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集》~ 卷三 (23)
卷三 (23)
1. 小兒門
臍風撮口,乃初生七日病也。臍內受風以致面赤喘急,蹄聲不出,且下身必發青筋一道,須臾行至肚,卻生岔,稍遲行至胸矣。
急用獨頭蒜(切片),安放臍上灸二三壯,再看青筋起處,速灸三壯,或行兩岔盡處各邊灸三壯,青筋自消,或以燈火灸之,亦可內服萬億丸二三粒,以泄胎毒,行至心胸則不救矣。
萬億丸,並治驚搐、多痰、啼哭、臍風等症。
硃砂,巴豆霜,寒食麵各等分,共為細末,將寒食麵和酒為丸,如黍米大。每服二三丸,生薑薄荷湯隨便下。
臍風丸,治驚風、多痰,啼哭不已,腹中痰鳴鼓脹。
代赭石(火煅醋淬三次)五錢,硃砂(水飛)一兩,巴豆霜二兩,牛黃(如無牛黃,九制膽星亦可)三錢,殭蠶(炒去絲)二錢,全蠍(去頭足,水泡去圷味,曬乾)三錢。共為細末,用寒食麵二兩,陳酒煮和為丸如黍米大,磁瓶收貯,以臘封口。每服五丸,人乳化服。
臍腫出血,枯礬末敷,或黃柏末敷,或枯礬與水龍骨研末敷,皆效。水龍骨即船板縫干油灰,陳年朽爛者更佳。
兒臍出血,小兒初生滿月,多啼哭致臍中出血。
白石脂研末敷之。如不愈,再炒過放冷再敷,但不可揭動。
兒臍不幹,當歸(焙乾),頻敷臍中。
又方,用棉花籽燒灰摻上。
馬牙,初生小兒唇內牙齦生白點,名馬牙,不能飲乳。此由胎熱所致,與鵝口不同,稍緩即不能治。
急用針縛筋上,將白點挑破出血,擠出如半米樣,隨用青絹撈出涎,以好金墨磨薄荷湯。遍塗滿口,勿令吃乳,待睡片時醒來,方與乳吃,無不立效。若為兒護痛,多致誤命。
又方,擠出血涎後,與糖塗之亦效,或用金墨塗亦良。
小兒鵝口,滿口白爛,枯礬一錢,硃砂二分,為末,以少許摻之,日三次,效。
小兒走馬牙疳方,以女人溺桶中白,用火煅過研末一錢,銅綠三分,麝香一分,共為末。搽患處,即愈。
又方,黃連一兩,硼砂、膽礬各一錢,冰片五釐。共末。摻之。
小者口舌生瘡,乳食,藥餌不能下咽者,生白礬,吊吊灰(即灰塵吊下者)各等分,為末,以雞蛋清調成餅。敷兩足心,布包好。
又方,用桑皮中白汁搽之,或黃柏末塗之,亦愈。
口疳腐爛方,薄荷六錢,黃柏五錢,青黛(水飛)四分,白硼砂四分,冰片一分,硃砂(水飛)二分。共研末,好好收貯封固。每用少許摻之,數日即愈。
初生小兒有白膜皮裹舌,或偏舌根,急用指甲入兒口內,刮破舌膜,令血出即以枯礬末少許摻之。若不早治,後必成啞。
重齶、重齦、重舌,口上胯皮腫如囊盛水名重齶,牙床腫起名重齦,舌下生舌名重舌。如遇此三症,先用針刺患處,令出惡血,用蒲黃末摻之,即愈。
白話文:
小兒門
臍風撮口,指的是新生兒出生七天內可能發生的疾病。是因為臍帶內部受風寒侵襲,導致嬰兒臉色發紅、呼吸急促、喉嚨發不出聲音,而且下半身會出現一條青筋,這條青筋會逐漸往上移動到肚子,然後產生分岔,如果拖延就會移動到胸部。
遇到這種情況,要趕緊使用獨頭蒜(切片),放在肚臍上用艾草灸二到三炷,然後觀察青筋出現的地方,快速灸三炷,或者在青筋分岔的末端兩側各灸三炷,青筋就會消失。也可以用燈火來灸。同時可以內服萬億丸二到三粒,用來排除胎毒。如果青筋移動到心胸部位就沒救了。
