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壽精方》~ 痰門 (2)
痰門 (2)
1. 痰門
加味潤下丸,降痰如神。
橘紅(去白,半斤,水化鹽一兩,拌勻,蒸極熟),南星,半夏(俱水煮,薑汁製),黃芩,黃連,甘草(各一兩)
上為末,滴水丸,或蒸餅丸,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湯下。
煎劑
羌活勝濕湯,治背惡寒,雖盛暑亦欲著綿,人之背屬陽,濕中太陽,久而熱,乃火也。火起而痰隨之滲入於背,兼以飲酒,酒乃濕熱之物,與病輳合,濕痰結聚,所以外雖惡寒,其中實熱也。先燥濕,次降火,病則除矣。內多太陽引經之劑,且能勝濕。
羌活(一錢半),獨活(一錢半),炙甘草,南川芎,藁本,蔓荊子,防風,酒炒黃芩,米泔,蒼朮(各一錢)
上為一帖,水煎,食遠溫服。
清熱化痰湯,化熱痰,清鬱氣,亦可常服。
半夏(湯泡七次,薑汁拌,一錢二分),枳實(麵炒),香附(童便浸),貝母(各一錢半),白茯苓,山楂肉(各一錢),橘紅,黃連(炒,各八分),桔梗,蒼朮(米泔浸,各七分),甘草(二分)
上銼一服,生薑三片,水二鍾,煎至一鍾,食遠溫服。如痰壅上,加蘇子降氣湯料,視病增減,消息服之。
苓連二陳湯
橘紅,白茯苓,軟石膏(各二錢),片苓(酒炒),白朮,黃連(酒炒),防風(各五分),川芎,天花粉(各一錢),薄荷(八分),半夏(制,七分),羌活(五分),甘草(炙,三分)
上銼片,水鍾半,姜三片,煎八分,食遠溫服。
加味順氣化痰湯
人參,白朮(各一錢),白芍藥,白茯苓,半夏,陳皮,枳實,柴胡,蘇葉,黃柏,甘草(炙,各三分)
上如常制銼片,每水二鍾,生薑三片,煎至七分,食後溫服,渣再煎。
定喘湯,專治齁喘,取效甚速。金陵浦舍真方。
白果(二十一枚,去殼,炒黃色,分破),麻黃,款冬花,桑白皮(蜜炙,各三錢),蘇子(二錢),法制半夏(如無,甘草煎湯泡七次,三錢),杏仁(去皮尖),黃芩(微炒,各一錢半),甘草(一錢)
上銼,水三鍾,煎至二鍾,作二服,每服一鍾,不拘時徐徐服之。
歌曰,諸病有藥方,齁喘最難當,蘇子同桑白,杏仁與麻黃,款冬須白果,半夏忌生薑,黃芩甘草佐,神仙定喘湯。
頭痛門,附眩暈。丹溪云:在右屬痰,主蒼半酒芩,在左屬風屬血,虛風主荊,苛血主芎歸芍酒黃柏,治遠年近日偏正頭風痛,諸藥不效,收功如神。
川芎,白芷(各三錢)
上為極細末,黃牛腦子一個,擦藥末在磁器內,加酒頓熟,乘熱和酒食之。儘量一醉,睡後酒醒,其疾如失,甚驗。
白朮半夏天麻湯,治痰厥頭痛,都作一服尤妙。
黃柏(一分,酒浸),乾薑(三分),澤瀉,白茯苓,天麻,黃耆,人參,蒼朮(各五分),神麯(炒),白朮(各一錢),麥糵面,半夏,橘皮(各一錢五分)
白話文:
痰門
加味潤下丸,降痰效果奇佳。
配方:橘紅(去白皮,半斤,加鹽一兩,拌勻,蒸至熟透)、南星、半夏(均水煮,再用薑汁炮製)、黃芩、黃連、甘草(各一兩)。
製法:研磨成粉,製成水丸或蒸餅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七十丸,溫開水送服。
羌活勝濕湯,治療背部惡寒,即使盛夏也渴望穿棉衣的症狀。人的背部屬陽,濕邪侵犯太陽經脈,久而化熱,形成虛火。虛火產生,痰液隨之滲入背部,再加上飲酒(酒是濕熱之物),與疾病互相加重,濕痰凝聚,所以雖然外感惡寒,內裡卻是實熱。治療需先燥濕,再降火,疾病自然消除。方中多用引經藥,且能勝濕。
配方:羌活(一錢半)、獨活(一錢半)、炙甘草、川芎、藁本、蔓荊子、防風、酒炒黃芩、米泔蒼朮(各一錢)。
用法:一劑藥,水煎服,飯後溫服。
清熱化痰湯,化解熱痰,疏理鬱氣,亦可長期服用。
配方:半夏(湯泡七次,再用薑汁拌勻,一錢二分)、枳實(麵炒)、香附(童尿浸泡)、貝母(各一錢半)、白茯苓、山楂肉(各一錢)、橘紅、黃連(炒,各八分)、桔梗、蒼朮(米泔浸泡,各七分)、甘草(二分)。
用法:將藥材切碎,一劑量,加生薑三片,水二杯,煎至一杯,飯後溫服。如果痰液壅塞於上,可加蘇子降氣湯藥,根據病情增減藥量,靈活服用。
苓連二陳湯
配方:橘紅、白茯苓、軟石膏(各二錢)、炒白朮(酒炒)、白朮、酒炒黃連(酒炒)、防風(各五分)、川芎、天花粉(各一錢)、薄荷(八分)、制半夏(七分)、羌活(五分)、炙甘草(三分)。
用法:將藥材切片,加水半杯,生薑三片,煎至八分,飯後溫服。
加味順氣化痰湯
配方:人參、白朮(各一錢)、白芍藥、白茯苓、半夏、陳皮、枳實、柴胡、蘇葉、黃柏、炙甘草(各三分)。
用法:按照常規方法切片,每次加水二杯,生薑三片,煎至七分,飯後溫服,藥渣再煎一次。
定喘湯,專治哮喘,療效迅速。金陵浦舍真方。
配方:白果(二十一枚,去殼,炒至黃色,掰開)、麻黃、款冬花、蜜炙桑白皮(各三錢)、蘇子(二錢)、法制半夏(若無,可用甘草煎湯泡七次,三錢)、杏仁(去皮尖)、微炒黃芩(各一錢半)、甘草(一錢)。
用法:將藥材切碎,加水三杯,煎至二杯,分二次服用,每次一杯,不拘時間,慢慢服用。
歌訣:諸病有藥方,哮喘最難當,蘇子同桑白,杏仁與麻黃,款冬須白果,半夏忌生薑,黃芩甘草佐,神仙定喘湯。
頭痛門,兼治眩暈。丹溪先生云:頭痛在右側屬痰,主用蒼朮、半夏、酒炒黃芩;頭痛在左側屬風或屬血,虛風用荊芥,血虛用川芎、歸尾、芍藥、酒炒黃柏,治療多年或近期發生的偏頭痛或正頭痛,其他藥物無效者,此方收效如神。
配方:川芎、白芷(各三錢)。
用法:研磨成極細粉末,用一個黃牛腦袋,將藥末塗在瓷器內,加酒煮熟,趁熱加酒服用。儘量喝醉,睡醒後,頭痛即消失,效果甚好。
白朮半夏天麻湯,治療痰厥頭痛,諸藥合用效果最佳。
配方:酒浸黃柏(一分)、乾薑(三分)、澤瀉、白茯苓、天麻、黃耆、人參、蒼朮(各五分)、炒神麴、白朮(各一錢)、麥芽粉、半夏、橘皮(各一錢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