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集》~ 卷一 (23)
卷一 (23)
1. 中暑門
中暑,中暑者大都避暑於深堂大廈,為陰寒所遏,暑不得越故也。此寒為標,熱為本,先以辛苦治其標寒,繼以清涼治其本熱。手足厥逆者;
乾薑一錢(炒),炙甘草八分,肉桂(去皮)、杏仁(去皮尖)各六分。上為末,不要細煎,溫服。如煩燥,井花水調下。
中暑腹痛、霍亂吐瀉、或頭痛昏憒,香薷、茯苓、厚朴、扁豆、甘草各一錢。水煎服,熱甚者加黃連。
解暑丸,乾葛二兩,烏梅肉、蘇葉各四兩,青鹽一兩,白糖一斤。共為末和糖,如干不能成丸,再入白蜜為丸,如龍眼大,每日開水淡鹽湯服一丸。
傷暑出丹,凡暑月身熱昏沉,未明症侯,恐是出丹。
生白扁豆數顆,嚼食之令吐,如不吐,再以生亙水泡濕,研汁一小盞,和水服之即愈。
又中暑方,水蓼煮汁灌。
又方,炒黑麻搗爛,井水擂汁灌。
又方,蒜頭搗爛,取路上熱土,攪水飲甚妙。
中暑悶方,取扁豆葉搗汁飲之即愈。
潑火散,治中暑昏迷,不省人事,並煩燥口苦舌乾,頭痛惡心,不思飲食及血病。
地榆、赤芍、黃連、青皮,各等分為末,每服三錢,漿水調服。若血痢水煎服。
熱死,道中行人,酷日趲行,野間農夫,暄天勞力,津竭汗盡,卒然昏倒,名為中熱。斷不可使冷及飲冷水,得冷則不能救矣。法用:將草屈帶盤纏熱人臍上,使三四人溺尿臍中,令溫,此因路上倉卒無湯,故令溺也,若有溫湯更好。或用皂角(燒存性)、甘草各一錢,為末,溫水調灌之。如無藥,急以生薑汁或蒜搗爛,以熱湯或童便灌下,外用布蘸熱湯熨氣海(在臍下二寸),立醒。醒後,仍勿以冷水飲之。
又方,以紫金丹一錢,溫湯磨化,將箸橇開口灌下即蘇。
中暑丸,半夏一斤(醋五碗煮乾),甘草半斤(生用),茯苓半斤(去皮),共為末,薑汁煮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熱湯下。有痰薑湯下。此丸入夏之時宜制以濟人。
中暑暴昏,用大蒜搗爛,調冷水小半杯,取茶匙灌七挑於鼻孔中,立蘇。
伏暑肚痛,用瓢掀攪缸中水百遍,取泡子一碗,薄荷葉十餘皮,長燈草七根,同煎湯調六一散三錢,服之立愈。(此方並可治傷暑潮熱不治之症)
凡中暑如已昏迷,嚼大蒜一瓣,冷水送下,如不能嚼,即用水研灌之立醒。途中倉卒無水,渴甚,即嚼生蔥二寸許,和津同咽,可抵飲水二升。
中暑暴死,以胡麻一升炒黑,攤冷為末,新汲水調下。
白話文:
[中暑處理方式],
大多數中暑的人會躲到陰涼的大廳或屋內避暑,但這樣反而被陰寒阻塞,導致暑氣無法排出。這種情況下,表面看來是寒涼,但根本原因是體內過熱。因此,我們首先需要用辛辣的食物來治療表面的寒涼,然後再用清涼的食材來解決根本的熱度問題。如果出現手腳冰冷的情況,
可以使用炒乾薑一錢,炙甘草八分,去掉皮的肉桂和去了皮尖的杏仁各六分。將這些材料磨成粉末,不用磨得太細,然後煎煮,趁溫熱服用。如果感到煩躁,可以用井水調和服用。
