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鏡內臺方議》~ 卷之一 (1)
卷之一 (1)
1. 桂枝湯(一)
治自汗惡風,頭疼體痛,發熱,脈浮緩,名曰中風。
白話文:
治療自汗怕風、頭痛身體疼痛、發燒、脈象浮而緩,這叫做中風。
桂枝,芍藥(各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劈)
白話文:
桂枝:3 兩 芍藥:3 兩 甘草:2 兩 生薑:3 兩 大棗:12 枚(剖開)
上㕮咀,以水七升,慢火煎至四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歠稀粥,以助藥力。以被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出微汗則佳,不可令如水淋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再服。若病重者,一日夜服盡一劑;病證仍在者,服至二、三劑,汗不出者,乃絕證也。
麵食、五辛、酒酪、生冷等物忌之。
白話文:
將上黨參研碎成細末,加入七升水,用小火慢燉到剩下四升,濾去殘渣,調節到適當溫度後服用一升。服用後片刻,喝點稀粥,以助藥效。蓋上被子保暖,過一個時辰左右,全身微微出汗為宜,但不可大汗淋漓,否則病不會痊癒。如果一服藥後出汗且病情好轉,就停止服用,不必用完一劑。如果不出汗,就再服一劑,按照之前的辦法;再不出汗,就再服一劑。如果病情嚴重,一天一夜即可服用完一劑;病情仍然存在,就服用二到三劑,仍然不出汗,就說明是絕症。
2. 桂枝湯議
議曰:中風者,乃風邪之氣傷人衛氣而成此證也。衛氣受風則強,強則自汗出而常惡風;衛強則榮弱,榮弱則發熱、頭體痛、脈浮而緩。是以自汗、惡風、發熱、頭體痛、脈浮而緩者,乃中風證也。經曰:風淫於內,以辛散之,以甘緩之。乃用桂枝為君,以散邪氣,而固衛氣。
白話文:
人們認為,中風是因為風寒之氣侵犯人體的衛氣而導致的。衛氣受到風寒侵襲就會變得強盛,強盛就會出汗並且怕風;衛氣強盛,營氣就會虛弱,營氣虛弱就會發熱、頭疼、身體疼痛,脈象浮而緩。所以,出現出汗、怕風、發熱、頭疼、身體疼痛、脈象浮而緩這些症狀,就是中風的表現。醫書上說:風邪入侵人體內部,要用辛溫之藥來驅散它,要用甘潤之藥來緩解它。所以用桂枝做主藥,用它來驅散邪氣,同時鞏固衛氣。
桂枝味辛甘性熱,而能散風寒,溫衛氣,是辛甘發散為陽之義也。芍藥味酸性寒,能行榮氣,退熱,理身痛,用之為臣。甘草、大棗味甘而性和,能諧榮衛之氣,而通脾胃之津,用之為佐。生薑味辛性溫,而能散邪氣,用之為使。先聖配此五味之藥,以治傷寒者,乃專主中風之證,而行解肌之法也。
若非自汗惡風之證,不可服也。經曰桂枝下咽,陽盛則斃者是也。
白話文:
桂枝味道辛辣甘甜,性溫,能夠驅散風寒,溫暖和衛氣,具有辛甘發散的陽氣性質。芍藥味道酸性寒涼,能夠疏通榮氣,退燒,緩解身體疼痛,作為輔藥使用。甘草、大棗味道甘甜,性平和,能夠調和榮衛之氣,聯通脾胃津液,作為佐藥使用。生薑味道辛辣,性溫,能夠驅散邪氣,作為引子使用。古代醫聖將這五味藥物配伍,用於治療傷寒,專門針對中風的證狀,採用解肌的方法。
3. 議用桂枝湯法
