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選要》~ 卷之七 (3)
卷之七 (3)
1. 自汗盜汗門
《內經》云: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開闔者也。又曰:陽氣者,衛外而為固者也。是以體虛之人,或為風暑濕邪所幹,遂使分肉不溫,皮毛不充,腠理不密,開闔不固,則陽氣外泄,而汗為之出也。夫汗者,心之液也。心動則惕然而汗出也。有自汗,有盜汗。
白話文:
《內經》說:衛氣是溫暖肌肉,滋潤皮膚,壯實腠理(皮膚和肌肉之間的小孔),掌管毛孔開合的物質。又說:陽氣能保護外部身體,使身體堅固。
因此,體虛的人,容易被風、暑、濕邪氣侵襲,導致肌肉不溫暖,皮膚不滋潤,腠理不致密,毛孔不能很好地開合,陽氣就會外泄,產生汗液。
汗液是心臟液體。心臟活動時,就會輕微地動一下,就會出汗。有自汗和盜汗之分。
自汗者,不因發散而自然出也;盜汗者,睡而汗出,及覺則不出矣。自汗、盜汗,其一液也,其出異也,若陽蒸陽分而液出者為自汗,陽蒸陰分而液出者為盜汗。故陰虛陽必湊,發熱而盜汗;陽虛陰必乘,發厥而自汗。此陰陽偏勝之所致也。又有驚怖、房室、勞極、歷節、腸癰、痰飲、產褥,及傷寒,風溫、濕溫等病,皆能令人自汗。其盜汗乃心虛所致也,其脈多微而澀,濡而虛。
白話文:
盜汗和自汗的差別
盜汗是指在睡著時出汗,醒來後就停汗。而自汗是指不因為外界的因素而自然出汗。
自汗和盜汗的汗液都是同一樣東西,只是出汗的原因不同。
- 自汗:是由於陽氣過剩,蒸發出體內的液體。
- 盜汗:是由於陽氣蒸發體陰液,導致體內津液流失。
盜汗和自汗的原因
- 盜汗:常與陰虛有關,陰虛內熱會導致盜汗。
- 自汗:常與陽虛有關,陽虛氣不斂汗,會導致自汗。
其他導致自汗的因素:
- 驚嚇
- 房事過度
- 過度勞累
- 關節炎
- 腸道感染
- 痰飲
- 產後
- 傷寒、風溫、濕溫等疾病
盜汗的脈象特徵:
盜汗通常伴有脈搏細弱、澀、濕軟而無力。
治法:風者固之,暑者清之,濕者燥之,驚怖者鎮之,房勞虛極者溫而補之。其汗多亡陽者,宜溫其經而收斂之,其餘各隨其證而治之。大法收斂心氣,補益腎水,俾陰陽調和,其汗自止矣。
朮附湯,治汗多亡陽,手足厥逆,及中濕脈細,自汗體重。
白話文:
治療方法:
- 風邪導致的症狀,要用固斂法來治療。
- 熱邪導致的症狀,要用清熱法來治療。
- 濕邪導致的症狀,要用燥濕法來治療。
- 驚嚇恐懼導致的症狀,要用鎮定安神法來治療。
- 房事過度或身體虛弱導致的症狀,要用溫補法來治療。
- 如果出汗過多導致陽氣不足,應該溫補經絡並斂汗。
- 其他症狀,根據具體情況採取相應的治療方法。
- 總的治療原則是收斂心氣,補益腎水,讓陰陽平衡,汗液自然就會停止。
白朮(四錢),附子(炮,去皮臍,二錢),甘草(炙,一錢二分)
白話文:
白朮(20克),附子(炮製,去掉皮和臍,10克),甘草(炙制,6克)
上㕮咀,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紅棗二枚,煎至八分,食前溫服。
白話文:
將藥材上層的藥草拿一帖,加入兩碗水、三片生薑、兩顆紅棗,煮至藥液剩下八成,在飯前溫熱服用。
桂枝湯,治傷風脈浮,自汗惡風。
方見傷寒門。
當歸六黃湯,治盜汗之聖藥也。
白話文:
