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採

《醫方選要》~ 卷之六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8)

1. 喘門

五味子散,治肺虛寒,理喘下氣,去痰飲。務觀郎中姊,忽發喘嗽,服諸藥不效,得此三服遂愈。

五味子,官桂(去粗皮),茯苓(以上各一兩),陳皮(去白,三分),乾薑(炮),甘草(炙,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一大盞,煎至六分,食遠熱服。陳皮三分,即七錢半。

百花膏,治喘嗽不已,痰中有血。

百合(蒸焙),款冬花(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每服一、二丸,食後細嚼,薑湯送下,噙化尤佳。

定喘丹,治久患咳嗽,肺氣喘促,倚息不得睡臥;齁䶎久嗽,亦宜服之;累年不瘥,漸致面目浮腫者,神效。

杏仁(去皮尖,炒,別研),馬兜鈴,蟬蛻(洗去土並足翅,炒,以上各一兩),砒(煅,別研,二錢)

上為細末,蒸棗肉為丸如葵子大,每服六、七丸,臨睡用苦茶清放冷送下,忌熱物半日。一名定喘瑞應丹。

紫金丹,治呴喘。

信石(研,一錢半),淡豉(水潤去皮,研成膏,一兩)

上共研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七丸或十丸,臨睡用冷茶清送下,只一服、二服,後不可吃一應物湯水之類。今以信八分,豉一兩,每服二十丸。一法二件成膏,搽椀內艾熏,入生真珠末為丸服亦效。有一親戚婦人患喘嗽,十年遍求醫者,皆不效。忽有一道人貨此藥,謾贈一服,是夜減半,數服頓愈,遂多金丐得此方。予屢用以救人,恃為神異。

人參紫菀湯,治喘嗽久不愈者。

方見咳嗽門。

白話文:

喘門

五味子散,治療肺虛寒引起的喘息和下氣,以及痰飲。一位郎中的姐姐突然發作喘咳,服用其他藥物無效,服用此方三次便痊癒了。

藥方:五味子、官桂(去粗皮)、茯苓(以上各一兩)、陳皮(去白,三分)、乾薑(炮製)、甘草(炙,各半兩)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約15克),用一大碗水煎煮至六分(約90毫升),飯後趁熱服用。其中陳皮三分,即七錢半(約22.5克)。

百花膏,治療持續不斷的喘咳,痰中帶血。

藥方:百合(蒸後烘乾)、款冬花(各等量)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煉製成如龍眼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一到兩丸,飯後細嚼,用薑湯送服,含化更好。

定喘丹,治療久咳、肺氣喘促,以致無法平躺睡覺;以及久咳氣粗、聲音嘶啞等症狀;對於多年未癒,並逐漸出現面部浮腫的患者,療效顯著。

藥方:杏仁(去皮尖,炒後研磨)、馬兜鈴、蟬蛻(洗淨泥土及足翅,炒後研磨,以上各一兩)、砒霜(煅燒後研磨,二錢)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蒸熟的棗肉煉製成如葵花籽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六到七丸,睡前用冷卻的苦茶送服,忌食熱物半日。又名定喘瑞應丹。

紫金丹,治療哮喘。

藥方:信石(研磨,一錢半)、淡豆豉(用水潤後去皮,研磨成膏,一兩)

用法:將藥材研磨混合,製成如綠豆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七到十丸,睡前用冷茶送服,只需服用一到兩次,之後不可服用任何湯水類食物。另一方法是信石八分,豆豉一兩,每次服用二十丸。還有一種方法是將兩種藥材製成膏狀,塗在碗內用艾草燻烤,加入生珍珠粉末製成丸藥服用,也有效。一位親戚婦人患喘咳十年,求醫無效,偶然得到一位道人贈送此藥一劑,當夜症狀減輕一半,服用數劑後痊癒,於是重金求得此方。我多次用此方救人,認為其療效神奇。

人參紫菀湯,治療久治不癒的喘咳。

(此方詳見咳嗽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