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選要》~ 卷之二 (11)
卷之二 (11)
1. 諸痢門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一盅,去柤,溫服。如痢不減,漸加大黃。
倉廩湯,治噤口痢有熱,乃毒氣衝心,食即吐逆。
人參,茯苓,甘草(炙),前胡,川芎,羌活,獨活,桔梗,柴胡,枳殼(麩炒),陳倉米(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柤,不拘時熱服。
石蓮散,治噤口痢甚妙。
上用石蓮肉,不以多少,剝去殼皮,將肉並心微炒,碾為細末,每服二錢,陳米飲調下,便覺思食。此疾蓋是毒氣上衝華蓋,心氣不通,所以不食。服此藥後,心氣通利,當頓下而愈。一方用乾山藥,銼如小豆大,一半銀銚內炒,一半生用,同為細末,每服二、三錢,不拘時米飲調下,治噤口痢神效。
真人養臟湯,治大人、小兒冷熱不調,下痢赤白,或如膿血魚腦,裡急後重,臍腹㽲痛,或脫肛墜下,酒毒便血,並皆治之。
肉桂(半錢),人參(去蘆),當歸,訶子(去核),木香,甘草(炙),肉豆蔻(麵裹煨,各一錢),芍藥,白朮(各一錢半),粟殼(蜜炙,二錢)
上㕮咀,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一盅,食前服。臟寒者,加附子一錢。
木香散,治脾胃虛弱,內挾風冷,泄瀉注下,水穀不化,腹中㽲痛,久痢,腸滑不禁。
木香,赤石脂,訶子,附子(醋煮,去皮臍),甘草(各一錢),藿香,肉豆蔻(麵煨,各一錢半),當歸(二錢),丁香(五分)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棗二枚,煎至八分,食前服。
地榆散,治大人、小兒脾胃氣虛,冷熱不調,下痢膿血,赤多白少,或純下鮮血,裡急後重,小便不利。
地榆(炒),乾葛(各四錢),乾薑(炮,一錢),當歸(去蘆),茯苓(去皮),赤芍藥(各三錢),甘草(炙,二錢),罌粟殼(蜜炙,六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用溫熟水調下,不拘時服。
升陽除濕防風湯,治大便閉,或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或少白膿,或少有血,慎勿利之,舉其陽則陰火自降矣。
防風,芍藥(各一錢半),白朮,茯苓(各二錢),蒼朮(三錢),甘草(半錢)
上㕮咀,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八分,食前溫服。
六神散,治瀉痢赤白,腹痛不可忍,痢久不止者。
粟殼(炙,一兩),青皮(去穰),陳皮(去白),烏梅肉,乾薑(炮,各五錢),甘草(炙,三錢)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盅半,乳香二分,同煎至六分,去柤,食前溫服。
十寶湯,治冷痢如魚腦者,三服見效,甚疾。
黃耆(四兩),熟地黃(酒浸),茯苓,人參,當歸,白朮,半夏,芍藥,五味子,官桂(各一兩),甘草(半兩)
上㕮咀,每服五錢,用水二盅,生薑三片、烏梅一個,煎至八分,食前服。
白話文:
諸痢門
第一方:服用藥物一劑,用兩碗水煎成一碗,過濾藥渣,溫服。若痢疾未減輕,可逐漸增加大黃用量。
第二方(倉廩湯):治療噤口痢伴有發熱,是毒氣衝擊心臟,一吃東西就嘔吐的方劑。人參、茯苓、炙甘草、前胡、川芎、羌活、獨活、桔梗、柴胡、麩炒枳殼、陳倉米(各等份)。將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五錢,用一碗半水,加三片生薑,煎至七分,過濾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第三方(石蓮散):治療噤口痢效果極佳。取石蓮肉適量,去除外殼,將肉和心稍炒,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陳米湯送服,很快就會想吃東西。此病症主要是毒氣上衝大腦,心氣不通暢,所以不想吃東西。服用此藥後,心氣通暢,就能很快痊癒。另一方是用乾山藥切成像小豆一樣大小,一半用銀銚炒,一半生用,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三錢,不拘時間用米湯送服,治療噤口痢效果神奇。
第四方(真人養臟湯):治療大人小孩冷熱不調,下痢赤白,或如膿血魚腦狀,裡急後重,臍腹絞痛,或脫肛,酒毒便血等症。肉桂(半錢)、去蘆人參、當歸、去核訶子、木香、炙甘草、麵裹煨肉豆蔻(各一錢)、芍藥、白朮(各一錢半)、蜜炙粟殼(二錢)。將藥材研磨成粉,製成一劑,用兩碗水煎成一碗,飯前服用。若臟腑寒冷,可加附子一錢。
第五方(木香散):治療脾胃虛弱,內有風寒,泄瀉不止,水穀不化,腹中絞痛,久痢,腸滑不禁。木香、赤石脂、訶子、醋煮去皮臍附子、甘草(各一錢)、藿香、麵煨肉豆蔻(各一錢半)、當歸(二錢)、丁香(五分)。製成一劑,用兩碗水,加三片生薑、兩枚棗,煎至八分,飯前服用。
第六方(地榆散):治療大人小孩脾胃氣虛,冷熱不調,下痢膿血,以紅色為主,或純下鮮血,裡急後重,小便不利。炒地榆、乾葛(各四錢)、炮乾薑(一錢)、去蘆當歸、去皮茯苓、赤芍藥(各三錢)、炙甘草(二錢)、蜜炙罌粟殼(六錢)。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溫開水送服,不拘時間服用。
第七方(升陽除濕防風湯):治療大便秘結,或裡急後重,多次努責而不能排便,或少量白色膿血,或少量出血,忌用瀉藥,提升陽氣則陰火自然下降。防風、芍藥(各一錢半)、白朮、茯苓(各二錢)、蒼朮(三錢)、甘草(半錢)。將藥材研磨成粉,製成一劑,用兩碗水煎至八分,飯前溫服。
第八方(六神散):治療瀉痢赤白,腹痛難忍,久痢不止。炙粟殼(一兩)、去穰青皮、去白陳皮、烏梅肉、炮乾薑(各五錢)、炙甘草(三錢)。將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四錢,用一碗半水,加乳香二分,同煎至六分,過濾藥渣,飯前溫服。
第九方(十寶湯):治療寒痢,症狀如魚腦,三劑見效,適用於病情嚴重的病例。黃耆(四兩)、酒浸熟地黃、茯苓、人參、當歸、白朮、半夏、芍藥、五味子、官桂(各一兩)、甘草(半兩)。將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五錢,用兩碗水,加三片生薑、一個烏梅,煎至八分,飯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