桂枝湯,用於治療感冒初期,出現浮脈,自汗並且怕風的症狀。
當歸六黃湯,是治療盗汗的良藥。
當歸,黃柏,生地黃,熟地,黃芩,黃連(以上各一錢半),黃耆(二錢)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臨臥服。
白話文:
當歸、黃柏、生地黃、熟地、黃芩、黃連(以上各15克),黃耆(30克)
黃耆湯,治喜怒驚恐,房室虛勞,以致陰陽偏虛,或發厥自汗,或盜汗不止,並宜服之。
白話文:
黃耆湯:
用於治療情緒激動、憂慮恐懼導致的房事過勞,以及引起的身體虛弱,包括陰陽失衡、昏厥出汗或盜汗不止。
黃耆(去蘆,蜜炙,二錢),白茯苓(去皮),熟地黃(酒蒸),肉桂(不見火),天門冬,麻黃根,龍骨(以上各一錢),五味子,浮小麥(炒),防風(去蘆,各八分),當歸(去蘆,酒浸),甘草(炙,各七分)
白話文:
黃耆(去除蘆頭,用蜂蜜炙烤,兩錢) 白茯苓(去除外皮) 熟地黃(用酒蒸過) 肉桂(未經火烤) 天門冬 麻黃根 龍骨(以上各一錢) 五味子 浮小麥(炒過) 防風(去除蘆頭,各八分) 當歸(去除蘆頭,用酒浸泡) 甘草(炙烤過,各七分)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五片,煎至一盅,食遠服。發厥自汗加熟附子,發熱自汗加石斛。
白話文:
製作一劑藥,用兩碗水,加入五片生薑,煎煮至剩下一碗,趁熱服用。若出現昏迷盜汗,則加入熟附子;若出現發熱盜汗,則加入石斛。
大建中湯,治虛熱盜汗,百節痠疼,腰痛,肢體倦怠,日漸羸弱,口苦舌澀,心怔短氣。
白話文:
大建中湯:用於治療發熱盜汗、四肢關節痠疼、腰痛、四肢無力、逐漸消瘦、口苦舌頭乾燥、心悸氣短等症狀。
綿黃耆(炙),遠志(燈心煮,去心),當歸(酒洗),澤瀉(以上各一錢),白芍藥,龍骨(煅),人參(以上各一錢半),甘草(炙,一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五片,煎至一盅,食前服。氣弱加炮附子二錢,腰痛筋急加官桂(去皮),一錢。
白話文:
- 炙過的綿黃耆,一錢
- 用燈心煮過,去心後的遠志,一錢
- 用酒洗過的當歸,一錢
- 澤瀉,一錢
- 白芍藥,一錢半
- 煅過的龍骨,一錢半
- 人參,一錢半
- 炙過的甘草,一錢
麥煎散,治榮衛不調,夜多盜汗,四肢煩疼,飲食少進,面黃肌瘦,並皆治之。
白話文:
麥煎散治: 氣血失調、夜晚盜汗、四肢痠痛、食慾不佳、面色蒼白消瘦等症狀。
柴胡,秦艽,鱉甲(醋煮三、五十沸,去裙欄,再用醋炙黃,二兩),乾漆(炒盡煙),人參,茯苓,乾葛,川烏(炮,去皮尖),玄參(以上各一兩)
白話文:
柴胡 秦艽 鱉甲(用醋煮沸30-50次,去除裙邊,再用醋炙烤至黃色,兩兩) 乾漆(炒至發煙終了) 人參 茯苓 乾葛 川烏(炮製,去除皮和尖端) 玄參(以上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先用小麥三、七粒煎湯一盞,去麥入藥煎三、五沸,食後服。
建中湯,治表虛自汗。
芍藥(五錢),官桂,甘草(炙,各二錢)
白話文:
