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選要》~ 卷之十 (2)
卷之十 (2)
1. 婦人門
夫婦人以血為本者,蓋其血勝於氣也。血藏於肝,流注於臟,而主其血者在心也。上則為乳汁,下則為月水,合精而為胞胎者也。雖然血之所以流暢於經絡者,氣實使之,但以血為本也。夫女子十四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之脈盛,故月候以時而行。衝任者,血之海也。月候者,經絡之餘也。
白話文:
天癸者,月水也。天者,謂天真之氣;癸者,北方陰水也。其候常以三旬一見,則無病矣。
一或血氣不調,陰陽愆伏,過於陽,則經脈前期而來,過於陰,則經脈後期而至。蓋血性得熱則宣流,得寒則凝澀。陰氣乘陽,內寒血澀,故其來乍少;陽氣乘陰,血熱流散,故其來乍多,過與不及皆致病也。然經脈不行,其候有三:一則血氣盛實,經絡遏閉,其脈滑實,法當通經疏利之。
有時,由於血氣失調或陰陽失衡,過於陽氣旺盛,經期就會提前來到;過於陰氣旺盛,經期就會推遲。這是因為,血液受熱會流動暢通,受寒則會凝滯不暢。如果陰氣侵犯陽氣,內部寒冷導致血液凝滯,月經流量就少;如果陽氣侵犯陰氣,血液因熱而流散,月經流量就多。過多或過少都會導致疾病。
如果經脈不暢通,會有三個徵兆:
1. 血氣盛實:經絡受到阻滯,脈搏滑而有力,需要疏通經絡。
白話文:
有時候,因為血氣失調或者陰陽不平衡,如果陽氣太旺,月經就會提前來;如果陰氣太重,月經就會延後。這是因為血液在受熱時會流通得比較順暢,而在受寒時則會變得不流通。如果陰氣影響了陽氣,體內過於寒冷使血液凝結,月經量就會減少;如果陽氣影響了陰氣,血液因為熱而擴散,月經量就會增多。不管是過多還是過少都會引起疾病。
如果月經不順暢,會有以下三個徵兆:
- 血氣充盈:經絡受到阻塞,脈搏會顯得滑而且有力,這時候需要疏通經絡。
一則形體憔悴,經絡涸竭,其脈虛弱,法當滋養血氣。一則風冷外傷,七情內賊,以致經絡痹滯,其脈浮澀,法當散風冷,逐瘀血,生新血。經脈不行,此諸病所由生也。若血虛,潮熱、盜汗、筋攣,則為虛勞;血少水涸,燥氣乘肺,則為干嗽;宿寒留滯,血與氣搏,則為腹痛;敗血結塊,時發寒熱,則為癥瘕;或風寒滯經,血化為水,流溢四肢,謂之血分;或脾不制水,血與水並,浮脹肌肉,謂之虛腫;或衝任氣虛,內欲過度,風邪冷熱之氣入於胞門,穢液與血相兼而下,冷則多白,熱則多赤,冷熱不調,赤白相半,謂之赤白帶;或衝任勞損,經海傷動,脾虛衛弱,不能約制,其血倏然暴下,謂之崩中。亦有非時血行,淋瀝不斷,謂之漏下。
白話文:
- 一種是身體消瘦,經絡乾涸,脈搏微弱,應當滋養氣血。
- 一種是受風寒所傷,情緒內傷,導致經絡不通,脈搏浮而澀,應當散風寒,化瘀血,生新血。
- 經脈不通,是這些疾病的根源。
- 如果血虛,會出現潮熱、盜汗、筋攣,稱為虛勞;血少水虧,燥熱侵襲肺部,會出現乾咳;宿寒殘留,與血氣相搏,會導致腹痛;敗血凝結,時而發熱發冷,稱為癥瘕;
- 或者風寒阻滯經絡,血液化為水液,流溢到四肢,稱為血分;或者脾臟不能控制水液,水液和血液混雜,浮腫肌肉,稱為虛腫;
- 或者衝任二脈氣虛,房事過度,導致風邪冷熱之氣侵入子宮,陰液和血液混雜排出,冷時多為白色,熱時多為紅色,冷熱不調,紅白相間,稱為赤白帶;
- 或者衝任二脈受損,月經失調,脾氣虛弱,防衛機能差,無法控制,血液會突然大量排出,稱為崩中;
- 還有的不是經期,血液淋漓不斷,稱為漏下。
以至眩暈、煩悶、嘔惡、怔忪、迷惑、健忘、發狂、妄語、小便不禁。此婦人以血受病最多,而血之為病,遇夜愈增劇也。
白話文:
以至於頭暈、煩悶、嘔吐、目光呆滯、神志不清、健忘、發狂、說胡話、小便失禁等症狀。這種婦科疾病主要是由血虛所致,而且血虛造成的症狀在夜晚會加重。
自其血氣和平,陰陽調順,則精血聚而胞胎成。胞胎已成,而心腎二脈,其動也應手而疾。蓋心之所主者血,腎之所主者精,精血交併而成之。精盛則為男,血盛則為女,此亦自然之理也。
白話文:
當一個人氣血和諧,陰陽平衡,精血就會聚集,形成胎兒。胎兒形成後,心和腎這兩條經脈,它的跳動也會隨手而動,而且跳得很快。因為心主血,腎主精,精血交合才形成胎兒。精氣旺盛就會生男孩,血氣旺盛就會生女孩,這也是自然的法則。
其胎前有疾,先以安胎、順氣為本,然後兼治其疾,不可驟用峻利有毒之藥,慎之,慎之。如無他疾,亦不可妄服藥餌,待十月以候分娩。至於臨產之時,尤當謹護,亦有難產及不順生路者,皆當急備救之,不可輕也。產後最宜調理。若腹中痛,惡露未盡,必須逐去之,然後補養血氣。
白話文:
(孕婦)懷孕前如果有疾病,應先以安胎、順氣為主要治療原則,然後再兼顧疾病治療,不可倉促使用猛烈而有毒的藥物,要慎重再慎重。如果沒有其他疾病,也不可胡亂服藥,等待十個月後再觀察分娩情況。到了臨產時,尤其要謹慎護理,遇到難產或產道不順的情況,都要緊急處理,不可輕視。
產後最需要好好調養身體。如果腹中疼痛,惡露未盡,必須先排除乾淨,然後纔可以補養氣血。
蓋產後有疾,悉屬虛弱,惟當養血為主,雖有他病,不可峻攻,此其法也。若產後將息失宜,變生諸疾,不可勝舉,姑述其略如此,尚當考諸《大全方》及《產寶》等書,以盡其述可也。
白話文:
一般來說,產後會虛弱,因此以養血為主。即使有其他疾病,也不可強力治療,這是基本的原則。如果產後調養不當,容易引起各種疾病,例子不勝枚舉。這裡只簡單介紹一下,更詳細的內容可以參閱《大全方》和《產寶》等書籍。
四物湯,益榮衛,滋氣血。治月水不調,臍腹㽲痛;婦人經病或前或後或多或少,疼痛不一,腰足腹中痛,或崩中漏下;或半產惡露過多,或停留不出;妊娠腹痛,下血,胎不安;產後血塊不散,或亡血過多,惡露不止。四物湯加茱萸煎服,若陽臟少使茱萸,若陰臟多使茱萸。一方加香附子,治諸虛不足,並皆治之。
白話文:
四物湯能滋養氣血,調和陰陽。它主要用於治療月經不調,臍腹部疼痛;婦女經期紊亂,時而提前、時而延後、時而經血過多或過少,疼痛程度不一,伴有腰腿或腹中疼痛,或崩漏出血;或產後惡露過多,或惡露不盡;妊娠期間腹痛、下血,胎位不穩;產後血塊不散,或產後失血過多,惡露不止。
在四物湯中加入肉桂煎服,如果陽氣不足就多放肉桂,如果陰氣過盛就少放肉桂。另一種方法是加入香附子,用於治療各種虛弱不足的症狀,都能有效治療。
熟地(補血,如臍痛,非此不能除,乃通於腎經之藥也),川芎(治風泄肝木也,如血虛頭痛,非此不能除,乃通於肝經之藥也),芍藥(和血理脾,如腹中虛痛,非此不能除,乃通於脾經之藥也),當歸(和血,如血刺痛,非此不能除。刺如刀割。乃通腎經之藥也)
白話文:
熟地: 補血,例如臍部疼痛,非熟地不可去除,屬於通於腎經的藥物。
川芎: 治療風邪引起的肝氣鬱結,例如血虛頭痛,非川芎不可去除,屬於通於肝經的藥物。
芍藥: 調和氣血,理氣健脾,例如腹中虛痛,非芍藥不可去除,屬於通於脾經的藥物。
當歸: 調和氣血,例如血氣刺痛,非當歸不可去除,疼痛如刀割,屬於通於腎經的藥物。
上為粗末,水煎服。加減於後:治婦人骨蒸加地骨皮、壯丹皮。若妊娠胎動不安,下血不止者加艾十葉、阿膠一片,又加蔥白、黃耆。若血臟虛冷,崩中去血過多,亦加膠、艾。若婦人常服,春倍川芎,脈弦頭痛,夏倍芍藥,脈洪飧泄;秋倍地黃,脈沉澀血虛;冬倍當歸,脈沉寒而不食。
