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採

《醫方選要》~ 卷之三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5)

1. 秘結門

桃仁(去皮尖),杏仁(去皮尖,各一兩),柏子仁(半兩),松子仁(一錢二分),郁李仁(炒,一錢),陳皮(另為末,四錢)

上將五仁另研為泥,入陳皮末研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用米飲送下。

檳榔丸,治大腸積熱,氣壅不通,心腹脹滿,大便秘結。

大黃(蒸),黃芩,枳實(麩炒),麻子仁(炒,去殼,另研),牽牛(炒),檳榔,羌活,杏仁(去皮尖,炒),白芷(以上各一兩),人參(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白湯送下。

白話文:

秘結門:

第一方:用桃仁、杏仁(都去皮尖,各一兩)、柏子仁(半兩)、松子仁(一錢二分)、炒郁李仁(一錢),將前五種仁研磨成泥,再加入研磨好的陳皮粉(四錢),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到五十粒,空腹用米湯送服。此方治療大腸積熱,氣機阻滯不通,心腹部脹滿,大便秘結。

第二方(檳榔丸):用蒸大黃、黃芩、麩炒枳實、炒去殼研磨的麻子仁、炒牽牛、檳榔、羌活、炒去皮尖的杏仁、白芷(以上各一兩)、人參(半兩),研磨成細粉,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十到七十粒,空腹用白開水送服。

2. 咳嗽門

夫咳者,傷於肺也,謂有聲而無痰也。嗽者,動於脾也,謂無聲而有痰也。咳嗽者,謂有聲有痰者也。蓋因傷於肺氣,動於脾濕而為咳嗽也。肺為五臟之華蓋,聲音之所從出,合於皮毛而司於外,故風寒先能傷之也。若腠理不密,外為風寒暑濕之氣所幹,故能令人咳嗽。傷於風則脈浮,憎寒,身熱,自汗,煩躁,鼻流清涕,語未竟而咳嗽。

傷於寒則脈緊,無汗,惡寒,煩躁,不渴而咳嗽。傷於熱則脈數,煩渴引飲,咽膈乾燥,咳唾稠黏。傷於濕則脈細,咳則四肢重,骨節煩疼。又有七情之氣干於五臟六腑,傳於肺經,亦能令人咳嗽。《內經》云:五臟六腑皆能令人咳,非獨肺也。喜傷心者,咳而喉中介介如腫狀,不已,則小腸受之,咳狀與氣俱失。

怒傷肝者,咳而兩脅下痛,不已,則膽受之,嘔吐苦汁。思傷脾者,咳而右脅下痛引至肩背,不已,則胃受之,嘔吐痰沫。憂傷肺者,咳而喘息不止,甚則唾血,不已,則大腸受之,咳而遺大便也。恐傷腎者,咳而腰背相引而痛,不已,則膀胱受之,咳而遺溺也。咳而不已,則三焦受之,咳而腹滿不欲食。

治療之法,當詳審其脈證。若外感風寒而得,則當發散之;內因七情而得,又當隨其各經之證而治之。其脈浮緊者為虛寒,沉數者為實熱,弦澀者為少血,洪滑者則多痰。大抵咳嗽脈浮大者易治,沉微者難愈,必當順氣化痰為要。寒者溫之,熱者清之,肺虛者當補之,肺實者宜瀉之。

又有停飲而咳嗽者,則當消而逐之。凡咳嗽初得,便不可驟用粟殼、訶子之劑止澀之,恐邪氣不得發散而成後患也。如或不謹,因而咳嗽日久變成癆瘵,則難治矣。

華蓋散,治肺受風寒,咳嗽痰壅。

麻黃(去節),紫蘇子(炒),杏仁(炒,去皮尖),桑白皮(炒),赤茯苓(去皮),橘紅(各一錢半),甘草(一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五片、棗一枚,煎至八分,食後服。

溫肺湯,治肺虛感冷咳嗽,嘔吐痰沫。

乾薑(炮),官桂,半夏(薑製),五味子,杏仁(去皮尖,炒),陳皮,甘草(以上各一錢五分),細辛,阿膠(炒,各五分)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棗一枚,煎至八分,食後服。

金沸草散,治肺感寒邪,鼻塞聲重,咳嗽不已,憎寒發熱,無汗惡寒,煩躁,或風熱壅在膈間,唾濁痰,甚者咯血。

荊芥(二錢),麻黃,前胡(各一錢五分),甘草(炙),赤芍藥,半夏(各七分),旋覆花(一錢二分)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棗一枚,煎至八分,食遠服。

杏子湯,治一切咳嗽,不問外感風寒、內傷生冷,及痰飲停積,悉皆治之。

杏仁(去皮尖,炒),人參,茯苓,細辛,半夏(湯泡),官桂,乾薑,芍藥,五味子,甘草(炙,各一錢)

白話文:

