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選要》~ 卷之八 (11)
卷之八 (11)
1. 眼目門
爐甘石(一兩六錢),黃連(八錢)
上銼碎,用銀石鍋內,文武火煮一晝夜,取出去黃連不用,將爐甘石研極細水飛過,入片腦半錢,入磁罐內收貯,不可泄氣。每用少許點眼上極妙,臨點時用新汲水先洗眼淨,然後點之。一方入麝香少許,能治風爛赤眼。
蟬花無比散,治大人、小兒遠年近日一切風眼、氣眼攻注,眼目昏暗,瞼生風粟,或痛或癢,漸生翳膜,侵睛遮障,視物不明,及久患偏正頭風,牽搐兩眼,漸漸細小,連眶赤爛,及小兒瘡疹、風眼,白膜遮睛,赤澀隱痛,並皆治之。常服祛風退翳明目。
蛇蛻(微炙,一兩),蟬蛻(去翅足,二兩),羌活,當歸(洗焙),石決明(用鹽水煮,研如粉),川芎(各三兩),防風(去蘆叉),茯苓(去皮),甘草(炙,各四兩),赤芍藥(三兩),白蒺藜(炒,去刺,半斤),蒼朮(泔浸,炒,三兩)
上為細末,食後米泔調服三錢,或茶清亦可。忌食發風毒等物。
明目地黃丸,治男子,婦人肝虛積熱,上攻眼目,翳膜遮睛,羞明多淚。此藥多治肝腎兩經俱虛,風邪所乘,並治暴赤熱眼。祛風明目,其效不可具述。
生地黃(洗焙),熟地黃(洗焙,各一斤),牛膝(去蘆,酒浸,三兩),石斛(去苗),枳殼(麩炒),防風(去蘆,各四兩),杏仁(去皮尖,麩炒,細研去油,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或鹽湯任下。
菊睛丸,治肝腎不足,眼目昏暗,常見黑花,多有冷淚。久服補不足,強目力。
巴戟(去心,二兩),枸杞子(六兩),肉蓯蓉(酒浸,焙,四兩),甘菊花(揀,八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溫酒、鹽湯任下,食後、空心各一服。《楊氏家藏方》有五味子六兩。
還睛補肝丸,治肝虛,兩目昏暗,衝風淚下。
白朮,細辛(去苗),芎藭,決明子(微炒),人參,羌活(去蘆),當歸(切,焙),白茯苓(去皮),苦參,防風(去叉),官桂(去粗皮),地骨皮,玄參,黃芩(去黑心),五味子,車前子(微炒),菊花,青葙子,甘草(炙,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加至四十丸,不拘時米飲送下。
羊肝丸,鎮肝明目。
羌活,甘菊花,細辛,柏子仁,官桂,五味子,白朮(以上各半兩),黃連(三分),羯羊肝(一具,新瓦盆煿干,更焙之,肝若大止用一半)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食前用溫水送下。一方有地黃,無柏子仁。
春雪膏,治肝經不足,內受風熱,上攻眼目,昏暗癢痛,隱澀難開,及多眵赤腫,怕日羞明,不能遠視,迎風有淚,多見黑花。
片腦(二錢半),蕤仁(去皮殼,細研去油,秤,二兩)
白話文:
眼目門
**爐甘石洗眼方:**將爐甘石一兩六錢、黃連八錢研碎,用銀鍋文武火煮一天一夜。取出後,去除黃連,將爐甘石研磨成極細粉末,用水飛過,加入片腦半錢,放入瓷罐保存,注意密封。每次用少量點眼,效果極佳。點眼前,先用新汲取的水清洗乾淨眼睛。另有一方,加入少許麝香,可治療風熱引起的紅腫眼疾。
**蟬花無比散:**治療大人小孩各種風眼、氣眼、眼目昏暗、眼瞼長出粟粒、眼痛眼癢、逐漸長出翳膜遮蔽眼睛、視力模糊,以及久患偏頭痛引起的眼睛牽拉疼痛、眼球變小、眼眶紅腫爛,以及小兒麻疹引起的風眼、白膜遮蔽眼睛、眼紅澀隱痛等症狀。常服可以祛風、退翳、明目。
**蛇蛻蟬蛻散:**將微炙過的蛇蛻一兩、去翅足的蟬蛻二兩、羌活、洗淨烘乾的當歸、用鹽水煮後研成粉末的石決明、川芎、去蘆根的防風、去皮的茯苓、炙過的甘草(各四兩)、赤芍藥三兩、炒制後去刺的白蒺藜半斤、用淘米水浸泡後炒制的蒼朮三兩,研磨成細末。飯後用米湯或茶水送服三錢。忌食容易引起風毒的食物。
**明目地黃丸:**治療男女肝虛積熱,導致眼目受損,翳膜遮蔽眼睛,怕光流淚等症狀。此藥多用於治療肝腎兩經俱虛,風邪侵襲所致的症狀,也治療急性紅腫熱眼。具有祛風明目功效。
**菊睛丸:**治療肝腎不足,眼目昏暗,經常看見黑點,流冷淚。長期服用可以補益不足,增強視力。
**還睛補肝丸:**治療肝虛,兩眼昏暗,因風邪侵襲而流淚。
**羊肝丸:**鎮肝明目。
**春雪膏:**治療肝經不足,內受風熱,導致眼目昏暗、癢痛、眼澀難睜,以及眼屎多、眼紅腫、怕光、視力模糊、迎風流淚、經常看見黑點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