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宏

《金鏡內臺方議》~ 卷之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4)

1. 桂枝麻黃各半湯(七)

(一名麻黃芍藥湯。此即桂枝湯中加麻黃杏仁也。)

治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主之。

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麻黃(三兩),杏仁(七十個),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上㕮咀,白水煎服,取微汗。

白話文:

[桂枝麻黃各半湯(七)]

(另一名稱為麻黃芍藥湯。這就是將桂枝湯裡加入麻黃和杏仁的做法。)

用於治療太陽病,從患病至今已經八九天了,症狀類似瘧疾,患者會發燒怕冷,但發燒的時間比怕冷的時間長。患者沒有嘔吐現象,排便狀況良好,一天內症狀會反覆出現二到三次。如果脈搏稍微緩慢,是病情即將好轉的跡象;若脈搏微弱且仍持續怕冷,則顯示陰陽兩虛,不能再次發汗、瀉下或催吐;若臉色反而呈現紅潤,表示病情尚未解除,因為身體無法適度出汗,身體可能會感到搔癢,這種情況下應使用桂枝麻黃各半湯來治療。

所需藥材:桂枝(90克)、芍藥(90克)、甘草(60克)、麻黃(90克)、杏仁(70粒)、生薑(90克)、大棗(12枚)

以上藥材研磨後,用水煎煮服用,使身體微微出汗。

2. 湯議

議曰:桂枝湯治表虛,麻黃湯治表實,二者均曰解表,霄壤之異也。今此二方合而用之者,乃解其表不虛不實者也。如三陽之邪,傳經八九日當已,今此不已,反如瘧狀者,乃先發表不盡,微滯於經而不得出,故一日二三度發也;不嘔,清便自可者,乃里證已退也。因脈微緩,知其欲愈。

若面色反有熱色者,知再與,小汗出必解也。故與桂枝湯中加麻黃、杏仁,以取小汗也。

白話文:

我這樣說吧:桂枝湯用來治療外感風寒,體表防禦機能虛弱的情況,而麻黃湯則用來對付外感風寒,體表防禦機能強烈的狀況。雖然兩者都被稱為解表藥,但實際上效果卻大相徑庭。現在,我們將這兩種藥物合併使用,目的是要解決那些既非虛弱又非強烈的表症。

例如,當三陽經的病邪,通常在傳經八九天後就會消失,但這次卻沒有消失,反而像得了瘧疾一樣,這就表示之前發汗治療未能完全清除病邪,病邪稍微滯留在經絡中無法排出,所以一天會出現兩到三次的發作;如果病人不再嘔吐,且排便正常,這表示內臟的病證已經消退。根據脈搏微弱緩慢,我們可以判斷病情即將好轉。

如果病人的臉色反而呈現出一些紅潤,這表示再次服用藥物後,稍微出汗,病情肯定能解。因此,在桂枝湯中加入麻黃和杏仁,目的是為了讓病人稍微出汗,從而達到治療的效果。

3. 疑問

問曰:此一湯只治前一證也,更可治他證否?

答曰:聖人用法,如泉井之不窮,源深而流長,根盛而葉茂。且此一方,變化無盡,在人善取者,用而神之。如中風證見寒脈,若用桂枝湯又幹浮緊;若用麻黃湯又礙自汗出,故以此方主之。如傷寒證見風脈,若用麻黃湯又幹脈浮緩,恐汗出反成漏;若用桂枝湯又礙無汗出,服之恐煩躁悶亂,故以此方主之最良。今略以此二者辨之,則變化無窮矣。

白話文:

有人問:這一味藥湯只能治療前面所說的症狀嗎?還是也能治療其他病症?

回答是:聖賢使用醫法,就像泉水從井中湧出一樣源源不絕,因為其根源深厚,所以流長久遠,就像樹木根深葉茂。而且這一味藥方,其變化無窮無盡,關鍵在於使用者能否巧妙地運用,將其功效發揮到極致。

例如,對於中風的病人,如果脈象呈現寒象,若用桂枝湯,但又會導致脈象變得乾燥、浮動和緊繃;若用麻黃湯,又會影響到病人的自汗問題,因此選擇這一味藥方來主導治療。再如,對於感冒的病人,如果脈象顯示風象,若用麻黃湯,可能會使脈象更加浮緩,恐懼汗出後反而造成漏汗;若用桂枝湯,又會因為病人無汗而出,服用後可能導致心煩意亂,因此選擇這一味藥方是最適合的。現在僅以這兩個例子來說明,其實這種藥方的變化應用是無窮無盡的。

4. 桂枝二麻黃一湯(八)

治太陽病,若形如瘧,日再發,汗出必解。

桂枝,芍藥(各二兩),甘草,麻黃(各一兩),杏仁(十六個),生薑(一兩),大棗(五枚)

上如法,取微汗。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太陽病,病情表現如同瘧疾,一天發作兩次,出汗後症狀必定減輕。

