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白主人

《救生集》~ 卷一 (33)

回本書目錄

卷一 (33)

1. 痢疾門

泄痢日久不止,滿口生瘡,白爛疼痛,叫哭難過。,巴豆七個(去殼),瓜子仁七粒,燒紙灰一張,共研成膏,津液調貼印堂穴,起泡揭去。

黃硬瀉痢,以靛花水澄飛為膏,曬乾研為末,涼水調下。

痢後脫肛,五倍子末三錢,白礬一塊,水煎洗之。後將荷葉(炒焦存性)為末,香油調搽。

疾神效方(病起三四日後可用)

川椒五錢,麝香一分,共末。以棗一枚(去皮核),將上二味末滲棗肉上,放入肚臍,不拘何等膏藥貼之。

又方,砂仁五錢,核桃仁五錢,白糖五錢、紅糖五錢,共末,干食之立效。

時行痢疾,用平胃散一兩,入川續斷二錢五分,水煎服即愈。小兒亦效。平胃散,陳皮、川樸、蒼朮、甘草。

治痢方,川黃連(去蘆)一錢二分,黃條芩、白芍各一錢二分,楂肉一錢八分,枳殼八分(去瓤),厚朴(去皮,薑汁拌炒)八分,檳榔八分,青皮八分,當歸五分,甘草五分,地榆五分,紅花五分,南木香二分,桃仁(去皮尖研粉)一錢。如法泡製,用水二碗,煎一碗,空心服,渣再煎服。(此方或紅或白、裡急後重、身熱腹痛者,俱可服。如單白者去地榆、桃仁),加橘捅紅四分,木香可用三分;如滯澀甚者,或加大黃二錢,用酒拌炒,服一二劑仍除之。若用一劑,滯澀已去,不必又用二劑矣。用大黃於年幼之人,又不可拘用二錢也。(是方用之三五日神效,用之於旬日亦效,惟十日半月外,則當加減矣,另詳於後)

加減前方,黃連(酒炒六分,生用四分),條芩(酒炒六分,生用四分),白芍(酒炒六分,生用四分),山楂肉一錢,橘紅四分。青皮、檳榔各四分,甘草(炙三分,生二分),當歸五分,地榆四分,桃花粉六分,紅花三分,木香二分。用水二碗,煎一碗空心服,渣再煎服。如至月餘,覺脾胃弱而虛滑者,法當補理,具方於後。

補理前方,黃連(酒炒)六分,條芩(酒炒)六分,白芍(酒炒)四分,橘紅六分,當歸五分、人參五分、白朮(土炒)五分,炙草五分。用水煎,空心服,渣再煎。以上三方如婦人有胎者,去桃仁、紅花、檳榔、大黃。

以上三方,隨用輒應,具有不應者,必初時投參太早補寒邪氣在內,而正氣已虛邪氣益盛,纏綿不已,欲補而澀之則助邪、欲清而疏之,則愈滑遂至於不可救藥,雖有奇方,無如之何,則初投溫補殺之也。此方系山陰仉涵初先生手定方也。痢為險惡之症,生死所關,不惟時之醫治失宜,而古今治法千家,多不得其道,是以不能連收全效,今立此方何以為奇,不泥成法,故奇也。立論何以為妙不謬,成法故妙也。

然其藥品又不外乎常用而己,有識者切不可更張,勿為庸醫所誤,遵而用之,百試百效也。

白話文:

痢疾門

腹瀉痢疾持續很久都沒好,導致滿嘴長瘡,潰爛疼痛,哭鬧不止,可以將七顆去殼的巴豆,七顆瓜子仁,加上燒過的紙灰一張,一起研磨成膏狀,用唾液調勻後敷在印堂穴,等起水泡後挑破除去。

如果是排出黃色且堅硬的痢疾,可以將靛花用水澄清後製成膏狀,曬乾後磨成粉末,用涼水調服。

痢疾之後發生脫肛,可以用五倍子粉末三錢,加上一塊白礬,用水煎煮後清洗患處。接著將炒焦存性的荷葉磨成粉末,用香油調勻後塗抹。

治療痢疾神效方(病程三四天後可以使用) 川椒五錢,麝香一分,一起磨成粉末。取一枚去皮核的棗子,將上述藥粉填入棗肉中,塞入肚臍,用任何膏藥貼住。

又一方,砂仁五錢,核桃仁五錢,白糖五錢,紅糖五錢,一起磨成粉末,直接吃下,效果迅速。

流行性痢疾,用平胃散一兩,加入川續斷二錢五分,用水煎服即可痊癒,對小孩也有效。平胃散的組成是:陳皮、厚朴、蒼朮、甘草。

治療痢疾的藥方,川黃連(去蘆)一錢二分,黃芩、白芍各一錢二分,山楂肉一錢八分,枳殼八分(去瓤),厚朴(去皮,用薑汁拌炒)八分,檳榔八分,青皮八分,當歸五分,甘草五分,地榆五分,紅花五分,南木香二分,桃仁(去皮尖研粉)一錢。按照方法炮製,用水兩碗煎成一碗,空腹服用,藥渣再煎一次服用。(這個藥方無論是排出紅色或白色痢疾、裡急後重、身體發熱腹痛都可以服用。如果是單純白色痢疾,則去掉地榆和桃仁),可以加入橘紅四分,木香可以用三分;如果大便滯澀嚴重,可以加大黃二錢,用酒拌炒後服用一兩劑即可去除。如果服一劑後,滯澀已經去除,就不用再服第二劑。給年幼的人使用大黃,也不必拘泥於用二錢。(這個藥方服用三五天就會有神奇效果,服用十天半個月也有效,但如果超過十天半個月,就需要增減藥量,詳細情況在後面說明)

前方加減藥方,黃連(用酒炒六分,生用四分),黃芩(用酒炒六分,生用四分),白芍(用酒炒六分,生用四分),山楂肉一錢,橘紅四分。青皮、檳榔各四分,甘草(炙用三分,生用二分),當歸五分,地榆四分,桃花粉六分,紅花三分,木香二分。用水兩碗煎成一碗,空腹服用,藥渣再煎一次服用。如果病程超過一個月,覺得脾胃虛弱且腹瀉不止,就應當補養調理,具體藥方如下。

補養調理藥方,黃連(用酒炒)六分,黃芩(用酒炒)六分,白芍(用酒炒)四分,橘紅六分,當歸五分、人參五分、白朮(用土炒)五分,炙甘草五分。用水煎煮,空腹服用,藥渣再煎一次服用。以上三個藥方,如果婦女懷孕,則去掉桃仁、紅花、檳榔、大黃。

以上三個藥方,使用後大多都能見效,如果沒效果,一定是初期的治療補藥使用過早,導致寒邪之氣滯留在體內,而正氣已經虛弱,邪氣更加旺盛,病情纏綿不癒。想用補藥卻又怕加重邪氣,想用清熱藥卻又怕導致腹瀉更嚴重,以至於無法救治。即使有奇效的藥方,也無濟於事,這是因為一開始就用溫補藥殺死了正氣的緣故。這個藥方是山陰仉涵初先生親自制定的。痢疾是危險的疾病,關係到生死存亡。不只是當時的醫生治療不當,而且古今的治療方法也有很多不得要領,所以不能連續取得療效。現在制定這個藥方,它的奇特之處在於不拘泥於舊有的方法。它的精妙之處在於沒有錯誤,因為符合醫理。

但藥方中所用的藥材,又不出乎常用的範圍,有見識的人千萬不要隨意更改,不要被庸醫誤導,按照藥方服用,百試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