對於中暑導致的腹痛、霍亂引起的嘔吐和腹瀉,或者頭痛、精神恍惚,可以使用香薷、茯苓、厚朴、扁豆、甘草各一錢。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熱度很高,可以加入黃連。
[解暑丸],使用乾葛二兩,烏梅肉、蘇葉各四兩,青鹽一兩,白糖一斤。將所有材料磨成粉,與白糖混合。如果太乾無法做成丸狀,可以再加入蜂蜜,製成龍眼大小的丸子,每天用開水和淡鹽水服用一丸。
對於可能出現的暑熱出疹,如果在炎熱的月份感到身體發熱且意識模糊,可能是要出疹的前兆。
可以嚼食幾粒生的白扁豆,使其引發嘔吐。如果不成功,可以將扁豆用水浸泡,然後研磨成汁,加上水服用就能痊癒。
另一種中暑的處理方式,可以使用水蓼煮汁灌服。
還有一種方法,可以將炒黑的芝麻搗碎,用井水沖泡後灌服。
還有一種方式,可以將大蒜搗碎,取路上的熱土,拌水飲用,效果非常好。
對於中暑導致的胸悶,可以取扁豆葉搗汁飲用,即可康復。
[潑火散],用於治療中暑導致的昏迷、失去知覺,以及煩躁、口苦舌乾、頭痛、噁心、食慾不振和血液疾病。
地榆、赤芍、黃連、青皮各等份,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漿水調和服用。如果出現血痢,可以用水煎煮後服用。
對於因酷熱而突然倒下的「熱死」現象,比如行人在烈日下趕路,或者農夫在炎熱的天氣下勞作,導致津液耗盡,汗流浹背,突然昏倒,這種情況被稱為中熱。這種情況下絕對不能讓患者接觸到冷物或飲用冷水,一旦受冷,就無法挽救。應採取的方法是:將草繩纏繞在患者的肚臍上,讓三四個人向肚臘中尿尿,保持溫暖。由於路上沒有熱水,所以才選擇用尿尿的方式,如果有熱水的話,當然更好。或者使用燒焦的皁角和甘草各一錢,磨成粉末,用溫水調和灌服。如果沒有藥材,可以迅速使用生薑汁或大蒜搗碎,用熱水或小孩的尿液灌服。同時,外面可以用布蘸熱水熨燙氣海穴(位於肚臍下方兩寸的位置),馬上就會醒過來。醒來後,切記不要喝冷水。
另一種方法,可以使用紫金丹一錢,用溫水溶解後,用筷子撬開嘴,灌服下去,馬上就能恢復意識。
[中暑丸],使用半夏一斤(用五碗醋煮乾),甘草半斤(生用),茯苓半斤(去皮)。將所有材料磨成粉末,用薑汁煮成糊狀,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十粒,用熱水吞服。如果痰多,可以用薑湯吞服。這個丸子在夏季應該提前製作,以便救助他人。
對於中暑導致的突然昏迷,可以將大蒜搗碎,調和小半杯冷水,用茶匙從鼻孔中滴入七次,馬上就能恢復意識。
對於伏暑導致的肚子痛,可以用瓢子在水缸中攪拌一百次,取一碗泡沫,加上十多片薄荷葉和七根長燈芯草,一起煎湯,調和三錢的六一散,服用後馬上就能痊癒。這個方子也可以治療因傷暑引起的潮熱,這種情況往往難以治癒。
對於已經昏迷的中暑病人,可以嚼一瓣大蒜,用冷水送服。如果無法咀嚼,可以直接用水研磨灌服,馬上就能醒來。如果在路上沒有水,非常口渴,可以嚼一段約二寸長的生蔥,連同唾液一同吞下,可以抵消兩升水的效果。
