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選要》~ 卷之九 (4)
卷之九 (4)
1. 咽喉口齒門
寒水石(煅,三兩),玄參,貫眾,縮砂仁(去殼),滑石(研),黃連(去毛),茯苓,山豆根,荊芥,甘草(炙,各半兩),硼砂(三錢)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乾摻舌上後以新汲水嚥下,不拘時。任是百毒硬物可以除化,如吃著巴豆、杏仁,辛辣薑、桂、胡椒燥毒,蔥、韭、蒜等物,及諸藥毒、火毒亦可用此藥,每服半錢。能潤三焦,消五穀,除三尸,去八邪,殺九蟲,趕瘟疫事,專醫渴疾,其效如神。魯直號「金臺玉簡方」。
射干湯,治喉痹,腫塞不通、疼痛,不下飲食,並諸毒發動。
射干,白芷,當歸(切,焙,各一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升麻,犀角(鎊),甘草(炙,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七分,去柤,不拘時溫服,日三。忌海藻、菘菜。
如神散,治咽喉一切急患不得開。
雄黃,藜蘆,玄參,白殭蠶(炒),白礬(生用,各二錢),乳香(一字)
上為細末研勻,每用一字,兩鼻內嗅之,口含水及舌下擦,嚏出涎立效。
如聖湯,治痰去熱,利咽喉,治咽中有瘡,咽物不下,及咳嗽咯血,肺痿痰唾氣促,並小兒瘡疹,毒攻咽喉腫痛。
麥門冬(半兩),牛蒡子(炒),桔梗,甘草(生用,各一兩)
上為細末,沸湯調,細細服,入竹葉煎尤妙。
金鎖匙,治咽喉腫塞。
雄黃(研末,半分),巴豆(去油,一粒)
上作一服,用生薑自然汁調灌下,或吐或利皆愈,一方細研,每遇急患不可針藥者,用酒瓶裝灰至瓶嘴下,裝火一炷焚藥,候煙起,將瓶嘴入一邊鼻中,以紙覆瓶口熏之愈。
救命散,治脾胃熱毒上攻,咽喉有瘡,並纏喉風。
膩粉(二錢),五倍子(一分),大黃(銼炒),白殭蠶(直者,炒),黃連(去須),甘草(生,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字,大人以竹筒吸之,小兒以竹筒吹之。如餘毒攻心肺,咽有瘡,用男孩兒奶汁調藥一字,以雞翎探之,嘔者生,不嘔者死。
漱口玉池散,治風蛀牙疼,腫癢動搖,牙齦潰爛,宣露出血,口氣等疾。
當歸,川芎,防風,白芷,藁本,細辛,升麻,地骨皮,槐花,甘草(各等分)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黑豆三十粒,生薑二片,煎至一盅,去柤,不拘時漱口吐去。
秘方揩牙散,治牙齒疼痛,遇冷熱痛者。
良薑,細辛,胡椒,草烏尖(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用少許擦牙疼處,噙良久,有涎吐去。
麝香白牙散,治牙疼、牙宣、口臭。
麝香(研,少許),石膏(煅,半斤),細辛,蒺藜(各一兩),三奈,青鹽(炒,各半兩),丁香,檀香,甘松,白芷(各三錢)
上為細末、研勻,以指蘸些少擦牙。加川芎半兩尤妙。
草烏頭散,治牙齒疼痛。
草烏頭(米泔浸一宿,去粗皮切作片,炒,一兩),五靈脂,高良薑,白殭蠶,蓽撥,細辛(去苗,各半兩),乳香(另研,一錢)
白話文:
咽喉口齒門
