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集》~ 卷三 (22)
卷三 (22)
1. 小兒門
小兒赤丹,用芫荽汁塗之(譚氏方)。
小兒臍氣痛,啼哭無時,陳皮,甘草,烏藥(鹽水炒),小茴(鹽井炒),青皮(酒炒)少許,生白芍,鉤藤。上各等分,水煎服,即愈。
小兒開口良方,小兒落地時,用橄欖核或同肉亦可,燒研灰,同硃砂五分和勻,嚼生白芝麻一口吐唾和藥,絹包如棗核大。安兒口中,待咂一個時辰頃,方可與乳。此藥取下腸胃穢毒,令兒少疾及出痘稀少。
小兒慢痹驚風,白附五錢,南星五錢,黑附一錢。並用滾水泡去皮,為末。每服二錢,生薑五片,水煎服。亦治大人風虛,止吐化痰。此方李博士治吳內翰孫女,極效。又陳侍郎風虛極昏,吳內翰令服三四服,亦愈(楊氏家藏)。
生下即閉悶,看小兒上齶有泡,急用針挑破,將軟絹或絲棉包指,拭去惡血即活,切不可使兒吞血下喉。
生下周身無皮,用白米粉干撲兒身上,候生皮乃止。
又方,以陳壁土研細末。搽之即生。
初生遍體如魚脬,又如水晶,破則水流隨又生者。,用蜜砣僧生研。擦之,內服蘇合丸。
囟門腫陷,腫用黃柏末水調。塗兩足心,即消;陷用生半夏末水調。塗兩足心即起。
去胎毒法,小兒初生甫離母腹,口有穢毒,啼聲未出。急用軟絲綿裹指,拭出口中惡血。
用甘草汁浸,飛過硃砂少許,加煉蜜二匙調和成膏,如小豆大。乳汁化服,只須三日,內服三粒,以除胎毒之患。
解小兒一切諸毒,金銀花(曬乾研細末)四兩,白洋糖二兩。二味拌勻,磁瓶收貯。不拘時調服。
初生小兒面赤,眼閉不開,二便不通,不能進乳,總由胎中熱毒所致。,急以糞清灌之(陳久者佳)。
小便不通,木通,茄蒂,煎服立通。
尿血良方,甘草一錢,升麻三分。煎湯調六一散,服即止。
周歲小兒尿血,大甘草一兩二錢,水六碗,煎至二碗。一日服完,即止。
小兒遺尿,大甘草頭一味煎湯,夜夜服之。
小兒脫肛,豬脂(揀去渣)二兩,入蒲黃末一頭,搗成膏。塗肛門上,自收愈。
陰囊腫痛,小兒陰囊忽腫如硫璃狀,啼哭疼痛不止。
蟬蛻一兩,煎湯一碗。洗腫處,再用紫蘇搗成泥,敷包即愈,冬月水浸搗敷。
陰莖腫痛,小兒陽物頭馬口忽腫出,小便時腫痛啼哭甚者。
用燈末煎湯,不拘時服之,腫消痛止,小便且清。
又方,川連、木通各一錢,水煎服,莖痛立消。
偏墜方,腎子一大一小是也。
香薷,川樸(薑汁炒),枳殼(麩炒),木通,扁豆,生薑,車前葉,各等分。水煎服。
預防小兒臍風、馬牙簡驗神方,枯礬二錢五分,硼礬五分,硃砂(水飛)二分,冰片、麝香各五釐。共為細末。凡小兒下地洗過即用次末摻臍眼上,每換尿布仍摻上,摻完一料,永免臍風等症。
白話文:
小兒紅疹,用芫荽汁塗抹。(譚氏的方子)
小兒肚臍氣痛,不停哭鬧,用陳皮、甘草、烏藥(鹽水炒過)、小茴香(鹽炒過)、青皮(酒炒過),各少許,加上生白芍、鉤藤。以上藥材等分,用水煎服,很快就會好。
小兒開口良方,嬰兒剛出生時,用橄欖核(或連著果肉也可以)燒成灰,和五分硃砂混合均勻,再嚼一口生白芝麻,吐唾沫和藥調成糊,用絹布包起來,像棗核那麼大。放在嬰兒口中,讓嬰兒吸吮約一個時辰,才可以餵奶。這個藥可以清除腸胃裡的污穢毒素,讓孩子少生病,出痘也會比較少。
