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便》~ 卷三 (11)
卷三 (11)
1. 冬月諸症治例
治痞結年久成龜鱉者,累用極效。(附)
用老軍需一味,春夏用莖葉,秋冬用根,不拘多少,用好生酒一罐,外用鯽魚一隻,和藥同入罐內,日落時煮,以魚熟為度。令患人先食魚,次飲酒,撲至次早,去大小便見物下即是效。如不應,連服三五次,追其物無跡神效,妙不可言。而仁人君子,切不可輕忽。
按《本草》云:老軍需春夏秋冬常有,青出眾草為尊,莖藤青葉,似檟葉而尖小,根如須白,似芋頭根牽藤而去,俗名社公口須。亦治腫毒,採根擂生酒服渣敷患處。
治痞積氣塊神方(附),其症初則如彈,漸長如刀,或如梭如碗,形狀不同,令人面黃體瘦,飲食少思,久治不痊,服此方二月漸消,三月斷根。
用豬澀皮七個,即豬赤胰,新針七個,每澀皮用針一個,將針刺破內外,外用好明淨皮硝七錢,研為細末,搽於澀皮上,醃七日取出,用鐵器焙乾,研為細末,再用水紅花子七錢,焙乾為末,與前末和勻。每服三錢,清晨無灰好酒調服。忌生冷,房室,惱怒。不論男婦老少,腹之左右,並皆治之。
若頻服五七料,大便下濃血,即是效驗。切不可用別藥補之,為妙。此藥只可春秋冬合,夏恐壞了澀皮。若夏月急用,將澀皮醃懸放井中一七,取出用之。亦妙。
烏梅丸(百三十四),治酒積,消食積,化痰飲,神效。
烏梅(去核,淨肉半斤),半夏(四兩),生薑(自然汁半斤),白礬(四兩)
上先將半夏,烏梅,粗末,次將白礬化開,並薑汁共前末拌勻,新瓦二片夾定,炭火上焙三日三夜,以干為度,次入神麯、麥芽、陳皮、青皮、莪朮、枳殼、丁皮、檳榔各二兩,共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遠薑湯下。
按:此方治酒積極效。
治一切水腫,單腹脹,蠱脹,氣虛,中滿,神效煎方。(百三十五)
茯苓皮,草果皮,五加皮,大腹皮,甘草皮,牡丹皮,地骨皮,生薑皮,木通皮,木瓜皮,大腹子,車前子,葶藶子,菟絲子,紫蘇子
共咀片,水二鍾,煎至八分,服之。如要斷根者,將十五味藥等分為細末,各一錢五分,雄豬肝一個,不下水者,先將溫水煮一滾,用竹尖鑽孔數個,入藥在內,蒸熟,切片,搗蒜蘸食之。不過一二個,永不發。
調中健脾丸(百三十六),治單腹脹,及脾虛腫滿,膈中閉塞,胃脘作疼,並皆神效。此藥不傷元氣,服有大益。
白朮(一兩,黃土水拌炒),人參(二兩),白芍藥(二兩半,火煨),黃耆(二兩,蜜炙),陳皮(三兩,鹽水拌炒),半夏(三兩,湯炮七次),蒼朮(二兩,米泔浸一宿,炒),茯苓(二兩),香附(三兩,童便浸一宿),澤瀉(二兩半,炒),紫蘇子(一兩半,炒),黃連(二兩半,吳萸水浸一宿炒,去萸不用),蘿蔔子(一兩半,炒),薏苡仁(三兩,炒),山楂肉(三兩,炒),草豆仁(一兩半,酒拌炒),五加皮(二兩,炒),沉香(六錢,另研不見火),栝蔞(煅,一兩),
白話文:
冬月諸症治例
治療多年痞結,如同龜鱉般堅硬的病症,屢次使用此方都非常有效。
