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採

《醫方選要》~ 卷之八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6)

1. 腸澼痔漏脫肛門

腸澼者,大便下血也。《經》云:風客淫氣,其精乃亡,邪傷肝也。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蓋緣風氣通於肝,肝生風,風生熱。風客則淫氣傷精,精亡則邪熱傷肝。因飽行房,則筋脈橫解,而腸澼、痔漏之證生焉。

人之不避風毒,恣飲醇酒炙煿之物,縱欲喜怒無常,臟腑鬱抑,飲食自倍,腸胃乃傷,陰陽不和,關格壅滯,熱毒下注,血滲大腸,而成腸澼、痔漏之疾矣,俗謂之腸風、臟毒是也。其病身寒脈沉者生,身熱脈浮者死。治法宜祛風消毒,解熱涼臟,和血潤燥則愈矣。

痔漏者,肛門邊內外有瘡是也。若成瘰不破者曰痔,破潰而出膿血,黃水浸淫,淋瀝久不止者曰漏也。此疾皆由濕、熱、風、燥四氣相合而致也。痔有五種,謂牡痔、牝痔、脈痔、腸痔、血痔也。古方又有酒痔、氣痔、蟲痔、翻花、螻蛄等。痔之名不一,究其所因,亦不過久嗜辛熱炙煿新酒,及房勞、憂思,蘊積熱毒憤郁之氣所致也。

或藏於肛門之內,或突於肛門之外;若蘊毒深者其狀大,蘊毒淺者其狀小,大者如蓮花、雞冠、核桃之狀,小者如牛妳、雞心、櫻桃之類;或流膿水,或出鮮血,有妨行坐,久而不愈則成漏矣。治法:在外者宜點之,洗之:在內者宜祛其風而除其濕,消其熱而解其毒。斯得治之法矣。

若夫脫肛者,乃虛寒下脫。其病或由腸風、痔漏久服寒劑,坐努而下脫;或因久痢裡急,窘迫而脫也;其有產婦用力過多,及小兒叫號努氣,久痢不止,風邪襲虛而脫也。治法:內宜溫胃厚腸,收斂解毒之劑;外宜溫湯頻洗,令和軟,然後摩挲而入,則自愈矣。

秦艽防風湯,治痔漏,每日大便時發疼痛,如無疼痛,非痔漏也。此藥主之。

秦艽,防風,當歸,白朮(各一錢半),黃柏,橘皮,柴胡,大黃(煨),澤瀉(各一錢),紅花,桃仁,升麻(各三分),甘草(炙,六分)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一盅,空心服。

紅花桃仁湯,治痔疾經年,因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當去其筋脈橫解,破血絡是也。治法當補北方瀉中央。

紅花,桃仁,麻黃(各半錢),生地黃,黃柏(各一錢半),豬苓,澤瀉,防己,當歸尾,蒼朮,防風(各一錢)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空心服。

秦艽當歸湯,治痔漏,大便結燥,疼痛。

秦艽,枳實(各一錢半),當歸,皂角仁(燒存性),桃仁,澤瀉,白朮(各一錢),大黃(煨,五錢),紅花(半錢)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空心服。

地榆散,治痔瘡腫痛。

地榆,黃耆,枳殼,檳榔,川芎,黃芩,槐花,赤芍藥,羌活(各一錢),白斂,蜂房(炒焦),甘草(炙,各半錢)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食前服。

白話文:

腸澼、痔漏、脫肛門

所謂「腸澼」,指的是大便時帶血。《黃帝內經》說,風邪侵入人體,導致氣血運行失常,精氣耗損,這是因為肝臟受到損傷。如果接著又吃太飽,會使筋脈鬆弛紊亂,進而形成腸澼和痔瘡。這是因為風邪與肝臟相通,肝臟生風,風又會產生熱。當風邪侵入時,會導致氣血運行失常而耗損精氣,精氣耗損就會使邪熱損傷肝臟。如果在吃飽後又行房事,更會使筋脈鬆弛紊亂,導致腸澼和痔瘡等疾病的產生。

