥,其色若丹,出見三日漸沒為安;隨出隨沒,喘急須防,根窠若腫兮疹而兼癮;皮膚如赤兮疹尤夾斑。似錦而明兮不藥而愈;如煤而黑兮百無一痊。
瘡疹既出,調理甚難;坐臥欲暖,飲食宜淡;咳嗽誕沫,不禁酸鹼;忽生喘急,肺受風寒;心脾火灼,口舌生瘡;肺胃蘊熱,津液長干;有此變症,治法不同,微汗解毒,熱勢少凶;二便清調,氣行無壅。腠里拂鬱兮即當發散;腸胃秘結兮急與疏通。鼻衄者不必憂,治邪從衄解。
自汗者不必遽,止毒以汗松。麻後多痢兮,熱毒移於大腸;咳嗽喉痛兮,痰氣滯於心胸。口渴心煩,法在生津養血;飲食減少,治宜調胃和中。餘症無常臨期變通,此則麻之大旨妙用存乎一心。
白話文:
痘疹
小兒痘毒
將臘月裡收集的人、貓、豬、狗的糞便曬乾,放入砂罐中用火煅燒成雪白的粉末,再加入少量麝香,每次服用五分(約1.5克),用蜂蜜水調服。
小兒出痘後殘留的毒素,膿液滲出時,用脫落的痘痂和舊棉花一起燒成灰,敷在患處效果最好。不用貼膏藥,也不會再在別處發病。
痘毒入眼
將谷精草研磨成粉末,用豬肝不時沾取粉末服用。
痘瘡抓破,膿水不乾,用多年牆頭上生長的枯草研磨成粉末敷在患處。
麻疹辨疑賦
麻疹雖然是胎毒,但多半因為時行氣候溫熱,傳染而引起。它的發病症狀,與痘瘡相似;但其變化,比痘瘡更為嚴重。麻疹的表象屬於陽,本質屬於陰;毒邪盛於脾,熱邪流注於心。傷及臟腑,尤其以肺部受損最為嚴重,若傷及腎則無明顯症狀。初期發熱類似傷寒,眼瞼沉重難以睜開,流清鼻涕且不乾燥,咳嗽、少食、口渴、煩躁不安,眼睛隱隱作痛,皮膚摸起來疙疙瘩瘩,肌肉之間的疹子像疥瘡,顏色像丹砂,三天後逐漸消退就没事了;疹子不斷出現又不斷消退,則需警惕喘息;疹子根部腫脹,並伴有癮疹;皮膚發紅,疹子又夾雜斑點;疹子鮮明如錦緞,則不藥而愈;疹子顏色暗黑如煤炭,則難以痊癒。
麻疹疹子已經出現後,調理十分困難;坐臥要保暖,飲食宜清淡;咳嗽有痰,忌食酸鹼食物;突然出現喘息,是肺受風寒;心脾火旺,則口舌生瘡;肺胃積熱,則津液乾燥;出現這些併發症,治療方法不同,微微出汗能解毒,熱勢減輕則病情較輕;大小便通暢,氣機運行順暢則無阻礙。皮膚腠理鬱閉不通,就要使用發散的藥物;腸胃閉塞不通,就要及時通便。鼻出血不必擔心,這是邪氣從鼻腔排出。
自汗不必急於止汗,讓汗水把毒邪排出。麻疹後多腹瀉,是熱毒轉移到大腸;咳嗽喉痛,是痰氣阻塞於心胸。口渴心煩,需滋陰養血;飲食減少,需調理脾胃。其他症狀多變,需臨機應變,這便是治療麻疹的大旨妙用,全憑醫生經驗判斷。
發熱咳嗽,預示麻疹將發,但不順利者
使用麻黃湯、羌活湯、消毒飲發散解毒,外用芫荽酒糟蒸熱擦拭全身,從頭到腳,頭面部多擦拭效果更好。
觀察麻疹,多從耳後、項部、腰部開始出現,先看到疹子頂端大而長不高,形狀小而均勻。疹子出現後,顏色紫紅、乾燥、暗沉,則表明火盛毒盛,宜用六一散解毒,四物湯換生地加柴胡。疹子遇風就消退,未完全消退者,宜用消毒飲加發散藥。疹子出現三天不消退,則表明體內有實熱,宜用四物湯加清熱利濕藥。
麻疹後瀉痢者,乃積熱移於大腸
宜用四苓散加木通、黃連、白芍,或豆蔻丸、香連丸等。
麻疹後咳嗽不止
四物湯加二陳湯,再加瓜蔞、桔梗、五味子。口渴加麥冬、枳殼;喘息加蘇子、桑白皮。
麻疹後牙齦紅腫
清胃湯加干桔湯,再加牛蒡子、荊芥、玄參。牙齦潰爛者,不宜治療。
孕婦出麻疹
用四物湯加白朮、黃芩、艾葉、砂仁,以安胎清熱為主。麻疹正盛時,不願進食,但疹子顏色淡紅潤澤,亦無大礙,這是因為熱毒未解,體內有實熱,所以不願進食。麻疹消退後不願進食者,用四物湯加神麴、砂仁。
出麻疹期間,忌食葷腥、生冷食物。宜避免風寒、潮濕。
麻疹輕重預後判斷
發熱退燒後五六天才出疹者為輕;疹子顏色淡紅潤澤,頭面部疹子多而均勻者為輕;疹子發出三天後逐漸消退者為輕。頭面部不出疹者為重;疹子顏色紅紫暗燥者為重;咽喉腫痛不願進食者為重;遇風疹子就消退者為重;熱毒轉移到大腸引起腹瀉者為重。疹子顏色暗黑乾燥,一出就消退者不治;鼻扇、張口、眼神呆滯者不治;大便呈青綠色者不治;氣喘、心前區吸氣困難者不治;麻疹後牙齦潰爛臭穢者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