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氏家抄濟世良方》~ 卷五 (1)
卷五 (1)
1. 疳
歌曰:骨熱唇焦五臟疳,胸煩盜汗發毛干;肚高腳細牙床爛,遍體生瘡瀉痢兼;好吃土泥生米穀,炭煤茶葉任皆食;五疳消積肥兒劑,脫甲同投便見安。
五疳消積丸
三稜,蓬朮,陳皮(各六兩),神麯(炒),麥芽(炒),青皮
山楂(去核),蘿蔔子(炒,各四兩),檳榔,川楝子(各二兩)
為末,麵糊丸,龍眼大。量兒大小,白湯調下。
肥兒丸,治疳熱。
木香,胡黃連,使君子肉(炒,各一兩),黃連,檳榔,龍膽草(酒洗),訶子肉,肉果(麵包煨),蕪荑,蘆薈(另研),阿魏,銀柴胡
上為末,豬膽汁打糊丸,蘿蔔子大。每服四十丸,燈心湯下。
茯苓丸,治心疳因驚而致者。
赤茯苓(去皮),茯神(去皮木),蘆薈,琥珀,黃連(炒,各三錢),鉤藤皮,遠志(肉薑製焙),蝦蟆(煅灰,各一錢),石菖蒲(一錢),麝香(五分)
為末,粟米糊丸,麻子大。每服十丸,薄荷湯下。
天麻丸,治肝疳傷目。
青黛,黃連(炒),天麻,五靈脂,夜明砂(炒),川芎蘆薈(各一錢),龍膽草,防風,蟬蛻(去足嘴,各一錢五分),麝香(五分),全蠍(二枚,炙),乾蟾頭(二個,炙焦)
為末,豬膽汁丸,麻子大。每服十丸,薄荷湯下。
加減肥兒丸,治小兒面黃肌瘦、肚大筋青、蛔腹肝瀉、脾胃虛弱等症(脾疳)。
白朮(五錢,米泔浸一宿麩炒),人參(三錢),陳皮,神麯(炒),蘆薈,山楂肉,黃連(姜炒,各五錢),使君子(肉炒,二錢五分),檳榔(三錢),肉豆蔻(二錢,麵包煨),木香(二錢,不可見火),龍膽草(三錢,去蘆)
上為末,荷葉包老米,煮飯搗為丸,如龍眼大。每服一丸,清米湯下或淡薑湯亦可。病深積重者,加阿魏五錢,醋調入藥。
清肺飲,治肺疳。
桑皮(半兩,炙),紫蘇,前胡,防風,赤茯苓,黃芩,當歸,天門冬(去心),連翹,桔梗,生地,甘草(各二錢)
每服二錢,食後水煎服。如鼻有蝕瘡或生息肉,常山、熊膽泡湯,用筆蘸洗。
小兒腎疳,肢體極瘦、遍身瘡疥、寒熱時作、頭熱腳冷者是也。
六味地黃丸主治。一方去山茱萸、澤瀉、茯苓,加使君子、川楝子。
治小兒疳症,肚大筋青極重者
用夜明砂微炒為末,拌入飯內與食。又用絳紗囊裝一袋佩胸前神效。
小兒疳疾
六月間取糞蛆不拘多少,水漂淨浸一宿,撈起置缸內,將蝦蟆數只與食之,俟食蝦蟆盡,取蛆再漂極淨務令不臭,新瓦上焙乾,炒與兒食。或將蛆為末,用炒米粉入砂糖和成餅與食亦可。
治疳瀉及休息痢日久不瘥
取雞子一枚打破,用指大黃蠟一塊,銚內溶,以雞子拌和炒熱,空心食之。
鱉甲散,治疳勞骨蒸。
白話文:
疳積是由於骨熱脣焦,五臟受損所致,表現為胸部煩悶、盜汗、毛髮枯槁、腹部膨脹、腳細、牙齦潰爛、全身長瘡、伴有腹瀉和痢疾。孩子可能喜歡吃泥土、生米和穀物,甚至炭煤和茶葉。治療疳積的「五疳消積丸」和「肥兒丸」能幫助孩子恢復健康。
五疳消積丸由三稜、蓬朮、陳皮、神麯、麥芽、青皮、山楂、蘿蔔子、檳榔、川楝子等成分組成,將這些藥材磨成粉,用麵糊做成龍眼大小的丸子,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用白湯送服。
肥兒丸,用於治療疳熱,含有木香、胡黃連、使君子肉、黃連、檳榔、龍膽草、訶子肉、肉果、蕪荑、蘆薈、阿魏、銀柴胡等成分。將這些藥材磨成粉,用豬膽汁和麵糊做成蘿蔔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四十粒,用燈心湯送服。
接下來列出了多種針對不同疳積症狀的藥方,包括茯苓丸、天麻丸、加減肥兒丸、清肺飲等,以及六味地黃丸在治療小兒腎疳方面的應用。
文中還提供了一些非藥物療法,如使用夜明砂微炒後混入飯中食用,或在六月份收集糞蛆,經過特殊處理後讓孩子食用,據說對治療疳疾有一定效果。此外,還提到使用雞蛋和黃蠟炒制的食物來治療長期未愈的疳瀉和休息痢疾。
最後,文中提到一種名為「脫甲散」的藥方,用於治療兒童骨蒸晡熱、五疳羸瘦、大便閉結和發熱口渴。此方由多種藥材組成,並建議加蓮鬚蔥白水煎服。
然而,文中也提醒,對於某些極度嚴重的疳症,如腹部膨脹、面部黃瘦、頭髮鬆散、膝蓋像鶴一樣瘦弱的病例,可能已無法醫治。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治療應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