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採

《醫方選要》~ 卷之十 (1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 (12)

1. 婦人門

黑豆(炒,去皮,半升),熟地黃(酒浸),當歸(酒浸),肉桂(去粗皮),乾薑(炮),甘草(炙),芍藥,蒲黃(各四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服,用酒半盞,童子小便半盞同煎沸,不拘時服。

調經散,治產後敗血停積五臟,流入四肢,令人浮腫。不可作水腫治之,但調經,其腫自消。

當歸(去蘆,酒浸),赤芍藥(各一兩),細辛(一錢),麝香(另研,半錢),琥珀(另研),肉桂(不見火),沒藥(另研),甘草(炙,各二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生薑汁、溫酒調服。

神應黑散,最治難產,因緣自有難易,其胎橫逆,皆因坐草太早,努力過多,兒轉未逮,或已破水,其血必干,若先露手為之橫,或先露足為之逆。《養生方》云:倉皇之間,兩命所繫,不可不知此藥之功也。人多不服,以為極賤之藥。大概產難或一日、兩日,未免水血先下,如舟坐灘,殊不知香白芷、百草霜再回其血,服之如魚得水,決自轉生。兼治月水不調,崩中等疾。

香白芷,百草霜(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童子小便、米醋半呷許,沸湯澆入六、七分點服,見功甚速。再服即分娩矣。或用蜀葵子四十九粒、白滑石末三錢,順流水煎湯調,空心二服,如人行五里即下。

牛膝湯,治產兒已出,胞衣不下,臍腹堅脹急痛甚,及子死腹中不得出者。

牛膝(酒浸),瞿麥(各一兩),滑石(二兩),赤小豆(二合半),當歸(酒浸),木通(各一兩半),葵子(一兩二錢半)

上㕮咀,每服三、四錢,水一盅半,煎至八分,不拘時服。

玉露散,治產後乳脈不行,身體壯熱,頭目昏痛,大便澀滯,悉能治之。涼膈壓熱下乳。

人參(去蘆),白茯苓(去皮),甘草(炙,各半兩),苦梗(炒),川芎,白芷(各一兩),當歸(酒洗,二錢半),芍藥(七錢半)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盅半,煎至八分,溫服。如煩熱、大便秘者加大黃。

三之一湯,治產後虛勞發熱,日久不安。

柴胡,黃芩,人參,半夏,川芎,當歸,芍藥,熟地黃,甘草(各一錢半)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煎一盅,不拘時服。

失笑散,治產後心腹絞痛欲絕。

蒲黃(炒),五靈脂(酒研,淘去砂石,各等分)

上為細末,先用米醋調二錢熬成膏,入白湯半盞化開服。

白話文:

婦人門

調經散: 治療產後瘀血停留在五臟,蔓延到四肢,導致身體浮腫。此方只調理經期,腫脹會自然消退,不能用於治療一般的浮腫。

神應黑散: 主要治療難產。難產的原因各有不同,胎位不正(橫位或臀位)通常是因為過早用力、用力過猛,胎兒轉動不及,或羊水已破,導致血液乾燥。例如胎兒手先出來是橫位,腳先出來是臀位。《養生方》記載:產難時,母子兩條性命攸關,不可不知此藥的功效。很多人不敢服用,認為是卑賤的藥物。但產難若持續一兩天,而羊水血液先流出,如同船隻擱淺,殊不知香白芷、百草霜能使血液回流,服用此藥就像魚兒入水,自然能轉危為安。此方也治療月經不調、崩漏等疾病。

香白芷、百草霜: 此方用於治療難產。用童子尿和米醋少許,用沸水沖泡服用,見效很快,再服用一次即可分娩。或可用蜀葵子、滑石粉代替,服用後很快就能分娩。

牛膝湯: 治療產後胎盤不下,臍腹堅硬脹痛劇烈,以及胎兒死亡留在腹中無法娩出的情況。

玉露散: 治療產後乳汁不通、身體發熱、頭暈目眩、大便秘結等症狀,能清熱、瀉火、催乳。

三之一湯: 治療產後虛弱發熱,久治不癒。

失笑散: 治療產後心腹絞痛,痛到快要斷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