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氏家抄濟世良方》~ 卷五 (1)
卷五 (1)
1. 傷風咳嗽
傷風歌曰:傷風貪睡面青黃,呵欠頻頻熱似湯;口吐氣來渾似火,鼻流清涕嗽生痰;法當解表消痰嗽,加減參蘇飲正當;更有抱龍丸可用,霎時風散日回光。
咳嗽歌曰:咳嗽皆因風入肺,重則喘急熱不退;肺傷於寒嗽多痰,肺傷於熱生壅滯;寒則發散熱必消,實當瀉腎虛補肺;嗽而不已便成癇,痰盛不已驚風至;眼眶黑紫如損傷,嗽而有血難醫治;疏風豁痰補瀉明,款花膏內生神秘。
川芎茶,治大人小兒感冒風寒、頭疼、鼻塞、遍身拘急,惡寒發熱等症。
鮮川芎(梗葉切碎,如無用乾者),生薑(切絲),菖蒲(切絲),陳皮(切絲),鮮紫蘇(梗葉切碎各等分),細茶(與藥相對)
五月五日午時,拌勻用盒蓋過宿,使氣透,次日取出焙於,磁瓶收貯。用時以沸湯泡一鍾,乘熱薰鼻,吸其氣,復乘熱飲之,汗出即愈。
加減參蘇飲
人參,紫蘇,柴胡,陳皮,甘草,枳殼,前胡,白芷,半夏,乾葛,茯苓,防風,桔梗
薑棗水煎服。病虛及胃寒用人參,壯實者不必用。似欲發痘者或加升麻;肺熱咽不下,加黃芩,去人參;痰盛加南星、竹瀝;壯熱加黃芩;風盛欲發搐加防風、天麻;項背拘急加獨活;頭痛加川芎、細辛;鼻塞加細辛、白芷,初嗽加麻黃、杏仁;痰壅加葶藶、桑皮;久嗽加杏仁、五味子、貝母;吐痰加薑汁;初感冒欲發散,加麻黃、蒼朮;肺虛唇白,嗽不能接氣加人參、糯米、阿膠;春冬感冒盛者加羌活;風寒已表惟熱不退者除去本方,用小柴胡湯。
辰砂抱龍丸,治小兒傷風咳嗽、痰喘煩渴、鼻流清涕、驚悸風熱等症。
天竺黃,天花粉,茯神(去皮木),明天麻(各一兩),膽星(二兩),雄黃,防風(各五錢),麝香(一錢半),辰砂(五錢,水飛)
為細末,甘草濃煎汁,丸芡實大,辰砂為衣。燈心薄荷湯下。傷風痰盛,紫蘇薑湯下。
豁痰湯,治感冒或驚風痰盛,用以驅之。
半夏,南星,橘紅,紫蘇,黃芩,枳殼,前胡,杏仁,桔梗
水煎,入竹瀝、薑汁服。風痰吐涎加防風;結痰加瓜蔞仁;濕痰加白朮;寒痰嗽喘加麻黃、乾薑;食積面黃少食,或多食即飢皆胃熱,化為痰吐出黃色有稠黏著,加神麯、山楂、麥芽;熱痰是肺熱不已,吐出成塊加山楂、天花粉。
款冬膏,治嗽如神。
款花,紫蘇,杏仁(去皮尖炒),桑皮(各一兩,俱為細末)烏梅肉(一兩,蒸過,搗爛入前藥和勻曬乾)
共研為細末,煉蜜調成膏噙化。
咳嗽不治歌
全嬰論嗽皆屬肺,不治面青飲水忌;躁狂囟陷上氣喘,此嗽逢之俱不治。
辛夷膏,治小兒鼻流清涕不止。
辛夷葉(一兩,洗淨焙乾),細辛,木通,白芷,木香(各五錢),杏仁(一兩,去皮尖,研如泥)
白話文:
傷風咳嗽
傷風歌:傷風時會想睡覺、臉色青黃,頻頻打呵欠、身體發熱像發燒,嘴裡呼出的氣像火一樣燙,鼻涕流個不停還咳嗽有痰。這時應該要用發汗解表的藥來消除痰和咳嗽,可以服用加減參蘇飲最合適;另外還可以吃抱龍丸,很快就能讓風邪消散、身體恢復。
