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氏家抄濟世良方》~ 卷五 (2)
卷五 (2)
1. 傷風咳嗽
為細末,用杏仁泥、羊骨髓、豬脂各一兩,同諸藥和勻,瓦器中熬成膏,赤黃色為度,候冷入腦、麝各五分拌勻,塗囟門上。更用少許塗鼻中。
惺惺散,治小兒變蒸發熱或咳嗽痰涎、鼻塞身重,相似傷寒。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炙),白芍(炒),天花粉,桔梗(各五錢),細辛根(一錢半)
為末。每服二錢,姜一片,薄荷葉少許,煎湯調服。
小兒中暑,伏熱煩渴,身熱頭痛,霍亂吐瀉,小便赤少,心神恍惚,宜服五靈散。
芎黃散,治小兒齒不生。
大芎藭,地黃(各五錢),山藥,當歸,芍藥,甘草(炙,各一錢)
為末。湯調服並擦齒腳。
治小兒龜胸
大黃(煨,三錢),天門冬(去心),百合,木通,杏仁(去皮尖,麩炒),枳殼(炒),桑皮(蜜炙),葶藶(隔紙炒),朴硝(各五錢)
為末,煉蜜丸,芡實大。食後溫湯調下。仍灸兩乳前各一寸半,上兩行三骨間六處各三壯,春夏從下灸起,秋冬從上灸起。
小兒兩目忽然視物不見,俗名雀盲
以揭羊肝一具,不用水洗,不犯鐵器,以竹刀剖開,入穀精草一撮,瓦罐內水煮熟,不時食之。
熱,(胎熱、胎黃、目赤、便澀,便閉,便血、丹毒、胎毒、瘡瘍、咽痛、發頤、重舌、弄舌、脾熱、鵝口,以上皆熱症)
歌曰:小兒生下受胎熱,目閉泡浮大便結;濕熱薰蒸遍體黃,小便淋澀或見血;滿口成疳及赤遊,發頤咽痛重木舌;胎毒瘡瘍痛莫言,多啼不乳呻吟竭;諸症皆由壅熱為,大連翹飲不虛設;三黃化毒丹可兼,頓令慈母生歡悅。
大連翹飲,治三焦積熱、大小便不利,赤目丹毒、口瘡重舌、木舌咽痛、瘡瘍等症。
連翹,瞿麥穗,滑石,牛蒡子,車前子,木通,赤芍,山梔,當歸,防風,黃芩,柴胡,甘草,荊芥穗,蟬蛻
水煎服。胎熱加生地;胎黃加茵陳;目赤加黃連、羌活;小便澀加豬苓;大便澀加大黃、枳殼;大便血加地榆、槐角、枳實;小便血加麥門冬、生地、石蓮;胎毒、瘡瘍加升麻、生地、歸尾;丹毒遍身加犀角、黃連;發頤加羌活、白芷;咽痛加桔梗、薄荷,重舌、木舌加黃連、朴硝、犀角;弄舌加石膏。
生犀散,治骨蒸肌熱、瘦悴額赤、口乾潮熱、夜有盜汗、五心煩熱等症。
生犀角(二錢),地骨皮,赤芍,柴胡,乾葛(各一兩),甘草(炙,二兩)
每服三錢。水煎,食遠服。
五福化毒丹,治小兒蘊積熱毒、驚惕狂躁、頰赤咽乾、口舌生瘡、夜臥不寧、譫渴、頭面身體多生瘡癤。
玄參,桔梗(各二錢),白茯苓(二錢半),人參,牙硝(枯)青黛(各一錢),甘草(炙,七分),麝香(二釐半)
為末,煉蜜丸,芡實大,金銀箔為衣。薄荷湯下。
白話文:
傷風咳嗽
將杏仁泥、羊骨髓、豬脂各一兩,研磨成細末,混合均勻,用瓦器熬製成膏狀,顏色呈赤黃色即可。待其冷卻後,加入麝香、冰片各五分,拌勻,塗抹在囟門上,並少量塗抹於鼻中。
惺惺散,用於治療小兒因感受外邪引起的发热、咳嗽痰多、鼻塞、全身乏力等症狀,類似傷寒。
處方: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炒白芍、天花粉、桔梗各五錢,細辛根一錢半。
用法: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生姜一片、薄荷葉少許煎水送服。
小兒中暑,出現發熱、口渴、頭痛、嘔吐腹瀉、小便短少、神志不清等症狀,宜服用五靈散。(五靈散配方未列出)
芎黃散,用於治療小兒出牙困難。
處方:大芎藭、生地黃各五錢,山藥、當歸、芍藥、炙甘草各一錢。
用法:研磨成粉末,用湯水送服,並塗抹於牙齦。
治療小兒雞胸
處方:煨大黃三錢,去心天門冬、百合、木通、去皮尖麩炒杏仁、炒枳殼、蜜炙桑皮、隔紙炒葶藶、朴硝各五錢。
用法:研磨成粉末,煉蜜製成丸劑,大小如芡實,飯後用溫水送服。同時在兩乳頭前方各灸一寸半,以及在脊柱兩側(上兩行三骨間)六處各灸三壯。春夏季從下往上灸,秋冬季節從上往下灸。
治療小兒突然失明(俗稱雀盲)
取新鮮羊肝一個,不用水洗,不用鐵器接觸,用竹刀剖開,放入穀精草少許,用瓦罐加水煮熟,隨時食用。
熱症(包括胎熱、胎黃、目赤、便秘、便血、丹毒、胎毒、瘡瘍、咽喉痛、發頤、舌腫、舌強、脾熱、鵝口瘡等)
歌訣:小兒出生若受胎熱,眼睛腫閉大便不通;濕熱薰蒸全身發黃,小便短少或帶血;滿口潰瘍及紅疹,發頤咽痛舌腫硬;胎毒瘡瘍疼痛難忍,啼哭不止乳汁減少;諸症皆因熱邪壅盛,大連翹飲甚為有效;三黃化毒丹亦可服用,令母親歡欣鼓舞。
大連翹飲,用於治療三焦積熱、大小便不利、目赤紅腫、口瘡、舌腫、咽喉痛、瘡瘍等症。
處方:連翹、瞿麥穗、滑石、牛蒡子、車前子、木通、赤芍、山梔、當歸、防風、黃芩、柴胡、甘草、荊芥穗、蟬蛻。
用法:水煎服。胎熱加生地;胎黃加茵陳;目赤加黃連、羌活;小便澀加豬苓;大便澀加大黃、枳殼;大便血加地榆、槐角、枳實;小便血加麥門冬、生地、石蓮;胎毒、瘡瘍加升麻、生地、當歸尾;丹毒加犀角、黃連;發頤加羌活、白芷;咽喉痛加桔梗、薄荷;舌腫、舌強加黃連、朴硝、犀角;舌強加石膏。
生犀散,用於治療骨蒸潮熱、消瘦、面赤、口乾、盜汗、五心煩熱等症。
處方:生犀角二錢,地骨皮、赤芍、柴胡、乾葛各一兩,炙甘草二兩。
用法:每次服用三錢,水煎,飯後服用。
五福化毒丹,用於治療小兒蘊積熱毒、驚癇狂躁、面頰紅赤、咽喉乾燥、口舌生瘡、夜臥不安、煩渴、頭面及身體多生瘡癤等症。
處方:玄參、桔梗各二錢,白茯苓二錢半,人參、枯硝、青黛各一錢,炙甘草七分,麝香二釐半。
用法:研磨成粉末,煉蜜製成丸劑,大小如芡實,以金銀箔包裹,用薄荷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