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白主人

《救生集》~ 卷三 (34)

回本書目錄

卷三 (34)

1. 小兒門

安蟲散,凡蟲不可盡去,宜安之。

檳榔、胡粉(炒黃)、川楝子(去核皮)、鶴蝨(炒黃)各二兩,白礬(桔過)二錢。共為末。每服一錢,米飲調下。

胡黃連丸,治小兒疳病腹大

胡黃連五分(去果子積),阿魏一錢五分(醋浸,去肉積),神麯二錢(去食積),麝香四粒,黃連二錢(炒,去熱積之。上為末,豬膽汁丸如黍米大。每服二三十丸,白朮湯下。

小兒痞疾,鴿糞、皮硝(飛過)各四兩,阿魏二錢,麝香五分,香餅三兩。上俱成末,拌勻收入磁器內聽用,貼時用厚紙五七層,將藥一撮滾水調攤紙上。如疾在左在右在中,此藥離疾五寸貼之,三五次即效。

小兒臍瘡不幹,白礬,白龍骨(各火煅研),為末,每用少許敷之。

又方,用棉花籽燒灰亦可。

小兒痞積、腹脹肌瘦,(立眉豎眼、頭毛生瘡、結如麥穗者,並皆治之)。用立秋以後大蝦蟆一隻,去其頭首,四肢刮淨腸肚,以清油塗其上,上以覆瓦下以仰瓦,用火炙之,令熟。與兒啖之,腹中之積穢盡下,連服四五個,一月之後效應難述。

小兒臍腫,用枯白礬末敷之,或黃柏末敷之。

化毒丹,治小兒胎毒,口舌生瘡腫脹,木舌重舌,牙根腫脹。

甘草三錢,桔梗五錢,元參一兩,茯苓二錢,薄荷五錢,人參一錢,青黛五錢,牙硝一錢。共末,蜜丸。薄荷湯下。

小兒舌脹腫塞,紫雪一分,竹瀝半合,細研和勻。頻置口中以盡為度。

小兒外腎腫大,木通、甘草、黃連(炒)、當歸、黃芩各等分。用水一杯煎半杯,服。

小兒尿血,甘草湯調六一散加升麻,煎服,尤妙。

小兒禿瘡,松樹厚皮(燒灰)二兩,黃丹(水飛)一兩,寒水石(細研)一兩,枯白礬、黃連、大黃各五錢,白膠香(熬飛傾石上)二兩,輕粉一分。上末,熬熟油調敷瘡上,須先用甘草、花椒煎水洗之敷藥佳。

小兒遍頭生瘡,(又名黃水瘡),用鹹魚幾尾,以芝麻油煎熟,去油,魚,獨取油渣塗於瘡上,數次即愈。

治小兒喉中痰壅氣喘,用巴豆一粒搗爛作丸,以棉花包裹。男左女右塞鼻,痰即墜下,神效。

治撮口臍風為風濕所傷,或尿內袍裙之中,遂成此症,面赤喘急,啼聲不出,名曰撮口。,赤腳金頭蜈蚣(炕研)一條,蠍稍(炕研)四尾,殭蠶(炕研)七個,瞿麥五分。共研末。將鵝毛管吹藥入鼻,噴嚏、啼哭可醫,後用薄荷湯調服一二分,量兒服之。如不噴嚏、啼哭不救。

一方,小兒初生七日,若有臍風必自發出青筋一道,行至肚卻生兩岔,待行至心不治。必知者常視其青筋初發,速照青筋上灸三柱,或行至兩岔處,亦照兩岔頭上截灸六柱,青筋自消,兒必活矣。

白話文:

安蟲散

一般來說,蟲子不可能完全去除,最好是讓它們安穩下來。

配方是:檳榔、炒黃的胡粉、去核皮的川楝子、炒黃的鶴虱,各取二兩,再加入煆燒過的白礬二錢。全部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米湯調服。