咳嗽歌:咳嗽多半是因為風邪侵入肺部,嚴重的話會喘不過氣、發燒不退;肺部受寒會咳很多痰,肺部受熱則會胸悶不舒服。受寒要用發散的藥,受熱要用清熱的藥,有實證要瀉腎,虛證要補肺。如果咳嗽一直不好,可能會導致抽搐,痰太多的話會引起驚風;眼眶周圍出現黑紫色,像是受傷一樣,如果咳嗽還帶血就很難治了。治療時要疏散風邪、化痰,並根據情況來補或瀉,用款花膏會有奇效。
川芎茶:可以治療大人小孩感冒風寒引起的頭痛、鼻塞、全身肌肉緊繃、怕冷發燒等症狀。
做法:新鮮川芎(連梗帶葉切碎,沒有新鮮的用乾燥的),生薑(切絲),菖蒲(切絲),陳皮(切絲),新鮮紫蘇(連梗帶葉切碎,各樣份量相等),細茶(份量與藥材相等)。
在端午節中午將所有材料拌勻,用盒子蓋住過夜,讓藥氣散發出來,第二天取出烘乾,放入瓷瓶保存。使用時用滾燙的開水沖泡一鐘,趁熱用蒸氣薰鼻子,吸入藥氣,再趁熱喝下去,發汗後就會好。
加減參蘇飲:
人參、紫蘇、柴胡、陳皮、甘草、枳殼、前胡、白芷、半夏、葛根、茯苓、防風、桔梗。
加入薑、棗一起用水煎服。身體虛弱或胃寒的用人參,身體強壯的可以不用。如果快要出麻疹,可以加升麻;肺熱導致喉嚨痛吞嚥困難,加黃芩,去除人參;痰多的加南星、竹瀝;高燒加黃芩;風邪很盛快要抽搐,加防風、天麻;脖子後背僵硬,加獨活;頭痛加川芎、細辛;鼻塞加細辛、白芷;剛開始咳嗽加麻黃、杏仁;痰液阻塞加葶藶子、桑白皮;久咳加杏仁、五味子、貝母;吐痰加薑汁;剛感冒要發汗,加麻黃、蒼朮;肺虛嘴唇發白,咳嗽喘不過氣,加人參、糯米、阿膠;春天冬天感冒流行時,加羌活;風寒表證已解,但發熱不退時,去掉本方,改用小柴胡湯。
辰砂抱龍丸:可以治療小兒傷風咳嗽、痰多氣喘、煩躁口渴、流鼻涕、驚悸風熱等症狀。
天竺黃、天花粉、茯神(去皮木)、明天麻(各一兩)、膽星(二兩)、雄黃、防風(各五錢)、麝香(一錢半)、辰砂(五錢,用水研磨)。
將所有藥材磨成細粉,用甘草濃煎汁,做成芡實大小的藥丸,再用辰砂做外衣。用燈心草、薄荷煎湯送服。傷風痰多的用紫蘇、薑湯送服。
豁痰湯:可以治療感冒或驚風痰多的情況,用來驅除痰液。
半夏、南星、橘紅、紫蘇、黃芩、枳殼、前胡、杏仁、桔梗。
用水煎服,加入竹瀝、薑汁一起服用。風痰吐口水,加防風;痰結成塊,加瓜蔞仁;濕痰,加白朮;寒痰咳嗽氣喘,加麻黃、乾薑;食積導致臉色發黃、食慾不振,或是吃很多卻很快餓,都是胃熱導致的,會變成黃色黏稠的痰吐出來,加神麯、山楂、麥芽;熱痰是肺熱一直沒有退,吐出來的痰成塊狀,加山楂、天花粉。
款冬膏:治療咳嗽效果非常好。
款冬花、紫蘇、杏仁(去皮尖炒)、桑白皮(各一兩,都磨成細粉)、烏梅肉(一兩,蒸過搗爛,加入前面的藥材拌勻曬乾)。
將所有材料磨成細粉,用煉製過的蜂蜜調成膏狀,含在嘴裡慢慢融化。
咳嗽不治歌:
嬰兒咳嗽,如果咳嗽和肺有關,臉色發青、拒絕喝水,會導致躁動、囟門凹陷、呼吸急促,這種咳嗽就沒救了。
辛夷膏:可以治療小兒鼻涕流個不停。
辛夷葉(一兩,洗淨烘乾)、細辛、木通、白芷、木香(各五錢)、杏仁(一兩,去皮尖,磨成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