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宏

《金鏡內臺方議》~ 卷之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2)

1. 桂枝湯證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主之。

白話文:

太陽病中的中風證,表現為陽氣上浮而陰氣虛弱,陽氣浮在體表就會自發地發熱,陰氣虛弱就會自發地出汗,遇冷時會覺得發冷,遇風時會畏懼,感覺發熱,伴有鼻鳴乾嘔等症狀,可以用桂枝湯來治療。

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主之。

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衝者,與桂枝湯。

白話文:

太陽病,外表的症狀還沒有解除,脈搏浮而弱的,應該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適合用桂枝湯。

太陽病,在用了下法之後,病人感到氣往上衝的,應該給他用桂枝湯。

太陽病,先發汗不解,復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表,而反下之,故不愈。今脈浮,故知在外,當須解外則愈,宜桂枝湯。

白話文:

熱病一開始就發汗治療,但症狀沒有減輕,反而又用瀉藥治療,脈象浮起的就無法康復。脈象浮起說明病邪在體表,卻用瀉藥治療,所以無法康復。現在脈象浮起,所以知道病邪在體表,應該要讓體表病邪排出才能康復,宜用桂枝湯。

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矣,以衛氣不共榮氣和諧故爾。以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榮衛和則愈,宜桂枝湯。

病人臟無他疾,時發熱自汁出而不愈音,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

白話文:

經常出汗的人,這說明氣血充足,氣血充足,體外就會出汗,因為保護身體的衛氣無法和氣血融洽協調。氣血運行在脈絡中,衛氣運行在脈絡外,所以發汗。氣血和衛氣協調後就會痊癒,適合服用桂枝湯。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小便清者,知不在裡,仍在表也,當鬚髮汗,宜桂枝湯主之。

傷寒,發汗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

白話文:

傷寒病,六、七天都沒有大便,有頭痛發熱的症狀,可以服用承氣湯;如果小便清澈,表示邪氣不在體內,仍在體表,應該用發汗的方式治療,適合用桂枝湯。

傷寒病,醫下之,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里;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里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強,故使汗出,欲解邪風者,宜桂枝湯。

白話文:

對於傷寒病,如果在服下瀉藥後,腹瀉不止,同時伴有全身疼痛,這時應該緊急處理內部問題。如果在腹瀉後,全身疼痛好轉,大便自然恢復正常,這時應該緊急處理表證。處理內證要用四逆湯,處理表證要用桂枝湯。

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惡寒者,不可攻痞,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

白話文:

患上傷寒病後,在大量瀉下後,又開始發汗,心窩部感到痞滿,並畏寒,這時不要急於治療痞滿,應先解除外感,外感解除後再治療痞滿。解除外感宜用桂枝湯,治療痞滿宜用大黃黃連瀉心湯。

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先解外。外解已,但小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仁承氣湯。其解外者,宜桂枝湯。

白話文:

太陽病一直無法解除,熱氣積聚在膀胱中,導致病人出現狂亂的現象,並且出現便血的情況。便血的人比較容易痊癒。如果病人的外部症狀還沒有消退,則還不能用攻法治療,應該先解決外部症狀。外部症狀消退後,如果小腹仍然急迫脹結,這時纔可以用攻法治療,可以使用桃仁承氣湯。如果病人需要解決外部症狀,可以使用桂枝湯。

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桂枝湯主之。

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為逆,宜桂枝湯。

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宜桂枝湯。

白話文:

太陽病,頭痛發燒,出汗怕風的人,應該用桂枝湯治療。

太陽病,外面的症狀還沒有解除,不可以使用瀉下的方法,如果瀉下會造成病情反轉,應該用桂枝湯。

陽明病,脈搏緩慢,出汗很多,輕微怕冷的人,表示表面的病還沒有解除,應該用桂枝湯。

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汗之。下之宜大承氣湯,汗之宜桂枝湯。

白話文:

病人感到煩熱,出汗後會緩解,同時還像瘧疾一樣,下午發熱的,屬於陽明經熱證。脈搏有力者,宜使用瀉下藥;脈搏浮而無力者,宜使用發汗藥。瀉下可用大承氣湯,發汗可用桂枝湯。

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

厥陰病,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霍亂病,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小和之。

白話文:

太陰病,如果脈象浮,可以發汗,適合用桂枝湯。

厥陰病,如果有腹瀉並且腹部脹滿,加上身體疼痛,應先溫暖體內,再治療體表。溫暖體內適合用四逆湯,治療體表適合用桂枝湯。

霍亂病,如果嘔吐和腹瀉停止了但是身體還在疼痛,應該調節並和解體表,適合用少量的桂枝湯來調和。

議曰:仲景所用桂枝湯者,一十九法,今復書於此,非但使人必合此法,方用桂枝湯,乃使後人逐條細讀,精詳義味,方見古人用藥之意,庶幾乎其有得矣。惟智者悟乎此,則八方開通,洞然無礙。愚者肢柱鼓瑟,不足與語也。

白話文:

討論:張仲景使用的桂枝湯有十九種方法,現在重新記載於此,並不是要求後人一定要完全按照這些方法才能使用桂枝湯,而是希望後人能夠逐條仔細研讀,深入瞭解其精妙之意,才能領悟到古人用藥的思路。這樣纔有機會有所收穫。只有聰明的人才能領悟到這些道理,從而思路通暢,毫無阻礙。愚昧的人就像用木樁敲鼓,根本無法與他們討論這些精深的事物。

