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表

《萬氏家抄濟世良方》~ 卷五 (5)

回本書目錄

卷五 (5)

1. 傷風咳嗽

小兒白禿癩痢瘡

以石灰窯內燒過紅土塹四兩、百草霜一兩、膽礬六錢、雄黃一兩、輕粉二錢、榆皮三錢,共為末,豬膽汁調搽。

小兒頭上甜瘡

以松香、黃丹、飛礬各一兩,搗勻,綿花子油調塗。

小兒黃水瘡癬

以紅棗去核,銅綠為末,入棗內煅存性,研細。有膿者干敷,無膿者香油調,搔破敷之。

小兒身面爛瘡

桑油(鮮桑木捶碎,裝瓶內,用一瓶合口埋土中,糠火煨之,其油自滴下),輕粉,雄黃(各五錢),豬膽(一個),滑石(一兩),硫黃(五錢),穿山甲(十五片,炙),鳳凰退(燒存性,五錢)

為末,桑油、豬膽汁調,絹包擦之。

小兒面上甜瘡

以清明插過柳枝燒存性一錢、銀硃七分,共研。再入飛飢一分,敷。

小兒面上紫塊如錢大或滿面俱有

穿山甲(十片,炙),川椒(去目,五錢,各為末),薑汁(四兩)

野大黃根(取汁,四兩)

和勻,絹包擦。

小兒天泡瘡

用麩皮炒研末一錢、青黛八分,研勻,井水調敷。

小兒耳後蝕瘡

以黃連、枯礬為末,敷之。

小兒黑斑、紅斑、瘡癢、隱疹

並用防風通聖散為末,酒調下。

小兒遍身生瘡膿水不幹

以黃柏末加枯礬少許摻之。

綿繭散,治小兒遍身疳蝕,膿水不幹。

空蠶繭(出蛾者),每個納白礬一分,燒過研細,干敷。

治吐母癉

何首烏藤(上),金銀花(上),劉寄奴(中),羊蹄根(中),野菊花(中)

煎湯與小兒浴,用絹布抹乾,以後藥搽之。

六黎根(五錢),寒水石(煅,二錢五分,瘡上水少加五分),枯礬(二錢五分,瘡上水多加五分),銀硃(四分)

共為末,以豬油熬化,稍冷調入藥末,絹包搽,不可見生水,隔二日再洗再搽。

鱔痞頭膏藥

乳香(去油),沒藥(去油),穿山甲(炙),全蠍(炙),殭蠶(炒),龍骨(各五錢,為末),松香(一斤),芝麻油(四兩)

煎好下銅絲一兩,入水中捏,以綠為度,紅布攤貼。

國老散,治瘢瘡、痘疹、疔腫、癰疽諸般惡毒及中砒毒、菌毒、傷寒發狂等症。

五月五日選大甘草為末,用大竹一段,兩頭留節,鑽一孔入甘草,以木塞之置糞缸內,仍縛石墜至底,浸四十九日取出,洗淨,以甘草曬乾,再研極細。如小兒出痘見苗及諸般惡毒,並用糖湯調服。

東華解毒膏,治大人、小兒無名腫毒,諸般惡毒、瘡癤、癰疽、發背、痘毒、風毒,用紅絹,津唾攤貼,不見火,極為神效。

桃枝,柳枝,槐枝,榆皮,桑枝(俱用嫩枝),地骨皮(挫碎,各五升,以長流水一擔熬至五分去渣,加當歸末四兩,慢火熬成膏,滴水成珠,名五枝膏。聽用),瀝青(淨,一斤松香(淨,半斤),乳香(一兩,研),沒藥(一兩,研),輕粉(二錢,研),黃蠟,銅青(各二兩,研),血竭(二錢,研),麝香(一錢(研),安息香(五錢),黃丹(一兩,水飛研細)

白話文:

傷風咳嗽

以下列出古代醫方,僅供參考,切勿自行使用。

小兒白禿癩痢瘡:將石灰窯燒過的紅土四兩、百草霜一兩、膽礬六錢、雄黃一兩、輕粉二錢、榆皮三錢磨成粉末,用豬膽汁調和後塗抹。

小兒頭上甜瘡:將松香、黃丹、飛礬各一兩搗勻,用棉花子油調和後塗抹。

小兒黃水瘡癬:將紅棗去核,與研磨成粉的銅綠放入棗內煅燒至呈灰白色,研磨成細粉。如有膿液則乾敷,無膿液則用香油調和後塗抹,若已搔破則直接敷上。

小兒身面爛瘡:取鮮桑木捶碎裝入瓶中,埋入土中用糠火煨出桑油,再將桑油、輕粉、雄黃(各五錢)、豬膽汁一個、滑石一兩、硫黃五錢、炙過的穿山甲十五片、燒成灰的鳳凰退五錢研磨成粉,用桑油和豬膽汁調和後,用絹布包裹塗抹。

小兒面上甜瘡:將清明節插過的柳枝燒成灰一錢、銀硃七分研磨,再加入飛砒一分,敷於患處。

小兒面上出現紫塊,如銅錢大小或滿臉皆有:將炙過的穿山甲十片、去蒂的川椒五錢研磨成粉,與薑汁四兩、野大黃根汁四兩混合均勻,用絹布包裹塗抹。

小兒天泡瘡:將麩皮炒熟研磨成粉一錢、青黛八分研磨均勻,用井水調和後敷於患處。

小兒耳後蝕瘡:將黃連、枯礬研磨成粉,敷於患處。

小兒黑斑、紅斑、瘡癢、隱疹:服用防風通聖散粉末,用酒調服。

小兒全身生瘡,膿水不乾:將黃柏末和少許枯礬混合後塗抹。

綿繭散(治小兒全身疳蝕,膿水不乾):取已出蛾的空蠶繭,每個放入白礬一分,燒過後研磨成細粉,乾敷患處。

治吐母癉:將何首烏藤、金銀花、劉寄奴、羊蹄根、野菊花煎湯讓小兒沐浴,用絹布擦乾後再塗抹藥膏。藥膏成分:六黎根五錢,煅燒過的寒水石二錢五分(瘡上水少加五分),枯礬二錢五分(瘡上水多加五分),銀硃四分,研磨成粉,用豬油熬化後,稍冷卻再加入藥末,用絹布包裹塗抹,避免沾到生水,隔二日再清洗並重新塗抹。

鱔痞頭膏藥:將乳香(去油)、沒藥(去油)、炙過的穿山甲、炙過的全蠍、炒過的殭蠶、龍骨(各五錢)研磨成粉,再加入松香一斤、芝麻油四兩煎煮,加入銅絲一兩,在水中捏製至呈現綠色,用紅布攤開後貼敷。

國老散(治瘢瘡、痘疹、疔腫、癰疽等惡毒及中砒毒、菌毒、傷寒發狂等症):五月五日選取甘草研磨成粉,放入竹筒內,塞好後放入糞缸底部浸泡四十九日,取出洗淨曬乾再研磨成極細粉末。小兒出痘或其他惡毒症狀,可用糖湯調服。

東華解毒膏(治大人、小兒無名腫毒,諸般惡毒、瘡癤、癰疽、發背、痘毒、風毒):用紅絹布,以唾液攤開藥膏貼敷,勿見火,效果甚佳。藥膏成分:桃枝、柳枝、槐枝、榆皮、桑枝(均用嫩枝)、地骨皮(挫碎,各五升,以長流水一擔熬至五分去渣,加當歸末四兩,慢火熬成膏,滴水成珠,名五枝膏)、淨瀝青一斤、淨松香半斤、研磨的乳香一兩、研磨的沒藥一兩、研磨的輕粉二錢、黃蠟、銅青(各二兩,研磨)、研磨的血竭二錢、研磨的麝香一錢、安息香五錢、水飛研磨的黃丹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