胡黃連丸

用來治療小兒因營養不良導致的腹部腫大(疳病)。

配方是:去除果子的胡黃連五分,用醋浸泡過的阿魏一錢五分(去除肉食積滯),神曲二錢(去除食物積滯),麝香四粒,炒過的黃連二錢(去除熱積)。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豬膽汁製成如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三十丸,用白朮湯送服。

小兒痞疾

用鴿子糞、煆燒過的皮硝各四兩,阿魏二錢,麝香五分,香餅三兩。全部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放入瓷器中備用。使用時,取厚紙五七層,將藥粉用少量滾水調成糊狀,攤在紙上。根據病痛位置在左、在右、或在中間,將藥貼在距離患處五寸的地方。貼三五次即可見效。

小兒臍瘡不癒合

將煆燒過的白礬和白龍骨分別研磨成粉末,每次取少量敷在患處。

另一個方法:也可以用燒成灰的棉花籽代替。

小兒痞積、腹脹肌瘦

(症狀包括眉毛豎起、眼睛向上看、頭發生瘡,結成麥穗狀,這些都可以用此方法治療)。取立秋以後的大蛤蟆一隻,去除頭部和四肢,刮淨內臟,在蛤蟆身上塗抹清油,上面用瓦片覆蓋,下面用瓦片墊著,用火烤熟。給小孩吃下,腹中的積滯和污穢會排出,連續服用四五個,一個月後效果顯著。

小兒臍腫

用枯白礬粉末敷在患處,或者用黃柏粉末敷在患處。

化毒丹

用來治療小兒胎毒引起的口舌生瘡、腫脹、木舌、重舌、牙齦腫脹。

配方是:甘草三錢,桔梗五錢,元參一兩,茯苓二錢,薄荷五錢,人參一錢,青黛五錢,牙硝一錢。全部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藥丸。用薄荷湯送服。

小兒舌頭腫脹堵塞

用紫雪一分,竹瀝半合,仔細研磨均勻。頻繁地放在口中,直到用完為止。

小兒外生殖器腫大

用木通、甘草、炒黃連、當歸、黃芩各等份。用水一杯煎成半杯,服用。

小兒尿血

用甘草湯調和六一散,再加入升麻,煎煮後服用,效果更好。

小兒禿瘡

用燒成灰的松樹厚皮二兩,用水飛法處理過的黃丹一兩,細研的寒水石一兩,枯白礬、黃連、大黃各五錢,熬製飛出的白膠香二兩,輕粉一分。全部研磨成粉末,用熬熟的油調成糊狀,塗在瘡上。需要先用甘草和花椒煎水清洗患處,再敷藥效果更好。

小兒頭部遍生瘡:(又名黃水瘡)

用幾條鹹魚,用芝麻油煎熟,去除油和魚,只留下油渣塗在瘡上,幾次即可痊癒。

治療小兒喉嚨痰多、氣喘

用一粒巴豆搗碎做成藥丸,用棉花包裹。男孩塞在左鼻孔,女孩塞在右鼻孔,痰液會排出,效果很好。

治療因風濕受傷導致的撮口臍風

這種病可能是因為尿液或衣服潮濕所引起,症狀為面色發紅、呼吸急促、啼哭不出,稱為撮口。用赤腳金頭蜈蚣一條(烘乾研磨),蠍子尾巴四條(烘乾研磨),殭蠶七個(烘乾研磨),瞿麥五分。全部研磨成粉末。用鵝毛管將藥粉吹入鼻孔,如果能打噴嚏或啼哭,就可以治癒。之後用薄荷湯調服一二分,根據孩子的情況來調整用量。如果不能打噴嚏或啼哭,就無法救治。

另一個方法

小兒出生七日,如果有臍風,一定會出現一條青筋,從肚臍開始延伸,到腹部會分叉成兩條,如果延伸到心臟就無法醫治了。要經常觀察青筋最初出現的地方,迅速在青筋上灸三柱,或者在青筋分叉的地方,在兩個分叉頭上各灸三柱,青筋自然消退,孩子就能活下來。