白話文:
將藥材粗略研磨成末,用水煎服。以下提供加減的建議:
- **治療婦人骨蒸:**加入地骨皮、壯丹皮。
- **若妊娠胎動不安,下血不止:**加入艾葉十葉、阿膠一片,再加蔥白、黃耆。
- **若血臟虛冷,崩中失血過多:**也加入膠、艾。
- 若婦人經常服用:
- 春季加倍川芎,脈弦頭痛。
- 夏季加倍芍藥,脈洪腹瀉。
- 秋季加倍地黃,脈沉澀血虛。
- 冬季加倍當歸,脈沉寒而不思飲食。
若春則防風四物,加防風,倍川芎;若夏則黃芩四物,加黃芩,倍芍藥;若秋則門冬四物,加天門冬,倍地黃;若冬則桂枝四物,加桂枝,倍當歸。若血虛而腹痛,微汗而惡風,四物加茂桂,謂之腹痛六和;若風眩暈,加秦艽、羌活,謂之風六合;若氣虛弱,起則無力,眶然而倒,加厚朴、陳皮,謂之氣六合;若發熱而煩,不能睡臥者,加黃連、梔子,謂之熱六合;若虛寒脈微,自汗,氣難布息,清便自調,加乾薑、附子,謂之寒六合;若中濕,身沉重無力,身涼微汗,加白朮、茯苓,謂之濕六合。
柴胡四物湯,治產後虛勞,日久而脈浮疾。
白話文:
春季: 防風四物湯:原有四物湯,再加防風,川芎量加倍。
夏季: 黃芩四物湯:原有四物湯,再加黃芩,芍藥量加倍。
秋季: 門冬四物湯:原有四物湯,再加天門冬,地黃量加倍。
冬季: 桂枝四物湯:原有四物湯,再加桂枝,當歸量加倍。
特殊情況:
- **血虛腹痛:**四物湯加茂桂,稱為「腹痛六和」。
- **風眩暈:**四物湯加秦艽、羌活,稱為「風六合」。
- **氣虛無力:**四物湯加厚朴、陳皮,稱為「氣六合」。
- **發熱煩躁:**四物湯加黃連、梔子,稱為「熱六合」。
- **虛寒脈弱:**四物湯加乾薑、附子,稱為「寒六合」。
- **中濕:**四物湯加白朮、茯苓,稱為「濕六合」。
川芎,當歸,芍藥,熟地黃(各一兩半),柴胡(八錢),人參,黃芩,半夏(薑汁製),甘草(各三錢)
白話文:
川芎、當歸、芍藥、熟地黃(各 15 克) 柴胡(8 克) 人參、黃芩、半夏(用薑汁炮製)、甘草(各 3 克)
上㕮咀,每服一兩,用水二盅,生薑三片、棗二枚,煎至八分,食遠服。
若四物湯中加吳茱萸,或加香附子,治婦人百病。
八物湯,治婦人傷寒汗下後,或產後血虛,飲食減少者,宜服之。
當歸,川芎,芍藥,熟地黃,黃耆,白朮,茯苓,甘草(炙,各一錢一分)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八分,食遠服。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一兩,用兩碗水,加入三片生薑、兩個紅棗,煎煮至八分滿,飯後服用。
如果四物湯中加入吳茱萸或香附子,可以治療婦人的各種疾病。
八物湯用於治療婦人在傷寒發汗後或產後血虛、食慾不振的情況,適合服用。
八物湯的藥方為當歸、川芎、芍藥、熟地黃、黃耆、白朮、茯苓、甘草(炙,各一錢一分),將所有藥材混合成一服,用兩碗水煎煮至八分滿,飯後服用。
大溫經湯,治衝任虛損,月候不調,或來多不已,或過期不行,或崩中去血過多,或因半產,瘀血停留,小腹急痛,五心煩熱,並宜服之。
白話文:
大溫經湯用於治療衝任二脈氣血虛損,月經不調,或月經量多不止,或月經遲遲不來,或子宮崩血量多,或因流產導致瘀血滯留,小腹急痛,手腳心發熱,都可以使用本方。
吳茱萸(湯泡,一錢),麥門冬(去心,二錢),半夏(二錢半),牡丹皮,白芍藥,肉桂(去粗皮),人參,當歸(去蘆),芎藭,阿膠(碎,炒),甘草(炙,各一錢)
白話文:
吳茱萸(用熱水泡開,一錢) 麥門冬(去核,二錢) 半夏(二錢半) 牡丹皮(一錢) 白芍藥(一錢) 肉桂(去粗皮,一錢) 人參(一錢) 當歸(去蘆頭,一錢) 芎藭(一錢) 阿膠(研碎,炒過,一錢) 甘草(炙製過,各一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五片,煎至八分,食前服。
逍遙散,治血虛煩熱,月水不調,臍腹脹痛,痰嗽潮熱。
白話文:
上方作為一劑藥,使用兩杯水,加入五片生薑,煎煮至剩下八分水量,在飯前服用。
逍遙散,用於治療血虛引起的煩熱,月經不調,肚臍周圍及腹部脹痛,以及痰多咳嗽和潮熱症狀。
柴胡(二錢),白朮,茯苓(各二錢),當歸(去蘆),芍藥(各二錢半),薄荷(半錢),甘草(炙,一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煨姜五片,煎至一盅,不拘時服。
白話文:
柴胡(6 克),白朮、茯苓(各 6 克),當歸(去蘆)、芍藥(各 7.5 克),薄荷(1.5 克),甘草(炙,3 克)
加味吳茱萸湯,治衝任衰弱,月候愆期,或前或後,或崩漏不止,赤白帶下,小腹急痛;每至經行時頭眩,飲食減少,氣滿心怯,肌肉不澤,並宜服之。
白話文:
加味吳茱萸湯,用於治療衝任二脈虛弱,導致月經不調,有時提前有時延後,或崩漏不止,白帶或血帶,小腹劇烈疼痛;每到經期時頭暈,食慾不振,腹脹心慌,皮膚肌肉失去光澤,都適合使用此方。
吳茱萸,當歸(各一錢半),官桂(去粗皮),北細辛(各五分),半夏(制,二錢),麥門冬,乾薑(炮),白茯苓,桔梗,南木香(不見火),防風,牡丹皮,甘草(各一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棗一枚,煎至八分,食前服。
白話文:
中藥材:
- 吳茱萸:1.5錢
- 當歸:1.5錢
- 官桂(去皮):0.5錢
- 北細辛:0.5錢
- 半夏(薑汁炮製):2錢
- 麥門冬:1錢
- 乾薑(炮製):1錢
- 白茯苓:1錢
- 桔梗:1錢
- 南木香(不經火):1錢
- 防風:1錢
- 牡丹皮:1錢
- 甘草:1錢
紅花當歸散,治婦人血海虛竭,或積瘀血,經候不調,或斷續不定,時作腹痛,腰胯重疼攻刺,小腹緊硬,及室女月水不通,並宜服之。
白話文:
紅花當歸散,用於治療女性氣血虛弱、或有瘀血積聚的情況,導致經期不調、經血斷斷續續,時常感到腹痛、腰胯疼痛刺痛、小腹緊繃,以及處女經血不通等症狀。
紅花,紫葳,牛膝,白芷,蘇木(各一錢),桂心(三錢半),當歸(用尾),劉寄奴(各二錢),甘草(半錢),赤芍藥(三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酒一盅,煎至一盅,空心服。
白話文:
紅花、紫葳、牛膝、白芷、蘇木(各 6 克) 桂心(21 克) 當歸(去尾後使用)、劉寄奴(各 12 克) 甘草(3 克) 赤芍藥(18 克)
伏龍肝散,治血氣勞傷,衝任脈虛,經血非時注下,或如豆汁,或成血片,或五色相雜,臍腹冷痛,經久不止。
白話文:
伏龍肝散:用於治療血氣虛損、衝任脈虛弱,導致月經不調,表現為經血非正常時間流出,可能呈豆汁狀、血塊狀或五顏六色,伴有臍腹部冷痛,長期不愈。
伏龍肝,麥門冬(去心),赤石脂(各一錢),熟地黃,艾葉(炒,各一錢半),當歸(炒),川芎(各二錢半),肉桂(去粗皮),乾薑(炮),甘草(各半錢)
白話文:
伏龍肝、麥門冬(去心)、赤石脂(各一錢),熟地黃、艾葉(炒,各一錢半),當歸(炒)、川芎(各二錢半),肉桂(去粗皮)、乾薑(炮)、甘草(各半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棗二枚,煎至一盅,食前服。