所謂的咳嗽,如果只有聲音而沒有痰,是肺部受傷所引起的;如果是只有痰而沒有聲音,是脾臟受到影響所引起的。而既有聲音又有痰的咳嗽,則是肺氣受損,脾濕內動所導致的。肺就像五臟的華蓋,是聲音的來源,它和皮膚毛孔相連,負責對外的防禦,所以風寒邪氣最容易侵犯它。如果皮膚毛孔不緊密,就容易受到風、寒、暑、濕等外在邪氣的干擾,從而導致咳嗽。

受風邪侵襲會出現脈象浮動、怕冷、發熱、自汗、煩躁、流清鼻涕,說話到一半就咳嗽的症狀。受寒邪侵襲則會出現脈象緊繃、無汗、怕冷、煩躁、不口渴而咳嗽的症狀。受熱邪侵襲則會出現脈象急促、煩渴想喝水、咽喉乾燥、咳嗽吐出濃稠痰液的症狀。受濕邪侵襲則會出現脈象細微,咳嗽時四肢沉重、關節痠痛的症狀。此外,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的情緒波動也會影響五臟六腑,進而傳到肺經,引起咳嗽。

《內經》說:五臟六腑都可能導致咳嗽,不只是肺。如果過度喜悅傷到心臟,咳嗽會感到喉嚨像有腫塊一樣,如果沒有好轉,就會影響到小腸,咳嗽時會伴隨氣虛的症狀。如果過度憤怒傷到肝臟,咳嗽會感到兩側脅肋疼痛,如果沒有好轉,就會影響到膽,出現嘔吐苦水的症狀。如果過度思慮傷到脾臟,咳嗽會感到右側脅肋疼痛,並牽連到肩背,如果沒有好轉,就會影響到胃,出現嘔吐痰沫的症狀。如果過度憂愁傷到肺臟,咳嗽會喘個不停,嚴重時還會咳血,如果沒有好轉,就會影響到大腸,出現咳嗽時會大小便失禁的症狀。如果過度恐懼傷到腎臟,咳嗽會感到腰背痠痛,如果沒有好轉,就會影響到膀胱,出現咳嗽時會小便失禁的症狀。咳嗽如果持續不止,就會影響到三焦,出現腹脹不想吃飯的症狀。

治療咳嗽的方法,應該詳細審查脈象和症狀。如果是外感風寒引起的,就應該用發散的方法治療;如果是因為七情內傷引起的,就應該根據各個經絡的證狀來治療。脈象浮而且緊繃的,是虛寒證;脈象沉而且急促的,是實熱證;脈象弦而且澀的,是血虛證;脈象洪而且滑的,是痰多證。一般來說,咳嗽時脈象浮大的比較容易治療,脈象沉微的比較難治,一定要以調理氣機、化痰為重點。寒證要用溫熱的藥物,熱證要用清涼的藥物,肺虛要用補益的藥物,肺實要用瀉下的藥物。

另外,如果是因為停留在體內的痰飲引起的咳嗽,就要用消除和驅逐的方法來治療。凡是剛開始咳嗽的時候,絕對不能馬上用粟殼、訶子等收澀的藥物來止咳,以免邪氣無法散發而留下後患。如果沒有謹慎處理,導致咳嗽拖延變成癆病,就難以治癒了。

華蓋散,可以治療肺部受風寒引起的咳嗽,痰液壅盛的症狀。

  • 成分:麻黃(去除節)、紫蘇子(炒過)、杏仁(炒過,去皮尖)、桑白皮(炒過)、赤茯苓(去皮)、橘紅(各一錢半),甘草(一錢)
  • 用法:將以上藥材配成一劑,用水兩盅,加入生薑五片、紅棗一枚,煎煮至剩八分,飯後服用。

溫肺湯,可以治療肺虛感受寒冷引起的咳嗽,並伴隨嘔吐痰沫的症狀。

  • 成分:乾薑(炮製過)、官桂、半夏(用薑汁製過)、五味子、杏仁(去皮尖,炒過)、陳皮、甘草(以上各一錢五分),細辛、阿膠(炒過,各五分)
  • 用法:將以上藥材配成一劑,用水兩盅,加入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煎煮至剩八分,飯後服用。

金沸草散,可以治療肺部感受寒邪,出現鼻塞、聲音沙啞、咳嗽不止、怕冷發熱、無汗惡寒、煩躁,或是風熱積聚在胸膈間,咳嗽吐出混濁痰液,嚴重者會咳血的症狀。

  • 成分:荊芥(二錢)、麻黃、前胡(各一錢五分)、甘草(炙)、赤芍藥、半夏(各七分)、旋覆花(一錢二分)
  • 用法:將以上藥材配成一劑,用水兩盅,加入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煎煮至剩八分,稍遠離飯後服用。

杏子湯,可以治療各種咳嗽,無論是外感風寒、內傷生冷,還是痰飲積聚,都有效。

  • 成分:杏仁(去皮尖,炒過)、人參、茯苓、細辛、半夏(用開水浸泡過)、官桂、乾薑、芍藥、五味子、甘草(炙,各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