議曰:桂枝乃傷寒中解肌正法也。若自汗出,惡風寒,脈浮緩,不問有熱無熱,頭體痛與不痛,便是中風證也,桂枝用之無疑。若是自汗惡風,脈卻不浮緩,或沉緊、浮數等類,乃是風寒共傷,入於經絡,未全在表,桂枝湯未可盡用,只宜桂枝麻黃各半湯微解之,以候其定。
白話文:
中醫認為:桂枝湯是治療外感風寒的正方。如果病人自汗出,畏懼風寒,脈浮而緩,不論是否發熱,頭體是否疼痛,都是屬於中風證,可以用桂枝湯治療。如果病人自汗惡風,但脈不浮緩,反而沉緊或浮數,則說明風寒同時損傷了經絡,病邪沒有完全表露出來,此時還不能完全使用桂枝湯,只能用桂枝麻黃各半湯加減治療,觀察病情的變化。
若是自汗惡風,更加內實煩熱,脈洪大者,此乃風邪與熱邪共相攻也,桂枝猶未可用,只宜《外臺》升麻解肌湯加桂枝主之。若是傷寒四五日,失於解肌,脈息左右不同,或浮或洪,內熱煩渴,又兼惡風有汗者,此乃表裡均見也,雖宜解肌,桂枝不可用也,只宜《外臺》芸蒿湯加桂枝,取汗為度。張仲景法中用桂枝最多,雖然識破古人用法之要也,若非自汗惡風脈浮者,不可盡用也。
白話文:
如果自發出汗且怕風,同時感到體內鬱熱煩悶,脈搏強大而有力,這是風邪和熱邪同時攻擊機體所致,此時不能使用桂枝,只適合用《外臺》中的升麻解肌湯加桂枝來治療。
如果傷寒四五天後,錯過了疏解肌肉表層的時機,脈搏左右不一致,時而浮起時而強盛,內裡發熱口渴,同時惡寒出汗,這是表裡同時出現症狀,雖然需要疏解肌肉表層,但不能使用桂枝,只適合用《外臺》中的芸蒿湯加桂枝,出汗為止。
張仲景的醫治方法中使用桂枝最多,雖然掌握了古人用法的精髓,但如果不符合自汗惡風邪脈浮的症狀,就不能盲目使用。
4. 桂枝湯戒
議曰:傷寒乃熱病,復用桂枝辛熱之劑發汗,不可不知戒慎也。張仲景曰:有汗不得服麻黃,無汗不得服桂枝。又曰: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又曰: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又曰: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此乃陰陽皆虛也,不可汗之,宜甘草乾薑湯、芍藥甘草湯,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誤也。又曰:桂枝下咽,陽盛則斃。
白話文:
議論說:傷寒是一種熱性疾病,如果再使用辛熱的桂枝發汗,必須謹慎小心。張仲景說:有汗不能服用麻黃,沒有汗不能服用桂枝。又說:桂枝本來是用來解肌表的,如果病人脈絡浮緊、發熱不出汗,就不能服用桂枝。必須時刻記住這一點,不要誤用。又說:如果是嗜酒者生病,不能服用桂枝。又說:傷寒時脈絡浮起,自發出汗,小便頻繁,心煩,微微惡寒,小腿抽筋,這是陰陽俱虛的表現,不能發汗,應該服用甘草乾薑湯或芍藥甘草湯,反而用桂枝湯去驅逐表邪,這是誤診。又說:桂枝下嚥,陽氣盛的話就會死亡。
以此推之,桂枝湯乃專主中風解肌之法,若妄用之,必致其咎。明智之士,不可不慎焉。若證果系中風,非桂枝又不能取效也。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
白話文:
由上文可知,桂枝湯是專門治療中風、解除肌肉緊繃的方法。如果隨便使用,必定會帶來禍患。睿智的人,不可不謹慎小心。如果症狀確實是中風,那麼不用桂枝湯就難以奏效。服用桂枝湯後出現嘔吐的人,之後必定會嘔吐出膿和血。
5. 議用桂枝
議曰:桂枝者,乃取桂之枝梢細薄者用之。以其輕揚而能發散也,非若肉桂之厚者也。若混而用之,少見功效。《三因方》中乃用桂心,亦有乖訛。且桂心能入心,肉桂能治五臟之氣,桂枝能治表邪也。若以傷寒發散風邪,必用桂枝也。
白話文:
有人說:使用桂枝時,應該選取桂樹枝梢的細薄部分。因為桂枝質地輕盈,能發散氣血,不像肉桂質地厚實。如果將桂枝和肉桂混用,效果會大打折扣。《三因方》中使用桂心,也有失妥當。桂心可以入心,肉桂可以調理五臟之氣,而桂枝可以驅散表邪。如果用於治療傷寒發散風邪,必須使用桂枝。
6. 議用芍藥
議曰:赤芍藥性寒,能瀉榮氣;白芍藥性平,能補榮氣,雖皆芍藥,補瀉不同。仲景桂枝中只言芍藥,不言赤白。《聖惠方》用赤芍,孫尚方用白芍,許叔微亦用白芍。且寒傷榮,風傷衛,此桂枝湯乃救風傷衛氣者也。衛氣既傷,榮氣有強有不強,不可盡以為榮弱始發熱也。
白話文:
論述:赤芍藥屬性寒涼,有瀉除榮氣的作用;白芍藥屬性平和,有補益榮氣的作用,雖然都是芍藥,但補瀉作用不同。《傷寒論》中桂枝湯僅提到「芍藥」,沒有區分赤白。《聖惠方》使用赤芍藥,《孫氏製藥法》使用白芍藥,許叔微也使用白芍藥。而且寒氣容易傷及榮氣,風邪則傷及衛氣,這個桂枝湯是用來治療風邪傷及衛氣的。衛氣受傷後,榮氣有的強健,有的衰弱,不能完全認為榮氣虛弱才會發熱。
若證果惡風自汗,脈皆陽浮而陰弱,又復遲緩,此乃榮弱無疑,此必用白芍藥以補榮而固其衛。如經中所云榮弱衛強,故使汗出是也。如證自汗惡風,脈卻陽浮而陰盛,榮脈反壯,其內熱盛,又更其人稟質素壯,血氣有餘,此必用赤芍藥以瀉其盛經之氣也,豈可反補哉?自張氏今往寥寥數千載間,聖道遙遠,人鮮能明。考之聖經,不言而會。
白話文:
如果患者自汗怕風,脈搏都是浮陽而沉陰,又遲又緩,這肯定是血氣虛弱,必須用白芍藥來補血固衛。就像經典裡說的「血氣虛弱,衛氣強盛」,所以才會出汗。如果患者自汗怕風,脈搏卻浮陽而沉陰旺盛,血脈反而充盛,說明內熱重,而且患者體質強壯,氣血旺盛,這必須用赤芍藥來瀉掉經氣的亢盛,怎麼能用補藥呢?從張氏至今的幾千年間,真正的醫道已經很遙遠了,很少有人能明白。探討經典,就能不言自明。
如桂枝加芍藥湯,乃下之腹滿時痛,屬太陰,此脾虛也,故用白芍以補之。如桂枝加大黃湯,乃下之因爾腹滿大實痛,乃脾氣實也,故用赤芍藥加大黃以利之。如建中湯、當歸四逆湯、真武湯等,皆用白芍。如大柴胡湯、葛根湯、麻黃升麻湯,皆用赤芍。此皆古人所蘊未言之妙也,惟智者能推究之。
白話文:
如果使用桂枝加芍藥湯,是因為腹脹時伴有疼痛,屬於太陰證(脾陽虛),所以用白芍來補益脾氣。如果使用桂枝加大黃湯,是因為腹脹嚴重疼痛,屬於脾氣實證,所以用赤芍藥加大黃來通利氣滯。像建中湯、當歸四逆湯、真武湯等方劑,都使用白芍。像大柴胡湯、葛根湯、麻黃升麻湯等方劑,都使用赤芍。這些都是古人蘊含而不言的妙處,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推究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