六神湯,治血氣不足,肌體煩熱,四肢倦怠,飲食不進。
川芎,當歸,白芍藥,熟地黃,黃耆,地骨皮(各二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一盅,食遠服。
白話文:
將川芎、當歸、白芍藥、熟地黃、黃耆、地骨皮各二錢,一起煎煮,用水兩碗,煎至一碗,飯前服用。這方劑叫做六神湯,用於治療血氣不足,身體發熱、四肢無力、食慾不振的症狀。
延胡索湯,治婦人室女七情所感,血與氣並,心腹疼痛,或連腰脅,甚作搐搦;一切血氣,經候不調,並宜服之。
白話文:
延胡索湯,用於治療婦女或未婚女性因情緒激動而導致血氣凝滯,表現為心腹疼痛,有時還伴有腰脅疼痛,嚴重時還會痙攣抽搐。此外,本方還適用於所有血氣不通暢、月經不調的情況。
延胡索,蒲黃,赤芍藥,片薑黃,當歸(各一錢半),乳香,木香(不見火),官桂(不見火),沒藥(各一錢),甘草(半錢)
白話文:
延胡索、蒲黃、赤芍藥、片薑黃、當歸(各15克),乳香、木香(未經火炒)、官桂(未經火炒)、沒藥(各10克),甘草(5克)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煎至一盅,食前服。
柴胡散,治婦人寒熱體瘦,肢節疼痛,口乾心煩,不欲飲食。
白話文:
上面的藥方做成一副,用兩碗水和三片生薑來煎,煎到剩下一碗時,在飯前服用。
柴胡散,用於治療婦女的發冷發熱、身體消瘦、肢體關節疼痛、口乾舌燥、心情煩躁、不想吃東西的症狀。
柴胡,赤茯苓,黃耆,白朮(各一錢),麥門冬(三錢),鱉甲(醋炙,二錢),人參,地骨皮,枳殼(麩炒),生地黃,桑白皮,赤芍藥,桔梗,甘草(各半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煎至八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 柴胡:1 錢
- 赤茯苓:1 錢
- 黃耆:1 錢
- 白朮:1 錢
- 麥門冬:3 錢
- 鱉甲(醋炙):2 錢
- 人參:半錢
- 地骨皮:半錢
- 枳殼(麩炒):半錢
- 生地黃:半錢
- 桑白皮:半錢
- 赤芍藥:半錢
- 桔梗:半錢
- 甘草:半錢
斷下湯,治婦女衝任氣虛,崩中漏下,經脈不調,每遇月候將來,臍腹腰腳先痛,漸減飲食,四肢乏力,及帶下、三十六疾悉能療之。
白話文:
斷下湯,用於治療女性衝任二脈氣血虛弱,導致崩漏、經脈不調。每次月經來臨前,臍部、腹部、腰部和腳部會先疼痛,逐漸減少飲食,四肢無力,以及白帶過多等女性常見疾病,都能治療。
人參(去蘆),熟地黃,艾葉(醋炒,各一錢),海螵蛸(燒灰),當歸(洗,各二錢),川芎(七分),乾薑(炒,五分),阿膠(蛤粉炒成珠,七分半)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八分,食前服。
白話文:
人參(去除根鬚),熟地黃,艾葉(用醋炒過,各 1 錢),海螵蛸(燒成灰),當歸(洗淨,各 2 錢),川芎(7 分),乾薑(炒過,5 分),阿膠(與蛤蜊粉一起炒成小珠子,7.5 分)
涼血地黃湯,治婦人血崩不止,腎水陰虛不能鎮制包絡相火,故血走而崩也。
白話文:
涼血地黃湯,用於治療婦女血崩不止的情況。這是因為腎水陰虛,不能鎮制包絡中的相火,導致氣血運行失控,血氣外溢而崩漏。
生地黃,當歸尾(各一錢),黃連,黃柏,知母,藁本,川芎,升麻(各四分),紅花(一分),柴胡,防風,羌活,黃芩,細辛,荊芥,蔓荊子,甘草(炙,各二分)
上㕮咀,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八分,食前服。
白話文:
生地黃、當歸尾(各 3 克),黃連、黃柏、知母、藁本、川芎、升麻(各 1.2 克),紅花(0.3 克),柴胡、防風、羌活、黃芩、細辛、荊芥、蔓荊子、甘草(炙,各 0.6 克)
膠艾湯,治勞傷血氣,月水過多、淋瀝漏下,連日不止,臍腹疼痛,及妊娠將攝失宜,胎動不安,腹痛下墜,或勞傷胞絡,胞阻漏血,腰痛悶亂,或因損傷胎上搶心,奔沖短氣,及因產乳,衝任氣虛,不能約制,經血淋瀝不斷,延引日月,漸成羸瘦。
白話文:
膠艾湯:
用於治療由過度勞累導致的氣血不足,導致月經過多,點滴流出,連續多日不止,臍部和腹部疼痛,包括懷孕期間不當調理導致的胎動不安、腹痛下墜,或因勞累損傷子宮,導致子宮出血,腰部疼痛悶脹,或者因身體虛弱導致胎兒壓迫心臟,出現氣喘、短氣,以及因生產後哺乳,衝任二脈氣血虛弱,無法控制月經,導致經血淋漓不止,長期拖延,逐漸導致身體虛弱瘦弱。
熟地黃,白芍藥(各一錢半),當歸(去蘆),艾葉(炒,各一錢),阿膠(炒成珠),川芎,甘草(炙,各七分)
白話文:
熟地黃、白芍藥(各 1.5 公克) 當歸(去除蘆頭)1 公克 艾葉(炒過)1 公克 阿膠(炒成珠)1 公克 川芎 0.7 公克 甘草(炙烤過)0.7 公克
上㕮咀,作一服,用水一盅半,酒半盅,煎至八分,食前服,日二、三服。有汗加黃耆。
紫石英丸,治婦人月經不調,乍多乍少,或前或後,時發疼痛。
白話文:
將藥材切碎混合,作為一劑藥。用一杯半的水和半杯酒一起煎煮,直到剩下八分之一的量,在飯前服用,每天服用二到三次。如果病人出汗,則加入黃耆。
紫石英丸,用於治療婦女月經不調,月經量時多時少,週期時早時晚,並伴有時發性的疼痛。
紫石英(研,水飛),川烏(炮),杜仲(炒去絲),禹餘糧(煅醋淬),遠志(去心),桂心,澤瀉,桑寄生,龍骨(別研),當歸,人參,肉蓯蓉(酒浸),石斛,乾薑(炮),五味子,甘草(炙,各一兩),牡蠣(煅),川椒(去目併合口者,炒出汗,各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用米飲湯送下。
白話文:
- 紫水晶(研磨,水飛)
- 川烏(炮製)
- 杜仲(炒去絲)
- 禹餘糧(煅燒,醋淬)
- 遠志(去心)
- 桂心(桂樹的中心樹皮)
- 澤瀉(水生植物)
- 桑寄生(附生於桑樹的植物)
- 龍骨(另研)
- 當歸
- 人參
- 肉蓯蓉(浸酒)
- 石斛
- 乾薑(炮製)
- 五味子
- 甘草(炙製,各一兩)
- 牡蠣(煅燒)
- 川椒(去籽,合口者,炒出汗,各半兩)
煮附萬安丸,治婦人諸虛百損,五勞七傷,食積氣積,經候不調,赤白帶下。
白話文:
煮附萬安丸:用於治療婦女身體虛弱、各種損傷、五勞七傷、飲食積滯、氣血積聚、經期紊亂、赤白帶下等症狀。
熟地黃,當歸(酒浸),厚朴(薑製),枳殼(麩炒),陳皮,川芎,白芍藥,烏藥,縮砂,木香(各一兩),茯苓(二兩),白朮(四兩),香附(四兩),艾葉(與香附同用醋煮爛,搗餅焙乾,二兩)
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或酒或淡醋湯送下,食前服。
白話文:
熟地黃、當歸(用酒浸泡)、厚朴(用薑汁炮製)、枳殼(用麩皮炒)、陳皮、川芎、白芍藥、烏藥、縮砂、木香(各 1 兩)、茯苓(2 兩)、白朮(4 兩)、香附(4 兩)、艾葉(與香附用醋煮爛,搗成餅,焙乾,2 兩)
