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氏家抄濟世良方》~ 卷五 (6)
卷五 (6)
1. 傷風咳嗽
用川芎、大黃、白芷各二兩入芝麻油熬黑焦色去渣,春夏用油四兩,秋冬用油六兩,如法煎滴水不散,次下瀝青、松香、黃蠟化開,下五枝膏二兩,以槐枝攪百餘遍,下乳香、沒藥、血竭、輕粉、安息香、黃丹,再攪百餘遍,下麝香、銅青,再攪百餘遍,滴水內浮似青荷葉為度,拔扯二百餘遍浸一宿,取起收貯。如貼瘡毒,用槐枝、蔥白煎湯,洗過貼之,三五日一換。
拔生膏,治諸般惡毒、瘰癧、鼠瘡才起者,點破即愈。
血竭(二錢),蟾酥(三錢),麝香(一錢),雄黃(五錢),輕粉(三錢),乳香(二錢),沒藥(二錢)
上用蕎麥杆燒灰一斗二升,淋汁八九碗,文武火煎至三碗,取碗半收貯添用。以碗半置磁器內,候溫將藥研細末,入汁內,桑柳槐枝攪勻,入好石灰一升再攪,取起冷過宿,磁瓶盛之。凡諸惡瘡毒,點頭上,一日二次,次日又一次,瘡頭破,血水出即愈。仍貼東華解毒膏,如日久藥干,將留起灰汁加入。
治外腎腫大
木通,甘草,黃連(炒),當歸,黃芩
水煎服。用紫蘇莖葉為末,干敷。如爛以香油調,鵝翎刷,又用青荷葉包上。
治小兒臍中汁出並痛
用桔礬或黃柏末敷臍,不幹以伏龍肝塗。或枯礬、龍骨等分敷之。
白話文:
傷風咳嗽:將川芎、大黃、白芷各二兩,用芝麻油熬至焦黑,去除渣滓。春夏用四兩藥油,秋冬用六兩藥油,煎熬至滴水不散。然後加入瀝青、松香、黃蠟熔化,再加入五枝膏二兩,用槐枝攪拌一百多次。接著加入乳香、沒藥、血竭、輕粉、安息香、黃丹,再攪拌一百多次。最後加入麝香、銅青,再攪拌一百多次,直到藥油滴入水中能浮起,像青荷葉一樣為止。接著持續攪拌二百多次,浸泡一夜,取出保存。如果用於治療瘡毒,需先用槐枝、蔥白煎水清洗患處,再將藥膏敷上,三五天換一次藥。
拔生膏:治療各種惡性瘡毒、瘰癧、初期鼠瘡,點在患處即可痊癒。配方:血竭二錢,蟾酥三錢,麝香一錢,雄黃五錢,輕粉三錢,乳香二錢,沒藥二錢。將蕎麥杆燒成灰一斗二升,加入八九碗水,用文武火煎熬至三碗,取半碗保存備用。將另一半碗放在瓷器中,待溫後研磨藥粉,加入藥汁,用桑、柳、槐枝攪拌均勻,再加入一升石灰繼續攪拌,取出冷卻過夜,裝入瓷瓶保存。治療各種惡性瘡毒,點在患處,每日兩次,次日再用一次,瘡頭破裂,流出膿水即可痊癒。之後再貼上東華解毒膏。如果藥膏乾燥,可加入留存的灰汁。
治外腎腫大:木通、甘草、炒黃連、當歸、黃芩水煎服用。用紫蘇莖葉研成粉末,乾燥後敷於患處。如果潰爛,可用香油調和,用鵝毛筆刷塗抹,再用青荷葉包裹。
治小兒臍中汁出並痛:用枯礬或黃柏粉末敷於肚臍,若不乾燥,則塗上伏龍肝。或者用枯礬、龍骨等量混合敷於肚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