2. 服桂枝湯後

服桂枝,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白話文:

服用桂枝後,出現大汗淋漓、口渴難耐且無法緩解的情況,同時脈搏洪大者,可以使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

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表證仍在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如瘧,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白話文:

服用桂枝湯後,出現大量出汗、脈搏強而有力,表明表證仍然存在,繼續服用桂枝湯。如果出現類似瘧疾的症狀,每天發作兩次,出汗後症狀緩解,可以考慮改用桂枝二麻黃一湯。

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

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

白話文:

如果得了太陽病,剛開始服用桂枝湯之後,病情反而變得煩躁並且沒有好轉,應該先針刺風池穴和風府穴,然後再服用桂枝湯,病情就會痊癒。

凡是服用桂枝湯之後出現嘔吐的情況,之後可能會嘔吐出膿血。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便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

白話文:

得了傷寒,脈搏浮起,自發出汗,小便頻繁,煩躁不安,略感畏寒,腳部抽筋,醫師誤認為是外感風寒,想用桂枝湯發汗解表,這是錯誤的。

  • 得病時感到手腳冰冷、咽喉發乾、煩躁、嘔吐的,使用甘草乾薑湯,以溫補陽氣。
  • 如果手腳冰冷症狀好轉,用芍藥甘草湯,可以緩解腳部抽筋。
  • 如果胃氣不和而胡言亂語的,酌量使用調胃承氣湯。
  • 如果重複發汗,並且使用過針灸,則使用四逆湯為主。

議曰:服桂枝湯後,有大汗出而解者;有不汗出而亦解者;有汗出而表解里反熱者;有汗出而不解者,此又臨期消息而詳度之。辨其表裡,察其陰陽,究其盛衰,定其虛實,無不應也。

白話文:

有人說:服用桂枝湯後,有些人大汗淋漓後症狀就減輕了;有些人不出汗症狀也緩解了;有些人出汗後表證消除但內熱加重;有些人出汗後症狀沒有緩解。這些情況都需要在臨牀仔細觀察和分析。辨別表裡虛實,考察陰陽盛衰,就能準確判斷病情。

3. 疑問

問曰:中風證,本自汗,又復發汗者何也?

白話文:

有人問:為什麼中風的症狀,本來就有出汗,還要再發汗呢?

答曰:風傷衛氣,則衛氣不固,時自汗出者,乃身中時常有微汗濈濈然,非有大汗也。必用桂枝以固衛氣,而解肌表中之邪風。必作一陣大汗出,則風邪皆散也。

問曰:中風證,有服桂枝湯無汗出者,復用麻黃發之可否?

白話文:

回答:風氣損傷了人體的衛氣,導致衛氣無法固攝,就會經常出現輕微出汗的情況,而不是大量出汗。必須使用桂枝來固護衛氣,並驅散體表中的邪風。當出一身大汗時,風邪就會全部分散。

答曰:有汗不得服麻黃,無汗不得服桂枝,此傷寒禁戒也。若中風服桂枝湯不汗出,必再服桂枝湯。若二、三劑不汗出者,乃死證也。若用麻黃湯強發之,汗出必燥竭而死也。

問曰:桂枝下咽,陽盛則斃何也?

白話文:

回答的人說:如果出汗不要服用麻黃湯,不出汗不要服用桂枝湯,這是治療傷寒的禁忌。如果中風後服用桂枝湯不出汗,一定要再服用桂枝湯。如果服用兩三劑都不出汗,那就是死的徵兆了。如果用麻黃湯強行發汗,汗出必定虛火旺盛而死。

答曰:陽盛陰虛,下之則愈,汗之則死是也。如陽明病,脈長盛而實,發熱自汗出,反惡熱,此乃陽盛陰虛,當以大承氣湯下之。若不明者,因見煩熱多汗,妄為中風,以桂枝湯治之,以剛配剛,熱極則死也。

問曰:桂枝湯發汗復用薑、棗,麻黃湯發汗不用薑、棗何也?

白話文:

回答說:陽氣旺盛,陰氣虛弱,瀉下的話會好轉,而發汗的話就會死亡。就像陽明病,脈搏強盛有力,發熱自汗,厭惡熱,這是陽盛陰虛,應該用大承氣湯來瀉下。如果不明辨,因為看到煩熱多汗,就誤以為是中風,使用桂枝湯來治療,這是以剛配剛,熱極了就會死亡。

答曰:桂枝湯治表虛,麻黃湯治表實。表虛者津液外泄,故用薑、棗以通脾氣而行津液;表實者津液內固,只專於發汗,故方中不用薑、棗也。

白話文:

回覆說:

桂枝湯治療身體表面虛弱;麻黃湯治療身體表面強壯。

身體表面虛弱的人,體液會往外流失,因此使用薑、棗來調理脾臟機能,促進體液運行;身體表面強壯的人,體液會往內固結,只專注發汗,所以方劑中不使用薑、棗。

4. 桂枝加葛根湯(二)

治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反汗出惡風者。

白話文:

治療太陽病,如果出現頸部和背部僵硬,並且有出汗怕風的症狀。

桂枝,芍藥(各五兩),甘草(二兩),葛根(四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上㕮咀,以水七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諸藥,再取三升,去滓服。覆取微汗,此亦解肌之法。

白話文:

桂枝(250 克)、芍藥(250 克)、甘草(100 克)、葛根(200 克)、生薑(150 克)、紅棗(12 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