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集》~ 卷一 (35)
卷一 (35)
1. 痢疾門
又方,用活蛤蟆一隻打爛,加真麝香六分,同研貼臍上,用布束緊,半日即能飲食,兩日愈。
治冷痢方,採新藕節搗爛,熱酒調下,數服即愈。
變通丸,治赤白下痢,日夜無度及腸風下血。此方系浙西河山純老以傳蘇韜光者,救人無算。
用川連二兩,吳茱萸二兩,共湯泡七次,同炒香揀出,各自為末,粟米飯丸梧子大,收貯。如患赤痢,甘草湯下,黃連丸三十丸,白痢乾薑湯下,茱萸丸三十丸,如赤白相兼,各用十五丸,米湯下。
二色丸,(治痢及水瀉腸風),此方系鄧筆峰傳,吳萸二兩,黃連二兩,同炒香,各自為末。另以百草霜末二兩,同黃連作丸,另以白芍末二兩,同茱萸作丸,各用飯丸梧子大,各另收,每服五十丸。赤痢烏蜜湯下連霜丸,白痢米湯下萸芍丸,赤白各半服之。
白話文:
又一方法: 用活的蛤蟆一隻搗爛,加入真麝香六分,一起研磨後貼在肚臍上,用布包緊。半天就能進食,兩天就會痊癒。
治療寒性痢疾的藥方: 採集新鮮的藕節搗爛,用熱酒調和後服用,多服幾次就會痊癒。
變通丸: 治療紅痢、白痢,不分白天黑夜地拉肚子,以及腸風下血。這個藥方是浙江西部的河山純老傳給蘇韜光的,救活了很多人。
使用黃連二兩、吳茱萸二兩,一起用湯泡七次,然後一起炒香,挑揀出來,各自磨成粉末,用粟米飯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收起來儲存。如果患紅痢,用甘草湯送服黃連丸三十顆;如果患白痢,用乾薑湯送服吳茱萸丸三十顆;如果紅痢、白痢兼有,則各服用十五顆,用米湯送服。
二色丸:(治療痢疾以及水瀉、腸風)這個藥方是鄧筆峰傳下來的。吳茱萸二兩、黃連二兩,一起炒香,各自磨成粉末。另外準備百草霜粉末二兩,和黃連粉末一起做成藥丸;再將白芍粉末二兩,和吳茱萸粉末一起做成藥丸,都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分別收好。每次服用五十顆。紅痢用烏梅蜜湯送服黃連百草霜丸,白痢用米湯送服吳茱萸白芍丸;如果紅痢、白痢兼有,則兩種藥丸各服用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