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受孔

《醫便》~ 卷一 (13)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3)

1. 男女論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滾湯送下,好酒亦可。按:此方男女血虛成癆者服效。

小接命丹(四十二),治男婦氣血衰弱,痰火上升,虛損困憊,飲食少進,並治左癱右瘓,中風不語,手足腰膝身體疼痛,動履不便極效。

用人乳二酒盞,香甜白者佳,好梨搗汁一酒盞,傾放鏇或銅鏇內,入湯鍋頓滾,有黃沫起開青路為度。每日空心一服。能消痰,補虛,生血,乃以人補人,其效無加。其中風不語,半身不遂,曾照此方治好數人。

長春真人保命服食(四十三),治諸虛百損,五癆七傷,四肢無力,手足頑麻,血氣虛耗,面黃肌瘦,陽事不舉,眩暈噁心,飲食少減。此方能補諸虛,添精益髓,滋潤皮膚,充壯神氣,身體輕健,開胃進食,返老還童,發白再黑齒落更生,顏貌如童,大有神效。

白茯苓(去皮),天門冬(去心),山藥(薑汁炒),懷熟地黃,何首烏(忌鐵,照前蒸曬九次),枸杞子(甘州者,去梗,各淨四兩),乾薑(煨,二兩),小茴香(炒,一兩),青鹽(少許),蓮肉(去皮心,半斤),麥門冬(去心,四兩),鹿角膠(四兩),鹿角霜(四兩),破故紙(四兩,麻油一兩炒),大核桃(去殼並皮,半斤),沒石子(十個),旱蓮草(曬乾,淨末一斤),新粟米(一升,為末,用牛乳二斤拌米粉煮作糊丸藥)

上為細末,以前米糊為丸,如彈大。每丸濕重五錢,干約三錢,每服一丸,滾白湯調化服,日二服。不拘在家在外,少者一服,老者二服,男女皆同。按:此方補虛養胃,雖三五日不食,亦不飢不渴。

補血順氣藥酒方(四十四),清肺滋腎,和五臟,通血脈。

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各四兩),懷生熟地黃(肥大沉水,枯朽不用,各半斤),人參(去蘆),白茯苓(去皮),甘州枸杞子(去梗,各二兩),砂仁(七錢),木香(五錢),沉香(三錢)

上用瓦壇,盛無灰好酒三十斤,將藥切片,以絹袋盛放壇內浸三日,文武火煮半時,以酒黑色為度。如熱,去木香,減人參五錢。如下虛或寒,將韭子炒黃色為細末,空心用酒三五盞,每盞挑韭末一銅錢飲之。婦人下虛無子,久飲亦能生子。用核桃連皮過口。此藥甚平和,治癆疾,補虛損,烏鬚髮,久服貌如童子。忌黃白蘿蔔、蔥、蒜,否則令人鬚髮易白。

許真人神驗椒丹(四十五),專治五癆七傷,諸虛百損,並治諸蟲積,暖下元,用真正川椒二斤半,揀去枝目,用釜一隻覆於地上,四圍用刀畫記,去釜,用炭火燒紅其地,用米醋潑地,將紙攤椒在上,以釜蓋之。良久取出為末,用煉蜜一斤四兩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酒下,半年加至二十丸,一年後加至二十五丸止。忌五辛蔥蒜,余無所忌,其椒切勿用閉口者。

白話文:

男女論

一種藥方,將藥材煉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用滾燙的開水或好酒送服。此方適用於男女因血虛而導致的勞傷。

另一種藥方,名為小接命丹,用於治療男女氣血衰弱、痰火上升、身體虛損疲憊、食慾不振等症狀,以及左癱右瘓、中風不語、手足腰膝疼痛、行動不便等。藥方以人乳、梨汁混合加熱服用,每日空腹服用一次。此方具有消痰、補虛、生血的功效,曾用於治療中風不語、半身不遂,並取得良好療效。

另一種藥方,名為長春真人保命服食,用於治療各種虛損、五勞七傷、四肢無力、手足麻木、血氣虛耗、面黃肌瘦、陽痿、眩暈噁心、食慾減退等症狀。此方具有補虛、益精髓、滋潤皮膚、壯神氣等功效,據說能使人身體輕健、開胃進食,甚至返老還童、頭髮變黑、牙齒再生、容貌年輕。藥方成分繁多,包括白茯苓、天門冬、山藥、熟地黃、何首烏、枸杞子、乾薑、小茴香、青鹽、蓮肉、麥門冬、鹿角膠、鹿角霜、破故紙、核桃、沒石子、旱蓮草、粟米等,以米糊製成彈丸大小的丸藥服用,每日服用一到兩丸。

一種補血順氣的藥酒方,具有清肺滋腎、調和五臟、通利血脈的功效。藥方以天門冬、麥門冬、熟地黃、人參、白茯苓、枸杞子、砂仁、木香、沉香等藥材浸泡於好酒中製成,每日服用。此藥方平和,可治療勞傷、補虛損、烏髮,長期服用能使人容貌年輕。服用此藥需忌食蘿蔔、蔥、蒜等。

一種藥方,名為許真人神驗椒丹,專治五勞七傷、各種虛損,以及蟲積等症狀,並能溫暖下元。藥方以川椒為主要成分,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十五丸,空腹用酒送服,服藥劑量會隨著服藥時間而增加。服用此藥需忌食蔥蒜等辛辣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