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採

《醫方選要》~ 卷之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2)

1. 瘧疾門

瘧之為病,其名不一,有癉瘧、寒瘧、濕瘧、牝瘧、牡瘧也。夫癉瘧者,但熱不寒,嘔而肌肉消瘦也;寒瘧者,無汗惡寒,攣痛面慘,先寒後熱也;濕瘧者,身重,肢節煩疼,嘔逆腹脹也;牝瘧者,寒多不熱,氣虛而泄,慘淒振振也;牡瘧者,飲食不節,飢飽勞傷,表裡俱虛也。名雖不同,其感受未有不由風寒暑濕六淫、七情、飢飽、勞役而成也。

白話文:

瘧疾是一種疾病,名稱有很多,有癉瘧、寒瘧、濕瘧、牝瘧、牡瘧。

癉瘧:只有發熱,不發冷,嘔吐、肌肉消瘦。 寒瘧:不發汗、惡寒,抽筋疼痛、面色蒼白,先發冷後發熱。 濕瘧:身體沉重,四肢痠痛,嘔逆、腹脹。 牝瘧:發冷多發熱少,氣虛而腹瀉,面色慘白、精神振奮。 牡瘧:飲食不節制,飢飽勞累過度,身體內外都虛弱。

雖然名稱不同,但這些症狀都是因為風寒暑濕六淫、七情、飢飽、勞役等因素造成的。

《經》云:夏傷於暑,秋必痎瘧。體虛之人,易於感受。脾胃不和,痰留中脘,因與風寒,發為斯疾。其初發也,欠伸惡寒,戰慄頭痛,或先寒後熱,或先熱後寒,或單寒,或單熱,或寒多熱少,或寒少熱多,或一日一發,或二日、三日一發。一日一發者,受病淺則易治;二日三日一發者,受病深則難愈。

白話文:

《醫經》上說:夏季受暑熱傷害,到了秋天必定會得瘧疾。身體虛弱的人比較容易染病。脾胃失調,痰液停留在中焦,再加上風寒,就發作這種疾病。最初發作時,會打哈欠、怕冷、發抖、頭痛,有些人先發冷後發熱,有些人先發熱後發冷,還有些人只發冷,有些人只發熱,有些人發冷多發熱少,有些人發冷少發熱多,有些人一天發作一次,有些人兩天或三天發作一次。一天發作一次的,受病較輕,容易治療;兩天或三天發作一次的,受病較重,難以治癒。

大抵瘧脈皆弦。若弦而數者多熱,弦而遲者多寒,弦而緊者宜下,弦而遲者宜溫,弦而浮大者宜吐。治瘧之法,宜先發散寒邪,及消化宿積、痰飲。寒多宜四獸飲、養胃湯之類。熱多宜小柴胡湯、清脾湯之類。久不愈,方可用截法,或吐法。若截之太早,則邪氣停蓄,變生他證,慎之,慎之!須待發之勢緩,然後可截也。

白話文:

大多數瘧疾患者的脈象都呈現弦象。如果脈象既弦又有力,多為熱性;如果脈象弦且遲緩,多為寒性;如果脈象弦且緊繃,應當瀉下;如果脈象弦且遲緩,應當溫補;如果脈象弦且浮大,應當催吐。

治療瘧疾的方法,宜先發散寒邪,並化解宿食、痰飲。若寒邪較多,應服用四獸飲、養胃湯等藥方。若熱邪較多,應服用小柴胡湯、清脾湯等藥方。

瘧疾久治不癒時,方可採用截法或吐法。但如果截吐過早,邪氣會鬱積體內,導致其他疾病發生,因此務必慎重,慎重!必須等到邪氣發散趨緩,才能進行截吐。

亦有久瘧不愈致損元氣,變成勞瘵者,宜補養之,或截之,吐之;尚不能愈,則當調理脾胃,補養氣血,佐以化痰消積之劑調之,久則自然得汗而愈矣。《經》云:養正積自除。此之謂也。

七寶飲,治一切瘧,或先寒後熱,或先熱後寒,不問鬼瘧、食瘧,並皆治之。

白話文:

有些瘧疾久了治不好,損傷了元氣,轉變成勞病的,宜補養,或截斷,或吐出來;如果還是不能痊癒,就應調理脾胃,補養氣血,再配合化痰消積的藥物調整,時間久了自然會出汗而痊癒。《金匱要略》說:「養正,邪氣自然會消除。」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常山(去苗),厚朴(薑製),青皮(去穰),陳皮,甘草(炙),檳榔,草果(各一錢)

白話文:

常山(去掉根鬚)、厚朴(用薑加工炮製)、青皮(去掉瓤)、陳皮、炙甘草、檳榔、草果(各重一錢)