萬億丸,可以治療驚嚇抽搐、痰多、哭鬧、臍風等症狀。
藥材成分是:硃砂、巴豆霜、寒食麵各取等量,一起磨成細末,用酒將寒食麵和成丸,大小如黍米。每次服用二到三丸,用生薑薄荷湯送服。
臍風丸,可以治療驚風、痰多、哭鬧不停、腹中痰鳴腹脹等症狀。
藥材成分是:代赭石(用火煅燒後用醋淬三次)五錢,硃砂(用水淘洗)一兩,巴豆霜二兩,牛黃(如果沒有牛黃,可以用九制膽星代替)三錢,殭蠶(炒過去除蠶絲)二錢,全蠍(去除頭足,用水浸泡去除腥味,曬乾)三錢。將這些藥材一起磨成細末,再用寒食麵二兩,用陳酒煮成糊狀,搓成丸子,大小如黍米,裝入瓷瓶並用臘封口。每次服用五丸,用人奶化開服用。
臍腫出血,可以用枯礬粉敷在患處,或是黃柏粉,或是枯礬與水龍骨磨成粉一起敷,效果都很好。水龍骨指的是舊船板縫隙裡的乾燥油灰,越是陳舊腐爛的越好。
嬰兒臍帶出血,嬰兒剛出生滿月時,常常因為哭鬧導致肚臍出血。
可以用白石脂磨成粉敷在患處。如果沒好轉,將白石脂炒過放涼再敷,但不要揭開。
嬰兒肚臍不乾燥,可以用當歸(焙乾),經常敷在肚臍上。
另外一個方法,用棉花籽燒成灰摻在患處。
馬牙,指的是剛出生的嬰兒嘴唇內牙齦出現白色小點,叫做馬牙,會影響嬰兒喝奶。這是因為胎裡帶熱引起的,和鵝口瘡不同,如果拖延就難以治療。
要趕緊用針在牙齦筋上紮一下,將白色小點挑破出血,擠出像半粒米大小的白色分泌物,然後用青色絹布擦掉分泌物和口水,用好的金墨磨在薄荷湯中,塗抹整個口腔,不要讓嬰兒喝奶,等睡一會兒醒來再餵奶,效果非常好。如果因為嬰兒怕痛而延誤治療,可能會導致生命危險。
另外一個方法,擠出血水後,用糖塗在患處也有效,或者用金墨塗抹也很好。
嬰兒鵝口瘡,滿口潰爛,用枯礬一錢,硃砂二分,磨成粉,用少量摻在患處,每天三次,有效。
嬰兒走馬牙疳,用女人尿桶中的白色沉澱物,用火燒過磨成粉一錢,銅綠三分,麝香一分,一起磨成粉。塗抹在患處,很快就會好。
另外一個方法,用黃連一兩,硼砂、膽礬各一錢,冰片五釐。一起磨成粉,摻在患處。
嬰兒口舌生瘡,無法吞嚥乳汁或藥物,用生白礬,和灰塵吊下的灰(即吊吊灰)各等份,磨成粉,用雞蛋清調成餅狀。敷在兩個腳心,用布包好。
另外一個方法,用桑樹皮中的白色汁液塗抹在患處,或用黃柏粉塗抹,也有效。
口瘡腐爛,用薄荷六錢,黃柏五錢,青黛(用水淘洗)四分,白硼砂四分,冰片一分,硃砂(用水淘洗)二分。一起磨成粉,好好保存封好。每次用少量摻在患處,幾天就會好。
剛出生的嬰兒舌頭被白色薄膜包裹,或是偏向舌根,要趕緊用指甲進入嬰兒口中,刮破舌頭上的薄膜,讓血流出來,然後用少量枯礬粉摻在患處。如果不早點治療,以後可能會變成啞巴。
重顎、重齦、重舌,指的是口腔上顎皮膚腫脹像個水囊,稱為重顎,牙床腫脹稱為重齦,舌頭下面又長出一個舌頭稱為重舌。遇到這三種情況,先用針刺破患處,讓惡血流出,然後用蒲黃粉摻在患處,很快就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