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表

《萬氏家抄濟世良方》~ 卷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

1. 脾胃

歌曰:脾屬陰兮胃屬陽,一身牆壁位中央;土生萬物須和暢,一有虧盈雜病戕,或吐或膨時泄瀉,或煩或渴不加□;常宜助胃溫脾藥,生冷休貪便是良。

人參養胃膏

蒼朮(炒),白朮(炒),厚朴(薑汁炒),陳皮,甘草(炙),半夏,茯苓(去皮),白芍(炒),人參(各等分)

姜三片,炒陳倉米百粒,水煎服。嘔吐,加藿香、木香;瀉,加肉果,腹脹,加枳實、大腹皮;不思飲食,加益智仁。

加減觀音散,調理脾胃宜常服。

白朮(炒),人參,白扁豆(蒸),茯苓(去皮),麥芽(炒),山藥,黃耆(蜜炙),神麯(炒),香附(炒,各等分)

為末,每服一錢,空心米湯下。

啟脾丸,消食消泔、補脾助胃,最宜小兒。可常服。

人參,白朮(炒),茯苓(去皮),山藥,蓮肉(去心,各一兩),山楂(去核),神麯(炒),陳皮,澤瀉(各八錢),麥芽(炒淨粉,五錢),甘草(炙,三錢)

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米湯下。

健胃丸,小兒常服可無疳積之患。

白朮(壁土炒),山藥(各一兩半),茯苓(去皮),山楂(去核),苡仁(炒),陳皮(各一兩),枳實(八錢,炒),木香(二錢),神麯(炒),人參(各五錢),黃連(三錢,薑汁炒)

為末,煉蜜丸,龍眼大。每服一丸,米湯下。

參茯白朮散

人參,白朮(炒),茯苓(去皮),甘草(炙),山藥,陳皮

蓮肉(去心),苡仁(炒,各等分)

為細末,每服二錢,棗湯調下。

理脾卻涎散,治小兒口涎多。

白朮(炒),人參,茯苓,陳皮,黃連(炒),藿香,半夏曲(炒),厚朴(薑汁炒),枳實(炒),甘草(炙)

姜三片,水煎服。

白話文:

【脾胃】

歌詞如下:脾臟是陰性而胃則是陽性,它們像牆壁一樣位於我們身體的中央位置;如同土地能孕育萬物,必須保持和諧順暢,一旦發生虧損或過剩,就會引發各種疾病。可能出現嘔吐、脹氣、頻繁的腹瀉,也可能感到煩躁、口渴,或是食慾不佳等症狀;應該經常使用有助於胃部和溫暖脾臟的藥物,避免過度食用生冷食物,這就是最好的保養之道。

【人參養胃膏】

藥方成分包括炒制的蒼朮與白朮、薑汁炒厚朴、陳皮、炙甘草、半夏、去皮茯苓、炒白芍、人參,所有成分等量。用三片薑與一百粒炒陳倉米煎水服用。若出現嘔吐,可加入藿香和木香;若是腹瀉,可加入肉果;如果腹部脹氣,則加入枳實和大腹皮;對於不想吃東西的情況,可加入益智仁。

【加減觀音散】,適合調理脾胃,可以經常服用。

藥方成分包括炒白朮、人參、蒸白扁豆、去皮茯苓、炒麥芽、山藥、蜜炙黃耆、炒神麯、炒香附,所有成分等量。研磨成粉末,每次空腹服用一錢,以米湯送服。

【啟脾丸】,能幫助消化,補充脾臟並輔助胃部,特別適合兒童。可經常服用。

藥方成分包括人參、炒白朮、去皮茯苓、山藥、去心蓮子、去核山楂、炒神麯、陳皮、澤瀉、炒淨麥芽粉、炙甘草。研磨成粉末後,用煉蜜製成彈珠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一丸,以米湯送服。

【健胃丸】,兒童定期服用可以預防疳積的問題。

藥方成分包括壁土炒白朮、山藥、去皮茯苓、去核山楂、炒苡仁、陳皮、炒枳實、木香、炒神麯、人參、薑汁炒黃連。研磨成粉末後,用煉蜜製成龍眼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一丸,以米湯送服。

【參茯白朮散】

藥方成分包括人參、炒白朮、去皮茯苓、炙甘草、山藥、陳皮、去心蓮子、炒苡仁。研磨成細粉末,每次服用二錢,以棗湯調和服用。

【理脾卻涎散】,治療兒童口水分泌過多。

藥方成分包括炒白朮、人參、茯苓、陳皮、炒黃連、藿香、炒半夏曲、薑汁炒厚朴、炒枳實、炙甘草。用三片薑煎水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