使用老軍需一種藥材,春夏用莖葉,秋冬用根,用量不限,加入一罐好生酒,再放進一條鯽魚,一起放入罐中,日落時煮,煮到魚熟即可。讓患者先吃魚,再喝藥酒,直到第二天早上,大小便排出異物,就表示有效。如果沒有效,連續服用三到五次,直到排出異物,效果神奇,妙不可言。仁人君子們,千萬不可輕忽。
《本草》記載:老軍需一年四季都有,青翠挺拔,勝過其他草木,莖藤和葉子青綠,像檟葉但更尖小,根部鬚根潔白,像芋頭的根莖一樣延伸,俗稱社公口須。它也能治療腫毒,採根搗碎,用生酒服用,藥渣敷在患處。
治療痞積氣塊的神方,此症初期像彈丸大小,逐漸增大如刀、梭子或碗,形狀各異,使人面黃肌瘦,食慾不振,久治不癒。服用此方兩個月逐漸消退,三個月便根除。
用七個豬赤胰(豬的胰臟),七根新針,每個豬赤胰用一根針,將針刺穿內外,再用七錢淨明淨皮硝研成細末,塗在豬赤胰上,醃製七天取出,用鐵器焙乾,研成細末,再將七錢焙乾的水紅花子研成細末,與前末混合。每次服用三錢,清晨用無灰好酒送服。忌生冷食物、房事和動怒。不論男女老少,腹部左右兩側皆可治療。
如果連續服用五到七劑,大便排出濃血,就表示有效。切不可服用其他藥物來補益,這樣最好。此藥只宜在春秋冬三季服用,夏天容易使豬赤胰腐壞。如果夏季急需使用,將豬赤胰醃製後懸掛在井中一天一夜,取出再用,效果也很好。
烏梅丸(方劑編號134),治療酒積、消食積、化痰飲,效果神奇。
烏梅(去核,取淨肉半斤)、半夏(四兩)、生薑(取自然汁半斤)、白礬(四兩)
先將半夏、烏梅粗略研磨,然後將白礬溶化,與薑汁一起拌入前藥末中,用兩片新的瓦片夾住,用炭火焙乾三日三夜,直到完全乾燥。然後加入神麴、麥芽、陳皮、青皮、莪朮、枳殼、丁皮、檳榔各二兩,一起研磨成細末,用酒糊做成丸藥,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十丸,飯後用薑湯送服。
說明:此方治療酒積效果極佳。
治療一切水腫、單純腹脹、蠱脹、氣虛、中滿的神奇煎方(方劑編號135)
茯苓皮、草果皮、五加皮、大腹皮、甘草皮、牡丹皮、地骨皮、生薑皮、木通皮、木瓜皮、大腹子、車前子、葶藶子、菟絲子、紫蘇子
將以上藥材都切成薄片,加水兩鐘,煎至八分,服用。如果想要根治,將十五味藥材等量研成細末,每味藥一錢五分,取一個沒有用水洗過的雄豬肝,用溫水煮沸後,用竹籤扎幾個孔,將藥粉放入豬肝內,蒸熟,切片,蘸蒜泥食用。通常服用一兩個就能永不復發。
調中健脾丸(方劑編號136),治療單純腹脹,以及脾虛腫滿、膈中閉塞、胃脘疼痛,都有神奇的療效。此藥不傷元氣,服用更有益處。
白朮(一兩,用黃土水拌炒)、人參(二兩)、白芍藥(二兩半,火煨)、黃耆(二兩,蜜炙)、陳皮(三兩,鹽水拌炒)、半夏(三兩,湯炮七次)、蒼朮(二兩,米泔浸泡一夜,炒)、茯苓(二兩)、香附(三兩,童便浸泡一夜)、澤瀉(二兩半,炒)、紫蘇子(一兩半,炒)、黃連(二兩半,吳萸水浸泡一夜,炒,去吳萸不用)、蘿蔔子(一兩半,炒)、薏苡仁(三兩,炒)、山楂肉(三兩,炒)、草豆仁(一兩半,酒拌炒)、五加皮(二兩,炒)、沉香(六錢,另研磨,不經火)、栝蔞(煅,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