對於中暑導致的突然死亡,可以將一升胡麻炒黑,放冷後磨成粉末,用新打的井水調和後服用。
2. 霍亂門
霍亂吐瀉不止,此症始因飲冷或冒寒,或失飢或大怒,或乘舟車傷動胃氣,令人上吐不止,因而下瀉,吐瀉並作,遂成霍亂。頭眩眼暈,手足轉筋,四肢逆冷,藥緩不救。
吳榮萸、木瓜、食鹽各五錢,同炒焦,先將磁罐盛水三碗,煎百沸,入藥同煎至碗半,隨病人意不拘冷熱服。
又方,以艾葉一把,水二升,煎一升,燉服。一面以生半夏搗爛貼臍內,立止。如死而腹尚有暖氣者,即加鹽於臍上,炙艾七壯立生。
絞腸痧痛不可忍,(凡腹痛手足冷,但身上有紅點,以燈草蘸油燃火淬於點上),炒鹽一撮,陰陽水一鍾(半碗湯半碗水和勻,名陰陽水,兼治發痧)調服。腹痛稍止,當眼藿香正氣散。
藿香正氣散,此散原治四時不正之氣,不眼水土,脾胃不和,吐嘔瀉泄,痢下腹痛,飲食停滯,噁心胸滿等症。
藿香二錢,白芷、桔梗、半夏(薑汁製)、紫蘇、陳皮,焦術(土炒)、大腹皮,茯芩、厚朴(薑汁炒)各一錢,炙草五分,生薑三片,大棗二枚。水煎溫服。
霍亂欲吐不吐,欲瀉不瀉。,炒鹽攪白滾湯,候湯冰冷飲之。如不止,將針刺少商穴十指頭出血,立愈。(穴在十個指頭上指甲之兩旁,與出指甲之處相齊,只離指甲兩邊各一韭葉之地是也)
不吐不瀉,心腹脹痛,煩悶欲死。,檳榔五錢,童便一杯。用水一盞同煎服。又將病人臂腿橫紋上蘸濕水拍打,見有紫紅胍紋,即以針或磁片刺破出紫血立愈。(此法又能治絞腸痧)
又方,用生白礬為末,滾水下一錢。
霍亂欲吐瀉而不吐瀉者,用鹽一大匙,炒令黃枯,童便一杯,合和溫服,少頃吐下即愈。(救急方)
陰陽痧症,食鹽二斤,炒熱將青布裹作二包,頸背上熨之,冷則易換,或臍上亦可。
陰痧則腹痛而手足冷,看身上有紅點,以燈火爆四肢臂腿橫紋,並臍下之痛處。
陽痧則手足暖,用針刺十指甲處出血即愈。
黴亂吐瀉將危者,藿香、陳皮各五錢,水二杯煎一杯溫服。
霍亂吐瀉,用綠豆粉、白糖各二兩,以新汲水調服愈。(生生編)
吐瀉將危藥不可下者,急以鹽填臍中,於鹽上灸艾七壯即回。或刺委中穴出血(即腿彎對膝處),或刺十指頭亦愈。此皆屢驗之方也。
又方,以胡椒、綠豆各四十九粒,研勻。木瓜湯調服一錢。(直指方)
華佗危病方,以枯白礬末一錢,百沸湯調下。
暑月脹滿欲作霍亂,未得吐下者。,鮮紫蘇葉搗汁飲一盛,甚效。
五苓散,治中暑煩渴,身熱頭疼,霍亂吐瀉,心神恍惚及小便赤少。
豬苓、澤瀉各一錢,白朮(炒)、茯苓各一錢五分,肉桂五分。水一杯煎六分,空心溫服。
霍亂腹痛,厚朴(薑汁製)四兩,桂心、生薑各二兩,枳實(麩炒)五枚。水四升煎二升,分作三服。(陶隱君方)。
白話文:
霍亂
霍亂會導致不停地吐和拉肚子,這個病通常是因為喝了冷水、受寒、餓太久、太過生氣,或是坐船坐車時傷了胃氣,導致不停地嘔吐,接著腹瀉,吐和瀉一起發生,就成了霍亂。這時會頭暈眼花、手腳抽筋、四肢冰冷,如果用藥慢了就來不及救治。