上㕮咀,作一服,於未發隔夜用水一盅、酒一盅,煎至一盅,去柤,露一宿;再將柤如前煎,另放,亦露一宿。來日當發之早燙溫,面東先服頭服,少歇,再服藥柤,大有神功。

四獸飲,治五臟氣虛,喜怒不節,致陰陽相勝,結聚涎飲,與衛氣相搏,發為瘧疾。

白話文:

在早上咀嚼上黨參,做成一服中藥,在前一天晚上用一碗水和一碗酒煎煮至一碗,去掉渣滓,放置一夜;再次將渣滓像前面一樣煎煮,另行放置,同樣放置一夜。第二天早晨藥發時溫熱藥湯,面向東方先喝第一碗中藥,稍作休息,再喝藥渣,有極好的效果。

人參,白朮,茯苓(去皮),橘紅,半夏(湯泡七次),草果(各一錢半),烏梅(一錢),甘草(半錢)

白話文:

人參、白朮、茯苓(去皮)、橘皮、半夏(用熱水泡發七次)、草果(各 1.5 克),烏梅(1 克),甘草(0.5 克)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薑七片、紅棗三枚,煎一盅,不拘時服。

清脾湯,治因食傷脾,停滯痰飲,發為寒熱瘧。

白話文:

煎一劑藥,用兩碗水,加七片生薑、三顆紅棗,煎成一碗即可,不限服用時間。

厚朴(四兩),烏梅,半夏(湯泡七次),青皮(去穰),良薑(各二兩),草果(一兩),甘草(炙,半兩)

白話文:

厚朴(120 克),烏梅,半夏(用熱水泡七次),青皮(去掉果肉),良薑(各 60 克),草果(30 克),炙甘草(15 克)

上㕮咀,每服七錢,水二盅,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未發時服。

人參養胃湯,治瘧疾寒多熱少者,必須先服此藥。

白話文:

將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七錢,用兩杯水,加上三片薑和兩枚棗一起煎煮,煎至剩下八分之一杯時,在發病前服用。

人參養胃湯,用於治療寒戰多而發熱少的瘧疾病人,必須先服用此藥。

人參(去蘆),厚朴(薑製),陳皮(各一錢半),蒼朮(米泔水浸,炒,二錢),茯苓(去皮),半夏(湯洗七次),草果,藿香,甘草(炙,各一錢)

白話文:

人參(去除鬚鬚),厚朴(用薑汁炮製),陳皮(各1.5錢),蒼朮(用米湯浸泡,炒過,2錢),茯苓(去除外皮),半夏(用熱水洗滌七次),草果,藿香,甘草(炙烤過,各1錢)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煎一盅,不拘時服。

小柴胡湯,治瘧疾熱多寒少,或單熱頭痛,胸滿咽乾。

方見傷寒門。

濟生清脾湯,治癉瘧,脈來弦數,但熱不寒,或熱多寒少,口苦咽乾,小便赤澀。

白話文:

服用此方时,取水两盅,加入生薑三片和红枣一枚,煎煮至一盅,不拘时间服用。

小柴胡湯適用於治療瘧疾,症狀表現為熱多寒少,或單純發熱頭痛、胸悶、咽喉乾燥。

此方出自傷寒門。

濟生清脾湯則用於治療癉瘧,症狀表現為脈象弦數,只有發熱而無寒症,或熱多寒少,口苦咽乾、小便赤澀。

青皮(去穰),厚朴(薑製),白朮,半夏(湯泡),黃芩,草果,柴胡,茯苓(各一錢),甘草(炙,半錢)

白話文:

青皮(去除果核),厚朴(用薑炮製),白朮,半夏(用熱水泡製),黃芩,草果,柴胡,茯苓(各一錢),甘草(炙製,半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五片,煎至八分,食遠服。

鱉甲飲子,治瘧疾久不愈,脅下痞滿,腹中結塊,名曰瘧母。

白話文:

上面的藥方做成一副,用兩碗水,加上五片生薑,煎煮到剩下八分水量時,飯後服用。

鱉甲飲子這個藥方,用於治療長時間未能痊癒的瘧疾,症狀包括脅下有脹滿感,腹部有結塊的情況,這種情況被稱為瘧母。

鱉甲(醋炙),白朮,草果,檳榔,川芎,芍藥,厚朴(制),橘紅,甘草(炙,各一錢),黃耆(一錢半)

白話文:

鱉甲(用醋烤過),白術,草果,檳榔,川芎,芍藥,厚朴(處理過),橘紅,甘草(烤過,各一錢),黃耆(一錢半)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七片、棗二枚,煎至八分,食遠服。

驅瘧飲,治諸瘧,久瘧不愈者。

白話文:

將以上的藥材做成一副藥,用兩碗水,加上七片生薑和兩枚大棗,煎煮至剩下八分滿,飯後服用。

驅瘧飲,用於治療各種瘧疾,特別是久治不愈的瘧疾。

草果,青皮(去穰),陳皮,人參(去蘆),茯苓(去皮),半夏(制),厚朴(制),蒼朮(炒),檳榔,白朮,甘草(各一兩),良薑(五錢)

白話文:

草果、青皮(去除果肉)、陳皮、人參(去根)、茯苓(去皮)、半夏(製過的)、厚朴(製過的)、蒼朮(炒過的)、檳榔、白朮、甘草(各一兩)、良薑(五錢)

上㕮咀,每服七錢,水二盅,生薑五片、棗二枚、烏梅一個,煎至八分,食遠服。

常山飲,治瘧疾發散不愈,漸成癆瘵。

常山,知母,草果,甘草(炙,各一兩),良薑,烏梅肉(各五錢)

上㕮咀,每服七錢,水二盅、生薑五片、棗二枚,煎至八分,稍冷服。

草果飲,治諸瘧通用。

草果,白芷,良薑,青皮(去穰),川芎,紫蘇,甘草(炙,各一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八分,食遠服。

白朮散,治風寒入留經絡,與衛氣相併,日發瘧疾,寒熱交作。

白話文:

常山飲用來治療瘧疾發散不愈,逐漸演變成癆瘵。草果飲則用來治療各種瘧疾。白朮散則用來治療風寒入侵經絡,與衛氣相合,導致每天發作的瘧疾,寒熱交替。

麻黃,白朮,茯苓,桂心(各一錢),陳皮,青皮(去穰),桔梗,白芷,甘草(炙),半夏,紫蘇,烏梅肉(各八分),乾薑(五分)

白話文:

麻黃、白朮、茯苓、桂心(各 6 克),陳皮、青皮(颳去白色絨毛),桔梗、白芷、炙甘草、半夏、紫蘇、烏梅肉(各 4.8 克),乾薑(3 克)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棗二枚,煎至八分,食遠服。

老瘧飲,治久瘧結成癥瘕,癖在胸脅,諸藥不愈者。

白話文:

上方作為一劑,使用兩碗水,加入三片生薑、兩枚大棗,煎煮至剩下八分水量時服用,應在飯後一段時間再服用。

老瘧飲,用於治療長時間的疟疾所形成的症瘕,病灶位於胸脇部位,對於使用多種藥物治療無效的情況。

蒼朮(米泔浸),草果(去皮),桔梗(去蘆),青皮(去穰),陳皮,良薑(各一錢),白芷,茯苓(去皮),半夏(湯泡),枳殼(麩炒),甘草(炙),桂心,乾薑(炮),紫蘇,川芎(各五分)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入鹽少許,煎至八分,食前服。

白話文:

蒼朮(用米湯浸泡),草果(去掉外皮),桔梗(去掉根部),青皮(去掉內膜),陳皮,良薑(各一錢),白芷,茯苓(去除外皮),半夏(用熱水泡軟),枳殼(用麩子炒焦),甘草(經過炙烤),桂心,乾薑(經過炮製),紫蘇,川芎(各五分)

桂枝黃芩湯,治瘧疾服藥,寒熱轉大者,知太陽、陽明、少陽三陽合病也,當以此藥治之。

白話文:

桂枝黃芩湯是用於治療瘧疾的藥方。如果患者服藥後寒熱交替加劇,表示太陽、陽明、少陽三陽經絡同時受病了,應該使用桂枝黃芩湯進行治療。

桂枝(一錢),黃芩,半夏(泡),人參(各二錢),柴胡(六錢),石膏(四錢),知母(一錢半),甘草(炙,一錢)

上㕮咀,分作二服,每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煎至一盅,食遠服。

白話文:

桂枝(1 錢) 黃芩(2 錢) 半夏(泡製後使用,2 錢) 人參(2 錢) 柴胡(6 錢) 石膏(4 錢) 知母(1.5 錢) 甘草(炙製後,1 錢)

萬安散,治一切瘧疾,得病之初,以其氣壯,進此藥以取效。氣虛胃弱及妊婦不宜服之。

白話文:

萬安散,用於治療所有瘧疾。發病之初,因其病情兇猛,服用此藥以求見效。但氣虛胃弱者和孕婦不宜服用。

蒼朮(米泔浸),厚朴(薑製,炒),陳皮,檳榔,常山(酒浸),甘草(炙,各一錢半)

上㕮咀,水二盅,煎至一盅,去柤,露一宿,臨發早溫服,忌熱物片時。

勝金丸,治一切寒熱瘧疾,胸膈停痰,發散不愈者。

檳榔(四兩),常山(酒浸,蒸,焙,一斤)

白話文:

蒼朮用米泔水浸泡,厚朴用薑製後炒,陳皮、檳榔、常山用酒浸泡,甘草炙烤,每味藥各取一錢半。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兩盅煎煮至一盅,去除藥渣,放置一夜,臨行前溫熱服用。服藥後暫時避免食用熱性食物。

此方名為勝金丸,用於治療一切寒熱瘧疾、胸膈痰滯、發散不愈的症狀。

檳榔取四兩,常山用酒浸泡後蒸、焙,取一斤。

上為細末,用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當發前一日臨臥時,用涼酒吞下便睡,至四更,再吞一服。忌食熱物、生冷。

白話文:

上層的藥材要磨成細粉,用麵糊將藥粉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丸。在發病前一天睡覺前,用涼酒吞服一劑藥丸,然後入睡。到凌晨四點,再吞服一劑藥丸。忌口熱性食物和生冷食物。

克效餅子,治一切瘧疾,發作有時,先覺伸欠,乃作寒慄,鼓振頤頷,中外皆寒,腰脊俱痛,寒戰既已,內外皆熱,頭痛如破,渴欲飲冷,或痰聚胸中,煩滿欲嘔,或先熱後寒,或先寒後熱,或寒多熱少,或熱多寒少,或寒熱相半,或但熱不寒,或但寒不熱,或一日一發,或一發後六七日再發,皆治之。

白話文:

「克效餅子」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各種瘧疾。

發作時,患者會先覺得伸懶腰、打哈欠,然後感到發冷,下巴和兩腮顫動,身體內外都發冷,腰和背部疼痛。

發冷過後,身體內外都發熱,頭痛劇烈,像頭要裂開一樣,口渴想喝冷飲。有些人會感到胸中痰液積聚,煩悶脹滿,想嘔吐。

瘧疾發作時,有的先發熱後發冷,有的先發冷後發熱,有的發冷時間長發熱時間短,有的發熱時間長發冷時間短,有的發冷發熱時間差不多,有的只發熱不發冷,有的只發冷不發熱。

發作的頻率也不一樣,有的每天發作一次,有的發作後六七天再發作一次。無論哪種情況,都可以用這個藥方治療。

甘草(炙),綠豆末,荷葉(爁,各五錢),定粉(研),龍腦(研),經,麝香(研,各半兩),金箔(為衣,二十五片),信砒(醋煮,兩半),硃砂(研飛,一兩)

白話文:

炙甘草、綠豆粉、燒過的荷葉(各 5 錢),研細的定粉、研細的龍腦、麝香(各半兩),用金箔做外衣(25 片),醋煮過的信石(1 兩),研磨並過篩的硃砂(1 兩)

上為細末,煉蜜搜和,每兩作二十丸,捏扁以金箔為衣,每服一餅,以新水磨化。日發者,未發前服之;間日者,不發夜服;隔數日發者,前一日夜服;連日者,侵晨服。

白話文:

上半部是細小成沫的藥粉,和蜜和在一起,每兩分為二十丸。壓扁藥丸,用金箔包起來。每次服一丸,用新水研磨溶解後服用。毎日發作的,在未發作前服用;隔天發作的,在不發作的晚上服用;隔幾天發作的,在前一天晚上服用;連續幾天發作的,在清晨服用。

辰砂丹,治瘧疾久不愈者。

硃砂(用米為衣,一兩),信砒(醋煮),雄黃(各五錢)

上三味研極細,入白麵六錢,滴水和丸如綠豆大,硃砂為衣,每服一丸,至夜星宿全時,無根水吞下。

驅瘧丹,治久瘧不愈。

常山末,草果末,菖蒲末,綠豆粉(各兩),信砒(醋煮,二錢半)

白話文:

辰砂丹,治疗疟疾长时间未痊愈的患者。

朱砂(用米包裹,一两),砒霜(醋煮),雄黄(各五钱)

以上三味药研磨至极细,加入六钱的白面,滴水制成绿豆大小的丸子,以朱砂为外衣,每次服用一丸,在夜晚星辰全部出现时,用无根水送服。

驱疟丹,治疗长时间未愈的疟疾。

常山粉末,草果粉末,菖蒲粉末,绿豆粉(各两),砒霜(醋煮,二钱半)

上用稀麵糊搜和,分作一百二十餅,每用一餅,用茶清浸露一宿,臨發日五更冷服。痰飲在上即吐痰飲,在下即瀉。小兒用一角,依前法服。忌雞、魚、濕面、豬、羊肉。

白話文:

用稀麵糊混合,分作一百二十個麵餅。每次使用一個麵餅,用清茶浸泡一晚,在第二天清晨冷服。如果痰液在上就會吐出,如果在下就會瀉出。兒童使用四分之一個麵餅,按照上述方法服用。忌食雞、魚、麵條、豬肉、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