藥材的顆粒較細小,每次服用二錢(約6克)。先用三到七粒小麥煮一碗湯,將小麥撈出後,再放入藥材煎煮三到五次。飯後服用。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五片、棗二枚,煎至一盅,食前服。加黃耆二錢,名黃耆建中湯,治虛勞自汗;加當歸,名當歸建中湯,治婦人血氣自汗;其自汗漏不止者,加桂一錢,熟附子半個,名桂枝附子湯,煎,空心服。
牡蠣散,治諸虛,體常自汗,驚惕不寧。
白話文:
做一劑藥,加水兩碗,生薑五片、紅棗兩枚,煎到剩下一碗,飯前服用。
加入黃耆二錢,叫做黃耆建中湯,治療虛弱自汗。
加入當歸,叫做當歸建中湯,治療女性氣血不足引起的自汗。
如果自汗漏不止,再加入桂枝一錢、熟附子半個,叫做桂枝附子湯,煎服,空腹服用。
左顧牡蠣(用米泔洗,煅過),黃耆(蜜炙),麻黃根(各一兩),白朮(半兩),甘草(炙,二錢半),小麥(百餘粒)
上㕮咀,每服三、四錢,用水二盅,煎至一盅,食後服。
周衛湯,治自汗
白話文:
左顧: 牡蠣,先用米湯洗淨,再煅燒成灰 黃耆: 用蜂蜜炙烤 麻黃根: 一兩 白朮: 半兩 甘草: 炙烤後的甘草,二錢半 小麥: 一百多粒
麻黃根,黃耆(各一錢),甘草梢(生用),當歸梢,黃芩(各半錢),生地黃,麥門冬(各二分),五味子(五個),豬苓(二分),羌活(七分),蘇木,紅花(各一分)
白話文:
麻黃根、黃耆(各 3 公克),甘草梢(生用)、當歸梢、黃芩(各 1.5 公克),生地黃、麥門冬(各 0.6 公克),五味子(5 顆),豬苓(0.6 公克),羌活(2.1 公克),蘇木、紅花(各 0.3 公克)
上㕮咀。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七分,食前服。
四白散,治男子婦人血虛發熱,夜多盜汗,羸瘦,腳痛不能行。
白話文:
將藥材切碎混合。每次用兩杯水煎煮,煮到剩下七分水量時,在飯前服用。
四白散,用於治療男女因血虛而發熱,夜晚盜汗多,身體消瘦,腳痛無法行走。
白朮,白扁豆,藿香,益智,厚朴(薑製),黃耆,陳皮(以上各一兩),白茯苓,人參,半夏(薑製),烏藥,白豆蔻,甘草(以上各半兩),芍藥(一兩半),檀香,沉香(各二錢半)
上㕮咀,每服五錢,用水二盅,生薑三片,棗一枚,煎至八分,食前溫服。
白話文:
白朮,白扁豆,藿香,益智仁,薑製厚朴(半兩),黃耆,陳皮(以上各一兩),白茯苓,人參,薑製半夏,烏藥,白豆蔻,甘草(以上各半兩),芍藥(一兩半),檀香,沉香(各二錢半)
牡蠣白朮散,治漏風證,飲酒中風汗多,食則汗出如洗。久不治必為消渴。
白話文:
牡蠣白朮散:
用於治療漏風症,這種症狀包括:
- 飲酒後中風多汗
- 進食後大汗淋漓,像洗過澡一樣
如果長期不治療,可能會導致消渴病。
牡蠣(煅,三兩),白朮(一兩二錢半),防風(二兩半)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七分,食遠溫服。惡風倍防風、白朮,汗多面腫倍牡蠣。
撫芎湯,治自汗,頭眩,痰逆噁心。
川芎,白朮(炒),陳皮(以上各二錢),甘草(炙,一錢)
上㕮咀,作一服,水二盞,生薑三片,煎至七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牡蠣(用火煅燒,三兩),白朮(一兩二錢半),防風(二兩半)。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兩杯水煎煮至七分,飯後溫熱服用。如果怕風,可以加倍防風、白朮的用量;如果出汗多,臉腫,則加倍牡蠣的用量。
