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採

《醫方選要》~ 卷之八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7)

1. 腸澼痔漏脫肛門

當歸郁李仁湯,治痔漏大便結硬,大腸下墜多血,苦痛不能忍者。

當歸尾,郁李仁,澤瀉,生地黃,煨大黃,枳實,蒼朮,秦艽(以上各一錢),麻子仁(一錢半),皂角仁(另為細末,煎成調服,一錢)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空心服,忌風寒處大小便。

乾葛湯,治酒痔。

乾葛,枳殼(炒),半夏,生地黃,茯苓,杏仁(各一錢半),黃芩,甘草(炙,各半錢)

上作一服,水二盅,黑豆一百粒、生薑五片、白梅一個,煎至一盅,食前服。

橘皮湯,治氣痔。

橘皮,枳殼(炒),槐花(炒),川芎(各一錢半),桃仁(去皮炒),木香(不見火),檳榔,紫蘇,香附,甘草(炙,各一錢)

上作二服,水二盅,生薑三片、棗二枚,煎至一盅,食前服。

逐瘀湯,通利大小腸,取下惡物。凡痔漏熱證用之,有瘀血作痛,服之見效。

川芎,白芷,枳殼(炒),赤芍藥,阿膠(炒成珠),茯苓(去皮),蓬朮(煨),生地黃,茯神(去木),木通,甘草(生用),五靈脂(各一錢),桃仁(去皮尖,炒),大黃(各一錢半)

上作一服,每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蜜三匙,煎至一盅,食前服,以利為度。

槐角散,治脾胃不調,脹滿下血。

槐角(二兩),枳殼(炒),當歸,蒼朮,陳皮,厚朴(制,各一兩),烏梅,甘草(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盅,煎至七分,食前服。

秦艽白朮丸,治痔疾,並漏有膿血,大便燥硬,作疼痛不可忍。

秦艽(去蘆),桃仁(去皮尖,另研),皂角仁(去皮,火煅存性,各一兩),枳實(麩炒),當歸尾(酒製),澤瀉,白朮(以上各半兩),地榆(三錢)

上為細末,與桃仁泥碾勻,湯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令藥光滑,焙乾。每服一百丸,白湯送下,空心服,少時以美食壓之。忌生冷、硬物、冷水、菜、濕面、酒及五辛辣熱、大料物之類,犯之則藥無驗矣。數服而愈。

乳香丸,治脫肛腸出。

乳香(另研),白丁香(各二錢半),枳殼(麩炒),芫青(去頭足,糯米炒),大黃(蒸,焙乾),鶴蝨草(炒),蓽澄茄,牡蠣(煨,各一兩)

上為細末,粟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腸風臘茶清送下,諸痔煎薤白湯送下,諸漏鐵屑煎湯下,空心服。

蝟皮散,治肛門脫出不收。

蝟皮(罐內燒令焦黃存性,一個),磁石(火煅,於醋內蘸淬七次,半兩),辣桂(三錢),鱉頭(慢火炙令焦黃,一枚)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食前米飲調下,用鞋底炙熱熨按肛上托入。

槐角丸,治五種腸風下血;痔漏、脫肛、下血,並宜服之。

槐角(去枝梗,炒,一兩),地榆,黃芩,當歸(酒浸,焙),防風(去蘆),枳殼(麩炒,各半兩)

白話文:

腸澼痔漏脫肛門

當歸郁李仁湯: 此方治療痔漏伴隨大便乾燥堅硬、大腸下墜、出血量多、疼痛難忍的症狀。藥方包括當歸尾、郁李仁、澤瀉、生地黃、煨大黃、枳實、蒼朮、秦艽(各一錢)、麻子仁(一錢半)、皂角仁(一錢,研末,另煎)。取藥材煎煮一劑,水量二盅,煎至一盅,空腹服用。忌諱受風寒,以及大小便失禁。

乾葛湯: 此方治療因飲酒引起的痔瘡。藥方包括乾葛、枳殼(炒)、半夏、生地黃、茯苓、杏仁(各一錢半)、黃芩、炙甘草(各半錢)。取藥材與黑豆一百粒、生薑五片、白梅一個同煎,水量二盅,煎至一盅,飯前服用。

橘皮湯: 此方治療因氣滯引起的痔瘡。藥方包括橘皮、枳殼(炒)、槐花(炒)、川芎(各一錢半)、桃仁(去皮炒)、木香(生)、檳榔、紫蘇、香附、炙甘草(各一錢)。煎煮兩劑,水量二盅,煎至一盅,加生薑三片、棗二枚,飯前服用。

逐瘀湯: 此方通利大小腸,排出病灶,適用於痔漏伴隨發熱、瘀血疼痛的症狀。藥方包括川芎、白芷、枳殼(炒)、赤芍藥、阿膠珠、茯苓(去皮)、煨蓬朮、生地黃、茯神(去木)、木通、生甘草、五靈脂、桃仁(去皮尖,炒)、大黃(各一錢,大黃、桃仁各一錢半)。取藥材煎煮一劑,水量二盅,煎至一盅,加生薑三片、蜂蜜三匙,飯前服用,以通便為度。

槐角散: 此方治療脾胃失調,伴隨腹脹、便血的症狀。藥方包括槐角(二兩)、枳殼(炒)、當歸、蒼朮、陳皮、制厚朴(各一兩)、烏梅、甘草(各半兩)。將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五錢,水一盅,煎至七分,飯前服用。

秦艽白朮丸: 此方治療痔瘡伴隨膿血、大便乾燥堅硬、疼痛難忍的症狀。藥方包括秦艽(去蘆)、桃仁(去皮尖,研末)、皂角仁(去皮,火煅)、枳實(麩炒)、酒制當歸尾、澤瀉、白朮(以上各半兩)、地榆(三錢)。將藥材研磨成細粉,與桃仁泥混合,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焙乾。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服用,白湯送服,服藥後稍後食用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忌食生冷、堅硬食物、冷水、蔬菜、濕麵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否則藥效將會降低。需多次服用才能痊癒。

乳香丸: 此方治療脫肛。藥方包括乳香(研末)、白丁香(各二錢半)、枳殼(麩炒)、芫青(去頭足,糯米炒)、蒸焙乾大黃、炒鶴蝨草、蓽澄茄、牡蠣(煨,各一兩)。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粟米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腸風用臘茶送服,痔瘡用薤白湯送服,漏症用鐵屑煎湯送服,空腹服用。

蝟皮散: 此方治療肛門脫出不能自行回納。藥方包括蝟皮(燒焦)、磁石(火煅,醋淬七次,半兩)、辣桂(三錢)、鱉頭(慢火炙焦)。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飯前用米湯送服,並用鞋底炙熱熨燙肛門,幫助托回脫出的肛門。

槐角丸: 此方治療五種腸風下血,以及痔漏、脫肛、下血等症狀。藥方包括槐角(去枝梗,炒,一兩)、地榆、黃芩、酒浸焙乾當歸、防風(去蘆)、枳殼(麩炒,各半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