小兒慢性麻痺、驚風,用白附子五錢、南星五錢、黑附子一錢。都用滾水泡過後去皮,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加生薑五片,用水煎服。這個藥也治療大人虛弱引起的風症,可以止吐化痰。這個方子是李博士用來治療吳內翰的孫女,效果非常好。另外陳侍郎身體虛弱昏迷不醒,吳內翰讓他服用三四服,也痊癒了。(楊氏家傳的方子)
嬰兒出生就呼吸困難,看看嬰兒上顎有沒有起泡,趕緊用針挑破,用軟絹布或絲棉包住手指,擦去惡血,嬰兒就能活,千萬不可以讓嬰兒把血吞下去。
嬰兒出生全身無皮,用白米粉乾撲在嬰兒身上,等到長出新皮就好了。
另一個方子,用陳年牆壁上的土磨成細粉,塗抹在身上,皮膚就會長出來。
嬰兒剛出生時,全身像魚泡,又像水晶,破了就流水,然後又長出來,用蜜陀僧磨成粉,擦在患處,內服蘇合丸。
囟門腫起來或是凹陷下去,腫起來的話,用黃柏粉用水調成糊,塗在兩腳腳心,就會消腫;凹陷下去的話,用生半夏粉用水調成糊,塗在兩腳腳心,就會恢復正常。
去除胎毒的方法,嬰兒剛出生離開母體時,口中有污穢毒素,還沒發出哭聲。趕緊用軟絲綿包住手指,擦拭口中的惡血。
用甘草汁浸泡,加入少許水飛過的硃砂,再加入兩匙煉蜜調和成膏,像小豆子那麼大。用乳汁化開服用,只要三天,內服三粒,就可以去除胎毒的困擾。
解除小兒各種毒素,用曬乾磨成細粉的金銀花四兩,加上白砂糖二兩。將兩味藥混合均勻,裝在瓷瓶裡保存。隨時都可以調服。
新生兒臉色赤紅,眼睛閉著睜不開,大小便不通,無法喝奶,都是因為胎中熱毒造成的,趕緊用糞便的清液灌下去(陳年久的比較好)。
小便不通,用木通、茄子蒂,煎水服用,馬上就能通暢。
尿血的良方,用甘草一錢、升麻三分,煎湯調和六一散服用,馬上就能止住尿血。
周歲小兒尿血,用大甘草一兩二錢,加六碗水煎到剩兩碗。一天喝完,就能止住尿血。
小兒遺尿,用大甘草頭單味藥煎湯,每晚服用。
小兒脫肛,用豬油(去掉雜質)二兩,加入蒲黃粉末,搗成膏狀。塗在肛門上,就會自行收回痊癒。
陰囊腫痛,小兒陰囊突然腫得像琉璃珠一樣,哭鬧不止。
用蟬蛻一兩,煎成一碗湯。清洗腫脹的地方,再用紫蘇搗成泥,敷在腫脹處就會好,冬天用熱水浸泡後搗成泥敷。
陰莖腫痛,小兒陰莖頭部突然腫出來,小便時腫痛哭鬧。
用燈芯草燒成的灰煎水,隨時服用,腫痛會消退,小便也會變清澈。
另一個方子,用川連、木通各一錢,用水煎服,陰莖痛馬上就會消失。
陰囊偏墜,就是說一個睪丸大,一個睪丸小。
用香薷、川樸(薑汁炒過)、枳殼(麩炒過)、木通、扁豆、生薑、車前葉,各等分。用水煎服。
預防小兒臍風、馬牙的簡單驗方,用枯礬二錢五分、硼砂五分、硃砂(水飛過)二分、冰片、麝香各五釐。一起磨成細粉。凡是嬰兒洗過澡後,就用這些藥粉撒在肚臍眼上,每次換尿布也要撒上,撒完一料,就能永遠避免臍風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