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選要》~ 卷之八 (10)
卷之八 (10)
1. 眼目門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煎至八分,食後溫服。
拈痛散,治兩額角痛,目睛痛,時見黑花,及目赤腫痛,欲作內障,得之於飢飽勞役。
柴胡(一錢),甘草(炙,五分),栝蔞根(一錢三分),當歸(二錢半),生地黃(七分),黃芩(酒浸,炒,二錢半)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棗一枚,煎至八分,食後服。
聖效散,治眼目諸般風熱癢毒及生翳膜、血筋;一切外障並皆治之。
黃芩,細辛,甘草,熟地黃,大黃,梔子,赤芍藥,當歸尾,牛蒡子,桑白皮(各八分),甘菊花(二錢)
上㕮咀,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八分,食後溫服,日三服。
桑白皮散,治肺氣壅塞,熱毒上攻眼目,白睛腫脹,日夜疼痛,心胸煩悶。
玄參,桑白皮,枳殼,升麻,杏仁(炒,去皮尖),旋覆花,防風(去蘆),赤芍藥,黃芩,甘草,甘菊花,甜葶藶(各一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煎至一盅,食後溫服。
散熱飲子,治眼目暴赤痛腫。
防風,羌活,黃芩,黃連(各二錢)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七分,食後溫服。如大便秘加大黃,如痛甚者加當歸、生地黃,如虛煩不得眠加山梔子。
四物龍膽湯,治目赤暴發,作生雲翳,疼不可忍。
當歸(酒洗),川芎,芍藥,生地黃(各一錢半),羌活,防風(去蘆,各一錢),草龍膽(酒洗),防己(各七分)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八分,食後熱服。
洗肝散,治風毒上攻,眼目暴赤,瞳子腫痛難開,隱澀眵淚。
薄荷,當歸,羌活,甘草,大黃,防風(去蘆),梔子,川芎(各一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八分,食後熱服。
決明子散,治風熱上攻,眼目腫痛。
黃芩,甘菊花,草決明子,木賊草,石膏,赤芍藥,川芎,羌活,甘草,蔓荊子,石決明(以上各一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煎至八分,食後溫服。
地黃湯,治眼久病昏澀,因病發而久不愈。
防風(去蘆),羌活,當歸(酒浸),熟地黃,黃芩,黃連,人參(去蘆),茯苓(各一錢)
上作二服,用水二盅,煎至八分,食後服。
菊花散,治肝受風毒,眼目昏矇,漸生翳膜。
甘菊花(四兩),蟬蛻(去足、土),白蒺藜(炒,去刺),羌活,木賊草(童便浸一宿,各三兩),荊芥穗,甘草(炙,各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後茶清調下。
湯泡散,治肝虛,風熱攻眼,赤腫羞明,漸生翳膜。
杏仁,防風,黃連,赤芍藥,當歸(各一錢),銅青(三分),薄荷(五分)
上㕮咀,作一服,用極沸湯泡,乘熱先熏後洗,冷則再暖復洗,日二、三次。一方入鹽少許,閉目沃洗,鹽亦去風散血。
爐甘石散,治一切目疾。又名珍珠散。
白話文:
眼目門
第一方:將藥材煎成一劑,用兩盅水,加三片生薑,煎至八分滿,飯後溫服。此方為拈痛散,治療兩眉角疼痛、眼球疼痛、偶爾看見黑點,以及眼睛紅腫疼痛,將要變成內障,這些症狀多因飢飽、勞累所致。藥材包括:柴胡一錢、炙甘草五分、栝蔞根一錢三分、當歸二錢半、生地黃七分、酒浸炒黃芩二錢半。
第二方:將藥材煎成一劑,用兩盅水,加三片生薑、一枚紅棗,煎至八分滿,飯後服用。此方為聖效散,治療眼睛各種風熱、癢、毒症,以及翳膜、血絲;各種外障均可治療。藥材包括:黃芩、細辛、甘草、熟地黃、大黃、梔子、赤芍藥、當歸尾、牛蒡子、桑白皮(各八分),甘菊花二錢。
第三方: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一劑,用兩盅水煎至八分滿,飯後溫服,每日三次。此方為桑白皮散,治療肺氣壅塞,熱毒上攻眼目,導致白眼球腫脹,日夜疼痛,心煩胸悶。藥材包括:玄參、桑白皮、枳殼、升麻、炒杏仁(去皮尖)、旋覆花、防風(去蘆)、赤芍藥、黃芩、甘草、甘菊花、甜葶藶(各一錢)。
第四方:將藥材煎成一劑,用兩盅水,加三片生薑,煎至一盅,飯後溫服。此方為散熱飲子,治療眼睛突然紅腫疼痛。藥材包括:防風、羌活、黃芩、黃連(各二錢)。 若大便秘結,可加大黃;若疼痛劇烈,可加當歸、生地黃;若虛煩失眠,可加山梔子。
第五方:將藥材煎成一劑,用兩盅水,煎至八分滿,飯後熱服。此方為四物龍膽湯,治療眼睛紅腫發炎,產生雲翳,疼痛難忍。藥材包括:酒洗當歸、川芎、芍藥、生地黃(各一錢半)、羌活、防風(去蘆,各一錢)、酒洗草龍膽、防己(各七分)。
第六方:將藥材煎成一劑,用兩盅水,煎至八分滿,飯後熱服。此方為洗肝散,治療風毒上攻,眼睛紅腫,瞳孔腫痛難以睜開,眼睛隱痛,分泌眼屎淚水。藥材包括:薄荷、當歸、羌活、甘草、大黃、防風(去蘆)、梔子、川芎(各一錢)。
第七方:將藥材煎成一劑,用兩盅水,加三片生薑,煎至八分滿,飯後溫服。此方為決明子散,治療風熱上攻,眼睛腫痛。藥材包括:黃芩、甘菊花、草決明子、木賊草、石膏、赤芍藥、川芎、羌活、甘草、蔓荊子、石決明(以上各一錢)。
第八方:將藥材煎成兩劑,用兩盅水,煎至八分滿,飯後服用。此方為地黃湯,治療眼睛久病昏花、因病發作而久治不癒。藥材包括:防風(去蘆)、羌活、酒浸當歸、熟地黃、黃芩、黃連、人參(去蘆)、茯苓(各一錢)。
第九方: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飯後用茶水送服。此方為菊花散,治療肝臟受風毒侵襲,眼睛昏花,逐漸產生翳膜。藥材包括:甘菊花四兩、蟬蛻(去足、土)、炒白蒺藜(去刺)、羌活、木賊草(童便浸泡一夜,各三兩)、荊芥穗、炙甘草(各二兩)。
第十方: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取一劑,用滾燙的開水沖泡,趁熱先熏後洗,冷了再加熱水繼續洗,每日兩到三次。此方為湯泡散,治療肝臟虛弱,風熱侵犯眼睛,眼睛紅腫怕光,逐漸產生翳膜。藥材包括:杏仁、防風、黃連、赤芍藥、當歸(各一錢)、銅青三分、薄荷五分。另一方可在藥方中加少量食鹽,閉上眼睛清洗,食鹽亦可去風散血。
第十一方:此方為爐甘石散,又名珍珠散,治療各種眼疾。
備註: 文中“錢”、“分”為古代重量單位,其換算需參考古代藥方資料。 此處僅提供翻譯,不提供任何醫療建議。 任何疾病應諮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