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採

《醫方選要》~ 卷之三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6)

1. 咳嗽門

上作一服,用水兩盅,生薑五片,煎至一盅,食後服。

橘蘇散,治傷風咳嗽,身熱有汗,惡風,脈浮。病人挾熱服杏子湯不得者,此藥穩當。

橘紅,紫蘇,杏仁(去皮尖),五味子、半夏(湯泡),桑皮(炒),貝母(去心),白朮(以上各一錢半),甘草(炙,七分半)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煎至八分,食後服。

平肺湯,治肺氣上壅,喘嗽痰實,寒熱往來,咽乾口燥。

陳皮(一錢半),半夏,桔梗(炒),薄荷,紫蘇,烏梅,紫菀,知母,杏仁,桑白皮(蜜炒),五味子,罌粟殼(去蒂、膈),甘草(炙,各一錢)

上作一服,用水兩盅,生薑五片,煎至八分,食後服。

蘇沈九寶湯,治老人小兒素有喘疾,遇寒暄不常,發則連綿不已,咳嗽哮吼,夜不得睡。

桑白皮,甘草,大腹皮,官桂,麻黃,薄荷,陳皮,紫蘇,杏仁(去皮尖,各一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烏梅一個,煎至八分,食後服。

人參紫菀湯,治肺氣不調,咳嗽喘急,久不愈者。

人參,紫菀,桂枝,五味子,杏仁(去皮尖),甘草(以上各一錢),砂仁(二錢),粟殼(去穰,姜炒,二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五片、烏梅一個,煎至八分,食後服。

桔梗湯,治肺癰咳嗽膿血,咽乾多渴,大便難,小便赤澀。

桔梗,貝母,薏苡仁(炒),桑白皮(蜜水炒),當歸,枳殼(麩炒),栝蔞仁,防己(各一錢),黃耆(一錢半),甘草節(生用),杏仁(炒,去皮尖),百合(蒸,各五分),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五片,煎至八分,食遠服。大便秘加大黃一錢,小便少加木通一錢。

紫菀茸湯,治飲食過度,或食煎煿,邪熱傷肺,咳嗽咽癢,痰多唾血,喘急脅痛,不得安臥。

紫菀,桑葉(經霜者),款花,百合(蒸,焙),杏仁(去皮尖),阿膠(蛤粉炒),貝母(去心),半夏(湯泡七次),蒲黃(炒,各一錢),犀角(鎊),人參(去蘆),甘草(炙,各七分半)

上㕮咀,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五片,煎至八分,食後服。

人參平肺散,治心火克肺,傳為肺痿,咳嗽喘嘔,痰涎壅盛,胸膈痞滿,咽嗌不利。

人參,青皮,茯苓,天門冬,陳皮(去白),地骨皮,甘草(炙,各一錢),五味子(二十個),知母(一錢半),桑白皮(炒,二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五片,煎至八分,食遠服。

寧肺湯,治榮衛俱虛,發熱自汗,肺氣喘急,咳嗽痰涎。

人參,當歸,白朮,熟地黃,川芎,白芍藥,五味子,麥門冬(去心),桑白皮,白茯苓(去皮),甘草(炙,各一錢),阿膠(蛤粉,一錢半)

上㕮咀,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紫蘇五葉,煎至八分,食後服。

白話文:

咳嗽門

第一方: 用兩盅水,加五片生薑,煎成一盅,飯後服用。此方適用於傷風咳嗽,發熱伴有汗出,怕風,脈象浮弱的患者。若服用杏子湯無效者,此方效果較佳。藥材包括:橘紅、紫蘇、杏仁(去皮尖)、五味子、半夏(湯泡)、桑皮(炒)、貝母(去心)、白朮(以上各一錢半)、甘草(炙,七分半)。

第二方:用兩盅水,加三片生薑,煎至八分,飯後服用。此方用於治療肺氣壅滯,喘咳痰多,寒熱交替,咽喉乾燥口渴。藥材包括:陳皮(一錢半)、半夏、桔梗(炒)、薄荷、紫蘇、烏梅、紫菀、知母、杏仁、桑白皮(蜜炒)、五味子、罌粟殼(去蒂、膈)、甘草(炙,各一錢)。

第三方:用兩盅水,加三片生薑、一個烏梅,煎至八分,飯後服用。此方治療老人小孩長期患有喘病,遇冷熱變化即發作,咳嗽哮鳴不止,夜不能寐。藥材包括:桑白皮、甘草、大腹皮、官桂、麻黃、薄荷、陳皮、紫蘇、杏仁(去皮尖,各一錢)。

第四方:用兩盅水,加五片生薑、一個烏梅,煎至八分,飯後服用。此方治療肺氣失調,咳嗽喘促,久治不愈。藥材包括:人參、紫菀、桂枝、五味子、杏仁(去皮尖)、甘草(以上各一錢)、砂仁(二錢)、粟殼(去穰,姜炒,二錢)。

第五方:用兩盅水,加五片生薑,煎至八分,飯後服用。若大便秘結,加一錢大黃;若小便不利,加一錢木通。此方治療肺癰,咳嗽咳出膿血,咽喉乾燥口渴,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藥材包括:桔梗、貝母、薏苡仁(炒)、桑白皮(蜜水炒)、當歸、枳殼(麩炒)、栝蔞仁、防己(各一錢)、黃耆(一錢半)、甘草節(生用)、杏仁(炒,去皮尖)、百合(蒸,各五分)。

第六方:用兩盅水,加五片生薑,煎至八分,飯後服用。此方治療飲食過度,或食用辛辣煎烤食物,邪熱傷肺,咳嗽咽癢,痰多帶血,喘促脅痛,不能安臥。藥材包括:紫菀、桑葉(經霜者)、款冬花、百合(蒸,焙)、杏仁(去皮尖)、阿膠(蛤粉炒)、貝母(去心)、半夏(湯泡七次)、蒲黃(炒,各一錢)、犀角(鎊)、人參(去蘆)、甘草(炙,各七分半)。

第七方:用兩盅水,加五片生薑,煎至八分,飯後服用。此方治療心火犯肺,導致肺痿,咳嗽喘促嘔吐,痰涎壅盛,胸膈痞滿,咽喉不利。藥材包括:人參、青皮、茯苓、天門冬、陳皮(去白)、地骨皮、甘草(炙,各一錢)、五味子(二十個)、知母(一錢半)、桑白皮(炒,二錢)。

第八方:用兩盅水,加三片生薑、五片紫蘇,煎至八分,飯後服用。此方治療氣虛衛弱,發熱自汗,肺氣喘促,咳嗽痰多。藥材包括:人參、當歸、白朮、熟地黃、川芎、白芍藥、五味子、麥門冬(去心)、桑白皮、白茯苓(去皮)、甘草(炙,各一錢)、阿膠(蛤粉,一錢半)。

(註:文中劑量單位「錢」為古代重量單位,現代已不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