有個方法是,用吳茱萸、木瓜、食鹽各五錢,一起炒焦,先用磁罐裝三碗水煮開,放入藥材一起煎到剩下一碗半,讓病人依照自己的意願,不論冷熱都可以服用。
另一個方法,用一把艾葉,加兩升水煎到剩一升,溫熱著喝。同時將生半夏搗爛敷在肚臍裡,就能立刻止住吐瀉。如果人死了,但肚子還溫熱,可以在肚臍上加鹽,用艾草灸七壯,就能救活。
絞腸痧痛到受不了,(凡是肚子痛、手腳冰冷,身上有紅點,就用燈芯草沾油點火,在紅點上燒一下),取一撮炒鹽,用陰陽水(一半熱水一半冷水混合,稱為陰陽水,可以同時治療發痧)調開服用。肚子痛稍微緩解後,服用藿香正氣散。
藿香正氣散,這個藥方原本是治療四季不正之氣,不適應環境,脾胃不和,嘔吐腹瀉、痢疾腹痛、消化不良、噁心胸悶等症狀。
藥方內容:藿香二錢,白芷、桔梗、半夏(用薑汁製過)、紫蘇、陳皮、炒過的蒼朮、大腹皮、茯苓、厚朴(用薑汁炒過)各一錢,炙甘草五分,生薑三片,大棗二枚。用水煎好後溫服。
霍亂想吐又吐不出來,想拉又拉不出來,用炒過的鹽攪拌開水,等水涼了再喝。如果沒有效,就用針刺少商穴(十個手指頭指甲兩旁,與出指甲的地方平行,離指甲邊緣像韭菜葉那麼寬的地方),讓它出血,就能立刻好轉。
不吐不瀉,但肚子脹痛,煩躁想死,用檳榔五錢,加上一杯童子尿,用水一杯一起煎煮服用。再用濕水拍打病人手臂和腿上的橫紋,看到有紫紅色的紋路,就用針或磁片刺破,讓紫血流出,就能立刻好轉。(這個方法也能治療絞腸痧)
另一個方法,用生白礬磨成粉,用開水沖服一錢。
霍亂想吐想瀉又吐不出來、拉不出來的,用一大匙鹽炒黃,加入一杯童子尿,混合後溫服,過一會兒吐或瀉出來就會好。(這是急救方法)
陰陽痧症,用兩斤鹽炒熱,用青布包成兩包,在脖子和背上輪流熨熱,冷了就換,也可以熨肚臍。
陰痧是肚子痛、手腳冰冷,看身上是否有紅點,用火在四肢和手臂腿上的橫紋處,還有肚臍下面疼痛的地方燒灼。
陽痧是手腳溫熱,用針刺十個手指甲處讓它出血就會好。
霍亂吐瀉快要不行了,用藿香、陳皮各五錢,加兩杯水煎成一杯溫服。
霍亂吐瀉,用綠豆粉、白糖各二兩,用剛打上來的新水調服就會好。(出自《生生編》)
吐瀉快不行了,藥也吃不下去,趕緊把鹽填滿肚臍,在鹽上用艾草灸七壯,就能救回來。或是刺委中穴(膝蓋後面的彎曲處)讓它出血,或是刺十個手指頭也有效。這些都是多次驗證過的方法。
另一個方法,用胡椒、綠豆各四十九粒,磨成粉,用木瓜湯調服一錢。(出自《直指方》)
華佗的危急病症藥方,用枯白礬粉一錢,用開水沖服。
夏天肚子脹滿,快要變成霍亂,但還沒吐也沒瀉,把新鮮紫蘇葉搗爛,取汁喝一大碗,效果很好。
五苓散,可以治療中暑引起的口渴煩躁、身體發熱頭痛、霍亂吐瀉、神情恍惚,還有小便少而赤黃的症狀。
藥方內容:豬苓、澤瀉各一錢,炒過的白朮、茯苓各一錢五分,肉桂五分。加一杯水煎到剩六分,空腹溫服。
霍亂肚子痛,用厚朴(薑汁製過)四兩,桂心、生薑各二兩,枳實(用麩皮炒過)五枚。加四升水煎到剩兩升,分三次服用。(出自陶隱君的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