撫芎湯用於治療自汗、頭暈、痰逆噁心。
川芎、白朮(炒過)、陳皮(以上各二錢)、甘草(炙烤,一錢)。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劑,用兩杯水,加三片生薑,煎煮至七分,不限時間服用。
團參湯,治大人小兒腋汗。大人乃心血液盛,面常發赤者是也;小兒因驚而得,宜服珍珠散。史丞相苦常盜汗不止,氣弱體羸,治之不愈。一日,洪舍人相見一醫人,云:心血液盛亦為汗,非虛也,宜用藥收斂心經。遂傳此方,服之而愈。
人參(新羅者),川當歸(去蘆,焙,各半兩)
白話文:
團參湯,用來治療大人小孩因腋下流汗所造成的症狀,大人是因為心血旺盛,臉上常發紅;小孩是因為受驚嚇而導致盜汗,適合服用珍珠散來治療。史丞相深受盜汗困擾,體力和精神都很虛弱,但治療一直不見起色。有一天,洪舍人偶遇一位醫生,醫生表示:心血旺盛也會流汗,這不是虛證,應該用藥收斂心經。於是,洪舍人把這個方子傳授給史丞相,服藥後就康復了。
上㕮咀,用豬心一個切作三片,藥三分服。每服用水一碗,豬心一片,煎至一盞,去柤,服食前三次服。一方加黃耆。
白話文:
食療方:
取豬心一個,切成三片。藥材只需三分之一的量。
每次服用時,取一片豬心,加入一碗水煎煮。煎至剩下一茶杯的量,去除浮沫,分為三次服下。
另有一種配方中加入了黃耆。
五倍子散,治虛汗、盜汗不止者。
用五倍子為細末,臨睡以自己津唾調填臍中,神效。
白朮散,治盜汗極驗。
白朮(不拘多少銼作小塊,或稍大),浮麥(一升)
白話文:
五倍子散、白朮散 治虛汗、盜汗
五倍子散,用於治療虛汗、盜汗不止。
做法: 將五倍子研磨成細末,睡前用自己的唾液調和五倍子粉末,填入肚臍中,效果神奇。
白朮散,用於治療盜汗,效果極佳。
材料: 白朮(不拘多少,切成小塊,或者稍大一點都可以),浮麥(一升)。
上用水煮乾,如白朮尚硬,又加水一、二升煮軟取出,去麥不用,切作片焙乾,研為細末,每服二、三錢,不拘時另用浮麥煎湯調服。
止汗溫粉
白話文:
先將上層的藥材用水煮乾,如果白朮還很硬,就再加入一兩升水煮軟,取出藥材後,去掉麥子不用。將剩下的藥材切片烘乾,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到三錢,不限時間。另用浮麥煎湯,調和藥粉服用。
川芎,白芷,藁本(各一兩),米粉(三兩)
上為細末,每用綿絹包裹,撲於身上。
又止汗粉
白話文:
川芎、白芷、藁本(各 30 克),米粉(90 克)
麻黃根,牡蠣粉,敗扇灰,栝蔞(以上各三兩),白朮(二兩),米粉(三升)
白話文:
麻黃根、牡蠣粉、敗扇灰、栝蔞:各三兩 白朮:兩兩 米粉:三升
上為末和米粉攪勻,以細絹袋盛,用撲身體上,日三、兩度。忌桃、李、雀肉。仍灸大椎五、六百炷,日灸二、七,五、七炷,任意灸亦得,汗即漸止。
白話文:
將上述粉末與米粉混合均勻,用細紗布袋盛裝,塗抹在身上,一天進行三到兩次。忌諱食用桃子、李子、雀肉。仍然採用艾灸治療大椎穴,每次灸五到六百壯,一天灸二次或七次,每次灸五到七壯,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靈活調整。出汗的情況就會逐漸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