內補當歸丸,治血氣虛損,月水不調,或崩中漏下,去血過多,肌體羸困,及月水將行,腰腿重痛,並宜服之。
白話文:
服用內補當歸丸,可以治療血氣虧虛、月經失調,例如經血過多、經血淋漓不淨,導致身體虛弱。此外,當月經來潮前,出現腰痠腿痛,也適合服用內補當歸丸。
當歸(去蘆,炒),阿膠(麵炒),白芷,續斷,乾薑(炮),芎藭,甘草(炙,各四兩),熟地黃(焙,半兩),附子(炮,去皮臍),芍藥,肉桂(各二兩),吳茱萸(湯泡,焙),白朮(各三兩),蒲黃(炒,八錢)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白話文:
當歸(去除蘆頭,炒過) 阿膠(研磨成粉,炒過) 白芷 續斷 乾薑(炮製過) 芎藭 甘草(炙烤過,各四兩) 熟地黃(烘烤過,半兩) 附子(炮製過,去除皮和臍,二兩) 芍藥 肉桂(各二兩) 吳茱萸(用湯浸泡,烘烤過,三兩) 白朮(三兩) 蒲黃(炒過,八錢)
勝金丸,治婦人久虛無子,及產前產後一切病患,兼治男子下虛無力。此藥能安胎催生,妊娠臨月服五、七丸,產時減痛。婦人無子是子宮冷,如服二十日,男女自至。又治積年血氣,腳手麻痹,半身不遂,赤白帶下,血如山崩,及治產後腹中結痛,吐逆心痛;子死腹中,繞臍作痛,氣滿煩悶;夫蓋汗不出,月水不通,四肢浮腫無力,血勞虛勞;小便不禁,中風不語,口噤;產後痢疾,消渴,眼前見鬼,迷暈,敗血上衝,寒熱頭痛,面色痿黃,淋瀝諸疾,血下無度,血痢不止,飲食無味,產後傷寒,虛煩勞悶,產後血癖,產後羸瘦。凡婦人眾疾,不問年深日近,並宜服之。
一方名不換金丸,治婦人諸虛不足,心腹疼痛。
白話文:
勝金丸,用於治療婦女長期體虛不孕,以及產前產後各種疾病,兼治男性虛弱無力。此藥能安胎催生,妊娠臨近分娩時服用五至七丸,分娩時減輕疼痛。婦人未育是因為子宮偏冷,服用二十天左右,男女關係方面會自然順利。此外,此藥還能治療多年血氣不足,手腳麻痹,半身不遂,赤白色帶下,出血量大如山崩,以及治療產後腹中疼痛,噁心嘔吐心痛;胎兒死腹中,臍周疼痛,氣滿煩悶;女性閉汗,月經不調,四肢浮腫無力,血虧虛弱;小便失禁,中風失語,口不能動;產後痢疾,消渴,眼前見鬼,迷糊昏沉,敗血上衝,寒熱頭痛,面色萎黃,淋漓不盡的諸多疾病,血下不止,血痢不止,飲食無味,產後傷寒,虛熱煩悶,產後血氣不足,產後虛弱消瘦。所有婦女疾病,不問病期新舊,都可以服用此藥。
藁本,當歸(酒洗),石脂(赤白皆可),白芍藥,人參(去蘆),白薇,川芎(不見火),牡丹皮,桂心,白芷,白朮(米泔浸),白茯苓,沒藥,甘草(炙),延胡索(以上各一兩)
白話文:
藁本,當歸(用酒洗過),石脂(紅色或白色都可以),白芍藥,人參(去掉心),白薇,川芎(不經過火烤),牡丹皮,桂心,白芷,白朮(用米湯浸過),白茯苓,沒藥,甘草(烤過的),延胡索(以上各種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溫酒化下,初產後用熱醋湯化下。此方系王承宣德祖傳,渠家凡婦人懷娠,便服此藥,甚有神效,常服尤妙。系在京師於能家傳。一方有沉香,無沒藥,一方有附子,無沉香。
白話文:
上層為細末,用蜂蜜和成如彈珠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丸,用溫酒送服,初產後則用熱醋湯送服。這個方子是王承宣德的祖傳祕方,他們家凡是有婦人懷孕,都會服用此藥,效果非常好,經常服用更佳。此方在京城能家代代相傳。一個方子含有沉香,沒有沒藥,另一個方子含有附子,沒有沉香。
滋補暖宮丸,暖血海,實衝任。治子宮虛弱,風寒客滯,因而斷續不成孕育,及帶下赤白,漏下五色,頭虛眩,惙惙少氣,胸滿心悸,臍腹刺痛連引腰背,下血過多,脅肋牽急,嘔逆不食,面黃羸瘦,寢汗自出,舉動乏竭。常服溫補胞室,和養血氣,光悅容顏,散逐風冷,退除萬病,足成孕育,安固胎氣。
白話文:
滋補暖宮丸能溫暖血海,充實衝任二脈。治療子宮虛弱,風寒滯留,導致懷孕斷斷續續或無法懷孕;以及血帶赤白,漏下五色,頭暈目眩,心神不定,氣短,胸悶心悸,臍腹劇痛並延伸至腰背,月經過多,脅肋疼痛,嘔吐噁心,面色蠟黃消瘦,睡覺盜汗,行動無力。長期服用可以溫補胞宮,調和養護氣血,讓容顏光彩,驅散風寒,消除各種疾病,順利懷孕,安穩胎氣。
當歸(三兩),續斷,吳茱萸,五味子,藁本,人參(去蘆),白朮,白茯苓,金釵石斛,川芎,黃耆(蜜炙),香白芷,砂仁,萆薢(酒浸),熟地黃,乾薑,牡蠣粉,香附子(炒去毛),白龍骨,山藥,菟絲子(酒蒸,焙乾),羌活(各二兩),山茱萸(去核),延胡索,小茴香,川椒(各五錢)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溫酒空心送下,或淡醋湯亦可。
白話文:
- 當歸(180克)
- 續斷(120克)
- 吳茱萸(120克)
- 五味子(120克)
- 藁本(120克)
- 人參(去蘆頭)(120克)
- 白朮(120克)
- 白茯苓(120克)
- 金釵石斛(120克)
- 川芎(120克)
- 黃耆(蜜炙)(120克)
- 香白芷(120克)
- 砂仁(120克)
- 萆薢(酒浸)(120克)
- 熟地黃(120克)
- 乾薑(120克)
- 牡蠣粉(120克)
- 香附子(炒去毛)(120克)
- 白龍骨(120克)
- 山藥(120克)
- 菟絲子(酒蒸,焙乾)(120克)
- 羌活(120克)
- 山茱萸(去核)(60克)
- 延胡索(60克)
- 小茴香(60克)
- 川椒(60克)
神仙聚寶丹,治婦人血海虛冷,外乘風寒,搏結不散,積聚成塊,血氣攻注,腹脅疼痛,及經候不調,崩中帶下,並宜服之。
白話文:
神仙聚寶丹,用於治療婦女經血量少、經期遲延、受風寒侵襲,導致血液凝滯不散,積聚成塊,引起血氣鬱結,出現腹脅疼痛等症狀,以及經期紊亂、崩漏、帶下等問題。
沒藥(另研),琥珀(另研),當歸(酒洗,焙取末),木香(取末,各一兩),辰砂(另研),麝香(另研,各一錢),乳香(滴珠明者,另研,二錢半)
上研勻,滴水為丸,每兩作十丸,每服一丸,空心溫酒磨下。
白話文:
沒藥(研磨成粉)、琥珀(研磨成粉)、當歸(用酒清洗後烘乾,取其粉末)、木香(研磨成粉,各一兩)、辰砂(研磨成粉)、麝香(研磨成粉,各一錢)、乳香(選用質地清透的,研磨成粉,二錢半)
濟陰丹,治婦人血海虛冷,久無子息,及產後敗血衝心,中風口噤,子死腹中,擘開口灌藥,須臾生下,便得無恙。治墮胎,腹中攻刺疼痛,橫生逆產,胎衣不下,血暈、血癖、血崩帶,血入四肢,一應血臟有患,及諸種風氣或傷風,吐逆咳嗽,寒熱往來,遍身生瘡,頭痛惡心,經脈不調,赤白帶下,乳生惡氣,胎臟虛冷,數曾墮胎,崩中不定,因此成疾,及室女經脈不通,並宜服之。常服暖子宮,和血氣,悅顏色,退風冷,能消除萬病。
白話文:
濟陰丹,治療女性血海虛寒,久婚不孕、產後敗血衝擊心臟、中風導致口不能開、胎兒死腹中,掰開嘴灌入藥物,片刻後胎兒可順利產出,很快就會恢復健康。
同時也能治療流產、腹中劇烈刺痛、難產橫生、胎盤不下、血暈、血癖、血崩帶下、血流入四肢,以及所有與血液臟腑相關的疾病。此外,也能治療各種風邪或傷風邪引起的嘔吐咳嗽、寒熱交替、全身生瘡、頭痛噁心、經脈不調、白帶或赤帶下、乳房惡氣、胎臟虛寒、多次流產、崩漏不定等由這些疾病引起的頑疾。未婚女性經脈不通,服用此藥也有幫助。
