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鏡內臺方議》~ 卷之一 (5)
卷之一 (5)
1. 疑問
問曰:經云,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差,身體疼痛者,當救其里,宜四逆湯。今此身疼痛,脈沉遲,又用桂枝新加湯何也?
答曰:發熱頭痛為表,表有病者,脈當浮。今脈反沉,當愈也。既不愈,又身疼痛者,此為內虛寒甚也。其人必大小便清利,不能飲冷,此屬附子、乾薑溫之。今此身疼痛,脈沉遲,乃發汗後血虛之故也。其人必大小便不多,此不可與薑、附,只宜白芍、人參之類,調氣養營衛而自已也。
白話文:
有人問:古醫書上說,如果病人發燒頭痛,但脈搏卻呈現沉象,如果病情沒有好轉,且身體感到疼痛,這時應該要治療體內的問題,適合使用四逆湯。但現在同樣是身體疼痛,脈搏也是沉遲的情況下,為什麼卻要用桂枝新加湯呢?
回答是:發燒頭痛是表徵,如果身體表面有疾病,脈搏應該是浮的。現在脈搏反而呈現沉象,按理說病情應該會好轉。但既然病情並未好轉,而且又出現身體疼痛,這表示體內非常虛弱且寒涼。這種情況下,病人通常大小便都很正常,不會想喝冷飲,這種情況適合使用附子和乾薑來溫暖身體。然而,現在的身體疼痛加上脈搏沉遲,是因為發汗後導致血液不足。這種情況下,病人通常大小便量不會太多,這時就不能使用薑、附子,只能使用白芍、人參等藥材,調節氣血,滋養身體,病情自然就會好轉。
2. 桂枝加桂湯(十一)
治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小腹上衝心,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此方主之。
本方中加桂二兩。
上如法煎,通口服。
白話文:
此藥方在原本的基礎上增加桂二兩。
依照上述方式煎煮藥物,然後整劑口服。
3. 湯議
議曰:俗間多有燒針焠火之法,以治黃病等證,反成殃咎。令此燒針發汗,則損陰血而驚動心氣。心氣因驚而虛,則觸動腎氣,發為奔豚。先灸核上以散其寒,次與桂枝加桂湯以泄奔豚之氣也。
白話文:
我說道:一般民間常有用燒針或火烙的方式來治療黃疸等疾病,但這種方法反而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如果用燒針來使人發汗,就會損耗體內的陰血,並且驚擾到心臟的正常運作。當心臟受到驚嚇而變得虛弱時,這就會影響到腎臟的功能,進而引發奔豚症(一種類似焦慮症狀)。首先我們應該用艾灸的方式在相關穴位上施治以驅除體內的寒氣,然後再使用桂枝加桂湯來調理奔豚症的問題。
4. 桂枝加芍藥湯(十二)
治太陽病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屬太陰。
本方內更加白芍藥三兩。
上㕮咀,白水煎,通口服。
白話文:
在原本的藥方裡再額外加入三兩的白芍藥。
以上藥材切碎,用水煎煮後,整劑服下。
5. 湯議
議曰:表邪未罷,因而下之,邪氣乘虛傳於太陰脾經,裡氣不和,故腹滿時痛。此乃虛邪也,與桂枝湯以解之,加白芍藥以和里。且白芍藥性平,而能益脾安中止虛痛也。
白話文:
我這樣解釋:如果表面的邪氣(外感疾病)尚未完全消退,就進行瀉下治療,會讓邪氣趁虛侵入太陰脾經(脾胃系統),導致身體內部氣機運作不調和,因此出現腹部脹滿及間歇性疼痛。這是由虛弱引起的邪氣,應使用桂枝湯來解除它,並添加白芍藥以調和內臟。因為白芍藥性質平和,能夠補益脾臟、安定中焦(脾胃)並止住由虛弱引發的疼痛。
6. 桂枝加大黃湯(十三)
治證同上,因而大實痛者。
本方內加大黃一兩,赤芍藥一兩。
上㕮咀,白水煎服。
白話文:
[桂枝加大黃湯(十三)]
治療的症狀和前一個相同,但有嚴重的腹痛。
在原本的藥方裡加入大黃一兩,赤芍藥一兩。
以上藥材切碎,用水煎煮後服用。
7. 湯議
議曰:表邪未罷,若便下之,則虛其中,邪氣反入里。若脈虛弱,而腹滿時痛者,乃脾虛也,不可再下,急與桂枝加芍藥湯以止其痛。若脈沉實,大實而痛,以手按之不止者,乃脾實也,急宜再下,與桂枝湯以和表,加芍藥、大黃以攻其里。且赤芍藥性涼,而能瀉血中熱,大黃能除其實,瀉其脾也。
白話文:
我這樣解讀這段古文:
我說:如果體表的邪氣尚未完全消退,此時如果進行瀉下治療,會導致身體內部虛弱,反而讓邪氣進入體內更深處。如果脈象顯得虛弱,而且腹部有時感到脹滿並伴有疼痛,這就是脾臟虛弱的表現,這種情況不能再進行瀉下,應立即使用桂枝加芍藥湯來緩解疼痛。
如果脈象顯示為深沉且實在,腹部劇烈疼痛,用手按壓也不能減輕疼痛,這表示脾臟實證,應立即再次進行瀉下治療。首先用桂枝湯調和體表,然後加入芍藥和大黃來攻治體內的邪氣。紅色的芍藥性質偏涼,能清除血液中的熱毒,而大黃則能去除實證,起到瀉脾的作用。
8. 疑問
問曰:桂枝加芍藥湯用白芍藥,加大黃湯用赤芍藥,二證皆同,何得有異?
