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採

《醫方選要》~ 卷之九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 (10)

1. 癰疽瘡癤門

文蛤(一名五倍子,捶破洗、焙,淨秤,三兩),山茨菇(去皮,淨,二兩),千金子(一名續隨子,去殼研去油,取霜秤,一兩),紅芽大戟(去蘆,洗淨,焙乾秤,一兩半),麝香(另研入,三錢)

上除千金子、麝香外,三味為細末,卻入研藥令勻,用糯米煮濃飲為丸,分為四十粒,每服一丸,研生薑、薄荷汁,井華水研服,干薄荷濃煎湯,冷磨服亦佳。通利一兩行無妨,只用溫白粥止住。合時宜用端午、七夕、重陽日合,或遇天德、月德日亦佳;合時要在淨室焚香,至誠修制,毋令婦人、雞、犬見。效驗不可具述,宜珍藏之。

喻良能云:裴丞相傳此以為濟世衛生之寶。凡人居家或出入,不可無此藥。如毒藥最多,若遊宦岑表,才覺意思不快,便服之即安。二廣山谷間有草曰胡蔓,又名斷腸草,若以毒人,急水吞之急死,緩水吞之緩死。又曰毒蛇,殺之以草覆上,以水灌之,數日,菌生其上,取為末,調酒以毒人,始以無患,再飲酒,即毒發立死。

其俗淫婦人多自配合,此人與之情相好,多不肯逐此人回,陰以藥置食中,比還,即戒之曰:子復來,若從其言,即復以藥解之,若過期不往,必死矣。名曰定年藥。若人屆彼,亦宜志之,若覺中毒,四大不調,即便服之,或於雞、豚、魚、羊、鵝、鴨等肉內下藥,再食此物,即觸發其毒,急服此藥一粒,或吐或下,隨手便瘥。一方加雄黃、硃砂各五錢亦妙。

一方,一女子久年病癆瘵,命在旦夕,為血屍蟲所噬。磨一粒服之,一時間吐下小蟲千條,大者正為兩段。後更服蘇合香丸,半月遂愈。

別具湯使於後:菌蕈菇子、金石(砒也),毒,吃疫死牛馬肉、河豚魚毒,時行瘟疫,山嵐瘴氣,急喉閉,纏喉風,脾病黃腫,赤眼,瘡癤,沖冒寒暑,熱毒上攻,自縊、溺水、打折傷死,但心頭微暖,未隔宿者,以上並用生薑、蜜水磨一粒灌之,須臾復甦。癰疽,發背未破,魚臍瘡,諸般惡瘡腫毒,湯火所傷,百蟲、犬、鼠、蛇傷,以上並用東流水磨塗,並服一粒,良久覺癢立消。打撲顛損傷折,炒松節,酒磨下半粒,仍以東流水磨塗。

男子婦人顛邪,鬼氣,鬼胎,暖酒磨下一丸,可分作兩服,有毒即吐下自止。

苦參丸,治腎水虛少,下焦濕熱,以致腿足生瘡,積年不愈,及久患血風疥癬,或漸成癩風。常服補腎水,散濕熱,祛毒療風,不可盡述。

苦參(四兩),防風,荊芥,赤芍藥,白芷,川烏(去皮生用),川芎,何首烏,獨活,山梔,牙皂,蔓荊子,茯苓,山藥,蒺藜(各一兩),草烏(炮,三錢),黃耆,羌活,白附子(各一兩)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好酒送下,如不飲酒,以好茶代之,日進二、三服。

白話文:

癰疽瘡癤門

本方劑使用文蛤、山茨菇、千金子、紅芽大戟和麝香等藥材,治療癰疽瘡癤等症。 除了千金子與麝香外,其餘藥材研磨成細末,再加入研磨過的千金子與麝香,用糯米水煮成藥丸,共四十粒。每次服用一粒,用生薑、薄荷汁和井水研磨後服用,或用濃煎的薄荷水冷卻後服用。若服藥後通便一兩次,則無妨,只需用溫白粥壓制即可。 最佳服用時間為端午、七夕、重陽節,或天德、月德日,且需在乾淨的房間焚香,誠心服用,避免婦女、雞、犬看見。此方效用甚佳,宜珍藏。

裴丞相曾傳此方為濟世良方,居家旅行皆宜常備。此方亦可解多種毒藥。例如,服用胡蔓(斷腸草)中毒,可立即服用此藥解毒。 亦可解毒蛇毒,方法是用草覆蓋蛇屍,灌水,數日後生菌,研磨後調酒毒人。 也有人用此藥陷害他人,將藥放入食物中,事後再以藥解毒。此法被稱為「定年藥」。 若中毒或食用雞、豚、魚、羊、鵝、鴨等肉類中毒,亦可服用此藥解毒。 另有一方可在原方中加入雄黃、硃砂各五錢。

曾有一女子久病,命在旦夕,被血屍蟲所噬,服用此藥一粒後,吐出大量蟲子,服藥後並服用蘇合香丸,半月痊癒。

另有湯劑,可治療因菌蕈菇子、金石(砒霜)、疫死牛馬肉、河豚魚、瘟疫、瘴氣、急喉閉、纏喉風、脾病黃腫、赤眼、瘡癤、中暑、熱毒上攻、自縊、溺水、跌打損傷等導致的心頭微暖(未超過一天)的症狀。 將藥丸用生薑、蜜水研磨後服用即可。 癰疽、發背未破、魚臍瘡等各種惡瘡腫毒,以及湯火灼傷、蟲蛇咬傷等,可用東流水研磨後塗抹患處,並服用一粒藥丸。 跌打損傷則用炒松節酒磨藥丸一半服用,並以東流水研磨後塗抹患處。

男子女子若有癲癇、鬼氣、鬼胎等症狀,可用溫酒研磨藥丸服用,可分作兩次服用,若有毒性會自行排出。

苦參丸則用於治療腎水不足、下焦濕熱導致的腿足生瘡、久患血風疥癬或癩風等症。 此方具有補腎、利濕、解毒、療風的功效。

苦參丸的藥材包括苦參、防風、荊芥、赤芍藥、白芷、川烏(去皮生用)、川芎、何首烏、獨活、山梔、牙皂、蔓荊子、茯苓、山藥、蒺藜、草烏(炮製)、黃耆、羌活、白附子等。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五十丸,空腹用好酒送服,若不喝酒可用好茶代替,每日服用二、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