長期服用濟陰丹可以溫暖子宮,調和氣血,讓氣色變好,祛除風寒,消除各種疾病。
三稜(二兩),蓬朮(煨,切片,一兩),蒼朮(泔浸,去皮),枳殼(麩炒),艾葉,劉寄奴,香附子(淨),敗姜(各一兩半),烏豆(三合,上九味以米醋三升煮乾,取出焙乾),當歸身(酒蒸),橘皮(去白),白芍藥(各一兩半),蒲黃(隔紙炒),牡丹皮(去骨),官桂(去粗皮),赤芍藥,片薑黃,青皮(去穰,各一兩),生地黃(酒浸),熟地黃(酒浸),川芎(各七錢半),延胡索(炒),五靈脂(酒煮),白朮(煨,各半兩)
白話文:
三稜(90克),蓬朮(烘焙切片,45克),蒼朮(淘洗去皮),枳殼(炒麩),艾葉,劉寄奴,香附子(去雜),敗姜(各68克),烏豆(135克,以上九味用米醋 1.5 升煮乾,取出烘焙),當歸身(蒸酒),橘皮(去白瓤),白芍藥(各68克),蒲黃(隔紙炒),牡丹皮(去骨),官桂(去粗皮),赤芍藥,片薑黃,青皮(去穰,各45克),生地黃(浸酒),熟地黃(浸酒),川芎(各34克),延胡索(炒),五靈脂(煮酒),白朮(烘焙,各23克)
上為細末,以糯米粉用谷醋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沉香煎湯送下,或紫蘇湯、鹽湯亦可。
白話文:
在上方加入研磨成粉末的藥材,再用糯米粉和穀物醋調成糊,搓成像梧桐子那麼大的丸子。每次服用 50 粒,空腹時用沉香煎湯服用,也可以用紫蘇湯或鹽湯送服。
烏雞煎丸,治婦人胎前產後一切疾病。此藥溫補經血,壯氣和中,令人有子。
白話文:
烏雞煎丸這帖藥方,可以用來治療婦女在懷孕產後出現的各種疾病。這帖藥性溫,可以補養經血,增強氣血、調和身體,還能幫助生育。
烏雄雞(一隻),烏藥,石床,牡丹皮,人參(去蘆),白朮,黃耆(各一兩),蒼朮(米泔浸,一兩半),海桐皮,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臍),白芍藥,蓬莪朮,川烏(炮),紅花,陳皮(各二兩),延胡索,木香,琥珀,熟地黃(洗焙),肉豆蔻,草果(各半兩)
白話文:
烏雞(一隻) 烏藥、石牀、牡丹皮、人參(去掉蘆頭)、白朮、黃耆(各 1 兩) 蒼朮(用米泔水浸泡,1.5 兩) 海桐皮、肉桂(去掉粗皮)、附子(已炮製,去掉皮和臍),白芍藥、蓬莪朮、川烏(已炮製)、紅花、陳皮(各 2 兩) 延胡索、木香、琥珀、熟地黃(已清洗和烘焙)、肉豆蔻、草果(各 0.5 兩)
上細銼成咀用,烏雞去毛及腸肚,將藥安放雞肚中,用瓦器或銀鍋內,以好酒一斗同煮,候酒干,去雞骨,慢火焙乾,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溫酒或淡醋湯任下。
通經丸,治婦人室女月候不通、疼痛,或成血瘕。
白話文:
把上等細研磨成粉末。將烏雞去毛和內臟,把藥物放入雞肚中。用瓦器或銀鍋,加入一斗好酒同煮,等到酒煮乾,取出雞骨,用文火烤乾,研磨成細粉。用蜂蜜和丸劑,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 5-70 丸,用溫酒或淡醋湯送服。
桂心,青皮,大黃(煨),乾薑(炮),川椒(去目,炒出汗),蓬朮(煨),乾漆(炒,煙盡),川烏(炮),當歸,桃仁(炒,去皮,各等分)
白話文:
桂皮、陳皮、大黃(烘烤過)、乾薑(炮製過)、川椒(去除果殼,炒過並逼出汗水)、澤瀉(烘烤過)、乾漆(炒製過,直到煙霧消失)、川烏(炮製過)、當歸、桃仁(炒製過,去除外皮,各等分)
上為細末,用四分同米醋熬膏,和六分末成膏劑,臼中杵一、二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醋湯送下。一方有紅花無川烏。
白話文:
把上等的細末藥材,用四分之一的量和米醋熬成膏狀,再加入六分之一的細末藥材,一起搗成膏劑。在臼中用杵搗打一百到兩百次,把膏劑丸成像梧桐子一樣大。每次服用三到五十顆丸藥,空腹時用醋湯送服。另一種方子不含紅花,而含有川烏。
替灸丸,治婦人久冷,赤白帶下,肚腹疼痛,經脈不調,面色痿黃,腳手疼痛,四肢無力,久無子息。此藥服之,久能溫中暖臍,調經有子,藥服不盡,即有效驗。
白話文:
替灸丸是一種治療女性長期體寒、白帶或血帶下、腹部疼痛、經期不調、面色蠟黃、手腳疼痛、四肢無力以及不孕症的藥物。服用此藥一段時間後,可以溫暖中焦,溫煦臍部,調理經期,促進生育。即使沒有服用完所有藥物,也會產生明顯效果。
茯苓(去皮),艾葉(各八兩),當歸(洗),香附子(各四兩),川芎,芍藥(各二兩),吳茱萸(炒,三兩)
白話文:
茯苓(削皮):400 克 艾葉:400 克 當歸(清洗):200 克 香附子:200 克 川芎:100 克 芍藥:100 克 吳茱萸(炒製):150 克
上用米醋五升,砂鍋內煮乾,為細末,醋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淡醋湯下,日三服。
備金散,治血崩不止。
香附子(炒,四兩),當歸尾(一兩二錢),五靈脂(炒,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溫酒調服。
白話文:
用五升米醋放在砂鍋裡煮乾,研成細末,再用醋糊將藥末捏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時用淡醋湯送服,每天服用三次。
這個藥方名叫備金散,主要用來治療血崩不止。
將香附子(炒過,四兩)、當歸尾(一兩二錢)、五靈脂(炒過,一兩)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空腹時用溫酒調服。
當歸煎,治赤白帶下不止,腹內疼痛,四肢煩疼,不欲飲食,日漸羸瘦。
白話文:
當歸煎劑,可用於治療女性下體分泌物異常(赤白帶下),反覆不止,伴有腹痛、四肢痠痛、食慾不振,導致身體消瘦的症狀。
當歸(酒浸),赤芍藥,牡蠣(火煅),阿膠(銼,蛤粉炒),白芍藥,續斷(酒浸,各一兩),地榆(半兩),熟地黃(一兩)
白話文:
當歸(用酒浸泡),赤芍藥,牡蠣(用火煅燒),阿膠(銼成碎片,用蛤粉炒過),白芍藥,續斷(用酒浸泡,各取一兩),地榆(取半兩),熟地黃(取一兩)
上為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送下。
艾煎丸,治婦人室女經候不調,臍腹冷痛,噁心,腹常滿脹,至晚則增。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醋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粒,空腹時用米湯送服。
艾煎丸,用於治療婦女月經不調,肚臍周圍和腹部冷痛,噁心,腹部經常感到脹滿,到了晚上症狀會加重。
食茱萸(湯洗),當歸(酒洗,各七錢半),熟地黃,白芍藥(各一兩半),石菖蒲(炒),川芎,人參(去蘆,各一兩),熟艾(糯米飲拌,搗成餅焙乾為末,四兩)