答曰:白芍藥能補脾止痛,赤芍藥能瀉脾止痛。前證加芍藥湯乃治虛邪,後證加大黃湯乃治實邪,以此虛實之不同,故補瀉之有異。非明智者,孰能辨之?
白話文:
有人問:在中醫方劑中,桂枝加芍藥湯使用的是白芍藥,而加大黃湯則使用赤芍藥,兩種病症看似相同,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
回答是:白芍藥的功能在於補益脾胃並緩解疼痛,而赤芍藥則專門用來清熱瀉火,同樣是止痛,但作用機制不同。前者,也就是桂枝加芍藥湯,主要用來治療體虛導致的疾病;後者,加大黃湯,則用來處理實證的疾病。因為疾病性質的不同,所以選擇的治療方式也會有所不同。如果不是對醫學有深刻理解的人,恐怕很難分辨其中的差異。
9. 湯戒
經云:太陰為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胃氣弱,易動故也。
白話文:
經典上說:當脾臟(太陰)有病時,如果脈象顯示為虛弱,而且病人持續有腹瀉的情況,即使治療需要使用到大黃和芍藥,也應酌量減少藥量。因為這類病人的胃氣本來就比較弱,容易受到藥物的刺激而導致病情變化。
這樣現代化的翻譯應該可以幫助你理解原始的中醫古文。
10. 桂枝越婢湯(十四)
治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此方主之。
桂枝,芍藥,甘草,生薑(各一兩),麻黃(七錢半),石膏(一兩半),大棗(四枚,劈)
上七味,㕮咀,白水煎服。
白話文:
用於治療太陽病,症狀包含發燒與怕冷,但發燒的情況比怕冷來得多,且脈搏微弱的人,這顯示體內的陽氣不足,因此不適合使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應該使用這個藥方。
藥方成分包括:桂枝、芍藥、甘草、生薑(各30克)、麻黃(22.5克)、石膏(45克)、大棗(四顆,需切開)。
以上七種成分,經處理後,用水煎煮,然後服用。
11. 湯議
議曰:前桂枝麻黃各半湯證云,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汗、更吐、更下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宜桂枝麻黃各半湯主之。今此一證,亦與前證大同,為脈微弱,此無陽,不可發汗,宜桂枝越婢湯。
且此湯亦即桂枝麻黃各半湯中減杏仁加石膏也。杏仁能發汗,故去之;石膏能去虛熱,故加之。
白話文:
我這樣解釋:之前提到的桂枝麻黃各半湯的情況是,如果一個人得了太陽病,大概在第八九天的時候,病狀就像瘧疾一樣,會發燒怕冷,但熱的時候比冷的時候多,如果脈搏稍微緩慢,這表示病快要好了;但如果脈搏微弱而且還怕冷,這就表示他的陰和陽都虛弱了,不能讓他再出汗、嘔吐或拉肚子。如果臉色反而顯得紅紅的,這表示病還沒好,這種情況應該用桂枝麻黃各半湯來治療。
現在這個情況,跟前面說的差不多,只是脈搏更微弱,這表示他體內的陽氣不足,不能讓他出汗,應該用桂枝越婢湯來治療。
而且,這個藥方其實就是桂枝麻黃各半湯去掉杏仁,加上石膏。因為杏仁會讓人出汗,所以我們不加;石膏可以去除虛火,所以我們加進去了。
12. 疑問
問曰:湯名越婢,其義何取?
答曰:婢即脾也,歲久傳寫之誤。經注雖曰脾為卑臟,卑者若婢,此非成無己之語,乃後人穿鑿強注之耳。所謂越婢湯者,以石膏、麻黃、甘草發越婢之正氣,以通行於津液,而散虛邪之留滯於經而不去者。此因脈微弱無陽,而不敢大汗者之所設也。
白話文:
有人問:為什麼這藥方名為「越婢」,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
回答是:「婢」其實指的是「脾」,這是因為時間久遠,在抄寫過程中產生的錯誤。雖然有註釋提到脾是身體內較低下的臟器,像婢女一樣地位低下,但這並不是成無己(宋代著名醫家)所說的話,而是後世的人為了附會而強加的解釋。所謂的「越婢湯」,是用石膏、麻黃、甘草這些藥材來提振脾臟的正氣,讓它能在體內的水分運行中發揮作用,同時也能驅散那些在經絡中滯留不去的虛邪。這種藥方是專門為那些脈搏微弱,體內缺乏陽氣,不能承受大量出汗情況下所設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