如果人沒有注意避開風邪侵擾,又恣意飲用烈酒、吃燒烤油炸等食物,放縱慾望、情緒起伏不定,導致臟腑功能鬱滯,飲食過量,就會損傷腸胃,造成陰陽失調、氣血壅塞,熱毒向下流注,血液滲入大腸,就會形成腸澼和痔漏等疾病,民間俗稱這種病為腸風、臟毒。這種病如果身體發冷、脈搏沉弱,就表示還有救;如果身體發熱、脈搏浮散,就表示病況嚴重。治療方法應該以驅風解毒、清熱涼血、調和氣血、滋潤乾燥為主。

所謂「痔漏」,指的是肛門內外出現瘡瘍。如果瘡瘍沒有破裂,就稱為痔瘡;如果破裂流出膿血、黃水,久久不止,就稱為痔漏。這種疾病大多是因為濕、熱、風、燥四種邪氣相互結合所導致。痔瘡有五種,分別是牡痔、牝痔、脈痔、腸痔、血痔。古代醫方還有酒痔、氣痔、蟲痔、翻花痔、螻蛄痔等不同的名稱。雖然痔瘡的名稱不盡相同,但追究其病因,大多是因為長期嗜食辛辣油膩的食物和新釀的酒,以及房勞過度、憂思等導致熱毒積聚、氣機鬱結所致。

痔瘡可能長在肛門內部,也可能突起在肛門外部。如果毒素積聚較深,痔瘡就會比較大,如果毒素積聚較淺,痔瘡就會比較小。大的痔瘡可能像蓮花、雞冠、核桃的樣子,小的痔瘡可能像牛的乳頭、雞心、櫻桃等。痔瘡可能會流出膿水或鮮血,會妨礙行走和坐立,如果久治不癒就會形成痔漏。治療方法:長在外部的痔瘡應該用藥點塗或清洗;長在內部的痔瘡應該驅除風邪、去除濕氣、消除熱邪、化解毒素。這就是治療痔瘡的方法。

至於「脫肛」,主要是因為虛寒下陷所致。這種疾病可能是因為長期患有腸風、痔漏,服用太多寒涼藥物,或坐姿用力排便導致肛門脫出;也可能是因為長期痢疾、腹瀉頻繁,頻繁用力排便而導致脫肛。另外,產婦生產時過度用力,或是小孩哭鬧時頻繁用力,以及長期痢疾不止,風邪趁虛而入也會導致脫肛。治療方法:內服應該以溫暖腸胃、增強腸道功能、收斂止瀉、解毒的藥物為主;外用應該以溫水頻繁清洗,使脫出的肛門變軟,然後再輕輕推回肛門內,這樣就能痊癒。

秦艽防風湯,可以治療痔漏,特徵是每天排便時會感到疼痛,如果沒有疼痛感,就不是痔漏。這道藥方主要成分為:秦艽、防風、當歸、白朮(各一錢半),黃柏、橘皮、柴胡、大黃(煨過)、澤瀉(各一錢),紅花、桃仁、升麻(各三分),甘草(炙過,六分)。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加兩碗水煎至一碗,空腹服用。

紅花桃仁湯,可以治療多年痔疾,這種痔疾是因為吃太飽導致筋脈鬆弛紊亂,進而形成腸澼、痔瘡。這個藥方的主要功能是疏通鬆弛紊亂的筋脈、疏通瘀滯的血絡。治療方法應該補益腎氣、瀉除中焦的邪氣。藥方成分有:紅花、桃仁、麻黃(各半錢),生地黃、黃柏(各一錢半),豬苓、澤瀉、防己、當歸尾、蒼朮、防風(各一錢)。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加兩碗水煎至一碗,空腹服用。

秦艽當歸湯,可以治療痔漏,特徵是大便乾燥、排便疼痛。藥方成分有:秦艽、枳實(各一錢半),當歸、皂角仁(燒過存性)、桃仁、澤瀉、白朮(各一錢),大黃(煨過,五錢),紅花(半錢)。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加兩碗水煎至一碗,空腹服用。

地榆散,可以治療痔瘡腫痛。藥方成分有:地榆、黃耆、枳殼、檳榔、川芎、黃芩、槐花、赤芍藥、羌活(各一錢),白蘞、蜂房(炒焦)、甘草(炙過,各半錢)。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加兩碗水煎至一碗,飯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