藥方如下:桂枝、芍藥各用二兩,甘草、麻黃各用一兩,杏仁需用十六顆,生薑用一兩,大棗則需五枚。

以上藥材依此比例配製,服用後應會微微出汗,即表示藥效已起作用。

5. 湯議

議曰:聖人之用方,如匠者之用規矩,分毫輕重不敢違越。且《傷寒》之方一百一十有三,其中用桂枝、麻黃者大半,非曰繁複,在乎分兩之增減也。如桂枝湯加膠飴、增芍藥,又曰小建中湯;加葛根、麻黃,又曰葛根湯;如麻黃湯加石膏,又曰大青龍湯。若此者,不可盡紀,在乎智者之能精鑑也。

今此一證,乃是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其形如瘧,日再發者,是原發汗不盡,餘邪在經所致也。為其先發汗後,是以少與麻黃湯,多與桂枝湯,再和其榮衛,取微汗則解也。

白話文:

我這樣說吧:高明的醫生使用藥方,就像技師使用尺規一樣,對於藥物的份量,哪怕是分毫的差異也不敢逾越。比如說,《傷寒論》裡總共有113個方子,其中用到桂枝、麻黃的佔了大半,這並不是說有多麼繁複,而是因為在於藥材份量的增減上。例如,桂枝湯如果加上阿膠、增加芍藥的份量,就變成了小建中湯;如果加上葛根、麻黃,就變成了葛根湯;而麻黃湯如果加上石膏,就變成了大青龍湯。像這種例子,實在太多無法一一舉例,關鍵在於有智慧的人能夠精確地判斷。

現在這個病狀,是在服用桂枝湯後大量出汗,病人的症狀類似瘧疾,每天會發作兩次,這是因為原本出汗沒有徹底,還有些許殘留的邪氣在體內經絡所致。由於他之前已經出過汗,所以應當少量給予麻黃湯,多量給予桂枝湯,再次調和他的營血和衛氣,只要微微出汗就可以痊癒了。

6. 桂枝去桂加苓朮湯(九)

治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

芍藥(三兩),甘草(二兩),茯苓,白朮(各三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劈)

上㕮咀,白水煎,食前服。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使用了桂枝湯後,或者進行了瀉下療法後,仍然出現頭部和頸部僵硬疼痛,身體有微微發熱但不出汗,胸口感覺悶脹甚至有點痛,並且小便量少的情況。

藥方成分如下:芍藥三兩,甘草二兩,茯苓三兩,白朮三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需切開)。

以上藥材均需切碎,用清水煎煮,應在飯前服用。

7. 湯議

議曰:服桂枝湯,或下之,表邪當解,仍頭項強痛,翕翕然發熱,無汗者,為邪猶在表也。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為有停飲在胸中,故使然也。去桂枝者,為無汗;加茯苓、白朮者,以去停飲而利小便也。

白話文:

我這樣說吧:如果服用桂枝湯後,或者進行了瀉下治療,表面的邪氣應當已經解除。然而,仍然感到頭頸僵硬疼痛,身體持續發熱但不出汗,這說明邪氣還在體表並未完全清除。

如果感覺胸口有些脹滿輕微疼痛,並且小便不通暢,這是因為有水飲停滯在胸腔中,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症狀。去掉方中的桂枝,是因為患者不出汗;加入茯苓和白朮,是為了去除胸中的停滯水飲,促進小便通暢。

8. 疑問

問曰:頭項強痛,翕翕發熱,已經汗下後,又加心下滿微痛,此乃結胸欲成,何緣作停飲治之也?

答曰:餘證皆似結胸,但以小便不利者,知非結胸,乃停飲也。

白話文:

有人問:「當患者出現頭部和頸部僵硬疼痛,身體持續發熱的症狀,即使經過出汗和瀉下的治療後,仍然感到胸口悶脹且有輕微疼痛,這似乎是結胸症即將形成的徵兆,為什麼要當作水液停滯在體內來治療呢?」

回答是:「除了上述症狀,如果患者還有小便不通暢的情況,我們就能判斷這並不是結胸症,而是因為體內水液停滯所導致的問題。」

9. 桂枝新加湯(十)

治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

本方中加生白芍、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

上㕮咀,白水煎,通口服,不必取汗。

白話文:

本方在原方基礎上增加生白芍、生薑各四錢(一兩),人參一兩二錢(三兩)。

以上藥材切碎,用水煎煮,整劑服下,不需要刻意去發汗。

10. 湯議

議曰:發汗後,身疼痛者,餘邪未盡也。脈沉遲者,榮血不足也。故與桂枝湯以解餘邪,加白芍藥以益血,加人參、生薑以益正氣而散邪也。

白話文:

我這樣解釋:在出汗治療後,如果身體仍然感到疼痛,這表示病邪尚未完全清除。如果脈搏呈現沉遲的情況,則是體內營養血液不足的現象。因此,我們使用桂枝湯來清除殘留的病邪,並添加白芍藥來補充血液。再加入人參和生薑,目的是為了增強體質,同時驅散病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