上為末,酒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淡醋湯空心送下。
白話文:
用茱萸(用湯洗淨)、當歸(用酒洗淨,各 7.5 克)、熟地黃、白芍藥(各 15 克)、石菖蒲(炒過)、川芎、人參(去蘆,各 10 克)、熟艾(用糯米飲拌勻,搗成餅,烘乾磨成粉末,40 克)
煮附丸,治婦人、室女一切血氣,經候不調,臍腹㽲痛,面色痿黃,心忪乏力,腹脹脅疼,頭暈噁心,飲食減少,崩漏帶下,大腸便血,積聚癥瘕,並皆治療。若以其名,人人言之耗氣,不喜此藥,世訛之久,不肯服者甚多,殊不知獲效非常。方書所載香附子乃婦人之仙藥,不可輕忽,修制相感,豈可同日而語哉?能久服之,自顯其功耳。
白話文:
煮附丸,可以治療婦女和少女的一切血氣失調,包括經期不準、肚臍和腹部疼痛、面色蒼白發黃、心悸乏力、腹脹脇痛、頭暈噁心、食慾不振、崩漏帶下、大腸便血、積聚塊狀物等病症。如果只看藥名,很多人會說它會耗損元氣,而不喜歡這種藥,這種誤傳已經流傳很久,有很多人不願意服用它。然而,實際上它的療效非常顯著。醫書中記載的香附子是婦女的仙丹妙藥,不可忽視。調製後發揮作用,豈能和原來的藥材同日而語?只要能長期服用,它的功效自然會顯現出來。
上以香附子不拘多少,先搗去毛淨,用好醋煮半日,出焙碾為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米飲送下,不拘時候。婦人數墮胎,由氣不升降,所以胎氣不固,此藥尤妙。一方加陳艾等分,名艾附丸,治婦人百病。
秦桂丸,治婦人無子。經進有效。
白話文:
用適量香附子,先搗碎去除毛髮,再用優質醋煮半日,取出晾乾後碾成粉末。用醋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六十丸,用米湯送服,不受時間限制。懷孕女性多次流產,往往是氣血運行不暢所致,因此胎氣不穩。此藥對此症狀特別有效。另有一種方劑,將香附子與陳艾等量混合,稱為艾附丸,可治療婦科諸疾。
秦艽(去蘆),桂心(去粗皮),杜仲(炒去絲),防風(去蘆),厚朴(薑製,各七錢半),附子(生用,去皮臍),白茯苓(各一兩半),白薇,乾薑(炮),沙參,牛膝(酒炒),半夏(薑製,各半兩),人參(去蘆,一兩),細辛(去土,二兩一錢半)
白話文:
秦艽(去除外殼),桂心(去除粗皮),杜仲(炒製後去除纖維),防風(去除外殼),厚朴(用薑加工,各 7.5 錢),附子(生用,去除皮和肚臍),茯苓(各 1.5 兩),白薇,炮乾薑,沙參,牛膝(酒炒),半夏(用薑加工,各 0.5 兩),人參(去除蘆頭,1 兩),細辛(去除泥土,2.15 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淡醋湯或米飲送下。未效,更加丸數服,如覺有孕,便不可服。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拌入蜂蜜製成像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 50 丸,空腹時以淡醋湯或米湯送服。如果服用後仍未見效,可以增加丸數繼續服用。如果懷孕了,就禁止服用。
驗胎法,婦人經脈不行已經三月,欲驗有胎。
川芎(生用,一兩五錢)
上為細末,空心,濃煎艾湯調下方寸匕,覺腹內微動則有胎。
白話文:
婦女月經停經三個月,想要確認是否懷孕,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所需藥材: 川芎(生用,分量為一兩五錢)
製作方式: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在空腹時,用濃煎的艾草湯調和一匙的藥粉服用,如果感覺到腹部有微微的動感,則表示有懷孕。
桑寄生散,治妊娠或因房室驚觸,勞力過度,傷動胞胎,或食毒物,致令子宮虛滑,經脈淋瀝。若不急治,敗血湊心,子母難保,日漸胎干,危亡不久。
白話文:
桑寄生散
用途: 治療懷孕期間因驚嚇、親熱過度、勞累過度等原因,導致胎兒受傷,或因食用有毒食物,導致子宮虛弱、經脈淋漓。
未及時治療的後果: 如果不及時治療,瘀血會積聚在心臟,危及母子生命,胎兒會逐漸乾枯,很快就會死亡。
桑寄生,當歸(去蘆,酒浸),川續斷(酒浸),川芎,香附子(炒去毛),茯神(去木),阿膠(蛤粉炒成珠),白朮(以上各一兩),人參(去蘆),甘草(炙,各半兩),陳艾葉(炒,一兩),烏梅(去核,半兩)
白話文:
桑寄生、當歸(去除蘆頭,浸泡在酒中)、川續斷(浸泡在酒中)、川芎、香附子(炒熟去除毛髮)、茯神(去除木屑)、阿膠(用蛤粉炒成珠狀)、白朮(以上各 1 兩)、人參(去除蘆頭)、甘草(炙甘草,各半兩)、艾葉(炒熟,1 兩)、烏梅(去除果核,半兩)
上㕮咀,每服七錢,水一盅半,生薑五片,煎至八分,不拘時溫服。
白朮散,治妊娠氣不和,飲食不美。
白話文:
將藥材切碎或搗碎,每次服用七錢,用一盅半的水,加入五片生薑,煎煮至剩下八分水量,不拘時間溫熱服用。
白朮散,用於治療妊娠期間氣機不調和,食慾不佳。
白朮(炒),紫蘇(各一兩),白芷(微炒),人參(各三兩),訶子皮,青皮(去穰),川芎(各五錢),甘草(炙,一錢半)
白話文:
白朮(炒),紫蘇(各 60 克),白芷(微炒),人蔘(各 90 克),訶子皮,青皮(去籽),川芎(各 30 克),甘草(炙,9 克)
上件㕮咀,每服三、四錢,水一盅半,生薑三片,煎至八分,不拘時服。
竹茹湯,治妊娠乾嘔,頭痛,寒熱往來,五心煩熱,四肢不和。
白話文:
將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三到四錢,用一盅半的水,加入三片生薑,煎煮至剩下八分水量,不限時間服用。
竹茹湯,用於治療孕婦的乾嘔,頭痛,以及寒熱交替出現的症狀,還有五心煩熱和四肢不協調的情況。
人參,陳皮(去白),白朮,麥門冬(去心),厚朴(薑製,炒),茯苓(去皮),竹茹(各五錢),甘草(炙,一錢半)
白話文:
人參、陳皮(去除內層白色薄膜)、白朮、麥門冬(去除種子)、薑蒸炒過的厚朴、去皮的茯苓、竹茹(各 15 克)、炙甘草(4.5 克)
上件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盅半,生薑三片,煎至七分,不拘時服。
鯉魚湯,治妊娠渾身浮腫,大小便赤澀。
當歸(酒浸),白芍藥(各三錢),白茯苓(四錢),白朮(五錢)
白話文:
上方藥材切碎,每次用五錢,加一碗半的水,放入三片生薑,煎煮至剩下七分水量,不限時間服用。
鯉魚湯,用於治療怀孕期间全身水肿,以及大小便赤痛。
當歸(酒浸)、白芍藥各用三錢,白茯苓用四錢,白朮用五錢。
上㕮咀,每服四錢,用鯉魚一尾,約重一、二斤者,破洗鱗腸,白水煮熟,去魚,每用魚汁一盞半,生薑七片,橘皮少許,煎至八分,空心服。如胎水未盡,再服有效。
安胎飲,治妊娠惡阻,嘔吐不食,胎動不安,或時下血。
白話文:
在日出時分服用,每次四錢。使用一條一到兩斤重的鯉魚,洗淨魚鱗內臟,用白水煮熟,取出魚。每次使用約一盞半的魚湯,加上七片生薑和少許橘子皮,煎煮至八分熟,空腹服用。如果羊水尚未流盡,再次服用即可見效。