寒水石散: 寒水石(煅燒,三兩)、玄參、貫眾、縮砂仁(去殼)、滑石(研磨)、黃連(去毛)、茯苓、山豆根、荊芥、甘草(炙烤,各半兩)、硼砂(三錢),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乾吞於舌上,再用新鮮的水送服,不限時間。無論是百毒還是堅硬異物,都能夠清除。例如誤食巴豆、杏仁、辛辣的薑、桂、胡椒等燥熱之物,或蔥、韭、蒜等,以及各種藥物中毒、火毒,都可用此藥,每次服用半錢。此方能滋潤三焦,消解五穀積滯,去除三尸蟲(古人認為導致疾病的寄生蟲),驅除八種邪氣,殺滅九種蟲害,預防瘟疫,專治口渴症,療效神奇。魯直(指蘇軾)稱之為「金臺玉簡方」。
射干湯: 治療喉嚨腫痛阻塞,疼痛難忍,無法進食,以及各種毒素引起的喉嚨疾病。射干、白芷、當歸(切片,焙乾,各一兩)、杏仁(水浸泡,去皮尖,取雙仁,炒)、升麻、犀角(刮磨)、甘草(炙烤,各半兩),將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渣,溫服,不限時間,每日三次。忌食海藻、白菜。
如神散: 治療咽喉各種急症,喉嚨無法張開。雄黃、藜蘆、玄參、白殭蠶(炒)、白礬(生用,各二錢)、乳香(一錢),研磨成細末。每次取一錢,放入鼻孔內嗅,同時含水並擦拭舌下,噴嚏排出涎液即可見效。
如聖湯: 治療痰熱,利咽喉,治療咽喉潰瘍,咽喉異物下不去,以及咳嗽咯血、肺痿(肺氣虛弱)、痰多氣促,以及小兒瘡疹,毒素侵犯咽喉腫痛。麥門冬(半兩)、牛蒡子(炒)、桔梗、甘草(生用,各一兩),研成細末,用沸水調服,細細飲用,加入竹葉同煎效果更佳。
金鎖匙: 治療咽喉腫塞。雄黃(研磨成末,半分)、巴豆(去油,一粒),合為一劑,用生薑汁調服,無論是嘔吐還是腹瀉,都能痊癒。另一種方法是將藥研成細末,遇到急症無法針灸用藥時,用酒瓶裝滿灰燼至瓶口下方,點燃一炷香焚燒藥物,待煙霧升起,將瓶口對準一側鼻孔熏治,即可痊癒。
救命散: 治療脾胃熱毒上攻,咽喉生瘡,以及纏喉風。膩粉(二錢)、五倍子(一分)、大黃(切碎炒)、白殭蠶(直的,炒)、黃連(去須)、甘草(生,各半兩),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成人用竹筒吸服,小兒用竹筒吹服。如果餘毒攻心肺,咽喉生瘡,可用男孩的奶汁調和一錢藥物,用雞毛探入咽喉,能嘔吐者活,不能嘔吐者死。
漱口玉池散: 治療風邪引起的牙痛,腫脹瘙癢,牙齒鬆動,牙齦潰爛,出血,口臭等疾病。當歸、川芎、防風、白芷、藁本、細辛、升麻、地骨皮、槐花、甘草(各等分),用水二盅,黑豆三十粒,生薑二片,煎至一盅,去渣,不限時間漱口吐出。
秘方揩牙散: 治療牙齒疼痛,遇冷熱疼痛者。良薑、細辛、胡椒、草烏頭尖(各等分),研磨成細末,每次取少量擦拭牙痛處,含住片刻,有唾液吐出。
麝香白牙散: 治療牙痛、牙齦腫痛、口臭。麝香(研磨,少許)、石膏(煅燒,半斤)、細辛、蒺藜(各一兩)、三奈、青鹽(炒,各半兩)、丁香、檀香、甘松、白芷(各三錢),研磨成細末,用手指蘸取少量擦拭牙齒。加入川芎半兩效果更佳。
草烏頭散: 治療牙齒疼痛。草烏頭(米泔水浸泡一夜,去粗皮切片,炒,一兩)、五靈脂、高良薑、白殭蠶、蓽撥、細辛(去苗,各半兩)、乳香(另研,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