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載之方》~ 卷上 (1)
卷上 (1)
1. 卷上
2. 四時正脈
3. 春
春脈弦,其氣來柔軟弱虛而滑,端直以長,名之曰弦,反此者病,其氣來實而強,名為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實而微,此為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善忘忽忽。冒眩巔疾,不及則令人胸痛引背下,兩脅胠滿。
白話文:
春天的脈象是弦脈,感覺到氣血運行柔軟、虛弱而滑利,脈搏直而長,這稱為弦脈。與此相反的脈象則為病態:如果氣血充實而有力,稱為「太過」,病在體表;如果氣血不充實而微弱,稱為「不及」,病在內臟。「太過」會讓人健忘、頭昏眼花,甚至出現眩暈、頭痛等症狀;「不及」則會讓人胸痛、背痛、兩側肋骨脹滿。
4. 夏
夏脈鉤,其氣來盛去衰,反此者病,其氣來盛去亦盛,此為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盛,去反盛,此為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身熱而膚痛,為浸濕,不及則令人煩心,上見咳唾,下為氣泄。
白話文:
夏天脈象像鉤子一樣,氣血運行應該盛的時候強盛,衰的時候衰弱。反之就是生病了。如果氣血運行,來的時候強盛,去的時候也強盛,這是氣血過盛。病在體表,如果氣血運行,來的時候不強盛,去的時候反而強盛,這是氣血不足,病在內臟。氣血過盛會讓人身體發熱、皮膚疼痛,像浸濕了一樣;氣血不足則讓人煩躁不安,上呼吸道咳嗽咳痰,下焦則氣泄不止。
5. 秋
秋脈浮,其氣來輕虛以浮,其氣來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帝曰:何如反,其氣來毛而中央堅,而兩旁虛,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毛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逆氣而背痛,慍慍然,不及則令人喘,呼吸少氣而咳,上氣見血,下聞病音。
白話文:
秋天的脈象浮,是因為秋季的氣候輕虛而浮動,氣息來得急促又迅速散去,所以稱為浮脈。與此相反的脈象就是病態。上天說:怎麼樣的脈象才算相反呢?如果氣息來時表面浮淺,但中間卻堅實,兩旁卻虛弱,這就是氣血太過,病在體表;如果氣息來時表面浮淺而微弱,這就是氣血不及,病在內臟。氣血太過,會讓人逆氣而背痛,煩躁不安;氣血不及,會讓人喘息,呼吸短促而咳嗽,甚至吐血,或聽到內臟的病變聲響。
6. 冬
冬脈營,其氣來沉而博,故曰營。反此者病,其氣來如彈石者,此謂太過,病在外,其去如數者,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解㑊,脊脈痛而少氣,不欲言,其不及則令人心懸。如病飢,眇中清,脊中痛,少腹滿,小便變。
白話文:
冬季的脈象屬於營脈,氣息沉而有力,所以稱為營脈。如果脈象與此相反,就是生病了。如果脈氣跳動得像彈石一樣,這是脈象過盛,病在體表;如果脈氣跳動得很弱,這是脈象不足,病在內臟。脈象過盛會讓人感到肢體酸痛、脊椎疼痛、氣短、不想說話;脈象不足則會讓人感到心慌,像餓肚子一樣,眼睛昏花,脊椎疼痛,下腹部脹滿,小便異常。
7. 中
脾無善脈,止見惡脈,蓋脾脈以和緩為主。故四時之脈雖不同,春脈弦,夏脈鉤,秋脈毛,冬脈營,皆要有脾脈,若脾脈不見,便是五臟真脈見,真脈見者死,所以脾無善脈者,謂其常脈便是吉脈,其太過不及,皆為病脈,太過則令人四肢不舉,其來如水之流者、太過也,濕勝則然耳,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強,其來如鳥之啄者、不及也,土不用事則然耳,濕勝而其脈如流,邪乃傷腎,土不用事而九竅不利,因受木所制,木製則脾受水矣,九竅不利,故多生浮腫脹滿之疾,久而成水。
白話文:
脾臟的脈象並不像其他臟器那樣有明顯的良好脈象,只有不好的脈象出現。這是因為脾臟的脈象以平和緩慢為主。雖然四季的脈象不同(春天弦脈,夏天鉤脈,秋天毛脈,冬天營脈),但都必須要有脾臟正常的脈象。如果脾臟的脈象看不見,就表示其他五臟的真脈顯現出來了,真脈顯現就代表死亡。因此,脾臟沒有良好的脈象,是指它的正常脈象就是吉利的脈象,如果脈象過於亢盛或不足,都是病態的脈象。脈象過盛會讓人四肢無力,脈象像流水一樣就是過盛,這是濕邪過盛造成的。脈象不足則會讓人九竅不通,稱為「重強」,脈象像鳥啄一樣就是不足,這是脾土運化功能失常造成的。脾土運化失常,九竅不通,容易導致水腫脹滿等疾病,時間久了就會積聚成水液。
8. 真脈
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真心脈至,堅而博,如循薏苡,累累然,色赤黑不澤,毛折,乃死,真肺脈至,大而虛,如以毛羽中人,膚色白赤不澤,毛折,乃死。
真腎脈至,博而絕,如以指彈石,辟辟然,色黑黃不澤,毛折,乃死。
真脾脈至,弱而乍數乍疏,色黃青不澤,毛折,乃死。
白話文:
真肝脈搏動時,又急又快,像刀刃劃過一樣,感覺刺痛,如同撥動琴瑟的弦,膚色青白暗淡無光澤,毛髮脫落,則預示死亡。
真心脈搏動時,有力而寬廣,像沿著薏苡仁的表面移動,感覺一陣陣的,膚色赤黑暗淡無光澤,毛髮脫落,則預示死亡。
真肺脈搏動時,脈象洪大而虛弱,像羽毛拂過皮膚一樣,膚色白赤暗淡無光澤,毛髮脫落,則預示死亡。
真腎脈搏動時,脈象寬廣而沉細,像用手指彈石頭一樣,聲音清脆,膚色黑黃暗淡無光澤,毛髮脫落,則預示死亡。
真脾脈搏動時,脈象微弱,忽快忽慢,膚色黃青暗淡無光澤,毛髮脫落,則預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