川芎,白朮,茯苓(去皮),熟地黃(酒蒸焙),地榆,當歸(去蘆),半夏(泡,姜炒),白芍藥,阿膠(炒成珠),黃耆(去蘆),甘草(炙,各一錢)
白話文:
川芎、白朮、茯苓(去皮)、熟地黃(用酒蒸烤)、地榆、當歸(去蘆根)、半夏(浸泡後用薑炒)、白芍藥、阿膠(炒成珠)、黃耆(去蘆根)、甘草(炙烤,各取一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煎至八分,食遠服。
茯苓半夏湯,治妊娠惡阻,惡聞食氣,胸膈痰逆,嘔吐噁心。
白話文:
將以上藥材做成一副藥,用兩碗水和三片生薑來煎煮,煎至剩下八分的時候,飯後服用。
茯苓半夏湯,用於治療孕婦的妊娠反應,如對食物氣味敏感,胸悶痰多,以及噁心嘔吐的症狀。
赤茯苓(去皮),半夏(湯泡),熟地黃(各一錢半),旋覆花,陳皮(去白,炒),人參(去蘆),桔梗,白芍藥,川芎,甘草(炙,各一錢)
白話文:
赤茯苓(去皮):1.5錢 半夏(用熱水泡軟):1.5錢 熟地黃:1.5錢 旋覆花:1錢 陳皮(去掉白色部分,炒過):1錢 人參(去掉鬚根):1錢 桔梗:1錢 白芍藥:1錢 川芎:1錢 甘草(炙):1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煎至八分,食前服。
參橘散,治妊娠三月,惡阻吐逆不食,心虛煩悶。
白話文:
上面的藥方做成一份,用兩碗水,加上三片生薑,煎煮到剩下八分水量,在飯前服用。
參橘散,用於治療懷孕三個月時,因懷孕反應出現的噁心嘔吐、食欲不振以及心情虛弱煩悶的情況。
人參(去蘆),橘皮(去白),茯苓(各三錢),麥門冬(去心),白朮,厚朴(薑汁炒),甘草(炙,各一錢)
白話文:
人參(去掉蘆頭)、橘皮(去掉白色部分)、茯苓(各三錢)、麥門冬(去掉種子)、白朮、厚朴(用薑汁炒過)、甘草(炙烤過的,各一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七片、竹茹少許,煎至一盅,不拘時服。
安胎和氣飲,治胎冷腹脹,痛引兩脅,小便頻數,大便虛滑。
白話文:
將以上的藥材做成一副藥,用兩碗水,加上七片生薑和少量的竹茹,煎煮至剩下一碗藥汁,不受時間限制隨時可以服用。
安胎和氣飲,用於治療胎兒受寒導致的腹部脹大,疼痛連及兩側胁部,小便次數增多,大便稀軟不成形。
訶子(麵煨,去核),白朮(各二錢),陳皮(去白),良薑(炒),木香(不見火),白芍藥,陳米(炒),甘草(炙,各一錢)
白話文:
何首烏(用麵粉煨熟,去核),白朮(各兩錢),陳皮(去白色果瓤),生薑(炒),木香(不經過火),白芍藥,陳米(炒),甘草(炙,各一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五片,煎至八分,不拘時服。
紫蘇飲,治胎氣不和,湊上心腹,脹滿疼痛,謂之子懸。
白話文:
將以上的藥材做成一副藥,用兩碗水和五片生薑來煎煮,煎至剩下八分滿時,不拘泥於時間服用。
紫蘇飲,用於治療胎氣不和,導致氣血上湧至心腹,造成脹滿疼痛,這種情況稱為子懸。
紫蘇葉,大腹皮,陳皮(去白),白芍藥,當歸(酒浸),川芎(各一錢半),人參(去蘆),甘草(炙,各一錢)
白話文:
紫蘇葉、大腹皮、陳皮(去除白色內瓤)、白芍藥、當歸(用米酒浸泡)、川芎(各 1.5 錢)、人參(去除根鬚)、甘草(炙過的,各 1 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五片、蔥白七寸,煎至八分,不拘時服。
芎藭補中湯,治懷孕血氣虛弱,不能衛養,以致數月而墮,名曰半產。
白話文:
上面的剂量煎煮成一剂药,用两杯水,加上五片生姜和七寸长的葱白,煎煮至剩下八分水量时服用,不限定时间服用。
芎藭补中汤,治疗怀孕期间气血虚弱,无法保护滋养胎儿,导致几个月后流产,这种情况称为半产。
芎藭,阿膠(蛤粉炒),乾薑(炮),五味子(各一錢),黃耆(蜜炙),當歸(酒浸),白朮,赤芍藥(各一錢半),木香(不見火),人參,杜仲(去皮炒),甘草(各五分)
白話文:
川芎、阿膠(炒熱後研成粉)、炮薑、五味子(各 6 克),炙黃芪、酒浸當歸、白朮、赤芍藥(各 9 克),木香(不可用火加熱)、人參、炒杜仲、甘草(各 3 克)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一盅,去柤,不拘時服。
安胎散,治妊娠自高墜下,或為重物所壓觸,胎動、氣漲、下血。
縮砂(去殼,炒令熟)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熱酒調服,或艾湯、鹽湯亦可。
平安散,治妊娠上氣喘急,大便不通,嘔吐不食,腹脅脹痛。
川芎,木香(各一錢半),陳皮,熟地黃(酒洗),乾薑(炮),生薑,厚朴(薑汁炒),甘草(各一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入燒鹽一捻,煎至八分,不拘時服。
芎歸湯,治產後去血過多,血暈不省。
川芎,當歸(各等分)
白話文:
將藥材製成一劑藥,用兩盅水煎煮,煎到只剩一盅,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服用。
安胎散用來治療懷孕期間自覺胎兒向下墜落,或因重物壓迫導致胎動、氣脹、出血。
縮砂去殼,炒熟。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不拘時間用熱酒調服,也可以用艾湯或鹽湯調服。
平安散用來治療懷孕期間上氣喘急、大便祕結、嘔吐不食、腹脅脹痛。
川芎、木香各一錢半,陳皮、熟地黃(用酒洗淨)、乾薑(炮製)、生薑、厚朴(用薑汁炒)、甘草各一錢。
將藥材製成一劑藥,用兩盅水煎煮,加入少許燒鹽,煎到八分,不拘時間服用。
芎歸湯用來治療產後失血過多,導致昏迷不醒。
川芎、當歸各等份。
上㕮咀,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八分,食前服。腹中刺痛加白芍藥,口乾煩渴加烏梅、麥門冬,發熱寒加白芍藥,水停心下加茯苓、生薑,虛煩不得眠加人參、竹葉。
白話文:
取上層草藥一帖,用兩碗水煎煮到八分滿,飯前服用。
- 腹中刺痛:加入白芍藥
- 口乾煩渴:加入烏梅、麥門冬
- 發熱寒:加入白芍藥
- 水停心下:加入茯苓、生薑
- 虛煩不得眠:加入人參、竹葉
人參當歸散,治產後去血過多,血虛則陰虛,陰虛則生內熱。其證心胸煩滿,呼吸短氣,頭痛悶亂,晡時轉甚,與大病後虛煩相類。
白話文:
人參當歸散用於治療產後失血過多。血虛則陰虛,陰虛則生內熱。其症狀有心胸煩悶,呼吸短促,頭痛頭暈,下午時分症狀加劇,類似於大病後虛弱煩躁的症狀。
人參(去蘆),當歸(去蘆),肉桂(去粗皮),熟地黃,麥門冬(去心,各二錢),白芍藥(二錢半,血熱甚者加生地黃一錢)
白話文:
人參(去掉根莖留鬚根),當歸(去掉主根),肉桂(去掉粗糙的外皮),熟地黃,麥門冬(去掉根),各兩錢;白芍藥(兩錢半,若血熱嚴重者可加生地黃一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粳米一合、竹葉十片,煎至一盅,食遠服。
