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採

《醫方選要》~ 卷之二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5)

1. 傷寒門

柴胡飲子,治傷寒過經不解,發熱煩躁,大便不通。

柴胡(去蘆),人參(去蘆),黃芩,當歸,芍藥,甘草(各一錢半),大黃(二錢)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薑三片,煎至一盅,不拘時服。

犀角地黃湯,治傷寒蓄血,大便黑,及衄血,脈微,發狂,身黃。當汗不汗,內有瘀血。

犀角(如無,升麻代之),生地黃,牡丹皮,芍藥(各一錢半)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不拘時服。

小陷胸湯,治小結胸,病心下痞滿而軟,按之則痛,脈浮滑者。

半夏(湯洗五錢),黃連(二錢),栝蔞實(三錢)

上作一服,水二盅,先煮栝蔞至一盅半,後入諸藥,煎至一盅,不拘時服。

大陷胸湯,治傷寒太陽表證未解,醫反下之,結胸熱實,心下痛,按之石硬,脈沉而緊者。

大黃(為末,七錢),甘遂(為末,一錢),芒硝(三錢)

上作一服,水二盅,先煎大黃至一盅,去柤,下硝,再煎一沸,下甘遂末,不拘時服,快利為度。

小建中湯,治傷寒陽脈澀,陰脈弦,腹中急痛,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自汗者。

芍藥(三錢),桂枝,甘草(炙,各二錢),膠飴(一雞子黃大)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薑五片、棗一枚,煎至一盅,去柤,下膠飴,再煎化,不拘時服。

玄參升麻湯,治傷寒失下,熱毒在胃,發斑,甚則煩躁、譫語、咽痛。

玄參,升麻,甘草(炙,各三錢)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不拘時服。

茵陳湯,治陽明裡熱極甚,煩渴熱鬱,留飲不散,以致濕熱相搏,而身發黃疸,但頭汗出,身無汗,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身必發黃,宜茵陳湯主之。

茵陳(去梗,半兩),大黃(二錢半),大梔子(五個)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不拘時服,以利為度。若合五苓散,名茵陳五苓散,治法同。

抵當湯,治傷寒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熱在下焦,小腹硬滿,小便自利而狂,大便黑色,為有血也。當下瘀血,宜服之。

大黃(酒洗,一兩),水蛭(炒,去子,杵碎,用石灰炒紫黃色,去灰不用,只宜多炒為妙,十枚),虻蟲(去翅足,炒,十個),桃仁(去皮尖,七個)

上作二服,每服水二盅,煎至七分,不拘時服。若利下血,再不可服。

奪命獨參湯,治傷寒汗、下後,終日昏悶,不省人事,發熱發渴,似有狂言。一切危急之證,宜服此藥。服後額上鼻尖有微汗,是其應也。

揀人參(一兩)

上㕮咀,作一服,用水一盅半,煎至七分,去滓,溫冷不拘時服。滓再煎服,神效。

神效沃雪湯,治傷寒陰陽二證未辨,時行疫癘,惡氣相傳,服之如湯沃雪。此藥功力,不可具述。

蒼朮(堅者,泡刮去皮),乾薑(炮),甘草(炙各六兩),厚朴(去皮,薑製),防風(嫩者),白芍藥(去皮),葛根(各四兩)

白話文:

傷寒門

柴胡飲子:治療傷寒病程延誤,持續發熱煩躁,便秘。藥方:柴胡(去蘆)、人參(去蘆)、黃芩、當歸、芍藥、甘草(各一錢半)、大黃(二錢)。用法:一劑藥用兩杯水,加生薑三片,煎至一杯,不限時間服用。

犀角地黃湯:治療傷寒導致瘀血,大便黑色,鼻出血,脈象微弱,神志不清,皮膚發黃。該出汗卻未出汗,體內有瘀血。藥方:犀角(若無,用升麻代替)、生地黃、牡丹皮、芍藥(各一錢半)。用法:一劑藥用兩杯水,煎至一杯,不限時間服用。

小陷胸湯:治療輕微的胸部阻塞,症狀為心窩部痞滿而柔軟,按壓則疼痛,脈象浮滑。藥方:半夏(以沸水清洗五錢)、黃連(二錢)、栝蔞實(三錢)。用法:一劑藥用兩杯水,先將栝蔞煎至一杯半,再加入其他藥材,煎至一杯,不限時間服用。

大陷胸湯:治療傷寒太陽表證未解,醫生卻誤用瀉下法,導致胸部阻塞,熱邪實證,心窩部疼痛,按壓堅硬如石,脈象沉而緊。藥方:大黃(研末,七錢)、甘遂(研末,一錢)、芒硝(三錢)。用法:一劑藥用兩杯水,先煎大黃至一杯,去除藥渣,加入芒硝,再煎沸,加入甘遂末,不限時間服用,以迅速通便為度。

小建中湯:治療傷寒陽脈澀滯,陰脈弦急,腹部絞痛,持續二三日,心悸煩悶,自汗。藥方:芍藥(三錢)、桂枝、甘草(炙,各二錢)、麥芽糖(一個雞蛋黃大小)。用法:一劑藥用兩杯水,加生薑五片、大棗一個,煎至一杯,去除藥渣,加入麥芽糖,再煎至溶化,不限時間服用。

玄參升麻湯:治療傷寒瀉下後,熱毒在胃,出現紫斑,嚴重者煩躁、胡言亂語、咽喉疼痛。藥方:玄參、升麻、甘草(炙,各三錢)。用法:一劑藥用兩杯水,煎至一杯,不限時間服用。

茵陳湯:治療陽明經熱邪極盛,煩渴、熱鬱,水液停滯不散,導致濕熱交合,出現黃疸,但只有頭部出汗,身體不出汗,小便不利,口渴想喝水,身體發黃,此方主治。藥方:茵陳(去梗,半兩)、大黃(二錢半)、大梔子(五個)。用法:一劑藥用兩杯水,煎至一杯,不限時間服用,以通便為度。若與五苓散合用,稱為茵陳五苓散,療效相同。

抵當湯:治療傷寒太陽病六七天,表證未解,脈象微弱而沉,未出現胸部阻塞,病人神志不清,下焦發熱,小腹部硬滿,小便自利卻神志不清,大便黑色,因出血所致。需要瀉除瘀血,宜服用此方。藥方:大黃(酒洗,一兩)、水蛭(炒,去子,搗碎,用石灰炒至紫黃色,去除石灰不用,宜多炒,十枚)、虻蟲(去翅足,炒,十個)、桃仁(去皮尖,七個)。用法:分兩劑服用,每劑用兩杯水,煎至七分,不限時間服用。若已通利下血,則不可再服用。

奪命獨參湯:治療傷寒汗出、瀉下後,持續昏迷不醒,發熱口渴,似有胡言亂語。一切危急症狀,宜服用此藥。服用後額頭和鼻尖微汗,為藥效應驗。藥方:上等參(一兩)。用法:研磨,一劑藥用一杯半水,煎至七分,去除藥渣,溫熱或冷卻皆可,不限時間服用。藥渣再煎服,療效神奇。

神效沃雪湯:治療傷寒陰陽兩證未明,流行性瘟疫,惡氣傳染,服用此藥如雪遇熱水般迅速見效。此藥功效,無法盡述。藥方:蒼朮(堅實者,泡水刮去皮)、乾薑(炮製)、甘草(炙,各六兩)、厚朴(去皮,薑製)、防風(嫩者)、白芍藥(去皮)、葛根(各四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