抵聖湯,治產後血氣傷於脾胃,腹脅滿悶,嘔吐噁心。
白話文:
將以上藥材做成一副藥,用兩碗水,加上一手合的粳米和十片竹葉,煎煮至剩下一碗藥汁,在飯後一段時間服用。
抵聖湯,用於治療產後因血氣受損影響脾胃所導致的腹部脹滿、胸脅悶脹以及嘔吐噁心的症狀。
芍藥,半夏(湯泡),陳皮(去白),澤蘭葉,人參(各一錢半),生薑(三錢),甘草(炙,半錢)
白話文:
芍藥、半夏(以熱水浸泡)、陳皮(去除果皮內側白色纖維)、澤蘭葉、人參(各 1.5 克)、生薑(3 克)、甘草(經過炙烤,0.5 克)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一盅,食遠服。
連翹湯,治產後妒乳並乳癰。
白話文:
上方作為一劑藥,使用兩杯水煎煮,煎至剩下一杯時,在飯後服用。
連翹湯,用於治療產後乳房脹痛及乳腺炎。
連翹,升麻,芒硝,玄參,芍藥,白斂,防風,射干,大黃,杏仁,甘草(各一錢)
白話文:
連翹、升麻、芒硝、玄參、芍藥、白斂、防風、射干、大黃、杏仁、甘草(各 1 克)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一盅,食遠服。
如聖膏,治難產胎衣不下,或胎死腹中不下。
蓖麻子(去殼,二兩),雄黃(二錢)
上二味研成膏,塗母右足下,才下即便洗去。
白話文:
準備藥材,用兩盅水煎煮成一盅,等藥涼了再服用。另外,將蓖麻子去殼,研磨成膏狀,加入雄黃,塗抹在產婦的右腳底部,效果顯著即可洗去。
黑神散,治婦人產後惡露不盡,胞衣不下,攻衝心胸。痞滿或臍腹撮疼,及血暈,神昏眼黑,口噤,產後瘀血諸疾,並皆治之。
白話文:
黑神散
是一種藥物,用於治療產後女性惡露未淨、胎盤不下、心胸脹悶、消化不良或臍腹疼痛、暈眩、神志不清、口不能言等產後瘀血疾病。
黑豆(炒,去皮,半升),熟地黃(酒浸),當歸(酒浸),肉桂(去粗皮),乾薑(炮),甘草(炙),芍藥,蒲黃(各四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服,用酒半盞,童子小便半盞同煎沸,不拘時服。
白話文:
黑豆(炒熟,去皮,半升),熟地黃(用酒浸泡),當歸(用酒浸泡),肉桂(去掉粗糙的外皮),乾薑(炮製過),甘草(炙烤過),芍藥,蒲黃(各四兩)
調經散,治產後敗血停積五臟,流入四肢,令人浮腫。不可作水腫治之,但調經,其腫自消。
白話文:
調經散是用於治療產後血敗瘀積在五臟六腑,進而流入四肢,導致身體浮腫的一種藥方。不可將它當作一般的「水腫」來治療,只要調理經脈,浮腫自然會消退。
當歸(去蘆,酒浸),赤芍藥(各一兩),細辛(一錢),麝香(另研,半錢),琥珀(另研),肉桂(不見火),沒藥(另研),甘草(炙,各二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生薑汁、溫酒調服。
白話文:
當歸(去掉蘆頭,用酒浸泡),赤芍藥(各一兩),細辛(一錢),麝香(單獨研磨,半錢),琥珀(單獨研磨),肉桂(不經過火炒),沒藥(單獨研磨),甘草(炙過的,各二錢)
神應黑散,最治難產,因緣自有難易,其胎橫逆,皆因坐草太早,努力過多,兒轉未逮,或已破水,其血必干,若先露手為之橫,或先露足為之逆。《養生方》云:倉皇之間,兩命所繫,不可不知此藥之功也。人多不服,以為極賤之藥。大概產難或一日、兩日,未免水血先下,如舟坐灘,殊不知香白芷、百草霜再回其血,服之如魚得水,決自轉生。兼治月水不調,崩中等疾。
香白芷,百草霜(各等分)
白話文:
神應黑散,是專門治療難產的藥方。難產的原因有很多,有的胎位不正,這是因為孕婦坐月子太早,用力過猛,胎兒轉不過來;有的羊水已經破了,血液變乾。如果先露出手,就是橫位;先露出腳,就是逆位。
《養生方》中說:生產緊急,母子性命攸關,一定要知道這個藥方的功效。很多人不願意用,因為覺得它很便宜。其實,難產可能持續一到兩天,期間難免會有水和血先流出來,就像船停在淺灘上。神應黑散中的白芷和百草霜可以讓血液重新流動,服用後就像魚回到水中一樣,胎兒自然可以順利轉動。這個藥方還可以治療月經不調、崩漏等疾病。
上為末,每服二錢,童子小便、米醋半呷許,沸湯澆入六、七分點服,見功甚速。再服即分娩矣。或用蜀葵子四十九粒、白滑石末三錢,順流水煎湯調,空心二服,如人行五里即下。
白話文:
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兩錢,配上孩子的尿液和米醋各半口,加入沸騰的熱水,淹沒藥粉的六七成,攪拌服用。效果來得很迅速,再服用一次就能分娩。
或者使用蜀葵子四十九粒,白滑石粉三錢,用順流的水煎煮成藥湯,調勻後空腹服用。服用兩次,就像走了五里路一樣,就會生下孩子。
牛膝湯,治產兒已出,胞衣不下,臍腹堅脹急痛甚,及子死腹中不得出者。
白話文:
牛膝湯,用於治療產兒已娩出,但胎盤未下,臍部和腹部堅硬腫脹、劇烈疼痛,以及胎兒死在腹中難產的情況。
牛膝(酒浸),瞿麥(各一兩),滑石(二兩),赤小豆(二合半),當歸(酒浸),木通(各一兩半),葵子(一兩二錢半)
上㕮咀,每服三、四錢,水一盅半,煎至八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牛膝(浸泡於酒中),瞿麥(各一兩),滑石(二兩),赤小豆(二合半),當歸(浸泡於酒中),木通(各一兩半),葵子(一兩二錢半)
玉露散,治產後乳脈不行,身體壯熱,頭目昏痛,大便澀滯,悉能治之。涼膈壓熱下乳。
白話文:
玉露散
適用症狀:
- 產後乳汁不通
- 身體發熱
- 頭暈目眩
- 大便不通
作用:
- 清涼降火
- 通乳
- 促進排便
人參(去蘆),白茯苓(去皮),甘草(炙,各半兩),苦梗(炒),川芎,白芷(各一兩),當歸(酒洗,二錢半),芍藥(七錢半)
白話文:
人參(去除鬚根),白茯苓(去除外皮),甘草(炙烤,各半兩),苦梗(炒製),川芎,白芷(各一兩),當歸(用酒清洗,二錢半),芍藥(七錢半)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盅半,煎至八分,溫服。如煩熱、大便秘者加大黃。
三之一湯,治產後虛勞發熱,日久不安。
柴胡,黃芩,人參,半夏,川芎,當歸,芍藥,熟地黃,甘草(各一錢半)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煎一盅,不拘時服。
失笑散,治產後心腹絞痛欲絕。
蒲黃(炒),五靈脂(酒研,淘去砂石,各等分)
上為細末,先用米醋調二錢熬成膏,入白湯半盞化開服。
白話文:
產後虛勞發熱,日久不安,可用三之一湯治療。取柴胡、黃芩、人參、半夏、川芎、當歸、芍藥、熟地黃、甘草各一錢半,加水兩盅,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煎成一盅,不拘時服用。產後心腹絞痛欲絕,可用失笑散治療。取蒲黃炒製,五靈脂酒研磨後淘去砂石,兩者等分,研成細末。先用米醋調製兩錢熬成膏,加入半盞白湯化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